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ST香雪 - 300147.SZ

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0-12-15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Xiangxue Pharmaceutical Co., Ltd.
成立日期
1986-04-30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医药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ST香雪
股票代码
300147.SZ
上市日期
2010-12-15
大股东
广州市昆仑投资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22.59 %
董秘
向进
董秘电话
020-22211007
所在行业
医药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李琪友;杨一
律师事务所
北京大成(广州)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000633210884T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1986-04-30
法定代表人
王永辉
董事长
王永辉
企业电话
020-22211007,020-22211010
企业传真
020-22211018
邮编
510663
企业邮箱
directorate@xphcn.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科学城金峰园路2号(自编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栋)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现代中药及中药饮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辅之医疗器械、软饮料、少量西药产品及医药流通等业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中草药种植;中草药收购;中药提取物生产;地产中草药(不含中药饮片)购销;药物检测仪器制造;日用化学产品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药物检测仪器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日用化学产品销售;家用电器销售;食品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食品互联网销售(仅销售预包装食品);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策划;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中药饮片代煎服务;药品生产;药品委托生产;药品批发;药品进出口;药品零售;药品互联网信息服务;药物临床试验服务;消毒剂生产(不含危险化学品);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生产;消毒器械销售;食品生产;食品销售;食用农产品初加工;食用农产品批发;食用农产品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把发展中药和实现中药现代化作为长远发展战略,现已成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自主创新能力的中药现代化领军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专注于新型中药饮片、中成药、功能保健品、生物医学工程、生命科学研究等领域的大健康产业。

香雪先后在广东、北京、山西、四川、重庆、安徽、云南和宁夏等地设立60多家子公司,投资兴建大规模的GAP药材种植基地、GMP生产基地,打造中药资源开发、新药研发创制、中药先进制造、现代物流配送的完整产业链,形成全产业链集成创新;实现药材溯源、生产流通、质量标准、安全性评价、疗效评价等中药数字化,成为行业新标杆。

商业规划

(一)医药行业情况医药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体制改革促使需求不断释放,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保持高速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新兴医药市场。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持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框架建设基本完成,政府投资建设重点从大中型医院向社区医院、乡村医院转变,国家对卫生支出的比重继续攀升。

根据米内网的相关统计数据,2017年至2024年,我国药品三大终端(公立医院终端、零售药店终端、公立基层医疗终端)的销售额总体呈增长趋势,从2017年的约16,118.00亿元上升至2024年的约18,638.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10%。

“十三五”以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健康中国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等一系列战略政策的颁布为医药产业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此外,《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为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2年3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政策和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振兴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等目标,明确了中医药在我国医疗体系的重要地位。

目前,中国中医药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成为我国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2024年中商产业研究院调研分析,中国中医药产品市场规模达到4,805亿元,较上年增长6.4%,同时预测2025年中国中医药产品市场规模将达到5,061亿元。

中医药产业的市场规模在过去5年间整体呈持续增长趋势。

2020-2025年中国中医药产品市场规模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中国中医药市场需求预测及发展趋势前瞻报告》近几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不断完善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机制,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国家多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卫生健康文化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医药融入生产生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提出推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支持中药工业龙头企业全产业链布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中医药标准化行动计划(2024—2026年)》,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旨在利用数字技术赋能中医药高质量发展,推动国内中医药加快普及。

伴随各项政策的出台,中医药产业朝着规范化道路前行,中药工业龙头企业加快全产业链布局,行业资源进一步整合,推动产业升级步伐加快,预计中医药行业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政策对中医药行业的扶持力度的持续上升,中药材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提高。

随着《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政策密集出台,“构建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推进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等未来中药材种植和制造产业的发展目标已逐步明晰。

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2023-2025年中央财政对中药材良种繁育基地的投入年均增长12.7%,地方配套资金规模突破80亿元,重点支持150个道地药材产区实施标准化种植。

政策推动下,中药材种植面积从2020年的5,250万亩增至2024年的6,320万亩,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6%。

2024年中国中药材市场规模达3,856亿元,同比增长9.8%,且预计2025年将突破4,200亿元。

除中药饮片和中成药终端产品外,中药材产业链中的中药提取物及衍生品市场规模预计为496亿元,占中药材整体市场的比例约为12.9%,年均增速为15.3%。

目前我国的中药材产业无论是供给端还是市场需求端规模均处于持续增长阶段。

(二)主要业务情况公司是以中药制造为主营业务,集现代中药及中药饮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和细胞免疫治疗肿瘤创新生物药的研发转化,辅之医疗器械、少量西药产品及医药流通等业务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秉承“厚生、臻善、维新”的企业精神,把发展中药和实现中药现代化作为长远发展战略,并致力于以数字化中药为核心的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研究和实践。

公司基于成熟的“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生产-中成药制造-医药流通”业务布局和中药质量控制体系、智能物联配置系统等业内领先的业务和技术资源,推进以“数字化中药”为核心的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和以AI大数据为基础的智慧中医战略,探索和实施中医药治疗方式由“模糊”到“数字化”再到“精准”的转变和发展,逐步建立“中药资源开发-优品中药先进制造-新药创制”的完整医药产业链。

未来,公司将以中药全产业链为基础,叠加TCR-T细胞治疗和智慧中医两大创新引擎,形成“传统+前沿”的双轮驱动模式,以持续提升公司的经营和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和主要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及子公司主要产品、用途如下:(三)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中药材的采购由供应链系统下设的物料采购部统一负责,每月由销售部根据当月的销售进度编制计划下达给生产部,生产部根据产成品库存制定生产计划,并根据中药材库存下达采购计划给物料采购部,由物料采购部执行。

因此,公司原材料的采购采取“以需定采”模式,公司已上线SRM供应商管理系统以高效管理采购业务,确保采购及时、库存合理。

物料供应商须经质量评估小组现场评估,合格者列入《主要物料供应商名册》方能采购。

对于需求量大、经常使用的原材料的采购,公司根据原材料产地及市场行情,并综合考虑供应商的资质、供应保障能力、到货的及时性、货款结算条件、售后、服务情况等条件进行确定,并与之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以确保公司能够得到稳定、高品质的物料供应。

对于一些能够长期存放、价格和供应波动比较大的资源性原材料,公司也会根据市场情况择机大量采购,以保障生产经营的正常进行。

根据公司所需计划单对采购品种分为战略采购和日常采购分类,具体采购模式有战略招标采购、日常招标采购和零星询价采购。

公司在日常管理中依照“按时、按质、按量”的原则对药材供应商进行考核,并在年终实行综合评价,基本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供应商。

采购渠道方面,公司中药材采购包括产地直接采购和市场化采购。

2、生产模式公司严格按照国家GMP的要求,按照国家药品质量标准,以产品工艺规程为生产依据,以GMP生产岗位操作规程为准则依法组织生产。

公司的生产计划、工艺管理、调度由生产计划部统一管理,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方式组织生产,并通过SAP、ERP等信息系统确保生产任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销售部门根据市场销售情况及成品库存情况于当月底编制好下月需货计划,需货计划上报公司批准后下达给生产部门,生产部门按照需货计划结合生产实际情况组织生产。

物料及成品仓库必须每月设立原料、物料等的库存,物料及成品仓库根据生产计划、物料库存情况和车间生产作业计划做好物料申购工作,保证生产正常运转,保持常规生产品种所需物料的库存量。

物料、成品库存情况及时反馈给采购部门与销售部门,库存成品及时出库。

3、销售模式公司采取直营销售与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主要客户为医疗机构、大型连锁药店、医药流通企业等。

在直营销售模式下,根据对销售区域市场细分,设立了不同区域的销售负责人,由其负责本区域销售业务及售后服务工作。

医院客户粘性较好、账期稳定,公司与医院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按照医院需求以订单方式接单送货。

在经销模式下,公司与具有GSP资质的经销商签订产品经销协议,将药品销售给经销商,通过其网络将产品在其授权区域内配送大型连锁药店、医疗机构等销售终端。

公司于2025年上线了小B(店掂通)数字化营销系统,通过该系统的注册、扫码、积分等功能实现了对终端渠道的精准管控,为公司实施终端动销驱动模式提供了良好基础。

公司的终端销售模式将进一步从“积极分销模式”转型“终端动销驱动”模式,通过BIS直连(数据直连抓取和数据处理)、小B(店掂通)数字化营销系统对渠道和终端销售数据的实时管理,公司可根据动态销售数据制定具体的发货计划,最大限度避免库存积压,实现对市场价格和渠道秩序的精准管控。

4、研发模式结合公司现有资源以及发展需要,积极探索适合于企业自身条件的多类型研发模式。

包括自主研发、技术转让、合作研发、委托研发等合作模式,以形成较强的技术储备。

(四)业绩驱动因素2025年上半年,中成药业务销售未达预期导致营业收入减少,毛利率下降,同时受财务费用高、重资产负担以及计提减值准备等因素的影响,公司总体净利润处于亏损状态。

受短期和长期借款的财务费用13,414.82万元,固定资产折旧、摊销11,769.48万元等因素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799.3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4%,营业利润-18,418.7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8.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387.7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2.96%。

(五)在研项目进展情况。

发展进程

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系于1997年12月16日经广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穗改股字[1997]68号《关于同意设立广州市香雪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的批准,在对原广州市罗岗制药厂(以下简称“原公司”)进行整体改制的基础上,由广州市昆仑投资有限公司、广州罗岗镇经济发展公司、广州保税区昆仑国际工贸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区罗岗城镇建设开发公司和广州市昆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人,以发起设立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