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欣旺达 - 300207.SZ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1-04-21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Sunwoda Electronic Co.,Ltd.
成立日期
1997-12-09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欣旺达
股票代码
300207.SZ
上市日期
2011-04-21
大股东
王明旺
持股比例
19.6 %
董秘
曾玓
董秘电话
0755-27352064
所在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邹军梅;钟颖祺
律师事务所
广东信达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300279446850J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1997-12-09
法定代表人
王威
董事长
王威
企业电话
0755-27352064
企业传真
0755-29517735
邮编
518108
企业邮箱
sunwoda@sunwoda.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龙社区颐和路2号综合楼,香港铜锣湾希慎道33号利园一期19楼1919室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以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研发、设计、生产及销售为主营业务。

经营范围:一般经营项目是:软件开发及销售;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普通货运;光伏发电设备租赁;供冷服务。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电池、充电器、仪器仪表、工业设备、自动化设备及产线的研发、制造、销售;电子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储能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工业防护用品、劳动防护用品等研发、生产、销售;移动基站、通信设备、电子触控笔的研发、生产和销售;锂离子电池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电解液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供电业务;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欣旺达”)创立于1997年,于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300207),并于2022年成功发行GDR登陆瑞交所,是全球锂离子电池领域领军企业。

欣旺达以“创新驱动新能源世界进步”为使命,深耕锂电池领域,致力于为社会提供更多绿色、快速、高效的新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

公司构建了3C消费类电池、动力电池、储能系统、智能硬件、创新与生态五大业务。

在立足深圳、服务全球的愿景下,目前已在国内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江西、四川、湖北等省份,以及印度、越南、匈牙利、摩洛哥等国家布局多个生产制造基地,在美国、法国、德国、以色列、韩国、日本设立海外营销机构。

在“成为受人尊重的世界级新能源企业”的愿景指引下,公司积极拥抱国家战略机会,坚持稳健经营、持续创新、开放合作,强化战略引领,加快全球化、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步伐。

经过近三十年的磨砺,公司不仅在锂电池领域形成了深厚的技术积淀,工艺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还实现业务“多面开花”,成为3C消费类电池领域的隐形冠军,跻身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储能系统累计装机量居于全国前列。

得益于创新研发,欣旺达已成长为全球新能源行业佼佼者。

公司广受政府、行业及客户认可,不仅先后荣获深圳市市长质量奖、广东省政府质量奖,获评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工信部数字领航企业,智能手机用锂离子电池模组被认定为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还多次上榜广东省制造业民营企业100强(第15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218位)、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第37位),被海外机构Benchmark评定为全球动力电池一级制造商,并荣获小米、vivo、吉利、东风日产等客户荣誉奖项。

着眼未来,公司将争当新能源赛道的“领跑者”,利用自身专业服务和创新技术,助力全球能源革命,为建设绿色地球贡献智慧和力量!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公司严格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最新发布的市场监测服务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0%,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创下第二季度历史最高纪录。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3%。

展望未来,Counterpoint预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高端化趋势将延续,2025年营收增幅将跑赢销量增长。

此外,随着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手机与折叠屏机型的关注度持续上升,这两大新兴趋势有望为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带来显著的增长机会。

根据IDC的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1.0%,达到2.952亿部。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约为5.515亿台,同比增加了970万台。

尽管市场保持正增长,但受关税波动、宏观经济挑战(如外汇不稳定、失业及通胀)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持续承压。

根据IDC的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出货量达到6,320万台,同比增长4.9%。

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个人电脑市场出货量达6,840万台,比去年增长6.5%。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平板电脑市场出货量为832万台,同比增长15.6%。

其中消费市场借助新品和大促延续“国补”热度,出货量同比增长16.7%;商用市场需求仍待恢复,但库存消化带来出货契机,市场规模同比增长3%。

根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的总出货量同比增长9.4%,达到6,270万台。

2025年第二季度,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的总出货量同比增长7.4%,达到6,760万台。

其中,笔记本(包括移动工作站)出货量达5,390万台,同比增长7%;台式机(包括台式工作站)出货量增长9%,达到1,370万台。

根据Canalys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可穿戴腕带设备市场同比增长13%,出货量达4,660万台。

得益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以及市场需求回升,整体增长加速。

其中,三大主要产品品类——基础手环,基础手表以及智能手表均实现增长,成为推动市场扩张的主要动力。

此外,根据IDC预测,2025年全球AI眼镜市场出货量将达到1,280万副,同比增长26%,而中国市场的出货量预计将达到280万副,同比增长107%,到2028年的5年复合增长率58%。

这意味着中国市场将迎来翻倍式的增长。

根据韩国研究机构SNEResearch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达504.4GWh,同比增长37.3%。

根据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我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99.6GWh,累计同比增长47.3%。

公司动力电池装车量为9.07GWh,位居第六名。

2025年上半年,中国动力电池产业延续了此前的上行趋势,产量和装机数据均表现出较高韧性。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发布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月度数据库》统计显示,2025年1-6月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877.6万辆,同比增长29%,带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465.9GWh,同比增长35%。

根据ICC鑫椤储能数据库统计,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258GWh,同比增长106%,其中国内厂家储能电池出货252GWh,同比增长109%,海外厂家电池出货6GWh,同比增长42.5%。

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初步调研数据显示,2025上半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776GWh,同比增长68%。

其中动力、储能电池出货量分别为477GWh、265GWh,同比增长分别为49%、128%。

全年来看,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比增速仍将维持在20%以上,加之受海外动力市场需求增长带动,2025年中国动力电池出货有望超过TWh。

储能领域在持续高备货背景下,2025年中国储能市场出货同比增速有望超50%,市场规模将超500GWh。

(二)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治理回顾回顾2025年上半年,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内外市场需求,能源、原材料价格震荡波动的背景下,公司在董事会以及管理层的带领下,采取多种措施应对多变的局势,推动公司生产经营活动持续健康地发展:(1)公司治理方面,董事会深度洞察国内外经济形势与行业发展趋势,认真执行公司制定的经营计划及投资方案,带领公司管理层从市场拓展、新产品研发、产能扩张、自动化推进和管理创新等方面开展系列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成功实现了经营业绩的持续稳步增长,为公司未来高速发展筑牢根基。

(2)业务方面,公司坚定不移地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创新消费电池与动力电池产品技术,以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积极开拓市场。

通过打造丰富多元的产品品类,凭借业内领先的产品技术,精准对接客户在产品和技术层面的多元需求,为国内外大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品与服务,进一步巩固与客户的深度合作关系,不断提升公司在各业务领域的市场份额,核心竞争力得以持续增强。

(3)产能方面,公司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产能布局,秉持就近配套原则,高效配置资源。

这些举措有效增强了客户黏性,降低了运输成本,提升了供货能力,优化了利润水平,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

(4)原材料方面,公司积极布局上游原材料领域,通过合资建厂、投资参股等多元化资本运作方式,深度融入产业链上游。

同时,与供应商签订长期合作协议,优化采购流程,降低采购成本,从而有效控制生产成本,提升公司盈利能力。

此外,公司与终端客户建立价格联动机制,灵活应对原材料价格的不稳定,确保公司经营效益的稳定性。

(三)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分析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锂离子电池研发制造业务,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电芯及模组,属于绿色环保能源领域。

锂离子电池产业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全球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且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可穿戴设备、动力工具、电动汽车、电动两轮车、储能系统等领域。

公司业务还涵盖精密结构件、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电池回收、实验室检测等多个领域。

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锂能源领域设计研发能力最强、配套能力最完善、产品系列最多的锂离子电池模组制造商之一,已成功进入国内外众多知名厂商的供应链,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9.85亿元,同比增长12.82%;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56亿元,同比增长3.88%。

在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态势下,欣旺达精耕细作,积极配合国际国内客户需求,市场份额逐步攀升,客户认可度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锂电池生产厂商。

消费类电池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传统核心业务持续稳固发展,消费类锂电池业务收入继续保持增长,消费类电芯业务的生产规模逐步扩大,随着自供比例的提升,将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公司整体的盈利能力。

手机数码类业务:报告期内,受到人工智能应用逐渐开始普及和换机周期的影响,全球消费类电池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复苏和增长态势。

随着传统消费电子产品需求回暖,公司积极把握市场复苏机遇,提升市场份额,实现了手机数码类产品出货量的显著增长。

公司也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创新产品技术,加强品质管理,严格管控成本,满足客户产品需求,进一步提升消费电芯自供率,增加公司消费电芯在客户产品的份额,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

预计2025年下半年手机电池市场也将延续增长态势,公司将积极配合客户的需求,研发适用于客户各类机型的消费手机电池,提升消费电芯自供率,为公司的持续业绩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笔记本电脑类业务:报告期内,受全球经济、地缘政治的影响,整个笔记本电脑市场呈现复苏迹象,但随着AIPC的到来,有望迎来新增长点。

尽管笔记本电脑市场环境低迷,但公司积极开拓和争取笔记本电脑客户份额占比,较去年同期仍实现增长,电芯进入头部品牌客户,也会进一步夯实公司在笔记本电脑客户的地位,进一步提升在行业的渗透率及占有率。

消费电芯业务:2025年上半年公司消费类电芯业务销售额、出货量同比去年同期增长且高于行业增速,产品应用于手机、笔电、平板领域的市场份额持续提升。

公司聚焦客户需求,积极布局、开发新体系新技术,在能量密度、快充、循环寿命、安全上持续迭代革新,以更高能量密度的安全可靠电芯面向市场。

目前公司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的产品已实现量产并形成一定的出货规模。

公司在手机、笔电、可穿戴应用的电芯领域已构建差异化产品竞争优势。

同时公司重视海外新客户及新应用场景开拓,投入战略资源及研发能力建设,为业务新增长点提供有力保障。

为匹配市场订单增长及加速海外市场开拓进程,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开展国内外产能建设扩充,目前新产能已陆续释放,满足客户订单需求。

公司将持续加大资源投入,重视上下游深度协同合作,进行前瞻性的产品技术布局及核心供应资源布局,持续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保障业务高速增长。

电动汽车类电池业务:报告期内,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5年上半年公司动力电池出货量合计16.08GWh,同比增长93.04%,实现收入76.04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2.63%。

公司动力电池业务经过前期的专注投入与深耕,技术实力和发展潜力获得了国内外众多知名车企的认可,产品成熟度和稳定性进一步得到市场批量应用验证,动力电池的管理运营体系不断通过国内外高端客户的严格审核。

在产品开发领域,公司秉持“聚焦+差异化”的战略,产品全面覆盖动力和储能两大主流应用市场。

在动力电池方面,公司以方形铝壳电池为核心,同时积极布局动力大圆柱电池和软包电池等类型产品,满足高功率、超快充、长寿命、长续航以及宽温域等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

此外,公司的动力电池不仅广泛应用于乘用车市场,还延伸至商用车、船舶、低空飞行器以及特种场景等领域。

在技术层面,公司持续加大先进技术研发投入,打造了兼具CTP、CTB和CTC优势的系统集成方案,支持电芯正置与倒置设计,具备高度灵活性,能够充分满足终端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同时,公司构建多源异构数据融合平台,通过机理模型和机器学习双驱动,实现电化学体系、结构拓扑、材料选型等核心领域的技术突破。

同时,公司在前沿技术方面持续投入,持续研发硅负极高比能电池、固态电池、磷酸锰铁锂电池、钠离子电池等先进电池产品,满足终端客户的未来多元化需求。

在国内市场拓展方面,公司与国内主流车企及新势力头部客户建立了更加成熟稳健的合作关系。

聚焦和差异化策略下,通过场景定义技术,需求定义生态,在产品定义和规划上深入与客户共创,量产交付了多个爆款车型。

平台化和标准化产品进一步扩大市场应用,提高了开发效益,同时,根据客户特质,执行差异化经营模式,提升了公司的客户服务质量。

纯电动业务聚焦超级快充,公司超级快充电池经过新国标首批认证,并应用多家头部车企,快充和超级快充电池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产品成熟度和稳定性行业领先,核心竞争力获得市场及国内外客户的高度认可。

在生产制造过程控制方面,公司通过制造数字化升级、核心能力突破等举措,持续为客户、市场提供高安全、高可靠、高稳定的动力锂电池。

公司通过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践行企业绿色低碳运营,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储能系统类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提供储能系统一体化解决方案,广泛覆盖电网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储能及数据中心储能等应用场景,并基于各类应用场景需求构建具备创新性、领先性的解决方案,同时确保高标准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2025年上半年,公司储能系统出货量8.91GWh,同比增长133.25%。

公司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不断拓展客户群体,实现在全球市场拥有顺利完成大型储能项目交付的经验。

布局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全球生产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浙江浦江精密结构件项目实现量产,江西赣州再生材料基地投入使用,公司进一步完善了在锂电池产业链的深入布局,强化了资源保障与循环利用能力。

截止目前,公司已在国内的广东、江苏、浙江、山东、江西、四川、湖北等省份,以及印度、越南、匈牙利、摩洛哥、泰国等国家布局多个生产制造基地,为持续扩张与产业链深度整合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产学研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基于发展需求,积极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消费电池电芯及PACK、电动汽车电芯及BMS、储能电芯及系统、新材料、氢能技术、绿色船舶等方面研发。

公司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华南理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南方科技大学、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多所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电池技术、电池材料、电池回收、氢能技术、绿色船舶等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

荣誉方面:综合实力认证上,公司获评全国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及第二批深圳市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入选《财富》中国500强、胡润中国500强;国际权威榜单上,再度荣获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Tier1全球一级储能厂商,跻身上海有色网(SMM)2025年中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TOP10、SMM全球Tier1储能电芯榜,上榜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中国储能系统(直流侧)全球市场出货量TOP5、中国电力储能出货量TOP10及中国户用储能出货量TOP9;技术与行业贡献上,摘获北极星杯“年度储能技术创新企业奖”及“年度工商业储能解决方案供应商奖”,并获得2024年度汽车电子科学技术奖;可持续发展领域,入选《财富》中国ESG影响力榜单,荣获新浪财经ESG“金责奖”、第三届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绿色供应链管理奖。

发展进程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原名“深圳欣旺达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2月9日,系在深圳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号为4403012038699,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万元。

其中:王明旺出资78万元,持有公司78%的股权;王威出资22万元,持有公司22%的股权。

2011年,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1]481号文《关于核准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批复》核准,本公司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4,700万股,并于2011年4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

本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188,000,000.00元,已领取注册为440306102879581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