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利民股份
- 企业英文名: Limin Group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李媛媛,李新生,李明
- 上市代码: 002734.SZ
- 注册资本: 40544.573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5-01-27
- 大股东: 李明
- 持股比例: 20.01%
- 董秘: 吴昊
- 董秘电话: 0516-88984525
- 所属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夏先锋、陈梦佳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深圳)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江苏省新沂经济开发区
- 概念板块: 农药兽药 江苏板块 破净股 转债标的 预亏预减 合成生物 固态电池 消毒剂 食品安全 锂电池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96-12-1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3001371181571
- 法定代表人: 李新生
- 董事长: 李新生
- 电话: 0516-88923527,0516-88984525
- 传真: 0516-88984525
- 企业官网: www.chinalimin.com
- 企业邮箱: limin@chinalimin.com
- 办公地址: 江苏省新沂经济开发区经九路69号
- 邮编: 221400
- 主营业务: 主要从事农药、兽药原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农药批发;农药零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股权投资;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控股公司服务;企业总部管理;农、林、牧、副、渔业专业机械的销售;农业专业及辅助性活动;肥料销售;生物有机肥料研发;复合微生物肥料研发;化肥销售;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服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利民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农药(兽药)原料药及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是国家定点农药制造骨干企业、全球农药行业20强公司。集团于2015年1月27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股票代码002734。集团主要子公司均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覆盖农药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三大品类及兽药,市场遍布国内以及海外130多个国家和地区。集团成立30多年以来,秉承“行稳致远,变革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立定“精于生物科技创造品质生活”的使命,坚持“所获之利回报于民”的理念,不断聚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和力量,探寻企业长期持续发展的方略,以为所有利益相关方负责为己任,营造事业共同发展的良好生态。集团现有5大生产基地,原药生产能力11.21万吨/年、制剂生产能力11.44万吨/年,拥有16个子公司。子公司包括利民化学有限责任公司、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河北威远药业有限公司、内蒙古新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河北双吉化工有限公司、坦桑尼亚利丰有限公司、南京利民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江苏新能植物保护有限公司、利民化工(柬埔寨)有限公司、利民化工(肯尼亚)有限公司江苏利民土壤修复有限公司、苏州利民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江苏利民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利民化工(缅甸)有限公司和上海谷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卓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参股公司包括江苏新河农用化工有限公司、江苏新沂泰禾化工有限公司;全资合伙企业新疆欣荣仁和股权投资有限合伙企业。集团拥有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注重研发投入,拥有博士后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GLP实验室、CNAS实验室和杀菌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确立了化学原药合成、生物制药研发、环保制剂研发三大主线。集团在以卓越品质为作物保护贡献一己之力的同时,更加关注和呵护人类生存环境的健康与安全,通过了ISO9001质量、ISO14001环境和OHSAS18001职业健康与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认证,参与了多个产品与废水排放国家、行业标准起草制定,是中国环境保护协会理事单位。集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管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管理方针,以“规范化、智能化”为抓手,持续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基于风险的全过程安全风险防范机制,并不断加大安全投入,推动安全技改方案实施和安全设施智能化建设,提升系统本质安全度。集团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里不断创新,勇于超越自我,技术、产品、市场、安全、环保等硬实力不断提升,企业在治理水平、组织文化、人力资源管理、品牌建设等软实力方面也有了质的飞跃。在“所获之利,回报于民”的理念指引下,利民集团正向“成为全球领先的植物保护和动物保健服务商”的目标阔步前进。
- 商业规划: 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无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主要能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无主要产品生产技术情况主要产品的产能情况主要化工园区的产品种类情况报告期内正在申请或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情况(1)利民化学:2024年4月,完成三乙膦酸铝污水处理系统废气技改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2024年9月,完成废气综合治理项目环境影响登记表;2024年9月,完成年产100吨新型高效多功能植保原药技改项目备案。(2)双吉化工:2024年7月,新厂区《河北双吉化工有限公司年产600t环磺酮酸建设项目》取得辛集市生态环境局批复;(3)威远生化:2024年11月,农药制剂生产系统智能化转型升级项目取得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行政审批局的审批意见。(4)威远药业:2024年11月,完成240吨/年伊维菌素提升改造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并取得石家庄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批复;(5)新威远:2024年11月,提取车间产品技术改造项目取得鄂尔多斯市市生态环境局批复。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出现非正常停产情形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从事石油加工、石油贸易行业从事化肥行业从事农药行业1、公司产品介绍:公司主要从事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兽药)原药、制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包括农用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以及兽药原料药、粉剂、预混剂和水针剂等系列制剂。主要产品的用途、国内市场原药市场占有率及竞争优势如下: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农药工业协会及公司市场部门统计数据估算2、公司主要原药产品国内登记情况3、公司主要原药产品国外自主登记情况公司主要产品出口主要分布在美洲、东南亚、非洲、欧洲等地区。公司农药产品竞争力明显,进出口税收政策对公司生产经营有一定影响。从事氯碱、纯碱行业1、概述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423,740.29万元,同比增长0.32%,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35.76万元,同比增长31.11%。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强化生产与技术革新,稳固质量与成本优势2024年,公司坚定不移地推进技术改造与成本降低项目。通过技术攻关,实施了一系列技术创新与优化措施。重点核心产品的质量与产能均实现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连续流法三乙膦酸铝生产工艺”与“气相法全流程连续化草铵膦生产工艺”两项核心技术,成功入选农药行业绿色低碳工艺名录;“利民领护”荣获全国植保市场杀菌剂最具爆发力品牌产品奖,“威远多彩”成功入选《绿色高质量农药产品名单》。(2)构建市场营销新生态,增强品牌与服务竞争力2024年3月,公司以代森锰锌产业发展论坛的召开为契机,全面启动市场营销新生态构建计划,有效推动了重点客户的业务拓展,实现了整体业绩的稳步增长。在国内植保业务领域,公司围绕“依托自身原药优势,打造卓越终端品牌”的市场营销策略,精心策划并实施了市场启动会、省级植保会、药效观摩会等系列市场活动。全年共举办活动1,125场,实现了品牌形象的统一管理与高效传播。公司高度重视海外市场品牌建设,积极拓展巴西、欧洲、美国、越南、泰国等国际市场,通过实地走访及参加展会,与海外客户深入沟通,精准传递品牌价值,脚踏实地推进国际营销工作,积极搭建海外平台,上海谷新已完成经营资质办理,具备了业务开展条件,拓展了公司业务出口渠道。顺利完成南美洲、北美洲、东南亚、非洲等重点国家的登记方案。2024年,公司新获得国际授权登记证255项,自主登记证19项。(3)优化研发战略布局,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公司加速研发平台建设,合成生物学实验室于2024年10月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提升了菌种性能、生物合成效率、酶催化能力、产品纯度及生产经济性,推动了生物合成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公司通过控股子公司德彦智创创制平台的建设,积极探索AI+农药创制研发的新思路,11月,生测实验中心正式运营,今年与巴斯夫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将携手推进新农药在中国的开发登记及商业化进程;与上海植生优谷、厦门昶科生物、成都绿信诺生物等科技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展新型RNA、噬菌体、新型小肽生物农药等产品的创制研发。2024年,公司共获得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多个项目已形成技术储备。在项目落地方面,500吨环磺酮、2,000吨精草铵膦两个新项目均顺利达产,经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专家组鉴定,公司“气相路线-多酶定向连续合成高光学纯L-草铵膦成套技术及产业化”项目开发的新技术路线创新性强,绿色环保,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氟吡菌酰胺项目成功获得投资项目备案证;环磺酮酸项目完成了工艺优化,具备了项目建设条件;生物发酵产品领域实现了多产品柔性化生产模式转化,进一步提升了该类产品应对市场需求的能力。(4)推进管理变革,激发组织活力与能力提升公司优化国内植保业务区域划分,压缩管理层级,精简管理人员,有效提升了业务效率。公司成功上线了新的OA、费控、CRM、ERP、SRM、HR六大信息系统,实现了公司信息化系统与组织机构管理流程的全面统一。(5)聚焦社会责任,夯实企业发展基础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号召,将ESG理念融入企业发展战略。5月,公司召开了ESG工作启动会;7月,发布了首份ESG报告,公司构建“董事会ESG委员会-集团管理层-各职能中心”三级治理架构,实现全球标准与中国实践的创新融合;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关指标体系纳入关键部门绩效考核。2024年,ESG评级从BBB提升到A级,展示出公司在环境、社会及公司治理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努力与成效。2024年,公司进一步健全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了各级安全职责,调整完善了安全管理制度。全年公司共召开安委会4次,形成33项工作决议(27项完成,6项持续推进),共开展安全培训1,183次,参训员工33,318人次,通过事故案例分析、“设备与安全研讨会”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了安全生产的稳定进行。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