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专用化学品和锂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锂电池材料的生产、研发、销售;化学品的研发;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具体按《安全生产许可证》(粤汕应危生字【2021】0007号许可范围生产,有效期至2024年9月25日)】;化工产品及化工原料的销售【其中危险化学品按经营许可证(汕应危经(01)字【2022】0008号,有效期至2025年07月26日)及(汕金应急经(B)字【2022】0006号有效期至2025年07月26日)许可范围经营】;化工产品及化工原料、化学试剂(不含危险化学品、易燃易爆物品)的加工、制造、销售;实验室常备玻璃仪器、仪器仪表的销售;再生资源回收(不含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报废汽车等需经相关部门批准的项目);二次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研究、开发;稀土功能材料销售;高新技术咨询与服务;货物或技术进出口(国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审批的货物和技术进出口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741)是先进的专业化学品服务商,集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为一体。
公司以高性能电子化学品、高品质化学试剂与产线专用化学品、新能源材料和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及再生利用为主导,同时提供其他专业化学品的定制开发及技术服务。
光华科技实力雄厚,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广东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等一系列荣誉和称号。
拥有一支以教授、博士和硕士为骨干的研发团队,公司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认证,已组建了“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广东省化学试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形成了完善的研发体系。
光华科技目前建有汕头、珠海两大生产基地,拥有全国首条全自动化氧化铜生产线以及国际先进的电池材料生产设备,是目前国内同行业最具现代化和规模化的生产基地之一。
在广州建立营销中心,在北京、上海、苏州、昆山、厦门、长沙、成都共设立了7个办事处,通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已形成完善的营销网络。
产品远销至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全球客户的认可和信赖。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一)电子化学品电子化学品是电子信息与化工行业交叉的领域,专业性强,是典型的技术密集行业,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电子产品的成品率、电性能及可靠性,也对微电子制造技术的产业化有重大影响。
因此,电子工业的发展要求电子化学品与之同步发展,不断地更新换代,以适应其在技术方面不断推陈出新的需要。
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子化学品支撑着新能源、现代通信、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微机机械智能系统、工业自动化和家电等现代技术产业。
所以,电子化学材料产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是科技创新和国际竞争最为激烈的材料领域之一。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电子产品的精密性和复杂性增加,对电子化学品性能提出更高要求,推动行业向更高技术层次发展。
同时,在国家政策支持和产业升级需求的双重驱动下,电子化学品国产替代进程显著加快。
特别是在当前全球供应链格局调整的背景下,下游客户对供应链安全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为国内优质电子化学品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进口替代进程加快,行业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随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持续升级和自主可控战略的深入推进,电子化学品行业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根据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数据,2024年,全球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伏太阳能电池三大应用市场使用湿化学品总规模达到101.02亿美元,同比增长3.6%。
其中集成电路领域用湿化学品市场规模达到70.9亿美元,新型显示领域用湿化学品市场规模达到19.48亿美元,晶硅太阳能电池领域用湿化学品市场规模达到10.64亿美元。
国内方面,综合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光伏太阳能电池三大领域用湿化学品市场规模,2024年总计规模达223.6亿元,同比持平。
(二)化学试剂化工行业属于我国支柱性行业之一,化学试剂作为其中的重要分支,是生物医药、新材料、微电子、石油、钢铁等先进制造业及传统工业领域的基石,在现代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目前,国家正不断加大自主创新产业的投入,随着基础性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的持续更新,市场对于化学试剂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对产品质量要求亦不断增高,整体推动了化学试剂行业的发展。
现阶段,国家正不断加大自主创新产业的投入。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年全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36,130亿元,比上年增长8.3%,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68%。
其中基础研究经费2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占R&D经费支出比重为6.91%。
伴随各行业研发投入持续加码,尖端科学领域不断拓宽,相关试剂产品类别需求不断增多,为化学试剂行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广袤的市场空间。
国外化学试剂行业有着近百年的发展历程,为快速壮大公司业务部门及吸收技术专长,各公司之间的并购和重组活动频繁进行,最终形成由默克、赛默飞、丹纳赫等大型跨国企业所垄断的行业格局。
这些国际巨头凭借先进的研发技术、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和广泛的全球销售网络,长期占据国内高端市场的主要份额,产品质量和品牌认可度高,在国内科研机构、大型制药企业等高端客户群体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随着近年来国内科学研究水平飞速上升,市场需求放大且进口替代不断推进,随之亦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高端水平的化学试剂企业,像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覆盖率,在保障国内基础化学试剂供应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麦克林、阿拉丁等民营企业发展迅速,通过不断创新和优化服务,在国内化学试剂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对传统的国有和外资企业形成了有力的竞争。
(三)锂电池材料近两年来,受新能源汽车与储能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我国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产量持续攀升,锂电产业高速发展,推动锂电池材料的市场需求保持增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696.8万辆和693.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1.4%和40.3%,市场占有率提升至44.3%(较2024年全年提高3.4个百分点)。
其中纯电动汽车占比7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比26.8%。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统计,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达265GWh,同比增长128%;全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预计突破400GWh,同比增长超90%。
其中大型储能占比62%,户用储能出口量同比增长180%。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锂业分会统计,2025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量如下:三元正极材料产量35万吨,同比增长15%;磷酸铁锂产量161万吨,同比增长68%;钴酸锂产量5.9万吨,同比增长28%;锰酸锂产量7.4万吨,同比增长25%。
2025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领域持续突破,宁德时代钠新电池量产、骁遥双核电池跨化学体系,亿纬锂能高镍圆柱电池良率97%,蔚来ET9半固态电池续航935公里,比亚迪固态电池中试线贯通。
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向低成本、高性价比方向迈进。
宁德时代钠新电池实现量产,骁遥双核电池通过跨化学体系协同设计满足不同场景需求;亿纬锂能高镍三元圆柱电池良率提升至97%,配套车型扩展至高端市场。
固态电池方面,蔚来ET9搭载半固态电池实现935公里续航,国轩高科全固态电池实验线贯通并启动装车测试,比亚迪计划2027年示范装车全固态电池。
技术创新正推动行业向低成本、高性价比、安全可靠的方向大步迈进。
(四)退役锂电池综合利用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推广,电动汽车保有量持续提升,动力电池的装车量也随之增长,我国开始进入动力电池大规模化退役阶段,同时面临资源紧张、成本上涨的多重压力,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迅猛扩张。
根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占汽车保有量的8.9%,2024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1125万辆,占新注册登记汽车数量的41.83%,与2023年相比增加382万辆,增长51.49%。
根据富宝资讯统计,2024年锂电回收行业总计三元、铁锂、纯钴以及锰酸锂废料回收量约为36.86万吨。
其中铁锂货源总计18.63万吨,占废料总比重50.54%;三元货源总计15.23万吨,占废料总比重41.32%。
二、公司主要业务(一)主要产品及用途1、PCB化学品分为高纯化学品及复配化学品PCB高纯化学品是以金属或含金属的化合物为主要原料,经分离提纯、化学合成等工艺制造而成的高纯电子级化合物,应用于PCB生产过程,为PCB生产的各个工序提供金属离子源。
高纯化学品包括:孔金属化镀铜系列、镀镍金系列、镀锡系列等;PCB复配化学品是以多种不同功能的化学原料,通过使用复配技术、按特定的配方调配而成的配方型产品,主要应用于PCB生产各个工序,起到特定功能作用。
复配化学品包括:完成表面处理系列、褪膜系列、化学沉铜系列等。
PCB化学品的功能主要应用于集成电路互连技术,如PCB制作的棕化工艺、褪膜工艺、孔金属化镀铜工艺、镀镍工艺、镀锡工艺、新型无铅PCB表面处理工艺等专用化学品。
2、化学试剂产品是最典型的专用化学品,是现代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础物质材料,公司在化学试剂的分离、提纯及合成技术工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产品包括分析与专用试剂,产品功能主要应用于分析测试、教学、科研开发以及新兴技术领域的专用化学品。
3、锂电池材料是公司在多级串联络合萃取提纯技术和结晶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国际领先的电池材料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系列产品,具有品质稳定、高压实密度、循环稳定等特点。
锂电池材料主要产品有三元前驱体及三元材料系列产品,磷酸铁、磷酸铁锂及磷酸锰铁锂系列产品,钴盐、镍盐、锰盐系列产品等。
4、动力电池梯次利用产品即是对新能源汽车退役动力电池进行必要的检验检测、分类、拆分、电池修复或重组为梯次产品,使其可应用至其他领域产品的过程。
5、绿环材料是指公司将退役锂离子电池等废品(废料)中的镍钴锰锂等有价金属通过加工、提纯、合成等工艺,再生产出锂离子电池材料,使镍钴锰锂磷酸铁等资源实现绿色循环利用。
(二)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主要的采购方式有两种:对需求较大的主要原料,由集团供应链中心与品质稳定、供应及时且长期合作的供应商签订年度(或月度)采购框架协议,约定交易品类、质量标准、验收及结算方式等事项,后续以订单方式确定当次采购的数量、价格、交期等,分批实施采购;对小宗原料及其他辅料,采用即时订单采购方式,由各事业部的采购部根据生产需要及仓库存量情况以订单方式向合格供应商采购。
公司的采购定价一般由金属基准价、计价系数、金属含量三个因素决定。
其中,金属基准价一般参考上海有色网、期货市场等公开渠道的金属报价,计价系数一般根据金属含量、品位、市场行情、供应商议价能力等因素由双方协商确定,金属含量以第三方检验结果为准。
2、生产模式专用化学品制造不同于大宗化学原材料制造,由于客户需求的不同导致其生产模式与大宗化学原料制造有明显的区别。
不同客户对专用化学品质量、性能指标往往有不同的要求。
特别是高端PCB产品由于终端领域的特殊功能及可靠性的需要,对于PCB化学品的杂质含量、晶体晶型、电性能等方面经常有针对性的要求。
因而PCB化学品等专用化学品一般属于非标准产品,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研发设计,但是在主体生产工艺上,例如分离提纯、结晶、合成、复配等工艺上绝大多数产品的主要生产流程大体相同或相近,生产过程趋于标准化。
锂电池正极材料产品具有定制化特点,下游不同的电池客户或者同一客户的不同订单对正极材料的规格、性能方面一般具有不同的要求。
公司生产安排主要以销售订单为基础,同时考虑客户需求情况制定排产计划并进行灵活调整,进行一定程度的备货,保证销售与生产的匹配与衔接。
3、销售模式公司PCB化学品的销售群体主要为下游电子元器件制造业及其它相关配套产业,如印制电路板制造、IC封装、大规模集成线路(芯片)制造等领域。
化学试剂的销售群体主要为各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研发中心及检测部门,化学试剂作为新兴技术领域原料,广泛应用于陶瓷、生物工程、日用化工、石化等行业。
锂电池材料的销售群体主要为锂电池制造厂商。
公司的销售定价由双方协商,结合市场供需关系、市场价格公布价格等因素综合确定。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专用化品板块业务的拓展力度,突破行业重点标杆客户,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进一步扩大公司在化学试剂及PCB化学品领域的领先优势。
2、公司持续推进降本增效工作,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全面提升经营效率,保障公司的稳步发展。
(四)报告期内主要工作1、公司坚持以产品差异化竞争力为产品战略方向,将资源聚焦于重点产品、重点客户,培育核心产品的竞争力,突破目标领头羊客户,实现市场拓展和产品创新的双轮驱动。
2、报告期内,公司荣获Multek超毅“最佳支持合作伙伴”与依顿电子“优秀供应商”两项表彰,公司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不断优化产品工艺,提升技术服务能力,为全球客户带来更多优质产品与降本增效方案,持续推动电子电路行业高端化与国产化进程。
3、报告期内,公司高纯化学品硫化锂已送样客户检测,目前处于优化阶段。
公司专用化学品制造不同于大宗化学原材料制造,由于客户需求的不同导致其生产模式与大宗化学原料制造有明显的区别。
不同客户对专用化学品质量、性能指标往往有不同的要求。
特别是高端产品由于终端领域的特殊功能及可靠性的需要,对于化学品的杂质含量、晶体晶型、电性能等方面经常有针对性的要求。
因而专用化品一般属于非标准产品,需要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定制研发设计,但是在主体生产工艺上,例如分离提纯、结晶、合成、复配等工艺上绝大多数产品的主要生产流程大体相同或相近,生产过程趋于标准化。
公司硫化锂产品生产工艺简单,有效减少了杂质的引入和产物的分解,使得产品的纯度得以大幅提升,能够满足电池级硫化锂的要求。
目前已申请发明专利。
4、报告期内,公司参加由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CPCA)主办的“2025封装基板技术与应用研讨会”,发表了《SAP制程下电镀填孔添加剂国产替代与创新研究》技术报告,针对SAP制程电镀填孔痛点,分享了新型添加剂的研发成果,推动半导体产业的高端化、自主化发展。
5、公司参加越南国际分析生化博览会,携品种齐全的化学试剂与一站式服务方案,与合作伙伴PHACOLAB精彩亮相展览会,吸引了来自越南及周边国家众多客户、专业观众前来交流。
公司立足本土需求,持续为海外客户创造价值,不断打造化学试剂品牌国际竞争力。
6、公司在提高资产利用效率方面狠下功夫,加快闲置及低效资产的处置进度,尽快回笼资金,提升公司整体盈利水平;持续加强对财务管理、内部审计、风险管理等多方面的管控,严控运营风险,进一步优化和完善运营,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效率,保障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公司是由广东光华化学厂有限公司以整体变更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8月10日,光华有限全体股东签署了《发起人协议》,各发起人同意以截至2010年6月30日经立信羊城审计的净资产119,603,122.00元,按1.328924:1的比例折为9,000万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0年8月18日,立信羊城对申请设立股份公司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2010年羊验字第20035号验资报告。
2010年9月13日,公司在汕头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变更登记,注册登记号为440508000002697,注册资本为9,000万元,公司名称变更为“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郑靭 | 2025-03-14 | 800000 | 17.46 元 | 25912800 | 董事、高管 |
郑靭 | 2025-02-25 | 120000 | 17.29 元 | 25112800 | 董事、高管 |
郑靭 | 2025-02-20 | 80000 | 16.85 元 | 24992800 | 董事、高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