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专业从事新材料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材料科技公司
经营范围:贵金属合金材料(强电电触点、弱电微触点),电器配件生产、加工、销售;金属材料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产品检测与评定认可(范围及期限详见《认可证书》)。(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温州宏丰电工合金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温州宏丰”),成立于1997年9月,是一家从事新材料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材料科技公司,在新型合金功能复合材料领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公司于2012年1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300283。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电接触材料、金属基功能复合材料、硬质合金材料、高性能极薄锂电铜箔、蚀刻引线框架材料及智能装备,为客户提供从材料研发到元器件制造,再到配套智能制造的一体化功能解决方案。
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家居、通讯信息、航空航天、采掘、机械制造、医疗等领域。
公司自1997年成立以来,始终专注于新材料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致力于在新型合金功能复合材料领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作为国内领先的电接触功能复合材料、元件及组件生产企业之一,公司深度参与了该领域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起草与修订工作,具备显著的技术领先优势。
公司产品种类齐全,覆盖行业广泛,并拥有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包括电接触材料、金属基功能复合材料、硬质合金材料、高性能极薄锂电铜箔及半导体蚀刻引线框架材料。
(一)所处行业的基本情况1、电接触材料及功能复合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电接触材料及功能复合材料作为基础元器件,在工业电器、消费电子、家用电器、汽车工程、自动化装备、航空航天、风光发电、数据中心等领域大量使用,覆盖面广,市场需求旺盛。
随着新能源汽车、5G基站、算力中心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为电接触材料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传统的电接触材料需要提高性能以适应新的要求,同时也需要开发新的材料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在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电网、5G通信、物联网等新兴领域,电接触材料及功能复合材料行业将与其他行业如电子信息、新能源、航空航天等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通过跨领域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2、硬质合金材料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近年来,中国硬质合金行业在材料研发、工艺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突破,成功推出了一系列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硬质合金产品,充分满足了市场的多元化需求。
根据中国钨业协会统计数据,我国硬质合金产量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2024年国内硬质合金产量6万吨,同比增长9.09%。
硬质合金制品终端广泛用于航天航空、机械加工和电子通讯等领域。
在航空航天领域,硬质合金刀具广泛应用于航空结构件的高精度铣削、用于制造火箭发动机喷嘴、燃气轮机叶片等高温高压部件,如硬质合金喷嘴等;在人工智能领域,硬质合金可用于制造机器人的关节、手臂等关键零部件;在半导体与电子信息领域,硬质合金微钻用于印刷电路板钻孔,超薄硬质合金刀片用于硅晶圆切割等。
硬质合金行业正在经历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升级”转型,高端替代和新的应用场景带来了新的增长机遇。
在“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等政策导向的驱动下,高附加值硬质合金产品国产化替代将迎来加速,硬质合金高性能、高精度、高质量发展成为必要,高端硬质合金壁垒的突破以及优质的硬质合金产品解决方案的提供是未来国内硬质合金行业的发展方向。
3、锂电铜箔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锂电铜箔是生产锂电池电芯的重要材料,它是负极活性物质的载体,也是负极电子的收集与传导体,主要作用是将电池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起来,以产生更大的输出电流,其与活性物质接触的越充分,内阻尽可能的小,则锂电池性能越好。
由于锂电铜箔具备导电性优异、质地较软、工艺技术较成熟、成本优势突出等特点,已成为锂电池负极集流体的首选。
据高工锂电(GGII)调研统计,2024年全球锂电铜箔出货量达84万吨,同比增长21.74%;中国锂电铜箔出货量达到69万吨,同比增长28.97%。
GGII预计到2027年全球锂电铜箔市场出货量将达140万吨,2024-202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8.56%,2027年中国锂电铜箔市场出货量将达107万吨,2024-2027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75%。
数据来源:高工锂电(GGII)4、半导体蚀刻引线框架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引线框架作为封装材料中仅次于封装基板的第二大封装材料,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集成电路封装向高集成、高性能、多引线、窄间距为特征的高密度方向发展,刻蚀类引线框架市场需求也呈现出持续增长趋势。
根据睿略市场咨询,2022年全球引线框架市场规模达237.08亿元人民币,中国引线框架市场规模达到104.81亿元,预计到2028年,全球引线框架市场规模将达到311.74亿元,2023-2028年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预估为4.67%。
(二)公司的主要业务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新材料技术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的材料科技企业,致力于在新型合金功能复合材料领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
公司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产品包括电接触材料、金属基功能复合材料、硬质合金材料、高性能极薄锂电铜箔及半导体蚀刻引线框架材料,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数据中心、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智能电网、智慧交通、储能、信息工程、医疗、机械加工、航空航天等领域。
电接触材料作为低压电器中的核心部件,主要应用于继电器、断路器、接触器及工业控制等产品领域,承担着导通和分断电流的关键功能,其性能直接影响着电气与电子工程可靠性,被业界誉为低压电器的“心脏”;金属基功能复合材料凭借其优异的综合性能,在消费电子、热管理系统、新能源电路保护系统、新能源电池及保护器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硬质合金则以其高硬度、高强度、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著称,被誉为“工业牙齿”,在机械加工、电子制造、航空、矿产采掘及医疗器械等工业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锂电铜箔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凭借其优异的导电性、良好的机械加工性能、成熟的制造技术及突出的成本优势,在新能源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子电池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引线框架作为集成电路芯片的核心载体,通过键合丝实现芯片内部电路与外部电路的电气连接,是构成电气回路的关键结构件,在半导体封装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三)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报告期内公司产品类型及其主要用途如下:(四)公司主要经营模式公司采用“产品直销、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即产品直销客户,公司根据客户订单采购原材料、组织生产。
同时,由于公司生产的产品属于电器配件、新能源电池中的核心关键部件,行业内广泛存在供应商资质认定制度,公司首先需要获得客户认定的合格供应商资质,然后客户向公司发出订单,公司在接受订单后根据客户订单要求采购原材料并安排生产,生产过程严格按照公司的生产控制程序和质量控制体系进行。
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公司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人才和市场优势,技术工艺在国内同行业中居于领先地位,部分产品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公司产品的国内主要销售对象为正泰电器、德力西电气、中熔电气、银轮股份等,国际销售对象为施耐德、森萨塔、西门子、ABB、伊顿电气等知名电器生产厂商。
公司通过原材料生产加工并销售产品实现盈利。
在日常经营管理中公司始终以产品作为利润实现的载体,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丰富产品线,改善产品结构,提高渠道议价能力和增加下游客户的接受度,使公司产品最大限度覆盖客户需求。
公司依托强大的研发及自主创新能力,凭借自身的技术优势及优异的产品性能,为客户提供更具成本优势的高性能产品,同时配合客户共同完成新产品或者新应用的开发,形成了以客户需求为起点,通过整体方案设计及产品设计、评审、试制、验证、规模生产等一系列流程,最终满足客户需求,并为其提供持续的技术服务,构成完整的系统解决方案。
(五)主要产品的市场地位公司深耕合金材料行业多年,凭借强大的材料开发能力、先进的生产制造平台、符合国际标准的品质管理能力、高效的研发供应体系以及良好的综合管理能力,逐渐成长为在业内具备影响力的优质企业,并在国内和国际客户中树立了高效、专业、高品质的企业形象。
公司通过持续不断地材料技术创新、应用方案创新等,不断创造和引领新型应用市场,扩大产品市场空间,巩固行业地位。
近年来,公司在功能复合材料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通过创新性地运用精密复合技术,结合仿真分析,成功开发出多款具有战略意义的新材料,包括锂电池精密结构件用复合材料、新能源汽车电路保护系统用银铜复合材料、应用于消费电子热管理系统用均温板材料、血管瘤治疗材料、医学显影材料及电极手术刀专用材料等,成功实现部分产品国产化替代,满足了国内中高端市场需求;在高端精密硬质合金棒型材产品研发方面,公司已成功开发出纳米晶硬质合金、带螺旋内冷孔棒材、枪钻、激光锡球焊喷嘴等高附加值产品,其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国内外知名客户的广泛认可。
这些创新成果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新材料技术方面的深厚积累。
(六)影响业绩变动的因素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726.07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53%,其中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0,989.74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81.30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5.01%;总资产为346,506.9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8.77%。
2025年上半年电接触及功能复合材料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5,661.87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891.31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71%、4.09%;硬质合金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7,051.92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79.34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6.18%、-1386.38%;铜箔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275.94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458.19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6.25%、3.90%。
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受报告期内新项目铜箔处于业绩爬坡阶段尚未盈利导致。
报告期内,公司2025年第二季度电接触及功能复合材料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262.66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2,371.04万元,环比第一季度分别增长22.81%、355.37%;硬质合金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963.96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61.56万元,环比第一季度分别增长80.09%、129.87%;铜箔板块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45.45万元,实现归母净利润-1,182.82万元,环比第一季度分别增长21.85%、7.26%。
本公司是由温州宏丰电工合金有限公司(前身为乐清市宏丰电工合金材料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
公司以2009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人民币67,543,181.53元,按照1:0.7403的比例折合为5,000万股。
2010年4月16日,公司领取了注册号为330382000113791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陈晓。
2010年12月,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5,312.10万元。
|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 陈晓 | 2025-10-13 | -198300 | 6.78 元 | 1684379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5-06-18 | -362900 | 5.82 元 | 1686362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5-06-17 | -834500 | 5.82 元 | 1689991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5-06-16 | -604800 | 5.78 元 | 1698336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5-06-13 | -265100 | 5.86 元 | 1704384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5-06-12 | -916300 | 5.86 元 | 1707036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5-06-11 | -1386000 | 5.9 元 | 1716199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4-06-05 | 123900 | 4.44 元 | 1730059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4-06-04 | 233000 | 4.69 元 | 1728820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4-05-27 | 23400 | 4.63 元 | 1726490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4-05-23 | 180700 | 4.7 元 | 1726256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4-05-22 | 21500 | 4.74 元 | 1724449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4-05-21 | 35800 | 4.76 元 | 1724234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4-05-16 | 45000 | 4.81 元 | 1723876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4-05-15 | 71700 | 4.82 元 | 1723426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4-05-14 | 4000 | 4.81 元 | 1722709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4-05-13 | 20000 | 4.8 元 | 1722669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4-05-08 | 106600 | 4.85 元 | 1722469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4-05-07 | 5400 | 4.85 元 | 1721403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4-05-06 | 10500 | 4.86 元 | 1721349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4-02-19 | 15000 | 3.94 元 | 1721244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4-02-08 | 24000 | 3.46 元 | 1721094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4-02-07 | 489600 | 3.47 元 | 172085400 | 董事、高管 |
| 陈晓 | 2024-02-06 | 2412200 | 3.74 元 | 171595800 | 董事、高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