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宜安科技
- 企业英文名: Dongguan Eontec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株洲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300328.SZ
- 注册资本: 69042.3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2-06-19
- 大股东: 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7%
- 董秘: 朱湘陵
- 董秘电话: 0769-87387777
- 所属行业: 金属制品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证天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周传金、周炳焱
- 律师事务所: 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银泉工业区
- 概念板块: 小金属 广东板块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机构重仓 QFII重仓 柔性屏(折叠屏) 汽车一体化压铸 AI眼镜 有机硅 华为概念 小米概念 口罩 新能源车 5G概念 央国企改革 纾困概念 医疗器械概念 特斯拉 稀土永磁 2025规划 新材料 智能穿戴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1993-05-27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1900618367138U
- 法定代表人: 刘守军
- 董事长: 刘守军
- 电话: 0769-87387777
- 传真: 0769-87367777
- 企业官网: www.e-ande.com
- 企业邮箱: eon@e-ande.com
- 办公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清溪镇银泉工业区
- 邮编: 523662
- 主营业务: 新材料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 经营范围: 生产和销售镁、铝、锌、锆合金及五金类精密件及其零配件,精密模具、机械设备及其配件,小家电(涉证除外),不粘涂料,日用口罩(非医用),防护用品(非医用),生物医用材料;知识产权服务;设立研发机构,研究、开发精密模具、镁铝锌锆合金新材料、稀土合金材料、镁铝合金精密压铸成型及高效环保表面处理、纳米陶瓷涂料、精密节能设备;研发、产销:医疗器械。(以上项目不涉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东莞宜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3年5月,经过二十余年的学习研究以及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新材料公司。宜安科技是一家集轻合金材料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液态金属、生物可降解医用镁合金、镁铝合金汽车产品为公司三大重点板块业务。产品范围包括消费电子、高端LED幕墙、医疗器械、汽车配件、通讯设备、大型结构件(车门、电视幕墙等)等。公司不断加快科技创新的步伐,大力开展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公司先后建有“宜安科技-中科院金属所非晶态材料研究联合实验室”、“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轻合金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院士专家工作站”、“广东省企业重点试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多个科研机构。公司目前正致力于液态金属材料、镁合金医用材料及器械、汽车轻量化工程的研究与开发,努力为本地区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做出更大贡献,争取成为新兴材料业的领先企业。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要业务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新材料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内领先的新材料公司,具备材料研发、精密模具开发、精密压铸、数控精加工、表面处理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条,通过技术创新赋能产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产链配套服务和解决方案。材料涵盖液态金属、镁合金、铝合金、医疗材料、高分子材料,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医疗产品、5G通讯、智能制造等。产品基本为中间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液态金属产品、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结构件、工业配件、精密模具等,是国家产业政策鼓励类产品。公司产品主要采用新材料配方和高效、环保的压铸及后处理工艺,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主要产品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平。液态金属、生物可降解医用镁、新能源汽车产品为公司主要发展方向。经过三十余年发展,公司积累了深厚的技术经验及品牌优势,形成了以国内外著名客户为依托,以关键核心技术为保障、以高精尖新材料产品为导向的发展格局。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营业务收入主要为汽车零部件、液态金属、笔记本电脑等消费电子结构件、有机硅胶、精密模具等产品的销售。(二)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设置专门负责采购原材料、辅料等物料的采购部,生产所需的各类原材料、辅料、包装材料等均由公司根据生产经营计划按公司质量标准和订单要求自行组织采购。公司供应商的选择标准是在行业具有一定知名度、货源质量有保证、价格合理、发货及时的企业。为保证采购物料的质量、规范采购行为,公司制定了完善的物料采购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主要有《采购控制程序》《供应商控制程序》《仓储管理控制程序》《进料检验控制程序》等,分别规定了公司物料采购的审批决策程序、采购方式、采购部门的职责、采购物料的验收程序等,并根据公司实际情况及时修订。2、生产模式公司主要产品通过销售部将订单传递给计划部后,计划部下达生产计划给生产部,生产部根据客户要求进行模具的开发,并生产样品,交由客户确认。客户确认合格后,公司开始试生产,试生产后,产品符合客户要求,开始进行批量生产。在各工序加工产品过程中,公司品质人员对产品进行检验,产品检验合格后方予以出厂。公司产品主要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客户订单→模具设计→模具制造→熔炼→压铸成型→加工铸件披锋、毛刺→CNC加工→表面处理→涂装→包装入库。为确保生产过程规范有序进行,公司制定了《生产计划控制程序》《生产过程控制程序》《制程检验控制程序》《APQP控制程序》《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程序》《生产设备控制程序》等相关制度。3、销售模式公司销售模式是以订单生产直销模式,即根据客户的订单要求,组织产品开发、模具设计及产品制造服务,所以销售力量主要集中在产品生产前,通过向客户传递公司现有的生产规模、业绩、产品质量等多样化的信息,获取客户订单。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销售服务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市场开发控制程序》《订单评审控制程序》《客户投诉/退货控制程序》《顾客满意度控制程序》等。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三)报告期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同行业竞争的挑战,以公司董事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精准研判政策变化和市场趋势,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效益年”为主线,结合公司战略部署与经营目标,积极作为,聚焦主业,深化营销管理,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过程管控,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在公司上下共同努力下,公司生产经营、技术创新、质量改善、安全环保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提升。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249.4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5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0.49%,主要原因如下:(1)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降价,直接导致公司利润受到一定的影响;(2)2024年为排除安全生产隐患增加安全生产投入,直接影响利润;(3)为了盘活资产,2024年公司淘汰落后设备产生较大的资产处置损失,造成利润受到一定的影响。1、概述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同行业竞争的挑战,以公司董事长为首的领导班子精准研判政策变化和市场趋势,以创新为动力,以“质量效益年”为主线,结合公司战略部署与经营目标,积极作为,聚焦主业,深化营销管理,加强内部管理,严格过程管控,全力推进各项工作。在公司上下共同努力下,公司生产经营、技术创新、质量改善、安全环保等方面都得到进一步提升。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5,249.4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3.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5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70.49%,主要原因如下:(1)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降价,竞争加剧,直接导致利润受到一定的影响;(2)2024年度,为排除安全生产隐患,公司增加安全生产投入,直接影响利润;(3)为了盘活资产,2024年公司淘汰落后设备产生较大的资产处置损失,造成利润受到一定的影响。主要情况如下:1、新能源汽车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抓住新能源汽车行业与一体化压铸技术迅猛发展的契机,持续聚焦镁合金材料的一体化压铸项目,积极拓展高压压铸与半固态压铸工艺应用,加大电机、电控、中控类水冷板产品的研发投入与市场开发,深度耕耘智能座舱、中控屏支架等产品市场。公司生产的电机、电控、电池包、电池横梁、液态金属锁盖、仪表盘、智能座舱(涵盖主机、单联屏、双联屏、三联屏、毫米波雷达、ADAS、域控壳体)、水冷板、转向管柱支架、转向器等汽车零部件产品,均已实现向客户批量供应。报告期内,镁合金原材料在智能座舱、中控屏支架等应用领域,相较铝合金展现出显著优势,在中控主机、ECU散热器、水冷板、转向器等产品中也得以广泛应用并实现量产。公司凭借技术创新与产品优化,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为未来业务增长奠定坚实基础。2024年度,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105,334.32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2.08%。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作为供应商已进入特斯拉、比亚迪、华为、Thyssenkrupp、Harman、ZF、LG、佛吉亚、大陆、阿尔派、BOSCH、Garmin、蜂巢能源、宁德时代、德赛西威、安波福、嘉晨、戴姆勒等国际国内知名客户供应链。2、液态金属公司具备生产液态金属铰链结构件的能力和实力,作为品牌厂商的铰链结构件合作方,持续配合各款新折叠屏手机的开发工作,加大液态金属铰链结构件市场开拓力度,并已向客户批量供货。2024年,公司配合国内知名头部厂商合作开发更轻更薄的折叠屏手机。而非晶合金的转轴为折叠屏手机实现轻薄化起到了支撑作用。尤其是在折叠屏手机领域衍生出来的一系列产品中,公司也与头部厂商开展了充分的合作。公司在开拓液态金属铰链结构件市场的同时,也持续加大液态金属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结构件、智能穿戴、医疗器械、通讯基站等领域市场应用力度,不断推出适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在智能穿戴产品方面,公司与国外一家智能戒指的厂商共同开发的产品已在美国上市,成为全球首款采用非晶合金外壳的智能戒指。同时公司积极与国内外其他可穿戴领域的公司开展共同开发合作,推出更具有非晶合金应用前景的新产品,目前,公司已与国内知名消费电子厂商共同开发以非晶合金为外壳的智能穿戴手表系列产品。在体育器材方面,公司与高尔夫球杆生产厂商进行了深层次的沟通,双方为了匹配更好的非晶合金高尔夫球杆打击面进行了更深入的合作,针对非晶合金的优异弹性性能共同开发出能够将该性能充分发挥的打击面形状。公司已经量产的液态金属产品包括液态金属铰链结构件、医疗器械结构件、汽车车门锁扣、USB接口、手机侧面装饰件、摄像头装饰件,Face-ID支架等多款产品,其中,公司是独家向特斯拉供应ModelX液态金属车门锁盖的一级供应商。截至目前,公司已与特斯拉、安费诺等国内外知名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3、生物可降解医用镁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可降解生物医用镁骨科植入类系列产品开发及注册工作。(1)2023年2月,公司完成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临床试验方案要求的全部病例(184例)入组工作。2024年2月,公司完成184例临床病例的随访工作。2025年1月,公司取得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临床试验总结报告,该报告表明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带血管蒂骨瓣移植治疗中有效且安全。(2)2024年2月,公司可降解镁界面螺钉正式启动临床试验工作,截至目前,已入组病例54例(方案要求130例)。后续公司将积极推动该项目进度,尽快完成临床病例入组及随访工作。4、消费电子消费电子行业是全球科技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智能手机、PC、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机器人等多个细分市场。在政策支持、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消费电子行业正在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4年智能手机产量12.5亿台,同比增长8.2%。AI与物联网技术的创新发展,不仅提升了消费电子产品的智能化,也使得其更新换代更加迅速。随着AI功能需求的叠加,对消费电子的强度、智能化、轻薄化、功耗、散热等要求逐渐增加,镁铝合金因其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良特性,能够满足上述要求,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产业。报告期内,公司以科技创新引领新材料产业创新,持续完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带动产业创新“硬核力”不断提升,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公司持续增强高强度铝合金,高导热镁合金、镁铝合金高光亮边、超薄镁合金、微弧氧化等新技术应用与新产品开发能力。持续关注供应链安全和市场需求变化,通过改良产品以契合应用、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公司成功开发了云端笔记本电脑镁合金轻量化零部件。公司深入精益化管理,强化从客户需求到客户体验端的全流程质量管控,确保按客户订单及时保质保量交付。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与联想、惠普、富士通、GoPro、英业达、联宝、Jabil、群光、名硕、Viture等国内外知名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5、5G精密通讯基站零部件5G基站是5G网络的核心设备,提供无线覆盖,实现有线通信网络与无线终端之间的无线信号传输。基站的架构、形态直接影响5G网络如何部署。由于频率越高,信号传播过程中的衰减也越大,5G网络的基站密度将更高。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累计建成开通5G基站突破419万个,5G网络已全面覆盖政务中心、文旅景区、交通干线等重点热点场所,并正在逐步向农村边远地区拓展深化。目前,我国5G应用发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效,5G网络正在向5G-A升级演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广镁铝合金等轻型合金在5G领域的广泛应用,同时也紧密开发5G-A项目,并持续探究高导热铝合金的研发(2024年高导热铝合金资质已获客户的认可),积极引进通讯行业专业技术人才及全新进口高精尖加工设备,为客户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在5G方面拥有自主的技术储备,公司生产的5G基站产品包括滤波器,散热壳体,屏蔽盖等,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公司也加快探求新型镁合金在低轨卫星方面的应用,同时为应对欧盟通讯市场的发展,公司将持续秉承碳排目标引入超大型半固态设备及新的工艺替代方案。目前与公司合作的客户有爱立信、华为、中兴等。6、安全生产2024年,公司牢固树立安全生产底线思维、红线意识,围绕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认真落实全员安全管理责任制,不断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持续推进安全生产合规化建设,深入开展安全宣传教育,加强应急消防演练活动,严格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了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7、研发创新①研发投入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总金额为9,898.44万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4.55%。②知识产权2024年,公司持续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构建自身的专利壁垒,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总计取得31项授权专利,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子公司累计拥有有效专利314项,商标51项。③荣誉成果2024年度,公司获得2024年推动中小城市高质量发展特别贡献企业、东莞市资本市场30周年-莞邑致敬-卓越创新企业、2024年广东省企业典型创新案例(全球首创可降解纯镁骨科植入器械开发与临床转化)、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广东区域赛二等奖(高强韧镁合金半固态触变射铸成形新能源汽车镁合金车载电器支架)、2024年中国创新方法大赛广东区域赛三等奖(生物医用可降解镁骨内固定螺钉)等荣誉。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