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尔康制药
- 企业英文名: Hunan Er-Kang Pharmaceutical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帅放文
- 上市代码: 300267.SZ
- 注册资本: 206260.48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1-09-27
- 大股东: 帅放文
- 持股比例: 41.38%
- 董秘: 顾吉顺
- 董秘电话: 0731-83282597
- 所属行业: 医药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刘利亚、熊雅丽
- 律师事务所: 湖南启元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长沙市浏阳经济开发区康平路167号
- 概念板块: 化学制药 低价股 破净股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合成生物 锂矿概念 AI制药(医疗) 长寿药 消毒剂 生物医药 流感 维生素 纾困概念 超级真菌 一带一路 人工智能 小金属概念 电商概念 中药概念 锂电池 新能源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湖南
- 成立日期: 2003-10-22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301007558022471
- 法定代表人: 孙庆荣
- 董事长: 帅放文
- 电话: 0731-84659108,0731-84659101,0731-84659103,0731-83282791,0731-83282597
- 传真: 0731-83282158,0731-83282148
- 企业官网: www.hnerkang.com
- 企业邮箱: 300267@hnerkang.com
- 办公地址: 湖南省长沙市浏阳经济开发区康平路167号
- 邮编: 410331
- 主营业务: 辅料、原料药、成品药的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药品生产;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生产;药品批发;药品零售;食品销售;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医疗器械互联网信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制造、销售;高纯元素及化合物销售;有色金属合金制造、销售;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制药专用设备制造;保健食品(预包装)销售;食品添加剂销售;中药提取物生产;中草药收购;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除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和应用);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中草药种植;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机械设备销售;五金产品批发;电子产品销售;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中国药用辅料行业规模大、品种多、配套齐全的高新技术优秀上市企业(SZ.300267),为中国药用辅料行业标准的重要制定者和推动者。公司以“一切为了药品的安全”为使命,坚持“医药+新能源”双主业驱动战略,依托“国家药用辅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药监局药用辅料工程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等高标准的国家级科研平台,以技术创新为导向,以药品质量安全和行业标准提升为源动力,已发展成为集医药中间体、原料药、药用辅料、药品制剂、中医药、大健康、新能源及农业于一体的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公司是中国药用辅料行业优秀企业,拥有药用辅料品种129个,原料药品种75个,成品药批准文号295个。其中,淀粉植物胶囊是具有全球独家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其技术国际领先,是世界胶囊行业的重大突破。淀粉胶囊产品在国内外申请专利百余项,并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在“一带一路”倡议引领下,尔康制药积极构建全球化产业链,深度开拓国际市场,稳步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公司于柬埔寨建设医药上游产业链园区,在尼日利亚打造新能源材料全产业链,同时,在坦桑尼亚布局农业和医药业务,实现多元化发展。目前,公司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设有生产和研发基地,产品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公司曾获“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最具投资价值医药上市公司”、“中国医药工业百强”和“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等多项荣誉。
- 商业规划: (一)基本情况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包括辅料、原料药、成品药、新能源材料的生产和销售。1、辅料领域药用辅料指用于生产药品和调配处方时使用的赋形剂和附加剂。公司作为国家药用辅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依托单位,通过对现有辅料品种及新品种的持续研发,已形成药用溶剂、药用稳定剂、药用蔗糖、淀粉及淀粉囊、复合辅料等系列化产品的发展态势,较大程度满足了下游制剂客户个性化、全方位、多层次的“一站式”采购需求。2024年公司主要辅料产品为药用乙醇、药用甘油、改性淀粉及淀粉囊系列产品、蔗糖以及复合辅料等。2、原料药领域原料药指用于生产各类制剂的原料药物,是制剂中的有效成分,由化学合成、植物提取或者生物技术所制备的各种用来作为药用的粉末、结晶、浸膏等,但病人无法直接服用的物质。2024年公司生产的原料药主要产品为磺胺嘧啶、间苯二酚等。3、成品药领域成品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公司成品药业务涉及生产和流通。2024年生产的成品药包括止血、止咳、平喘、抗菌类注射剂及治疗肾病、胃病、补益安神类中成药,主要产品为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氨基己酸注射液、氨茶碱注射液、炉甘石洗剂、复方甘草片、甘露酥油丸等;医药流通领域相关业务主要由子公司尔康医药经营开展,涉足医药流通领域有利于增加成品药渠道销售的运营经验,延伸产业链。4、新能源材料领域碳酸锂既可用于医药领域,又可用于工业领域。作为医药用,碳酸锂是治疗躁狂症、双相情感障碍躁狂症以及精神分裂症的重要药物之一;作为工业原料,碳酸锂在新能源领域、化工领域、畜牧业领域有广泛应用,是常用的锂离子电池上游原料。公司持续开展碳酸锂产业链上游布局,重点推进锂矿端的延伸布局,公司尼日利亚全资孙公司尔康矿业投资建设选矿厂项目,第一选矿厂项目现已实现生产、销售。(二)经营模式1、生产模式公司采用“以销定产”的模式制定生产计划。公司定期召开生产调度会,对销售、生产、物料采购、库存、质量管理等情况进行动态分析,确定生产计划。生产单位根据生产调度专题会纪要安排生产任务,车间根据生产计划按行业规范及客户需求组织生产。生产单位负责具体产品的生产流程管理,质量部对生产过程的各项关键质量控制点和工艺程序进行监督检查,负责生产各个环节的质量检验及生产质量评价。2、采购模式公司设有供应部专门负责物料采购,供应部根据生产调度专题会确定的生产计划以及使用单位提出的采购申请,结合库存量,保证生产所需并留有一定的安全库存,安排每周的实际采购品种与采购数量。同时,针对市场上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等情况,公司采取积极备货等方式予以应对。公司复合辅料事业部设有采购中心,负责事业部大宗原料的采购和供应。复合辅料事业部采购中心根据年度预算计划,结合事业部所需原料国际市场的供应周期,关注大宗商品期现货市场行情变化,按照年度大宗原料采购计划分批次采购。根据各生产基地确定的月度生产计划,结合安全库存和国际货物的运输时间,合理安排货物发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设有采购中心,负责事业部产品原材料的采购和供应。新能源事业部采购中心根据生产计划、库存情况分解采购需求、制定采购计划,并持续跟踪主要原材料的市场供给变化与价格走势,及时调整采购策略,在供应保障与资金高效运用中实现平衡。3、销售模式目前,公司产品采用直销为主、经销为辅的模式对外销售。销售部门及时收集、整理、分析产品市场销售信息,并反馈公司主要领导及生产调度专题会议,为公司及时组织生产提供重要决策依据。(三)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国内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市场格局、下游客户需求发生较大变化。公司围绕既定战略目标,在抓紧新项目投资建设的同时,积极研判市场情况,适时调整经营策略,优化存量资产及产品结构,积极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报告期内,公司改性淀粉及淀粉囊系列产品、中成药等产品销售增长,而复合辅料、中间体等产品市场供需关系发生变化,相关产品销售数量减少、销售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下跌,对营业收入、利润均造成一定影响。(四)经营情况2024年,公司在董事会的带领下,管理层始终保持战略定力不动摇,紧紧围绕发展战略及经营目标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根据相关产品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适时加大适销对路产品的市场开拓力度,提升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针对市场竞争激烈、没有价格优势的品种,适时减少生产销售,降低市场对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的影响。公司坚持以年度预算为抓手,确保重点项目建设、投产;持续开展成本、费用、效率的分析,探索各项降本增效措施、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公司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主要工作如下:1、整合资源、优化结构,提升原辅料产品市场竞争力2024年,公司进一步整合原辅料板块内外部资源、优化组织结构,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细分产品规格,加强对客户的“精细化”服务、“定制化”服务,努力提高公司原辅料产品尤其是细分注射用辅料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公司充分调动业务人员积极性、提高产品内控标准、增强对客户的现场技术指导,组织召开第八届淀粉植物胶囊全球峰会两次会议;成功申报QYHN原料药品种,进一步丰富原料药产品结构,完善“原辅料+制剂”一体化商业生态。报告期内,改性淀粉及淀粉囊系列产品销售量逐步增长,实现营业收入5,640.60万元,同比增长81.89%;其他特色产品销售也有新的进展,其中供注射用辅料销售额同比增长13.28%,外用制剂辅料销售额同比增长29.87%,烟酰胺新客户开发数量保持稳定增长。2、紧抓机遇、加强管理,扩大成品药产品市场容量2024年,公司中成药板块紧抓市场机遇,深挖内部管理,以生产促经营;狠抓生产过程质量监控,提高全面质量管理水平;积极面向市场,进行多渠道市场开发维护;探索互联网宣传、运营新模式,做好产品售前、售中、售后的服务,积极提升产品市场容量及知名度。报告期内,公司中成药产品实现营业收入9,997.70万元,同比增长461.40%。2024年,公司深入实施“原辅料+制剂”一体化战略,加速推进生物合成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部分具有“原辅料+制剂”一体化优势的品种实现上市销售,包括用于治疗病毒性角膜炎、单纯疱疹以及辅助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聚肌胞注射液,用于辅助治疗白细胞减少症、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功能性低热的注射用辅酶A,用于微循环障碍性疾病的胰激肽原酶肠溶片等。3、完善布局、推进项目,促进新能源产业稳步发展2024年,公司持续开展产业链上游布局,全力支持全资孙公司尔康矿业的项目建设,全体项目人员齐心协力,带领外籍员工战高温、迎雨季、驱病虫,克服当地办事效率较低、物资供应不足、物流不畅等多重困难,努力推动锂矿勘探、开采、加工等各项工作,第一选矿厂已投产,产品实现生产、销售,已经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同时,尔康矿业与相关资源方在锂矿勘探、供应、加工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并在锂矿资源端开发领域逐步培养和积累相关人才团队、业务体系、管理经验及客户资源,促进公司在新能源产业链上竞争力的提升、布局的完善。公司在非洲新能源项目的稳步推进为公司新能源发展战略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4、重视研发、加大投入,推动研发项目出成果2024年,公司高度重视科技就是生产力的作用,在持续加大对科技投入的同时,对相关科研人员进行优化配置,并有针对性的重点开展项目研究,体现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效果。报告期内公司获得专利13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1项;在制剂和原料药研发方面,1个支气管扩张及止咳平喘注射剂品种、1个WSS注射剂品种已完成资料补充并提交,在研的抗心衰药物品种相关工作持续推进,QYHN原料药品种已登记并公示。报告期内,根据战略发展需要并结合目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公司与相关AI技术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合成生物学技术驱动的肝胆类药物工业化制备项目。该项目基于AI技术公司的AI辅助酶分子结构计算设计平台,对功能型工程菌株进行定向改造,成功构建了高效表达高活性酶系的工程菌株。基于酶催化转化工艺,实现了肝胆类药物前体物质的生物合成路径优化,旨在建立符合ICHQ11标准的原料药生产体系。目前,研发团队已完成实验室规模的全流程验证(小试研究),通过代谢流分析及酶动力学模型验证,工程菌株的比酶活、批次产物纯度、关键工艺参数(CPP)与质量属性(CQA)均达到设计要求。项目现已进入中试放大阶段。此次技术攻关标志着公司在“AI+酶工程”与合成生物学领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为建立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合成原料药生产平台奠定了重要基础。5、引进人才、关注绩效,增强组织效能2024年,随着公司业务国际化的进一步拓展,人才的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已经成为业务国际化成功的关键。为此,公司有针对性的引进重点岗位后备储备人才,打造尔康人才池,持续构建人才梯队;结合国际业务特点定制打造外籍管培生培养计划,为海外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力支持;通过内部管理培训和主题文化活动,打造学习型组织,建立人才培养和干部任用生态;组织权责清晰,管理责任到人,经营结果与管理层绩效结果挂钩,提升核心竞争力;管理层充分应用绩效管理工具,从制定计划/目标,过程管控,到完成结果考核,执行奖惩,再到绩效反馈与辅导,形成闭环,逐步提升团队整体实力。报告期内,公司严格执行贡献薪酬制度,即谁的贡献大,谁的薪酬高,谁没贡献,谁的薪酬就少,或者面临被淘汰的风险。制度的严格执行,激励了公司内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特别是为公司海外业务的拓展提供了良好的人才环境,增加了组织效能,为公司业务的进一步发展及业绩的进一步提升创造了条件。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