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光华科技
- 企业英文名: Guangdong Guanghua Sci-Tech Co.,Ltd.
- 实际控制人: 郑侠,郑创发,郑靭
- 上市代码: 002741.SZ
- 注册资本: 46502.231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5-02-16
- 大股东: 郑创发
- 持股比例: 22.08%
- 董秘: 杨荣政
- 董秘电话: 0754-88211322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蒯薏苡、徐西蕊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广州)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295号
- 概念板块: 电子化学品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动力电池回收 复合集流体 固态电池 消毒剂 PCB 5G概念 锂电池 化工原料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1980-08-30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500192821099K
- 法定代表人: 郑靭
- 董事长: 陈汉昭
- 电话: 0754-88211322
- 传真: 0754-88110058
- 企业官网: www.ghtech.com
- 企业邮箱: stock@ghtech.com
- 办公地址: 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295号
- 邮编: 515061
- 主营业务: 专用化学品和锂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锂电池材料的生产、研发、销售;化学品的研发;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具体按《安全生产许可证》(粤汕应危生字【2021】0007号许可范围生产,有效期至2024年9月25日)】;化工产品及化工原料的销售【其中危险化学品按经营许可证(汕应危经(01)字【2022】0008号,有效期至2025年07月26日)及(汕金应急经(B)字【2022】0006号有效期至2025年07月26日)许可范围经营】;化工产品及化工原料、化学试剂(不含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的加工、制造、销售;实验室常备玻璃仪器、仪器仪表的销售;再生资源回收(不含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报废汽车等需经相关部门批准的项目);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稀土功能材料销售;高新技术咨询与服务;货物或技术进出口(国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审批的货物和技术进出口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741)是先进的专业化学品服务商,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公司以高性能电子化学品、高品质化学试剂与产线专用化学品、新能源材料和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为主导,同时提供其他专业化学品的定制开发及技术服务。光华科技实力雄厚,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广东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等一系列荣誉和称号。拥有一支以教授、博士和硕士为骨干的研发团队,公司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证,已组建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广东省化学试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光华科技目前建有汕头、珠海两大生产基地,拥有全国首条全自动化氧化铜生产线以及国际先进的电池材料生产设备,是目前国内同行业最具现代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之一。在广州建立营销中心,在北京、上海、苏州、昆山、厦门、长沙、成都共设立了7个办事处,通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已形成完善的营销网络。产品远销至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全球客户的认可和信赖。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产品及用途1、PCB化学品分为高纯化学品及复配化学品PCB高纯化学品是以金属或含金属的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分离提纯、化学合成等工艺制造而成的高纯电子级化合物,应用于PCB生产过程,为PCB生产的各个工序提供金属离子源。高纯化学品包括:孔金属化镀铜系列、镀镍金系列、镀锡系列等;PCB复配化学品是以多种不同功能的化学原料,通过使用复配技术、按特定的配方调配而成的配方型产品,主要应用于PCB生产各个工序,起到特定功能作用。复配化学品包括:完成表面处理系列、褪膜系列、化学沉铜系列等。PCB化学品的功能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互连技术,如PCB制作的棕化工艺、褪膜工艺、孔金属化镀铜工艺、镀镍工艺、镀锡工艺、新型无铅PCB表面处理工艺等专用化学品。2、化学试剂产品是最典型的专用化学品,是现代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物质材料,公司在化学试剂的分离、提纯及合成技术工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产品包括分析与专用试剂,产品功能主要应用于分析测试、教学、科研开发以及新兴技术领域的专用化学品。3、锂电池材料是公司在多级串联络合萃取提纯技术和结晶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际领先的电池材料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系列产品,具有品质稳定、高压实密度、循环稳定等特点。锂电池材料主要产品有三元前驱体及三元材料系列产品,磷酸铁、磷酸铁锂及磷酸锰铁锂系列产品,钴盐、镍盐、锰盐系列产品等。4、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即是对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分类、拆分、电池修复或重组为梯次产品,使其可应用至其他领域产品的过程。5、绿环材料是指公司将退役锂离子电池等废品(废料)中的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通过加工、提纯、合成等工艺,再生产出锂离子电池材料,使镍钴锰锂磷酸铁等资源实现绿色循环利用。(二)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主要的采购方式有两种:对需求较大的主要原料,由集团供应链中心与品质稳定、供应及时且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签订年度(或月度)采购框架协议,约定交易品类、质量标准、验收及结算方式等事项,后续以订单方式确定当次采购的数量、价格、交期等,分批实施采购;对小宗原料及其他辅料,采用即时订单采购方式,由各事业部的采购部根据生产需要及仓库存量情况以订单方式向合格供应商采购。公司的采购定价一般由金属基准价、计价系数、金属含量三个因素决定。其中,金属基准价一般参考上海有色网、期货市场等公开渠道的金属报价,计价系数一般根据金属含量、品位、市场行情、供应商议价能力等因素由双方协商确定,金属含量以第三方检验结果为准。2、生产模式专用化学品制造不同于大宗化学原材料制造,由于客户需求的不同导致其生产模式与大宗化学原料制造有明显的区别。不同客户对专用化学品质量、性能指标往往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高端PCB产品由于终端领域的特殊功能及可靠性的需要,对于PCB化学品的杂质含量、晶体晶型、电性能等方面经常有针对性的要求。因而PCB化学品等专用化学品一般属于非标准产品,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研发设计,但是在主体生产工艺上,例如分离提纯、结晶、合成、复配等工艺上绝大多数产品的主要生产流程大体相同或相近,生产过程趋于标准化。锂电池正极材料产品具有定制化特点,下游不同的电池客户或者同一客户的不同订单对正极材料的规格、性能方面一般具有不同的要求。公司生产安排主要以销售订单为基础,同时考虑客户需求情况制定排产计划并进行灵活调整,进行一定程度的备货,保证销售与生产的匹配与衔接。3、销售模式公司PCB化学品的销售群体主要为下游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及其它相关配套产业,如印制电路板制造、IC封装、大规模集成线路(芯片)制造等领域。化学试剂的销售群体主要为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及检测部门,化学试剂作为新兴技术领域原料,广泛应用于陶瓷、生物工程、日用化工、石化等行业。锂电池材料的销售群体主要为锂电池制造厂商。公司的销售定价由双方协商,结合市场供需关系、市场价格公布价格等因素综合确定。(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受行业周期性波动影响,新能源材料订单需求不足,碳酸锂等产品价格持续低位,新能源材料板块获利能力继续下降,导致经营亏损。2、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及市场开拓,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化学试剂及PCB化学品领域的领先优势,化学试剂及PCB化学品板块2024年实现盈利。1、概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58,900.78万元,同比下降4.09%;销售费用7,708.59万元,较上年增长1.12%;管理费用12,783.94万元,较上年增长3.04%;研发费用10,672.61万元,较上年下降20.50%;财务费用2,524.41万元,较上年下降36.71%,主要系本期有息负债减少导致利息费用减少所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494.72万元,同比增长52.4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138.54万元,较上年下降124.78%,主要系本期销售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截至报告期末,公司资产总额为351,124.42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为183,300.17万元。其中,本年度PCB化学品营业收入164,289.76万元,同比增长20.23%;化学试剂营业收入47,204.22万元,同比增长7.26%;锂电池材料营业收入26,089.18万元,同比下降55.25%;绿环材料营业收入12,453.15万元,同比下降27.25%;退役电池营业收入322.67万元,同比下降85.19%。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情况如下:(1)市场发展公司始终专注于专用化学品产业领域,发挥公司在技术和经营模式方面的优势,进一步提升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专化品领域,公司荣登“2024年度中国精细化工百强”“2024年度中国精细化工绿色低碳发展企业二十强”“2024年度中国精细化工创新发展企业二十强榜单”三大榜单。氟化亚锡突破大规模生产的技术难题,助力高端化学品国产替代,打破进口依赖,满足高端多元化需求;溴化亚铜以全新技术路线实现了大规模、稳定生产,成功实现国产替代。在PCB领域,凭借在电子化学品的创新能力、市场表现口碑和品牌综合实力,光华科技再度上榜“中国电子材料行业综合排序前50企业”和“电子化工材料专业前10企业”榜单。新产品镍钯金、析氧脉冲电镀、水平沉铜等在多家知名客户产线批量使用,解决了客户产品品质与成本问题,成为客户主力线。在化学试剂领域,凭借在化学试剂领域产品的销售额和增长率,品种数量和品牌影响力,企业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力,以及企业的服务能力等方面的综合实力,荣登“中国化学试剂行业十强企业”。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光华科技自主开发的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完成试产,产品性能与品质获得客户一致认可。这体现了公司采用的“行业独特”和“自主创新”一步合成工艺,以及自研的锰铁前驱体+锂盐工艺合成磷酸锰铁锂产品,具有工艺简单、高性价比、高品质、长循环等优势。在电池循环领域,光华科技牵头承担的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退役磷酸铁锂电池全组分绿色回收与高值化利用技术及装备研发”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国内首家实现万吨级量产的再生型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陆续在多家头部客户端批量化导入使用。该产线设备国产率达100%,解决资源“卡脖子”不利局面,形成全产业链关键闭环,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公司结合电池回收技术,基于“可回收的新型高比能硫化物固态锂金属电池的构筑”,从原材料回收利用、电芯设计和制造,固态锂电池应用及其回收利用整个电池生命周期,采用系统化和整体化策略,实现锂资源和有色金属高效利用,并为硫化物全固态锂电池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硫化物固体电解质的全固态锂电池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全固态锂电池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2)研发创新技术研发能力一直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保证,公司在报告期内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扩充研发人员队伍,有针对性地引进高端人才,提升研发效益,巩固和保持高速在应用行业中的技术优势。报告期内,公司对外研发合作及技术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在PCB领域,光华推出的AI需求下的新一代PCB解决方案、玻璃基板与半导体用先进封装解决方案首次亮相,获得众多行业专家与客户的青睐与赞誉;在新能源领域,光华科技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新能源产品设计数字标识与绿色供应链构建技术”启动并推进实施。报告期内取得的技术成绩获得认可,主要包括:光华科技检测中心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证书;电子级氧化铜入选2023广东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SAP沉铜和电镀通过国内知名终端认证;电镀填孔和OSP通过国内外知名消费电子终端认证。(3)产业布局公司紧随市场发展步伐,积极响应广大PCB板厂海外发展与规模化生产需要,通过规划建立子公司,扩大本地人才队伍,稳步推进仓储和生产本土化建设,为保障泰国及周边东南亚电子产业原料稳定供应与专业技术服务注入更多动能,为推动东南亚PCB产业链生态圈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公司在韩国的首个氧化铜海外基地顺利投产,标志着GHTECH光华科技国际化战略又迈出重要一步,不仅有利于提升公司国际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也有利于公司为亚洲地区的PCB板厂与终端客户,提供更快速的响应和更便捷的服务,满足其对高端电子化学品的海外供应需求,助力客户提升产品竞争力与推动产业链国际化高端化发展。(4)社会责任公司深刻意识到所肩负的社会责任,在追求企业可持续发展之际,保护环境、回馈社会,为股东、员工、合作伙伴、社会及所有利益相关者创造福祉,以实际行动担当社会责任。公司积极支持高校人才培养,通过设立奖学金、支持专业竞赛与学术会议,共建就培训基地等形式,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为“人才强国”战略践行企业责任。报告期内,光华科技在全国高校设立光华奖学金与支助,激励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海南大学等高校学子在化学领域追求卓越。通过产学研项目、竞赛活动、实习实践等多种形式,创造与行业领军人物交流的机会,赋能化学化工领域的人才培养,助力国家科技进步与繁荣。公司关爱下一代健康成长,积极践行社会爱心公益,通过“童愿成真”“童享阅读”等活动,为患病儿童送去温暖,关注特殊儿童健康成长,并获得碧心公益“年度爱心伙伴”称号,展现企业社会责任担当。(5)人才发展公司秉持“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把人才战略作为企业发展的重点,按照公司人才战略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完善内外部人才培训体系,持续打造学习型组织。公司重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为员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建立和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并不定期对干部与员工进行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向标杆学习,不断提升员工专业化水平和综合能力,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公司实施积极的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对高层次管理人才、技术人才、潜力人才的引进力度,加强现有人员在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培训,同时立足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凝聚力,为公司生产经营和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