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5-08-1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2000778330115C
  • 法定代表人: 龚俊强
  • 董事长: 龚俊强
  • 电话: 0760-86130901
  • 传真: 0760-86138111
  • 企业官网: www.union-optech.com
  • 企业邮箱: service@union-optech.com
  • 办公地址: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益围路10号1-3楼
  • 邮编: 528437
  • 主营业务: 为市场提供高端光学镜头产品及其应用解决方案,专业从事光学镜头及镜头相关光电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生产经营各类光电镜头产品,新型电子元器件制造、图形图像识别和处理系统制造、模具制造及上述产品的售后服务;Ⅱ类6822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工业用房出租、商业营业用房出租、办公楼出租;企业管理;物业管理;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第一、二类医疗器械的生产、销售;消毒设备及消毒器具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医疗器械生产,医疗器械技术的开发。(上述涉及许可经营的凭许可证经营。)
  • 企业简介: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联合光电”,股票代码:300691)于2005年8月在火炬开发区创业中心成立,经过持续多年的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形成了集光电产品设计开发、超精密加工及智能制造为一体的完整业务体系,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始终走在中国光学镜头制造行业的前列。在光学防抖、超高倍率变焦镜头、超高清4K激光显示领域是国内唯一独立开发并规模量产的企业。公司拥有广东省光学成像(联合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正在建设广东省精密光学成像工程实验室,集中精力打造创新平台和自主知识产权体系,自主研发新技术产品并申请光学领域相关专利达700多项,同时与研发机构及战略合作客户建立以项目研发为载体、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合作关系。公司坚持研发投入,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30%以上,每年研发投入超过销售收入的8%。联合光电在高清激光显示、高端光学变焦镜头、单反相机镜头、手机摄像镜头的研发和制造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能够快速地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光学产品综合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4K激光显示、视频监控、智能终端、车载成像系统、视讯会议、数码相机/摄像机、虚拟现实VR产品等。公司已成为全球众多知名企业重要合作伙伴。受益于持续的自主创新和研发投入,公司经营规模快速成长,于2017年8月1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 发展进程: 发行人前身联合光电有限成立于2005年8月18日,由SUNENTERPRISEADVISORY,INC.(注册地:英属维尔京群岛)独资设立。设立时公司注册资本60万美元。2005年8月3日,中山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以《关于外资企业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的批复》(中外经贸资字【2005】854号)批复了联合光电有限的设立;2005年8月4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粤中外资证字【2005】0223号)。中山正泰会计师事务所对联合光电有限设立时的出资情况进行了审验,并于2005年9月22日出具正泰验字(2005)09010054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05年9月15日止,贵公司已收到投资者缴纳的第1期注册资本合计美元陆拾万元整(USD600,000.00),出资方式均为货币出资。”2005年8月18日,联合光电有限取得了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独粤中总字第00412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4年11月29日,联合光电有限召开董事会,通过了关于联合光电有限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的决议。公司原股东作为发起人于2014年12月14日共同签署了发起人协议。联合光电有限以截至2014年10月31日经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XYZH/2013SZA2037-2号《审计报告》)的账面净资产205,127,179.18元为基础,按照3.418787:1的比例折为股份公司股份(其中,60,000,000元作为股份公司注册资本,其余145,127,179.18元作为股本溢价计入资本公积)60,000,000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2015年1月8日,广东省商务厅以《关于合资企业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转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粤商务资字【2015】23号)批复了上述转制;2015年1月15日,广东省人民政府换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粤股份证字【2012】0020号)。厦门市大学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责任公司对此次整体变更进行评估并出具了大学评估[2014]GD0017号《评估报告书》,联合光电有限截至2014年10月31日的净资产评估价值为22,972.32万元,较账面净资产增加2,459.61万元,增值率为11.99%。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本次整体变更进行了审验,并于2015年1月16日出具《验资报告》(XYZH/2013SZA2037-3)。2015年2月13日,股份公司在中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 商业规划: 公司是一家集光成像、光显示、光感知为核心技术的光学系统解决方案制造企业,经过多年技术沉淀与持续创新,拥有光学防抖、超精密光学非球面、自由曲面、光波导等核心光学器件的核心技术,其中黑光真彩成像、快速聚焦技术是世界首创,产品广泛应用于视频监控、新型显示、智能驾驶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完成了以下工作:(一)核心主业战略深耕,产业升级成效显著2024年,于公司而言是笃定目标、砥砺奋进的关键之年。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公司聚焦战略核心,通过强化市场研判、推动技术革新、提升运营效率及深化组织变革等关键路径,不仅稳固了业务根基,更在行业波动中实现逆势突破,彰显出强劲的可持续发展韧性。未来公司将始终秉持“客户至上、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深耕产品品质与服务体系,持续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1、安防视频监控领域公司深耕安防光学领域20载,以高倍率变焦技术为核心构建竞争壁垒,其中20倍及以上高清变焦镜头全球市占率连续8年稳居榜首。2024年,公司依托超精密光学智造平台,突破磁悬浮毫秒级快速变焦、大光圈全彩夜视等关键技术,成功将变焦速度提升至0.2秒级,低照度环境下成像清晰度提升300%,推动产品向车载安防、智慧城市等六大场景延伸。通过独创的非球面自由曲面复合加工工艺,公司为50余家行业龙头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在8K超高清巡检系统领域斩获国家级新基建项目超2.3亿元订单。目前,公司已形成“精密加工+智能算法”双轮驱动模式,开发的40倍4K星光级镜头、AI自动追踪模组等创新产品,正加速打开智慧安防4.0时代市场空间,持续巩固全球超高清安防光学领军者地位。2、新型显示领域在新型显示领域,公司以市场需求和技术创新为驱动力,致力于技术突破和用户体验提升,为客户带来更具竞争力的产品。2024年,公司在激光投影技术上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在全球市场出货量微浮增长5.4%的情况下,公司实现了出货量和营收双增长,其中营收增长约43%。在AR/VR领域,公司突破了轻量化技术和生产工艺,助力客户开发了一款外观与普通眼镜无差别、竞争力极强的AR眼镜,成为全球最成功的批量生产厂商之一。全年AR/VR产品营收同比增长约41%,在全球微涨的大环境下取得了亮眼表现。此外,公司的募投项目“新型显示和智能穿戴产品智造项目”已顺利建成数条具备关键领先技术的产线,新型显示AR眼镜产品生产流程及产能布局持续完善,为后续规模化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显著提升了规模化生产能力,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3、智能驾驶领域2024年标志着公司智能驾驶业务进入战略收获期。2024年,随着智能驾驶新产线在中山板芙新厂落地,公司汽车电子相关产品产能同比提升100%,出货量同比提升超50%。截至2024年,公司的光学成像产品获得多家头部客户平台级认证,汽车电子产品成功打入一汽红旗等国内主流车企供应链,并实现与国际知名车企的首次合作突破。抬头显示系统获得行业广泛认可,PGU及整机业务稳步推进,标志着公司在智能座舱领域的战略布局初见成效。根据平安产险、汽车之家研究院、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思想力课题组、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有限公司四方联合编写《中国智能驾驶商业化发展白皮书》,“全民智驾”及“智驾平权”举措将加剧“油电同价”时代即开启的市场竞争强度,并加速车企的优胜劣汰和企业间重组。随着比亚迪、小鹏等车企率先将高阶智驾软硬件作为全系车型标配,高阶智驾已经下探至10万级车型,“加配,不加价”的方式对其他车企的智驾产品竞争力形成巨大的挤压和冲击。2025年,公司将继续围绕“全民智驾”及“智驾平权”继续加快在智能驾驶相关产业的布局。4、人工智能领域在人工智能领域公司研制有智能消杀机器人,智能服务机器人以及智能物流机器人,已在医院、机场、海关、工厂等多个场景落地应用,取得应用场景内的多个关键应用专利,其中以物流运输机器人底盘为基础的多款机型,已经同多家医疗行业垂直领域龙头达成战略合作,并应用于多家三甲医院,为公司在医疗市场拓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公司将不断加强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研发能力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深化产学研用融合创新,深入挖掘未来人工智能产品与应用领域的无限潜能,提升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二)强化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2024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21,357.36万元,保持技术创新的良好态势。在标准化建设方面,继续深化机构部品、包材共通和镜片工艺设计的标准化工作,完善产品参数化建模标准。行业标准参与工作有序推进,光学设计标准应用持续深化。公司通过优化技术管理体系,加强技术经验交流,研发创新能力得到稳步提升。(三)聚焦降本增效,提升运营质量公司持续深化"工作精益、关注质量、强化目标、重点落实"的经营方针,将降本增效作为年度重点工作推进,并通过优化采购管理、提升生产效率、严控费用支出等多措并举,实现运营成本有效管控。公司同时加强跨部门协同,完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各项降本措施落实到位,整体运营效率得到持续提升。(四)优化组织结构,强化人才建设公司在事业部制改革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组织运行机制,持续推进人才体系建设,完善岗位职责、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并且加强员工培训发展工作,优化人才选拔机制,促进员工与公司共同发展。组织运行效率和人才竞争力持续增强,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组织保障。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