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华光新材 - 688379.SH

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0-08-19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Hangzhou Huaguang Advanced Welding Materials Co.,Ltd.
成立日期
1997-11-19
注册地
浙江
所在行业
金属制品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华光新材
股票代码
688379.SH
上市日期
2020-08-19
大股东
金李梅
持股比例
36.54 %
董秘
胡岭
董秘电话
0571-88764399
所在行业
金属制品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吴广;江汇
律师事务所
浙江天册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100143200149A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浙江
成立日期
1997-11-19
法定代表人
金李梅
董事长
金李梅
企业电话
0571-88764399
企业传真
0571-88778459
邮编
311107
企业邮箱
bdo@cn-huaguang.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仁和街道启航路82号3幢等,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经济开发区奉运路8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钎焊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有色金属合金制造;金属链条及其他金属制品制造;电子专用材料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金属材料制造;有色金属压延加工;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有色金属合金销售;金属链条及其他金属制品销售;电子专用材料销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金属材料销售;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销售;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销售;新型金属功能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电子专用材料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5年,是一家专注于智能、高效、绿色的焊接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一直致力于钎焊技术研发与高品质钎焊材料制造,历经25年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成为国内钎料行业的企业之一。

华光新材是中国焊接协会钎焊材料、设备及工艺分会副会长单位,全国焊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钎焊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焊接分会钎焊及特种连接委员会常务委员单位,拥有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省级研发中心、省级技术中心、浙江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承担多项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项目,牵头修订《银钎料》国家标准,并参与起草《铜基钎料》等4项国家标准和7项行业标准,拥有28件发明专利和43件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华光新材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二等奖,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产品认定,荣获“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绿色企业”、“浙江省工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浙江制造‘品字标’”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钎焊材料在现代工业领域应用广泛,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的新材料细分领域,被誉为“工业万能胶”。

华光新材主要产品是铜基钎料、银钎料等高性能钎焊材料,具备条、丝、环、带(箔)、片、药芯、药皮、焊膏等数千个品规的设计与生产能力,形成了“多品种、多品规”的产品体系。

产品应用于制冷产业链、家电、电子元器件、电真空器件、电机、新能源装备、硬质合金刀具、采暖、卫浴、眼镜、轨道交通、汽车、航空航天等多产业或领域。

华光新材拥有规模化和定制化相结合的生产供货能力,产品质量稳定,满足各行业客户需求。

公司主要客户有美的、格力、海尔、海信、奥克斯、格兰仕、GMCC、凌达、海立、松下、三菱电机、丹佛斯、约克、麦克维尔、日立、大金、SIEMENS、三花智控、中国中车、哈电集团、东方电机、上海电机、湘潭电机、GE电机、WEG电机、TDK、宝光、旭光、宏发、国力等世界500强和海内外知名厂商。

华光新材坚持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与国内知名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研发新型连接材料与连接技术,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升工业连接水平,实现产业链价值共赢;秉承“诚信、勤奋、开拓、敬业”的华光精神,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技术创新,力争把“HUAGUANG”牌钎料发展成为最受市场欢迎的世界名牌产品。

商业规划

2025年,公司以创立30周年为契机奋楫笃行,充分发挥钎焊材料“工业万能胶”的特色,持续扩大产业链布局。

在推动制冷暖通、电力电气等优势行业稳健增长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电子半导体、AI产业等新兴赛道,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同时,公司不断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形成新的业绩增长点。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0,622.36万元,同比增长39.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321.17万元,同比增长174.0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401.73万元,同比增长1.08%。

在保持经营业绩稳步提升的同时,公司始终以“科技创新+新领域布局+国际化发展”为主线,坚定推进高质量发展。

一、传统优势业务稳健增长,新赛道加速拓展实现多轮驱动公司紧扣发展战略与经营目标,持续夯实核心竞争力。

通过产能爬坡与智能制造升级,进一步发挥新型绿色钎焊材料产线在效率、品质、成本及节能环保方面的优势,积极响应下游客户自动化、智能化、绿色低碳化需求,推动产品持续迭代。

报告期内,公司巩固了中温钎料的领先地位,并加快银浆及锡基钎料等电子连接材料的拓展,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产品与焊接技术服务,赢得更广泛的客户信赖。

2025年上半年,公司原有客户供货比例稳步提升,同时开发超100家新客户,营收规模进一步提升。

其中,制冷暖通与电力电气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47%和66.95%,电子及新能源汽车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5.92%和50.01%,电子领域中银浆产品收入同比增长42.69%,锡基钎料收入同比增长1180.81%。

新兴赛道的快速增长已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支撑。

二、加大研发投入,构建全温域钎焊材料体系公司持续聚焦研发创新,打造“中温+低温+高温”全温域钎焊材料体系。

报告期内,公司推进铝基钎料、精密焊带、膏状铜基钎料及银钎料的新产品研发,并持续拓展导电银浆及锡基钎料,加速产业化进程,覆盖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安防、通信、计算机、工业控制、光伏等领域。

同时,公司不断优化镍基材料,并深入研究真空、激光、超声等先进焊接技术,提升异质材料连接与整体解决方案能力。

公司部分新产品如算力服务器液冷板用焊接材料、新能源汽车复合铝基钎料等,性能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三、发挥“工业万能胶”特色,拓展产业链新机遇钎焊材料及技术作为国家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能源电力、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电子半导体、航空航天等领域。

公司已服务超3000家下游客户,持续扩大产业链布局。

2025年,公司抓住AI产业带动热管理需求快速增长的机遇,在算力液冷服务器领域实现批量收入,占上半年营收比例2.4%。

随着市场需求扩张与产能提升,下半年该业务将继续放量。

同时,公司积极布局机器人领域,组建专项团队推进研发与项目落地,报告期内产品已应用于机器人灵巧手电路板焊接。

在焊接解决方案业务方面,公司在智能感应钎焊、激光钎焊及激光熔覆等先进焊接技术上取得突破,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焊接设备也已实现销售收入,为未来业务扩展奠定基础。

四、坚定推进国际化发展,培育新增长引擎公司持续深耕“一带一路”国家与东南亚市场,并加快布局北美、中东及非洲等区域。

报告期内,海外业务已覆盖50余个国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96%。

在制冷暖通与电力电气业务稳步发展的基础上,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与电子领域海外市场。

此外,公司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引进与品牌知名度提升,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使海外市场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引擎。

五、加快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制造,积极践行ESG,助力高质量发展2025年,公司持续推进各产线的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制造与精益化管理,依托先进制造技术、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新一代技术,不断革新生产工艺与设备,推动制造工序由离散化向集成化升级,构建兼顾规模化生产与个性化定制的柔性制造体系。

同时,公司引入战略管理体系与流程管理体系,并配套实施执行工具,对战略规划、顶层设计、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进行系统性重构与优化,打造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决策闭环。

在此基础上,公司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与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深化精益管理,加快华光钎焊材料“未来工厂”和国家级绿色工厂建设步伐,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一家专注于智能、高效、绿色焊接解决方案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华光新材始终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公司治理,致力于为利益相关方创造长期价值。

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以卓越质量管理为发展基石,以履行社会责任为使命,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ESG)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并积极推动信息披露。

自上市以来,公司已连续四年发布社会责任/ESG报告,全面展现履责实践与成果。

2024年度,公司ESG表现获得权威认可,评级为AA,华证评级为A。

ESG价值的稳步提升,不仅彰显了公司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担当,也为公司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进程

发行人前身为杭州华光焊接材料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1月19日;2001年11月8日,经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下城分局核准,公司名称变更为“杭州华光焊料有限公司”。

2011年3月21日,杭州华光焊料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名称变更为“杭州华光焊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华光有限前身为杭州华光焊接材料厂于1995年12月4日由杭州河西实业总公司筹建设立,设立时企业性质为集体企业。

1997年10月18日,杭州河西实业总公司出具“河西(97)10号”《关于撤销杭州华光焊接材料厂的有关决定》,文件确认:“1、同意撤销杭州华光焊接材料厂,注销营业执照。

由公司、徐清、王德法三方投资组建杭州华光焊接材料有限公司;2、认同下审所(1997)字第127号审计报告对华光厂的审计结论,并作为华光厂清算的依据;3、将华光焊接材料厂截至1997年9月底止的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转入新组建的杭州华光焊接材料有限公司,在1,871,243.43元的净资产中,划出102万元作为对该公司的投入资本,剩余部分暂作为该公司对本公司的负债;4、原华光焊接材料厂的债权债务均由新组建的杭州华光焊接材料有限公司承接。”基于上述决定,杭州河西实业总公司以杭州华光焊接材料厂净资产中的102万元作为出资,与自然人徐清、王德法共同设立了杭州华光焊接材料有限公司。

1997年10月29日,杭州下城区审计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杭下审事[1997]验B字第156号)对华光有限设立时的股东出资进行了验证。

2017年9月8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决议公司股本增加至6,600万元。

其中,嘉兴巴富罗出资2,730.00万元认缴股本343.20万元,通元创投出资1,260.00万元认缴股本158.40万元,刘鹏出资472.50万元认缴股本59.40万元,松瓴投资出资262.50万元认缴股本33.00万元。

本次增资价格约为7.95元/股。

2017年9月28日,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中汇会验(2017)4880号”《验资报告》对此次增资进行验证。

2018年9月5日,贝富投资和德清银盛与国金鼎兴签订《股份转让协议》,贝富投资将其持有的华光新材3.33%的股份(对应220万股),以1,750.00万元的对价转让给国金鼎兴;德清银盛将其持有的华光新材2.50%的股份(对应165万股),以1,312.50万元的对价转让给国金鼎兴。

本次股份转让价格约为7.95元/股,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

鉴于本次股权受让方国金鼎兴出资人系契约型基金,公司对上述股权转让并未予以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经公司要求并经各方协商一致,由转让方回购股份后再转让给合格投资者。

2019年3月18日,贝富投资与国金鼎兴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国金鼎兴将其持有的华光新材3.33%的股份(对应220万股),以1,892.00万元的对价转让给贝富投资。

2019年3月18日,德清银盛与国金鼎兴签订《股份转让协议》,国金鼎兴将其持有的华光新材2.50%的股份(对应165万股),以1,419.00万元的对价转让给德清银盛。

本次股份转让价格为8.6元/股,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

2019年3月21日,贝富投资与城卓创投签订《股份转让合同》,将其持有的华光新材3.33%的股份(对应220万股),以人民币1,892.00万元的对价转让给城卓创投。

本次股份转让价格为8.6元/股,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

2019年5月7日,德清银盛与余杭金控签订《股份转让合同》,将其持有的华光新材2.50%的股份(对应165万股),以人民币1,419.00万元的对价转让给余杭金控。

本次股份转让价格为8.6元/股,由交易双方协商确定。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舒俊胜 2025-10-20 -18800 49.6 元 56400 高级管理人员
黄世盛 2025-02-25 -13750 29.51 元 41250 核心技术人员
黄魏青 2025-01-14 25500 11.7 元 850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黄世盛 2025-01-14 18000 11.7 元 55000 核心技术人员
陈融 2025-01-14 15000 11.7 元 42000 核心技术人员
金李梅 2025-01-14 41400 11.7 元 32918000 董事
范仲华 2025-01-14 18000 11.7 元 40000 核心技术人员
舒俊胜 2025-01-14 24000 11.7 元 75200 高级管理人员
胡岭 2025-01-14 25500 11.7 元 850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张改英 2025-01-14 14000 11.7 元 28000 高级管理人员
唐卫岗 2025-01-14 24000 11.7 元 80000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余丁坤 2025-01-14 24000 11.7 元 80000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黄世盛 2024-10-25 -5000 20.1 元 37000 核心技术人员
陈融 2024-08-14 -8000 13.12 元 27000 核心技术人员
范仲华 2024-02-22 -20000 14.38 元 22000 核心技术人员
黄魏青 2024-01-17 25500 11.84 元 595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黄世盛 2024-01-17 18000 11.84 元 42000 核心技术人员
陈融 2024-01-17 15000 11.84 元 35000 核心技术人员
金李梅 2024-01-17 41400 11.84 元 32876600 董事
范仲华 2024-01-17 18000 11.84 元 42000 核心技术人员
舒俊胜 2024-01-17 19200 11.84 元 51200 高级管理人员
胡岭 2024-01-17 25500 11.84 元 595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张改英 2024-01-17 14000 11.84 元 14000 高级管理人员
唐卫岗 2024-01-17 24000 11.84 元 56000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余丁坤 2024-01-17 24000 11.84 元 56000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