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雅本化学 - 300261.SZ

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1-09-06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Aba Chemicals Corporation
成立日期
2006-01-13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雅本化学
股票代码
300261.SZ
上市日期
2011-09-06
大股东
宁波雅本控股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26.75 %
董秘
王一川
董秘电话
021-32270636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胡蕴;李颖庆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方达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500782722859L
组织形式
港澳台企业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2006-01-13
法定代表人
蔡彤
董事长
蔡彤
企业电话
021-32270636
企业传真
021-51159188
邮编
200062
企业邮箱
info@abachem.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上海市普陀区中江路118弄22号海亮大厦A座15层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以及相关衍生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许可经营项目:生产销售原料药(左乙拉西坦)一般经营项目:医药中间体{其中包括3-氯-2-肼基吡啶、(1S,2S)-(-)-1,2-二苯基乙二胺、邻乙氧羰基苯磺酰胺、1-(甲基-四唑-3-基)-2-磺酰胺基-3-甲基-3,4-吡唑、1-(3-氯吡啶-2-基)-3-溴-1H-吡啶-5-甲酸、N,N-双[(6-叔丁基苯酚-2-基)甲基]-(1S,2S)-1,2-二苯基乙二胺、5-溴-7-氮杂吲哚、5-氯-7-氮杂吲哚、盐酸文拉法新、左乙拉西坦、盐酸埃罗替尼、甲磺酸伊马替尼、达沙替尼、拉帕替尼}的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贸易业务;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并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公司”)创建于2003年7月,2010年2月改制成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9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

公司主要从事植物保护产品、医药中间体及营养保健品的研发和生产。

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七大生产基地及三大研发中心。

公司早期生产基地位于江苏省太仓市,随后,公司陆续投资建设了南通如东基地,并购了盐城滨海基地,布局了欧洲马耳他基地,正在建设浙江上虞基地,通过产业基金合作建立了湖北襄阳基地,最新成立了甘肃兰州基地,并在持续进行新的合作基地扩充。

公司目前已形成以上海张江创新中心、朴颐化学、颐辉生物为核心的三大研发中心,仅上海张江创新中心就具备超过6,000平米的研发面积,总研发面积超过10,000平米。

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医药农药中间体行业中的高端产品定制商,在国内精细化工行业处于领先地位,在二十年的砥砺奋进过程中积累了良好的口碑,逐步树立起了“雅本智造”的品牌优势。

商业规划

(一)行业情况1、农药行业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波动与中国农药产业进出口动态全球农药市场销售额在近年呈现明显波动态势:据AgbioInvestor统计,2020年销售额为608亿美元,2022年实现大幅增长至748亿美元;2023年销售额基本保持平稳运行;进入2024年,尽管农药价格出现大幅回调,但受产销量显著增长的影响,全球农药植保销售额最终下滑至701亿美元。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农药原药生产基地,拥有全球近70%的农药原药产能,绝大多数原药出口后由跨国公司进一步加工为农药制剂,出口因此成为驱动中国农药行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2021-2024年期间,中国农药原药出口量呈现阶段性波动特征:2021-2022年,受其他国家农药供应链不畅的影响,叠加我国农药工业体系完整且迅速实现复工复产,大量国际订单向中国集中,推动原药出口量从2021年的88万吨增长至2022年的92万吨;2023年,因国际市场进入库存消化周期,且印度等其他原药生产国产能持续提升,中国原药出口量下降至73万吨,这也是原药出口量首次被制剂出口量超越。

2024年,全球农药市场渠道库存消化已触底,市场需求逐步回暖,国际市场显现复苏迹象。

据中国化信数据估计,2024年中国农药制剂出口量约为109万吨,同比增长32.9%;但受农药价格持续下跌影响,尽管出口量显著增加,出口金额的增幅却明显低于出口量增幅——2024年我国农药制剂出口金额为89.99亿美元,同比上升11.27%,其中前三大主要出口目的地仍为巴西、澳大利亚和美国。

从行业周期来看,农药行业自2021年下半年进入下行周期后,开启了持续的调整进程,整体价格中枢逐步回落至2013-2014年水平。

进入2025年,行业已显现出企稳迹象,部分细分小品种更是率先迎来反弹态势。

AgbioInvestor作出相似预测:历经前期大幅波动后,全球农药植保市场有望逐步趋于稳定,其中农药产品价格预计将呈现温和反弹的趋势。

2、医药行业全球医药市场规模呈现持续扩容的良好态势。

据摩熵医药数据分析,2024年全球医药市场规模约1.66万亿美元,预计至2030年将增长至2.11万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在2024-2030年将达4.03%。

目前,全球医药市场主要由美国、中国、欧盟以及日本主导,其中美国稳固保持着全球最大医药市场的地位,中国则位居第二,CXO行业的崛起与创新药的不断上市成为驱动中国医药市场增长的核心动力。

从美国市场来看,尽管其创新药在全球范围内具备突出的竞争力,但正积极推进供应链“自主化”建设并推动制造业回归,这源于美国80%的非专利药中45%的关键起始原料供应完全依赖中国。

中国作为全球医药产业链中的关键参与者,药品市场规模占全球的20.3%,其中仿制药占比23.3%,创新药占比6.7%,已形成“原料药→仿制药→创新药”的递进式出海格局。

在原料药领域,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原料药生产国和出口国,产能占全球的1/3。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原料药出口额从2015年的235.5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429.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7.7%,主要出口目的地为欧盟、美国和印度。

创新药领域,中国已从“规模化”发展阶段进入到“原研创新”阶段,2024年治疗用生物制品IND申请中81%为创新型,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全年获批10款,其中包含6款CAR-T疗法;License-out交易热度持续攀升,2024年达成94笔,交易金额达519亿美元,2025年一季度延续增长态势,交易达41笔,金额369亿美元,创下同期新高,出海模式也从早期的“授权临床+授权商业化”逐步转向“自主临床+合作与自主商业化”,传统药企更注重对海外市场的自主掌控。

仿制药领域,近十年出海增长迅猛,自2015年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启动以来,中国仿制药质量得到持续提升,截至2024年,中国药企在美FDA获得的ANDA批文数量已超过700个。

随着国内创新药及仿制药在全球市场的占比不断提升,预计将带动对高级中间体和特色原料药的需求增长,此外,药品价格的下降也将有助于提高相关品种的市场渗透率,进一步增加对原料药的需求。

(二)公司情况1、公司所处的行业根据中国证监会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属行业为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C26)。

2、公司主要业务公司主要业务为创新农药中间体、医药中间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以及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报告期,公司处于成长发展阶段。

农药中间体的上游是石化行业,下游是农林牧渔行业,上游行业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而下游行业存在一定的刚性需求,周期性不明显。

医药中间体的上游是石化行业,下游是医药、生物制品行业,上游行业与宏观经济密切相关,具有明显的周期性,而下游行业为民生基础行业,周期性不明显。

4、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5、经营模式公司拥有独立完整的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体系,根据客户的需求,结合自身情况独立进行经营活动。

(1)研发模式公司目前拥有4大研发中心,以公司自主研发为主、外部研发协作为辅的方式组织实施研发项目,研发内容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优化、成果转化等几部分。

(2)采购模式公司主要原辅材料和非原料(设备、备品备件)统一由公司采购部负责组织采购。

(3)生产模式公司生产由各生产基地组织实施。

公司生产模式主要为定制加工,根据在手订单情况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公司存货销售压力相对可控。

(4)销售模式公司主要采取定制生产模式,公司定制产品将定向销售给定制客户。

公司定制产品的定价为结合自身生产成本和利润要求,与定制客户协商定价。

定制产品价格主要取决于公司自行采购的原材料成本、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成本以及合理的利润。

(三)报告期内主营业务分析报告期内,伴随全球农药行业库存去化以及落后产能出清,农药行业逐步复苏,需求端回暖迹象显现。

2025年上半年,公司农药中间体业务呈现回暖态势,二季度订单量较一季度实现稳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6,167.1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6.84万元,较去年同期减亏83.33%。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相较于第一季度环比增长9.61%,单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一)生产经营情况1.农药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以核心基地为依托深耕农药产业链,通过精准布局与高效推进项目建设,为农药业务复苏蓄力增能。

作为唯一具备农药全产业链生产能力的核心基地,盐城基地二期农药原药CDMO项目已完成生产线建设,报告期内正在办理上市前合规手续,待手续完成后将逐步向客户进行产品交付。

兰雅精化已建成年产200吨农药中间体的产能,在报告期内已顺利进入稳定供货阶段,同时产能正按计划逐步爬坡释放。

为保障新项目的持续落地与高效推进,兰雅精化已提前规划并预留了专用厂房,报告期内各项前期筹备工作正按计划稳步有序开展。

报告期内,兰沃科技多条产线同步推进,部分中间体生产线实现试生产,两条定制化产线进入调试收尾阶段,另有多个新项目进入立项申报流程,为持续增长储备动能。

随着各基地“部分立项+部分建设+部分投产”计划逐步落地,公司农药业务将加速释放潜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逐步恢复原有活力并贡献更多价值。

2.医药业务报告期内,公司医药业务的“大客户战略”取得显著进展,成功与国内创新药头部企业恒瑞医药建立合作并持续深化。

双方合作从早期小规模阶段起步,在短短数月内便快速拓展至战略合作范畴,并最终于2025年8月1日签署《供应战略协议》。

双方合作范围覆盖肿瘤、代谢、心血管、免疫、呼吸系统及神经科学等多个重大疾病领域的药物开发,重点聚焦临床三期产品,兼顾临床一、二期产品以及已上市产品。

公司将通过稳定可靠的服务支持包括恒瑞医药在内的医药客户加速创新药上市进程,并助力客户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成本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结合重点医药客户的业务发展需求,对各基地进行了重新定位,持续推进现有基地的转型升级。

其中,太仓基地作为公司国内唯一具备原料药生产能力的重要基地,依托符合GMP标准的产线优势,将聚焦医药大客户原料药核心需求进行深入合作;兰州中试基地聚焦客户医药管线快速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提供即时响应的协同研发服务;马耳他基地取得FDA认证及CEP资质,具备符合欧盟GMP标准的中间体、API生产体系,完善的体系、海外登记优势以及制剂分装条件将为客户业务出海提供便利。

(二)研发创新报告期内,公司以扎实的技术实力为核心驱动力,在医药、农药CDMO领域展现出强劲的技术支撑能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研发费用达5,818.89万元,同比实现49.46%的显著增长。

资金重点投向连续流工艺优化、生物酶催化等关键技术领域,全力推动多项核心技术从实验室阶段加速迈向产业化应用。

这些技术路径不仅能够成功突破高危工艺的安全瓶颈,更通过生产效率的提升与成本结构的优化,有效推动绿色技术与医药、农药CDMO业务深度融合,助力公司在全球创新医药与创新农药供应链合作体系中抢占有利位置,进一步拓展合作边界。

在农药业务领域,公司凭借长期积累的技术创新及工艺开发能力,持续获取农药头部企业专利期内产品的合作意向及订单。

同时,公司在各生产基地推进农药中间体及原药新项目建设与新产能落地,通过新产品产能的逐步释放及原有产品的持续优化,为农药业务业绩改善提供有力支撑。

在医药业务领域,公司依托专业的化学合成技术与深厚的化学工程实力,充分挖掘业务发展潜力。

搭配成熟的研发生产体系及高效的中试产业化能力,公司既能快速响应小试阶段的工艺优化需求,又可在中试到量产阶段实现成本控制与规模扩张,为高效拓展包含恒瑞医药在内的医药业务大客户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与核心客户的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技术创新成果持续涌现。

由董事、技术总监徐军先生主导的“三氟甲基修饰的(+)-PatulolideC高效不对称合成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于6月底斩获第八届中国(上海)国际发明创新展览会金奖。

该项目在关键合成工艺上实现技术突破,相关技术已同步申请专利,不仅体现了公司在医药化学领域的前沿研发能力,更彰显了将实验室技术转化为产业化成果的硬核实力。

(三)ESG赋能报告期内,公司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主动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减排目标获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官方审核通过,展现了在绿色转型与社会责任领域的坚定决心与实践成效。

以绿色生产、低碳运营等核心举措为抓手,公司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供应链体系,通过持续健全的信息披露机制,全面呈现了在环境治理、社会责任、公司治理等维度的战略规划、关键行动及阶段成果。

凭借在ESG领域的扎实积淀与透明披露,公司获得主流评级机构WindESG的高度认可,荣获AA级评价,彰显了其对公司ESG管理能力及可持续发展实力的肯定。

同时,公司积极推动下属生产基地的高质量发展,聚焦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及创新能力建设。

报告期内,相关基地在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兰州基地成功推进绿色工厂创建,并着力深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成功获得AA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认证,夯实了绿色管理基础。

此外,相关基地能源体系审核认证、创新型与科技型企业资质认证等工作也初具成效。

上述一系列围绕ESG发展目标的成果达成,不仅彰显了公司在绿色发展、数字化转型及科技创新领域的坚实实力,更为未来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雅本化学(苏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13日。

2010年1月14日,雅本化学(苏州)有限公司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由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1年9月6日,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首次公开发行股份2,27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每股发行价格22.00元,本次发行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增加至9,070万元。

自2012年9月26日起,公司名称由“苏州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