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玻璃产品研发、制造与销售
经营范围:玻璃及制品生产、销售;建筑材料、原辅材料批零兼营;货运代理服务;企业管理服务。
株洲旗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旗滨集团”)成立于2005年,201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证券简称:旗滨集团,证券代码:601636),是一家集硅砂原料、优质浮法玻璃及深加工、节能建筑玻璃、光伏玻璃、高性能电子玻璃、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创新型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旗滨集团自2005年收购原株洲玻璃厂进入玻璃行业以来,大力引进全球顶尖技术研发专家团队,购置国际先进设备,不断优化工艺流程、创新研发技术、拓展销售渠道,迅速发展成为一家大型玻璃全产业集团,是国内建筑原片规模最大的企业之一。
集团生产基地分布在湖南醴陵、湖南郴州、福建漳州、广东河源、浙江绍兴、浙江长兴、浙江平湖、浙江宁波、云南昭通、天津、马来西亚森美兰州及沙巴州等地。
拥有24条优质浮法生产线、9条光伏玻璃生产线、4条高性能电子玻璃生产线、2条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生产线、11条镀膜节能玻璃生产线、33条中空玻璃生产线,在建2条光伏玻璃生产线。
在湖南郴州、湖南醴陵、广东河源、福建漳州、云南昭通、马来西亚沙巴配套建设普通硅砂或超白硅砂矿。
此外,公司深耕东南亚市场,建立全球营销中心,获得了海外资源供应和项目配套的政策扶持,为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战略,加快光伏玻璃国际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旗滨集团当前主要产品有优质浮法玻璃、超白浮法玻璃、着色玻璃等玻璃原片;各种离线L0-E低辐射镀膜玻璃、阳光控制镀膜玻璃、减反射镀膜玻璃、抗菌玻璃、在线镀膜玻璃、钢化玻璃(含弯钢)、夹层玻璃、彩釉玻璃(含数码打印)、中空玻璃及由上述玻璃构成的各种复合节能玻璃;光伏光电高透基板玻璃;高、中铝超薄电子玻璃,微晶玻璃,中性硼硅药用玻璃素管等。
旗滨集团始终践行“变革、创新、团结、高效”的核心价值观,秉承“不懈进取、持续创新”的旗滨精神,坚定“铸造经典品牌,成就百年企业”的发展愿景,恪守“对社会负责,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的社会责任,致力于为市场提供一站式玻璃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努力朝着大玻璃时代及全玻璃产业链发展新征程铿锵前行。
报告期,房地产新开工面积、竣工面积继续下滑,浮法玻璃需求受拖累,浮法玻璃、节能建筑玻璃价格震荡下跌;政策推动的抢装潮带来光伏玻璃短暂需求提振及价格上涨,但供需错配矛盾未能纾解,抢装潮结束后价格持续下降及产品库存天数增加明显。
浮法玻璃、光伏玻璃价格持续下降,导致毛利率同比有较大幅度的降低。
报告期,公司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积极、有效应对市场波动,保持战略定力,深化治理改革,坚持市场导向,聚焦创新与提质增效,增强高质量发展动能,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以系统性举措推动企业实现“质量提升”与“稳健经营”的协同发展。
报告期,公司生产各种优质浮法玻璃原片5,531万重箱,同比增加28万重箱;销售各种优质浮法玻璃原片5,221万重箱,同比增加339万重箱。
生产光伏玻璃加工片27,926万平方米,销售光伏玻璃加工片26,672万平方米,产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39,332万元,同比减少51,861万元,减幅6.5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9,052万元,同比增加7,929万元,增幅9.7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8,595万元,同比下降49.18%。
报告期,公司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一)战略规划落地,锚定长期筑牢发展根基。
2019-2024年,公司基本完成中长期战略发展做大做强的阶段性目标。
报告期,面对新的政策与市场环境,结合所属行业发展趋势、内外部环境分析、内部资源与能力评估,公司及时制定并推出《旗滨集团中长期战略发展规划纲要(2025-2030年)》,确定了战略目标,制定了战略目标实施计划,完善了战略监控与评估体系,建立了动态调整战略机制,强化战略执行监督。
确定“聚焦主业和优势领域,以科技创新引领为核心,加速新质生产力培育,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持续探索电子玻璃、新孵化的高新技术产业等高端领域,巩固浮法玻璃、节能玻璃、光伏玻璃的优势地位,构建产品领先、技术领先、成本领先核心竞争力,优化全球产能布局,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国际化创新材料产业集团”的新一轮发展战略;建立以人力资源、创新研发、财务管理、资本运作为核心的战略保障支撑体系;制定阶段性(2025-2026年)做优做强战略,实施“强基工程”,力争实现全产业技术突破、质量升级、产品结构优化和管理提升,综合竞争力达到或超过行业先进企业水平,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矩阵。
(二)深化治理创新,优化结构提升治理效能。
高质量的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基石,旗滨集团治理深化,始终以推动董事会职能高效发挥为核心。
过去的一年多来,在麦肯锡咨询顾问制定的董事会治理框架下,公司从制度建设与执行力两个关键环节入手,积极推动董事会高效履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报告期,公司继续深化治理创新,推动现代企业制度迭代升级。
一是董事会完成换届,优化董事会结构,引进具有国际运营管理经验与跨文化管理背景以及具有行业专业经验的优秀人才成为独立董事,助力海外布局,提高治理透明度;在保证独立性的前提下,将增加独立董事现场工作时间及工作量,承担更多的责任,为公司治理、经营发展提供专业、客观的建议,提升董事会的决策水平;二是取消监事会,由董事会审计及风险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进一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推动公司决策效率与治理效能提升;三是开展董事会、专委会及董事履职评价,从评价结果来看,2024年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董事履职情况良好,在决策方面,决策论证全面、客观、充分,决策方案操作性强;在风险识别及防范方面,对董事会决议事项进行了正确审核与评估,采取了法律、内控等积极措施防范重大决策失误,能够根据形势和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策略,最大限度维护公司的利益;四是根据监管新要求及公司实际,董事会完成《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董事会议事规则》以及董事会专委会实施细则等33项治理制度修订,管理层完成《权限指引》《内部控制管理规定》《内控人员队伍建设管理办法》《经济责任追究管理规定》等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的完善与修订;五是继续发挥董事会在战略引领、决策把控方面的核心职责,通过系统分析,前瞻性研判行业趋势,将战略规划与国家重大战略、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在引领公司适应市场变化、把握发展机遇(如收购资产事项、产业布局调整等)、应对各类风险(如价格波动、国际贸易政策变化等)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公司发展质量,为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六是在当前外部经济形势恶劣,企业经营情况非常严峻的情形下,董事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主动下沉,牵头协调解决经营过程中的痛点难点问题,通过深度参与战略落地、产业评估与投后管理,为经营层提供决策支持与资源协同,形成治理端与经营端的有机联动。
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与内部治理和运作效率需求的提高,董事会治理变革将持续探索、与时俱进,以更快适应公司发展的要求。
(三)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近年来,玻璃行业在国家政策引导、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多重因素驱动下,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
随着环保政策持续趋严,玻璃行业绿色化转型的紧迫性显著增强,绿色发展已成为行业转型的必然方向;智能化与自动化技术的深度渗透,有效推动行业生产效率的提升,为产业升级注入关键动力;应用场景的不断多元化,进一步拓宽了市场空间,成为玻璃行业增长的重要引擎;而技术创新与产业链整合,成为企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竞争力跃升的核心路径。
在此背景下,行业企业纷纷通过拓展高端市场、丰富产品体系、优化供应链,以及实施差异化竞争策略,以抢占发展先机,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围绕科技创新战略落地推出系列举措:一是优化顶层架构,将董事会战略及可持续委员会调整为董事会战略及创新发展委员会,强化科技创新顶层统筹,凸显其核心驱动作用,激发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创新日常工作小组汇聚行业专家、技术专家和并购专家,专注于新兴材料产业的战略规划、资源统筹、创新孵化和外部协同;二是构建大研发体系,建设国家级研发平台,提升研发全领域高学历占比、强化硕博研发人才团队,培育1-2个战略新兴业务,聚焦自主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全力突破关键领域技术瓶颈,构建自主技术竞争优势,实现关键材料、工艺、装备的自主可控,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三是构建“战略赋能+创新驱动”新型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确定公司“双平台”(资源平台+战略投资平台)定位,通过顶层设计、治理结构、管理机制明确权责边界,保障新项目新技术的创新自由度,同时实现产业资源的精准赋能;四是通过兼并收购实现技术提升与产业协同,整合优质资源并加快消化吸收与创新,构筑产业护城河。
报告期,公司研发投入2.71亿元,研发费率3.67%。
提交专利申请73件,新获专利授权71项,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56项。
(四)深化精益管理,提质增效强化经营韧性。
一是持续开展产业评估与对标分析,积极实施产业做强行动计划,找差距补短板,深入推动营运管理优化,持续提升产业做优做强能力;二是聚焦关键成本要素,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提升持续降低成本,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生产工艺,实现生产过程全面优化、产品全流程质量管控,提升运营效率;三是开源节流并重,在严控成本的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强研判,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开拓新客户、新渠道,尤其是海外新兴市场,稳步提升产品市占率,提升产品盈利能力;四是强化国内外资源整合,优化供应链结构,提升市场预判能力,科学把握采购节奏,全面降低采购与物流成本;五是提高资产周转率,制定存货专项清理计划、应收账款专项清收计划,加大运营资产压占考核力度,优化供应链资金,严格按预算管控资本性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六是加强预算全流程管理,从严把控预算审批、预算执行监督、预算调整监督;七是压实降本增效主体责任,加强责任主体、责任人的绩效考核,以考核促落实。
(五)创新人才举措,战略赋能打造人才梯队。
一是建立首席人力官制度,统筹推进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落地,提升公司人力资源战略管理水平;二是制定人力资源保障战略规划,围绕新一轮中长期战略需求,从人才数量匹配、专业技能与素质提升、激励机制优化、职业发展规划、企业文化建设及人才稳定保障等维度,全面制定、落实人才保障战略规划,为企业做强做大、全球化布局,以及打造优质干部队伍、卓越人才管理机制及完善激励体系筑牢基础;三是打造高绩效战斗团队,建立干部队伍标准、评价、提升三位一体体系,建立高管继任计划,建立中高层后备干部、关键职能专业人才资源池,优化双通道体系建设,构建人才引进与培养的体系化机制,打造适配集团战略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梯队,实现人才配置精准化、供给规模化、管理系统化;四是构建“以业务为中心、以结果为导向,贴近作战一线、赋能业务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引进优秀的HR团队,提升HR团队专业能力,优化人力资源业务流程及体系建设;五是重塑企业文化,加强价值观管理,强化全球化、多元化思维模式、责任结果导向、奋斗文化。
(六)强化风险管理,全链防控保障稳健发展。
围绕合规、运营、资产、战略、信息等核心目标,通过加强制度建设、风险评估、内控测试、流程优化等手段,加强信息安全,进行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持续提升内部控制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不断健全“全员、全面和全过程”的内部控制体系;深入开展产业评估与问题预警,践行董事会、管理层“背靠背”论证机制,围绕控制重大经营风险、规范工艺技术及提升经营管理质量等目标,全面加强审计与运营监督,及时揭示各产业运营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紧抓发现的各类问题的跟踪、落实、整改,实现管理闭环;持续开展财务与资金分析,强调现金流管理优先原则,审核投融资计划,动态评估公司资金供需情况;建立信息安全审计制度;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反舞弊制度体系,深化廉洁文化建设,加强干部履职监察,强化事前防范风险及事中控制,为企业合规经营与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报告期,公司开展2025年度风险评估工作,编制公司风险评估清单和风险坐标图,风险评估聚焦于2025年度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并对公司的风险管理措施进行评估和复盘。
(七)注重市值管理,价值共享回馈股东信任。
报告期,一是建立和完善市值管理及相关制度。
二是实施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派发现金红利1.19亿元(含税)。
自2011年上市以来,公司已连续13年通过现金分红等方式回报广大投资者,累计派发现金红利金额79.20亿元,年均现金分红比例52.03%;公司累计回购股份支付资金9.25亿元;实际控制人的一致行动人累计增持公司股票,支付资金4.12亿元。
公司及实际控制人持续以真金白银传递企业价值信心,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稳步推进市值管理与股东回报协同发展。
本公司系由株洲旗滨玻璃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
公司于2005年7月8日由宁波旗滨集团有限公司、宁波市永大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宁波诚森物资有限公司、宁波永大集团有限公司、宁波永大集团泰兴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宁波市永大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宁波市永大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出资人民币壹亿元发起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