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创时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天创时尚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ST天创
- 企业英文名: TOP SCORE FASHION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李林
- 上市代码: 603608.SH
- 注册资本: 41971.544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6-02-18
- 大股东: 青岛禾天贸易合伙企业(普通合伙)
- 持股比例: 17.45%
- 董秘: 杨璐
- 董秘电话: 020-39301538
- 所属行业: 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杨新春、刘琪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君合(广州)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银沙大街31号
- 概念板块: 纺织服装 广东板块 预亏预减 低价股 破净股 预盈预增 转债标的 ST股 C2M概念 抖音小店 抖音概念(字节概念) 新零售 网红经济 电商概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4-04-09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1017594326773
- 法定代表人: 李林
- 董事长: 李林
- 电话: 020-39301888,020-39301666,020-39301538
- 传真: 020-39301442
- 企业官网: www.topscore.com.cn
- 企业邮箱: topir@topscore.com.cn
- 办公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银沙大街31号
- 邮编: 511475
- 主营业务: 时尚女鞋、包袋及配饰的研发、生产、分销及零售业务;移动互联网营销业务板块为小子科技,业务主要包括移动应用程序推广、以及程序化广告
- 经营范围: 风险投资;服装零售;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供应链管理;鞋帽零售;皮箱、包(袋)制造;纺织品及针织品零售;箱、包零售;钟表零售;木制、塑料、皮革日用品零售;小饰物、小礼品零售;商业特许经营;企业管理咨询服务;化妆品及卫生用品零售;眼镜零售;皮手套及皮装饰制品制造;其他皮革制品制造;机织服装制造;箱、包批发;服饰制造;服装批发;鞋帽批发;化妆品及卫生用品批发;皮鞋制造;皮革服装制造;眼镜批发;皮革及皮革制品批发;软件产品开发、生产;自有房地产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天创时尚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为消费者提供时尚、舒适、健康的鞋服产品和服务。公司采用多品牌、全产业链纵向一体化的运营模式。公司自主创立了KISSCAT(接吻猫)、ZSAZSAZSU(莎莎苏)、tigrisso(蹀愫)、KissKitty、MUSTHAVE(型录)等品牌,并代理西班牙品牌Patricia(帕翠亚)、意大利品牌Obag。公司采取全渠道营销方式:实体渠道上,公司以“自营+经销”相结合模式,已经在全国布局2000多个营销网点,覆盖全国3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遍布全国370余个大中城市;电子商务渠道上,公司整合众多主流电商平台,并自主研发自有移动电商平台,为顾客提供便捷的、无差别的、愉悦的购物体验。公司于2016年2月18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主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3608。
- 商业规划: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为以多品牌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的时尚鞋履服饰业务。时尚鞋服行业属于完全充分竞争的行业,消费需求受宏观经济波动、消费者信心与消费力恢复程度等客观因素影响较大,从整体规模上国内时尚鞋服行业的销售增幅逐渐放缓,已从增量市场的份额争夺转向存量市场的博弈,根据国家统计局对相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细分品类的零售总额数据显示: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7,89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仅0.3%;而从消费个体上,消费者的代际迁移、穿着场景变化、消费渠道分化等使得消费需求在持续分级与分化,除了消费需求愈发对多元化与个性化的主张与表达,且各自呈现出对不同的需求场景、产品要求以及品牌偏好之外,在经济增长放缓和消费回归理性的背景下,消费需求也更加注重性价比与质价比,既追求产品的高品质同时对价格保持着高度的敏感。在此市场环境下,时尚鞋服品牌零售业务面临着存量竞争和消费需求分化的双重压力,对公司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的各重要价值链条环节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24年公司以“用户第一”为核心价值,集中资源聚焦“爆品”策略以提升产品品效,持续塑造各品牌独有的差异化价值,同时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的组织效率以实现降本、提质、增效,但主营业务仍面临经营调整的压力与挑战。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10.99亿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3.74%;主营业务毛利率与去年同期相比维持相对稳定,主要得益于各品牌积极提升品牌力与产品力,以及相较于时尚鞋服板块毛利率略低的移动互联网业务于2024年已关停,主营业务更为聚焦。然而因主营业务收入下降,虽公司持续缩减对低效渠道、低效品牌的投入,加强费用管控与业务流程优化,缩减组织层级精简组织架构,但整体毛利额仍未能覆盖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的刚性费用致当期亏损,最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081.41万元。面对国内整体消费需求动力不足,消费需求的分化与分级并存,行业竞争加剧与经营难度加大的情况下,公司持续积极调整并主要开展以下重点工作:1、全面梳理战略规划核心框架及战略执行体系报告期内对公司战略进行全面梳理与规划,以“让时尚创造美好履程”为使命,公司确立“用户第一”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品牌战略”、“品类聚焦战略”与“组织人才战略”的三大战略实现用户第一、价值提升、高效协同的战略意图,以时尚多品牌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时尚、舒适的优质产品与消费体验,引领时尚生活。公司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品牌发展战略制定了中长期经营目标,同时完善战略、目标、措施、执行、评估、激励的管理体系,从上到下凝聚共识,力出一孔,推动企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2、聚焦资源打造爆品公司旗下各品牌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女性消费者,“多元化、个性化、追求性价比”等已成为当下消费者的主要诉求,围绕消费者消费风格的变化、消费需求的变化,公司持续对用户需求进行深度挖掘,精准把握用户痛点,以大数据分析为预判基础、精准分析当季潮流爆品并建立敏捷机制及时快速反应,集中资源打造爆品,提高商品运营效率。报告期内各品牌在产品宽度方面加强控制,缩窄产品SKU、做精做深单品爆品,对长尾产品进行优化,聚焦资源打造头部产品,各品牌的头部产品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3、持续增强运动时尚品类的自研自产能力围绕用户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年轻化、时尚休闲、运动潮流等风格的装扮诉求,公司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拓宽休闲、运动等时尚潮流的品类线与风格线,加大对运动时尚品类的自主研发、自主生产以及在营销推广等全链路的资源投入。报告期内运动品类在各个品牌的销售占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整体运动品类销售占比从去年同期的5.9%提升至本报告期的16%,其中自主生产的运动时尚品类对该品类的占比贡献约40%。运动品类、尤其是自研自产的运动品类的拓宽能更好顺应消费者对于多样化品类的需求变化,同时也给公司营收带来积极的正向作用。4、积极推动各品牌全渠道战略升级围绕用户消费渠道、消费场景的变化与升级,报告期内公司也积极推动全渠道战略升级,包括线下渠道从“单一百货”向“优质百货+城市购物中心”转型,线上渠道从“货架电商”向“货架电商+内容电商”转型。与此同时,积极缩短从产品到用户之间的交易链路,加大用户私域运营服务投入,持续推进DTC模式,通过数字化平台打通线上线下的人、货、场,运用抖音、视频号、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触达和连接用户,向用户提供精准的产品和内容服务,持续改善和提升用户的消费体验和转化。5、优化业务流程,提高产业链协同降本降费报告期内公司对全产业链一体化运营的重要业务环节包括品牌、研发、生产、销售等的关键增长点聚焦资源投放,加强精细化管理,提高全产业链的协同效率;同时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包括通过优化业务流程,调整及关闭低效店铺和低效渠道,严控库存商品的新品入库量并提高自产比例,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资源配置,精简组织层级等各项措施积极降本增效,为用户提供高附加值、合理性价比的优质产品和服务。在国内整体消费需求动力偏不足,存量市场乃至缩量市场的激烈竞争下,公司虽营收规模下降,但仍积极通过各项降本增效措施实现合并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约4,721万元(净流入),为公司可持续经营奠定基础。6、持续推进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如chatGPT、AIGC、Deepseek等取得革命性进步并已开始应用,公司也积极在人工智能方面展开研究与学习,探讨以AI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鞋服领域具体业务环节的可能性。为加强产品端从企划、到设计、到生产实现的快速响应,以及缩短产品与用户的变现路径加强精准高效链接,报告期内公司新零售系统自主研发平台已基本建成并进入上线准备阶段,新零售系统将以用户为中心的全链路运营数据化、智能化,通过重构运营模式全面覆盖公司ToB和ToC的各个业务流程,以实现优化运营组织、提升运营效率;另外公司自主研发的生成式AI辅助女鞋企划与设计项目也已搭载完成,实现了素材库、模型训练、文生图、图生图等AI功能并建立了自有鞋款式大模型,从而实现AI辅助设计。围绕全产业链,公司积极在产品高效精准研发、用户运营以及全渠道营销推广等主要环节布局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应用,务求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带来新的价值突破。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