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中来股份
  • 企业英文名: Jolywood (Suzhou) Sunwatt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300393.SZ
  • 注册资本: 108962.735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4-09-12
  • 大股东: 林建伟
  • 持股比例: 16.36%
  • 董秘: 李娜
  • 董秘电话: 0512-52933702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徐殷鹏、秦松涛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杭州)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常昆工业园区青年路
  • 概念板块: 光伏设备 江苏板块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股权转让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TOPCon电池 钙钛矿电池 华为概念 光伏建筑一体化 央国企改革 太阳能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8-03-07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50067253913XG
  • 法定代表人: 曹路
  • 董事长: 曹路
  • 电话: 0512-52933702
  • 传真: 0512-52334544
  • 企业官网: www.jolywood.cn
  • 企业邮箱: stock@jolywood.cn
  • 办公地址: 江苏省常熟市沙家浜镇常昆工业园区青年路
  • 邮编: 215542
  • 主营业务: 光伏背板、N型高效单晶电池和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光伏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销售与运维,侧重于分布式户用光伏领域,形成了光伏背板、高效电池及组件、光伏应用系统三大业务板块。
  • 经营范围: 太阳能材料(塑料软膜)开发、生产、销售;太阳能材料销售;太阳能技术服务、咨询;从事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技术推广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合同能源管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苏州中来光伏新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太阳能技术产品研发与制造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秉承“少消耗,多发电”的企业使命,践行“奋斗、创新、专注”的发展之道,深耕光伏行业,聚焦绿色能源产业链,致力于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光伏产品制造商和智慧能源服务商。2023年2月,浙能电力战略入股中来股份,成为控股股东,中来股份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浙能与中来的融合,实现了资源互补,深入推进了混合所有制改革。浙能集团赋能及资源的全面支持,将为中来股份的组织变革、管理提升、海外拓展、投资广度带来新的飞跃。
  • 发展进程: 公司的前身是苏州中来太阳能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开展光伏辅材、高效电池及组件、光伏应用业务。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二)主要产品及用途1.制造部分随着光伏行业的快速发展,光伏产品应用场景日益多样化,对光伏组件的封装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司紧跟市场趋势,通过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致力于开发差异化应用场景下的高效组件封装方案。报告期内,公司推出n型全钢化一站式封装方案、新型轻质柔性组件封装方案。2.应用部分公司业务主要为户用分布式业务,同时开展工商业分布式及地面集中式电站EPC业务。目前公司户用分布式业务已覆盖2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超1100个区/县,具备每年设计开发3-5GW户用光伏电站的能力以及管理运维超过21万座户用光伏电站的丰富经验。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中来民生”户用品牌在央视等权威媒体的曝光度,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积极开展户用光伏分布式业务。公司可根据用户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提供“富民家”“悦民楼”“瑞民庭”“益民居”“旺民阁”“兴民碹”“鑫民屋”多元化户用电站安装方案,为用户定制满意的电站产品和服务。此外,基于公司在户用领域多年积累的资源、能力和经验,公司加快开展工商业分布式电站、地面集中式电站的EPC业务开拓,同时积极布局新能源风电项目开发、储能项目EPC业务,不断夯实公司应用端业务渠道,丰富业务类型,扩大业务规模。图2:户用分布式光伏电站多元化安装方案(三)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公司技术研发以市场为导向、以自主创新为核心,设有光伏薄膜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电池、组件技术研发中心,采用集成产品开发(IPD)研发管理体系。新产品及新技术开发工作主要包括概念、计划、开发、验证、导入五个阶段,流程明晰,建立了“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生产—市场开发及应用”于一体的研发流程,推进新产品及新技术自主开发工作高效开展,同时公司加强了与浙江省白马湖实验室、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北大学、四川大学、苏州大学、UniversityofNewSouthWales等科研院所、高校的联系并积极推进相关合作,共同探索光伏科技前沿领域。事业部会根据各自技术、产品、市场客户等差异在研发模式上进行相应的优化。2.生产模式公司产品主要为自主生产,同时根据实际需求委外加工部分产品。报告期内常熟光伏辅材生产基地、泰州组件生产基地、山西电池生产基地均设有独立的生产部门组织实施生产计划,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客户订单和对市场行情的预判提前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公司接到订单后组织评审,然后生产计划部根据每月订单情况,及时安排本月度的生产计划,保障客户所需产品的按时交货,同时报至物控/计划/物资部门,根据公司生产和销售情况适时调整产品的安全库存标准,有序排产。3.采购模式公司设立了独立的采购部门,负责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设备、耗材等物资采购,并设立采购领导小组、采购委员会、供应商管理委员会,对采购流程实行限额管理和分级决策。公司物控/计划/物资部根据客户的订单或订货合同、生产计划以及库存情况制定原辅材料采购计划并提交采购部门,由采购部门负责具体采购。采购定价采取招投标、询价等模式,采购部门结合公司营销与生产计划,编制部门的年、季、月度的工作目标与采购计划,并负责公司采购的相关方案拟定、检查、监督、控制与执行,同时针对不同的原材料类别进行物料管控,控制存货水平。4.销售模式光伏辅材、电池及组件销售模式主要包括直销和分销,具体根据行业市场情况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择,公司建立了完善的营销制度和流程,并设立独立的营销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营销策划方案。光伏辅材业务设有营销中心,分设市场部、销售部、销管部、终端开发部;高效电池及组件业务设有市场部、全流程销管部、电池销售部、组件销售部。上述各业务的不同部门各司其职,协调与客户、分销商等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光伏应用业务设有市场部、商务部、工程部、运维部等部门,负责市场开拓及业务全流程服务。(四)公司市场地位及关键技术指标根据市场信息,公司背板出货量多年位居全球第一,截至报告期末,背板产品累计发货超280GW,公司背板业务在背板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高效电池及组件业务技术位居行业前列,根据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质量检测中心出具的检测报告显示,公司210尺寸TOPCon电池片实验室研发转换效率达到26.99%,公司仍在持续开展TOPCon电池研发创新、提效降本、量产导入等工作,截至目前公司高效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已超过26%。n型TOPCon高效组件平均转换效率为23.14%,首年衰减不超过1%,25年衰减不超过10.6%。此外,公司具备创新的系统设计能力、较强的电站开发能力、完善的电站运维能力,与多家央企、国企保持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客户资源优势明显,在行业内具备较强竞争优势。1、概述2024年,全球光伏行业在需求持续增长的同时,面临着周期性调整、市场竞争加剧的严峻挑战,产业链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并在低位运行,甚至低于成本,行业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在此环境下,公司管理层坚定信念、凝聚信心,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和市场变化,积极应对、直面挑战,有序推进各业务板块工作,具体如下:(一)各业务板块攻坚克难,彰显公司经营韧性2024年,面对光伏行业整体经营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公司各业务板块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光伏辅材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启动“拳头产品”透明背板全球目标客户认证,努力开展各类背板市场推广工作,同时公司胶膜产品逐步起量,客户范围扩大。高效电池组件业务,公司聚焦欧洲等主要市场,持续提升公司NIWA组件分销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口碑,实现NIWA组件销售的进一步增量,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了“拳头产品”御风组件量产出货,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光伏应用系统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拓应用终端业务,户用分布式电站完成并网超1GW,地面集中式电站完成并网227MW,工商业领域成功开拓了川渝市场。此外,公司还积极探索布局储能EPC业务及风电项目开发业务。(二)技术创新高效落地,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通过技术利刃应对市场竞争以及周期性风险是公司的重点工作之一。2024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创新力度,研发投入金额约2.47亿元,充分保障公司研发工作的持续开展。同时,公司还重视核心关键技术的保护,2024年公司及子公司新增授权专利31项,并加快推进专利技术成果转化。光伏辅材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成功研制出的增强型背板产品,具有“轻”“柔”且“钢”的产品特性,不仅实现了组件的轻量化,更在耐候性、可靠性、耐热斑性能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更好地适应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高效电池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开发完成并推广应用JSIM2.0技术(中来特殊注入金属化技术),继续提升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公司TOPCon电池片实验室效率达到26.99%,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此外,公司持续推进前沿电池技术的储备工作,0BB、BC电池技术研发取得进一步突破。高效组件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正式推出“n型全钢化一站式封装方案”,基于该方案的“御风组件”具有卓越的“三低四抗”等安全性能,适用于多种复杂应用场景,能够进一步提升光伏系统的整体效益。(三)业务协同与降本增效并进,夯实公司周期破局实力2024年,公司聚焦业务协同与降本增效,保障公司在行业低谷期渡过难关。一方面,公司充分发挥混合所有制改革优势,深化与浙能体系下企业间的协同合作,积极推动业务开展。报告期内公司不仅继续为浙能下属企业提供户用分布式光伏EPC服务,并积极参与组件供货项目的投标,浙能阿克苏37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伊犁新天煤化工66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所使用的n型TOPCon双面单玻组件产品由公司供货。另一方面,公司积极开展减亏扭亏工作,持续推动降本增效。融资端,公司加强银企合作关系,通过持续引入政策性银行、异地银行授信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有效保障各业务板块资金需求的同时降低了公司平均融资成本以及受限货币资金比例;资产端,公司通过业财联动、多管齐下做好应收款项回收以及存货控制工作,努力改善回款情况,减少存货资金占用,推动存货快速周转,降低减值风险;制造端,公司各业务板块通过原材料降耗、产线优化、营销渠道扁平化等多种精益管理方式,实现了效率和成本的双重优化,夯实公司周期破局实力。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