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专注于各类新能源与燃油汽车精密零部件、高端工业装备、智能机器人零部件及电子线路板、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经营范围:轴承、汽车配件、金属加工机械、工具、模具、机械零部件的制造,销售;汽车的销售;轴承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坐落于江苏常州,地处沪宁高铁中部,城际高铁至上海、南京仅需1小时车程。
自1994年成立以来一直从事汽车精密轴承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主要产品为滚针轴承、滚子轴承、离合器分离轴承与轮毂轴承单元、同步器中间环及工程机械轴承等,产品主要运用于汽车变速器、离合器、重卡车桥和轮毂等重要总成,是主机的重要部件。
公司是国内汽车变速器用滚针轴承、滚子轴承以及离合器分离轴承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客户包括一汽、东风、上汽、长安、重汽、奇瑞、吉利、长城等整车集团和陕西法士特、綦江齿轮、上海汽车变速器、重庆青山等国内最大的重卡、客车、轿车、微型车变速器主机厂配套,同时延伸至采埃孚、伊顿、爱信(唐山)、格特拉克(江西)等国际著名的变速器主机厂。
公司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
公司拥有通过ISO/IEC17025实验室认证的试验中心,是轴承生产企业国家认可的十一家实验室之一,检测能力得到国际互认;公司研发中心被认定为“江苏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和“江苏省滚针轴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并建有“企业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常州大学研究生工作站,作为第一起草单位和参与起草单位完成了汽车变速器用系列轴承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公司2004-2015年年连续五届被江苏省科技厅认定为“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2010、2014年被连续二届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2009-2015年“NRB滚动轴承”连续三届被江苏省评为“江苏省名牌产品”,2012年被江苏省评为“江苏省重点名牌产品”。
公司成立以来,分别通过了ISO9002、QS-9000、VDA6.1、ISO/TS16949、ISO14001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2014年首批通过GB/T29490《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认证。
各类体系建设在公司的稳步发展中得到加强,也为公司的规范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公司专注于各类新能源与燃油汽车精密零部件、高端工业装备、智能机器人零部件及电子线路板、电子元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公司各类汽车精密零部件、高端工业装备零部件产品主要包括滚针轴承、圆柱滚子轴承、离合器分离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深沟球轴承、轮毂轴承单元、同步器中间环、同步器(齿毂、齿套、结合齿等)、行星排、离合器毂、薄壁型圈环类精密锻件、空心轴、驱动半轴、高压共轨轴等。
主要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变速器、离合器、重卡车桥、底盘轮毂及新能源汽车线控底盘、电驱动、电机、减速机等重要总成。
近年来公司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加快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项目,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在稳住现有存量业务的基础上,以国产化替代为突破口,向中高端、电动化、智能化、轻量化等方向转型升级。
目前已成为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汽车用轴承、同步器和空心轴等高精度、高可靠性、轻量化产品的专业化研发和制造基地。
公司控股公司威海世一电子有限公司主营电子线路板、电子元器件,在FPC和RFPCB领域有着二十多年的丰富经验,主要研发制造应用于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中各类FPCB板,产品种类覆盖单双面FPC到12层AnylayerRFPC等各种产品叠构,产品应用方面完全覆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汽车电子、可穿戴设备、5G通信等领域。
(二)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在对技术能力、产品质量、供货能力和成本价格综合考量的基础上评审优选供应商,同类产品以一家为主,备选一家的方式确定长年供应商,并与其签订《年度采购框架合同》,以订单通知方式实施具体采购计划,保证公司生产交付顺利进行。
公司每年底对供应商进行质量、交货期、价格、服务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和评价,进而修订下一年度合格供应商名录,并对应调整下一年度的采购份额。
2、生产模式公司与主要客户签订年度供应合同,依据年度合同的总量、以前年度的销售总量和市场预测情况来预计客户需求,制定年度销售预测计划,对客户所需成熟项目的主要产品建立1个月左右的安全库存。
同时客户在年度供应合同的框架下,当月下达下月的需求订单,公司当月即按照客户下月订单组织生产并送达客户所在地的仓库。
公司生产计划以“安全库存+按订单生产”的方式实施,实行拉动式的生产组织模式,快速灵活应对市场需求。
3、销售模式公司采取“直销”模式开拓国内外OEM及各大主机市场。
公司在国内外市场的客户对象为整车和主机厂,因而一直以“直销”的方式开拓国内外市场。
公司集团下设营销中心,负责主导各基地国内外客户销售服务的推动与协同,利用各基地产品协同的整体优势,执行公司整体营销计划;同时公司在各整车和主机厂所在区域设专门营销服务团队,对各主机厂提供及时的销售跟踪服务。
公司销售订单主要通过参与整车和主机厂招标和商务谈判的方式取得,定价一般采取“成本+合理利润”的方式。
客户与公司签订年度供货合同后,一般当月末及下月初以传真、电子邮件或者供应商管理系统方式下达下月的订单,载明下月需要的具体型号、数量和到货时间。
由于客户一般采取“零库存”的原材料库存管理模式,公司需要在客户所在地租赁第三方管理的物流仓库,公司在具体订单载明的交货时间前将产品运送至第三方仓库,主机厂按照其生产计划随时从第三方仓库中领用产品。
公司和客户协商以每个月的某一时点作为对账日,具体日期因客户不同有所差异。
以20号作为对账日为例,根据客户提供的上月20号至当月19号期间内领用的产品清单,与公司第三方仓库领用量比对,核定无误后,确认销售收入并开具销售发票给客户。
采取“直、经销和线上线下并举”模式开拓汽车后市场。
针对汽车后市场,公司采取直营和经销并举的模式拓展国内外市场,配备专业的汽车后市场销售团队,利用主机配套市场的高配套份额优势拓展后市场,根据不同的产品类型分直营和经销两种模式,同时和第三方电商平台合作拓展后市场销售模式及领域。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三)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及公司所处市场地位1、行业发展情况2025年上半年汽车市场延续良好态势,持续释放增长动能,在“电动化定型、智能化加速、全球化突破”的主线下,完成从燃油车主导到新能源引领的历史跨越,成为驱动工业经济复苏的核心引擎。
具体来看,在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显效带动下,内需市场明显改善,对汽车整体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新能源汽车延续快速增长态势,持续拉动产业转型升级,出口量仍保持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迅速,中国品牌销量占比保持高位。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5年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2.1万辆和1,565.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其中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2万辆和1,353.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3.8%和13%;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9.9万辆和212.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和2.6%;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4.3%。
根据中国轴承工业协会统计分析,公司所处轴承行业147家企业2025年1-6月完成主营业务收入616.62亿元,同比增加7.17%;生产轴承45.97亿套,较去年同期增加3.17亿套,同比增加7.40%;轴承销售量为46.77亿套,较去年同期增加2.22亿套,同比增加4.99%;轴承出口销售量为12.07亿套,较去年同期减少0.18亿套;同比减少1.50%。
主营业务收入中轴承产品业务收入为491.35亿元,同比增加9.75%;在轴承产品业务收入中出口轴承产品业务收入为82.89亿元,同比增加0.58%。
展望下半年,汽车行业总体上终端市场有望继续旺销,叠加上半年行业去库存,下半年价格战风险下降。
伴随政策效应持续显现,汽车市场消费潜力将被进一步释放,有助于推动行业全年实现稳定增长。
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依旧复杂,一些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行业竞争依然激烈,整体盈利水平持续承压,企业经营仍有诸多挑战,需保持政策的稳定与可预期,助力行业平稳运行。
2、公司市场地位公司在江苏常州、天津静海、山东威海、安徽黄山分别设立光洋基地、天海基地、世一基地、黄山基地四个主要的研发和制造基地,光洋基地是国内轴承行业重点骨干制造企业、全国滚动轴承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单位、汽车轴承大型专业制造企业、中国轴承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轴承工业协会“轮值理事长”单位。
天海基地是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世一基地是山东省“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威海市“企业技术中心”。
黄山基地依托公司在精密轴承领域数十年的技术积淀与全球化布局,已形成“汽车+机器人”双轮驱动的业务格局,为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产业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核心部件支持。
公司已成为集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新能源与燃油汽车用轴承、同步器、行星排和空心轴等高精度、高可靠性、轻量化产品的专业化研发和制造基地,公司主要产品的生产规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市场占有率在国内同行名列前茅,在国内外各大整车集团及变速箱(器)、离合器、车桥、电机、电驱动等主机零部件公司具有较高知名度。
(四)主要的业绩驱动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6,030.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94.7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86%。
影响经营业绩的主要原因为:1、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终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带动公司新能源汽车产品销售收入增长,同时公司持续加强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努力加快各业务板块的海外市场拓展步伐,报告期内,新项目量产订单进一步增加,外销业务大幅增长。
2、公司持续推进集团化精细管理,全面加强成本管控,提升经营效率,实现内部降本增效。
3、公司控股子公司威海世一电子有限公司订单量持续回升,经营业绩得到改善。
2011年1月20日,光洋有限股东光洋控股、程上楠、朱雪英、当代科技、德睿亨风、信德投资、程上柏、吴进华、汤伟庆、张湘文签订《关于变更设立常州光洋轴承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协议书》,光洋有限整体变更设立光洋股份,以经信永中和审计的截至2010年12月31日的净资产337,161,781.47元为依据,折合为9,996万股,其余237,201,781.47元计入资本公积。
公司于2011年1月27日在常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登记,注册资本9,996万元,工商注册号为320407000008586。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程上楠 | 2025-09-19 | -448400 | 13.91 元 | 28104700 | 董事 |
程上楠 | 2025-09-18 | -602400 | 13.74 元 | 28553200 | 董事 |
程上楠 | 2025-08-26 | -81800 | 13.28 元 | 29155600 | 董事 |
程上楠 | 2025-08-05 | -1955900 | 11.17 元 | 29237400 | 董事 |
程上楠 | 2024-11-04 | -4575000 | 10.09 元 | 31193300 | 董事 |
程上楠 | 2024-11-01 | -181200 | 10.57 元 | 35768300 | 董事 |
程上楠 | 2024-08-05 | -868100 | 8.01 元 | 35949500 | 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