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6-06-02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2000789438199M
  • 法定代表人: 张传卫
  • 董事长: 张传卫
  • 电话: 0760-28138632,0760-28138459
  • 传真: 0760-28138974
  • 企业官网: www.mywind.com.cn
  • 企业邮箱: myse@mywind.com.cn
  • 办公地址: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火炬路22号
  • 邮编: 528437
  • 主营业务: 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电站投资运营及智能管理业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发电机及发电机组销售;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海上风电相关装备销售;风力发电技术服务;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风电场相关装备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发电设备租赁;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工程管理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除核电站建设经营、民用机场建设);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以上项目不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
  • 企业简介: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以下简称“明阳智能”,股票代码:601615.SH,MYSE.L)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中国广东中山,专注新能源高端装备研发与制造,业务涵盖风、光、储、氢等清洁能源开发运营、高端装备的研发与制造以及工程技术服务领域,位居中国企业500强和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前列,是国内领先、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慧能源企业,在全球海上风电领域创新排名第一,2023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装机量排名第一。明阳智能秉承“创新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的企业使命,坚持科技创新,打造新质生产力,致力于实现能源的绿色、智慧和普惠。
  •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为2006年6月2日成立的广东明阳风电技术有限公司。2017年3月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改制基准日为2017年1月31日。根据致同出具的《审计报告》(致同审字(2017)第110ZB6347号),改制基准日明阳风电经审计的净资产为352,426.9671万元。根据中企华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书》(中企华评报字(2017)第1045-01号),改制基准日明阳风电的净资产评估值为514,947.23万元。公司全体发起人签署《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发起人协议》及补充协议,约定根据改制基准日经审计的净资产折股为1,103,822,378股,每股面值1元。2017年3月23日,发行人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全体股东签署《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章程》。根据致同出具的《验资报告》(致同验字(2017)第110ZC0128号),股份公司设立出资足额到位。2017年3月30日,公司办理了工商设立登记,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17年4月1日,公司取得了中山市商务局下发的《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回执》(粤中外资备201700212)。
  • 商业规划: 在全球能源转型发展的主旋律下,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供给侧实现低碳目标的关键领域备受瞩目。2024年在各国政策扶持与产业技术突破等多重因素驱动下,全球可再生能源行业延续了快速稳健的发展态势,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持续刷新纪录。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的《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统计报告》指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新增585GW,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92.5%,年增长率达到15.1%,创下历史新高。在国家高质量发展和“双碳”战略驱动下,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再上新台阶。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3.73亿千瓦,同比增长23%,占电力新增装机的86%,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实现新突破。报告期内,明阳智能以创新清洁能源、造福人类社会为使命,以做全球清洁能源智慧化、普惠制的领导者为愿景,致力于打造清洁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管理与系统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智慧能源企业集团。公司紧跟国内外产业趋势,以前所未有之策促进战略执行,筑圈建群深耕海上、“沙戈荒”、大通道等重点区域,谋划重大战略加速向中东部挺进,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组织体系优化和机制创新,推动公司迈向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公司坚守高端装备自主创新不动摇,坚定执行“风光储氢燃”一体化布局和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的总体思路,坚定深耕海上和海外两个市场,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一)风机业务聚焦技术攻关和产品设计,打造多维竞争力公司通过前沿技术突破和平台化创新从性能、成本、质量等各个维度构建核心竞争力。在技术研发端,重点突破深远海极端风况分析、超大型叶片气动结构耦合、高扭矩密度传动系统等核心技术,建立开放性创新生态体系。报告期内,公司成功推出适配不同场景的标杆机型:如针对中东南部低风速区域实现高捕风效率的新一代MySE7.5-233陆上风机、针对“沙戈荒”场景专用的MySE12.XMW超大型陆上风机机组等;海上领域成功实现全球单体容量最大的MySE18.X-20MW漂浮式海上风电机组并网发电,保持单机容量和风轮直径双重技术制高点,构筑起"大型化+轻量化"协同增效的技术护城河。为实现全产业链降本增效目标,公司从各层面实施平台化、精细化成本管控。在技术领域推行平台化产品战略,通过零部件标准化、材料创新及风资源精细化评估,构建整机一体化仿真体系,实现设计阶段降载降本;制造环节搭建全生命周期毛利率模型,严控单位成本波动率最小,同时联合供应商通过技术协作和供应链金融实现降本,并同步推进叶片人工效率提升、混塔造价下降等工艺优化,强化物流成本与海上技改费用管控;工程运维方面重点打造智慧化系统,实现运维成本结构性优化;投资管理层面构建"投-融-建-管-营-退"全周期管控体系,通过工程标准化管理使各类地形平均造价降低,建立投资预算与费用定额机制,确保建设成本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当前明阳智能已形成覆盖海陆场景的梯度化产品矩阵,以"性能-质量-成本"黄金三角持续巩固行业领跑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风机及相关配件销售208.33亿元,实现风机新增订单27.11GW,实现风机对外销售10.82GW,销售规模同比增长11.66%。(二)继续推进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提升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是公司的重要战略之一。公司通过“风光储氢燃”一体化布局,充分利用制造业务的技术和产品优势,提升自身新能源电站的开发和运营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公司自建自营新能源电站的收益能力;同时,公司在适当时机对外转让部分项目公司的股权,提高资本的流动性和灵活性,实现轻资产运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在运营电站平均发电小时数2,057小时,公司共实现新能源电站发电收入17.29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运营的新能源电站装机容量2.05GW,在建装机容量4.69GW。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电站产品销售收入27.92亿元,同比增长34.21%,同时公司在电站资产证券化领域继续进行深入探索,将公司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模式推进到下一个发展阶段。(三)推进公司“风光储氢燃”一体化布局,拓展绿色电氢氨醇场景应用创新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以智慧能源应用场景牵引创新需求,推动新能源技术高端化、产业生态化、应用场景化,探索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应用和实现路径,形成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公司通过与重点国际客户推进绿色燃料长协签订,联合国际国内战略合作伙伴在重点区域规划“风光储氢燃”、海洋能源与绿色化工项目等,完善“风光储氢燃”一体化布局,以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带动增量市场突破。(四)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探索多元融资模式公司为响应国家政策号召,深化产业与资本融合,通过开展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有效盘活存量资产,促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中信建投明阳智能新能源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正式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准予注册的批复(文号:证监许可2024]969号)。该项目已成为全国首单获批的陆上风电公募REITs及首单民营企业风电公募REITs。发行基础设施公募REITs是公司实现新能源电站“滚动开发”的重要模式,通过产业与资本双轮驱动,优化公司资产运营模式及商业模式,进一步打造全球领先的智慧能源产业集团,实现能源绿色、普惠和智慧化。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