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国星光电 - 002449.SZ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0-07-16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广东省广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FOSHAN NATIONSTAR OPTOELECTRONICS CO.,LTD
成立日期
1981-08-31
董事长
雷自合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国星光电
股票代码
002449.SZ
上市日期
2010-07-16
大股东
佛山市西格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12.9 %
董秘
李文强
董秘电话
0757-82100271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凌朝晖;李正良
律师事务所
广东至高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6001935264036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1981-08-31
法定代表人
雷自合
董事长
雷自合
企业电话
0757-82100271
企业传真
0757-82100268
邮编
528000
企业邮箱
nationstar@nationstar.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华宝南路18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研发、制造与销售

经营范围:制造、销售:光电半导体器件,光电显示器件,LED显示屏,交通信号灯,光电半导体照明灯具灯饰,半导体集成电路,光电模组,电子调谐器,其他电子部件、组件,信息技术设备类产品;承接光电显示工程、光电照明工程;光电工程技术开发、咨询、服务与项目投资;经营本企业自产机电产品及相关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原辅材料、机械设备、仪器仪表、零配件及相关技术的进口业务。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星光电”)是广东省属国有独资重点企业广晟控股集团的控股上市公司(股票代码:002449),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LED及LED应用产品。

公司成立于1969年,是国内第一家以LED为主业首发上市的企业,也是最早生产LED的企业之一。

经过55年的改革发展,国星光电在全球LED封装行业占据重要地位,显示器件市场规模名列国内前茅,白光器件市场规模位居高端应用领域国内前列,组件产品为国际知名家电企业的核心战略供货商。

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近年来国星光电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决策部署,按照广晟控股集团科技创新工作要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形成了电子信息领域相对完备的科技创新体系,搭建了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半导体照明材料及器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4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累计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超30项,实施省部及市级项目超100项,聚焦Mini&Micro显示、第三代半导体、智能穿戴等产品的研制、生产,狠抓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着力破解半导体领域“卡脖子”难题。

一批高科技产品在2022北京冬奥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活动、博鳌亚洲论坛、里约奥运会、俄罗斯世界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重要场所得到成功应用。

截至目前,国星光电已申请专利超千项,已授权专利超800项,参与编制并实施各类标准超80项,先后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专利金奖、中国专利优秀奖、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等重要荣誉,2023年入选国务院国资委“标杆”科改示范企业名单,2024年获评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接下来,国星光电将持续以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国家建设、引领行业发展为己任,做强RGBLED器件核心产业,做优做大白光LED、智能模组模块、光电子器件等基础产业,培育车载LED、先进集成封装、第三代半导体等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广晟控股集团高质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为粤港澳大湾区培育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商业规划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LED业务及半导体封测业务,其中LED封装为公司主要业务板块。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态势如下:(一)LED业务2025年上半年,LED行业在关税博弈、需求放缓、成本攀升等多重压力下加速洗牌,一方面关税的不确定性与贸易环境动荡,导致出口承压,众多企业面临增量不增收困境;另一方面,部分原材料价格上涨,叠加供应链重构压力,企业利润空间受到挤压。

尽管短期承压,部分企业寻求通过全球化市场布局、场景多元化探索、技术高端化突破,实现结构性突围,推动行业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创造,技术攻坚与场景创新已成为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壁垒。

与此同时,技术迭代催生的细分市场正成为行业增长核心引擎:Mini/MicroLED市场正强势崛起,实现渗透率与产能双提升。

凭借卓越的性能、出色的显示效果以及在国补等政策助力,MiniLED电视渗透率加速提升。

以MiniLED背光为例,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预测,2025年MiniLED背光电视出货量有望突破1150万台,在全球电视市场的占比将达到6%;MicroLED技术在AR眼镜、车载显示等前沿领域的应用也在加速落地,报告期内,行业一大批新建设的Mini/MicroLED产能逐步进入市场。

为抢占市场先机,LED企业纷纷加大资源投入,完善Mini/MicroLED的产能与技术布局,推动行业步入Mini/MicroLED的黄金发展期;车用LED的国产化替代提速,国产LED企业凭借高性价比产品和快速响应服务建立显著竞争优势。

LED封装企业加速车规级产品布局,深化汽车产业链渗透。

新能源汽车的迅猛发展催生车用LED旺盛的市场需求。

智能车灯和智能座舱的快速发展推动汽车内外饰照明及显示屏价值和用量双提升,叠加主机厂成本优化及供应链安全需求,汽车零部件国产化趋势愈发明显。

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2025年车用LED市场产值将增长至34.51亿美金。

此外,虚拟制作、LED电影屏、植物照明、人因照明和智能照明等新兴应用场景正与传统领域升级深度融合,推动LED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步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行业在变革中寻求突破,在挑战中孕育新生。

(二)半导体封测业务集成电路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半导体材料及设备,中游涵盖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制造和集成电路封测,下游为各类应用领域。

公司主要通过子公司风华芯电开展集成电路封测业务。

随着全球半导体行业呈现温和复苏态势,集成电路行业整体景气度回升,市场呈现出分化格局:一方面,新能源汽车、AI服务器等高端应用需求强劲,下游需求回暖带动先进封装企业产能利用率提升;另一方面,传统消费电子市场需求复苏相对缓慢,传统封装厂商竞争加剧,利润空间持续受到挤压。

(三)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国星光电是集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中高端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及其应用产品于一体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从事电子元器件研发、制造与销售,主要产品分为LED外延片及芯片产品、LED封装及组件产品、集成电路封测产品及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封测产品等。

公司主要产品及其应用领域如下: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四)公司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采购与招投标中心负责确保采购物料和产品满足规定要求,使采购活动处于受控状态。

采购与招投标中心针对生产性物料制定成本控制计划,按季度、月度或有议价需求时不定期通过核心供应商战略攻关,商务竞价议价、降本优化专题项目、引入国产替代等多种模式开展降本增效工作;针对生产性设备、服务性项目等采购,金额达到标准的,采用招投标的形式进行采购,严格按照公司阳光采购的管理要求执行。

各事业部及子公司根据请购需求并综合考虑合理的库存水平进行采购,并对采购订单进行跟踪处理、到货入库、对账及付款等采购流程。

2、生产模式公司子公司、事业部根据自身情况采用灵活多元化的生产模式,主要包括产销结合、特殊产品定制生产、大客户定制生产等模式,以订单为导向,结合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产能,各材料、产品设定合理安全库存计划组织生产。

3、销售模式公司市场营销主要采用直销模式,包含国内业务、国际业务。

公司上线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对销售的管理主要从销售策略、销售目标、销售价格、销售结算方式等进行全方位管理。

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及时有效地调整相应的销售策略和产品布局,以客户为中心提升产品性能,实现主营产品的技术创新,良性推动公司的经营活动。

同时公司建立完备的售后服务体系,安排专职客户服务人员,通过“产品+服务”的双引擎驱动方式巩固现有市场,开拓新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五)行业及产品市场地位公司是国内第一家以LED封装为主业首发上市的企业、国内最早生产LED的企业之一、国内率先实现LED全产业链整合的企业之一,也是国内最大的LED生产制造企业之一。

据第三方行业机构集邦咨询调研统计显示,公司“高清显示用LED器件”在2020—2024年全球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连续保持排名第一,“智能健康光电子器件”在2022—2024年国内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连续保持排名第一。

概述2025年上半年,面对全球经济复苏动能分化、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行业竞争加剧及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挑战,公司迎难而上,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技术创新、全面深化数智变革为抓手,持续巩固市场地位,增强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1亿元,归母净利润2,457.23万元。

本报告期,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一)优化产业布局,资本赋能升级公司持续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升级,强化资本运作与产业拓展协同,构建高韧性的产业生态。

优化产业布局,围绕“基础产业筑基、核心产业赋能、新兴产业突围”战略,积极拓展业务边界。

将RGB业务拓展至MicroLED显示面板领域,开辟新业务增长极;Micro超高清显示器件市场拓展稳步推进,逐步起量;持续丰富户外高清显示产品线,赋能新型显示应用场景;幻彩创意显示业务持续发力,加速新兴产业赛道布局。

强化资本协同,推出再融资方案,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入Mini/MicroLED及显示模组、光电传感及智能健康、智慧家居显示及Mini背光模组、智能车载器件及应用等产线建设。

产能规模跃升,以技改项目为抓手,推动产能系统化、规模化提升。

MIP显示面板扩产项目有序推进,指示LED、光耦扩产项目建成后产能实现翻倍,Mini背光与COB模组产线正式投产。

通过设备更新、工艺升级及产线优化,系统性提升生产效率与品质,为维持业务韧性和应对市场竞争提供保障。

公司的创新产品——“MIP+GOB”显示面板及其应用(二)强化研发力度,创新驱动焕新公司深耕技术创新,驱动产品迭代与场景拓展,业务实现多维突破:显示产品迭代升级,高色域影视LED产品推向市场并批量交货,自主研发的舞台租赁LED器件凭借卓越性能,多次亮相国际顶级演出舞台,彰显技术实力;推出MIP+模组+GOB一体化封装解决方案,发力微间距显示领域;智能家居领域深化合作,深化美的、格力、小米等智能家居头部企业战略合作,构建智能家居差异化竞争力;健康照明产品完善布局,打造全光谱技术,全光谱产品获ULSolutions验证。

推出节律照明、适老照明、健康护眼等多款创新产品;多光谱健康感测产品升级,在手表、手环等可穿戴市场份额持续扩大,赋能智能化升级;光耦产品矩阵持续创新,推出超薄封装与高隔离耐压的可控硅光耦系列,精准满足智能小家电对空间与安全需求,进入多家头部家电供应链。

汽车电子生态构建,形成多规格、多系列的车用LED产品覆盖矩阵,多款车用LED通过AEC-Q102车规认证,应用于车外交互、智能座舱、车外照明等场景。

其中,基于车外交互技术开发的高对比度、高饱满度显示模组产品,已搭载到国内多家主机厂的新能源车型;高亮度、长寿命车外照明产品,覆盖贯穿式尾灯、日行灯、高位刹车灯、牌照灯、ADS灯等车外经典场景;车用MiniLED背光产品已为多个客户提供定制方案,引领车载显示技术升级。

公司产品在部分消费电子应用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专利申请45件,其中发明专利32件,占比达71%,核心发明专利“一种量子点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荣获“中国专利优秀奖”;同时全面升级NPV免费鉴定服务体系,提供全品类权威鉴定,赋能LED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深化数智变革,管理提升质效公司持续践行以数智化为引领的先进制造,加速构建精益制造体系。

数字化赋能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公司新一代工业软件MOM项目二期上线,实现全流程线上管控及动力设备在线无纸质点检,节约纸张的同时提升管理效能;CRM系统新增客诉、制样、报价等功能,客户管理流程进一步完善;绿色能源项目落地见效,报告期内,统筹推进的吉利产业园及风华芯电光伏项目实现并网发电,配套储能系统稳定运行,通过削峰填谷减少高峰负荷损耗。

(四)细化人才机制,队伍迸发活力公司始终以市场化经营机制革新为抓手,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深度协同,为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与组织保障。

组织架构优化上,围绕“强总部、大产业”战略导向,持续优化职能配置,强化总部战略引领与统筹服务能力;通过设立海外事业部等举措,全面加强市场布局及提高核心竞争力;人才管理体系建设上,以科学化、规范化为目标,完善选拔任用与档案管理机制,提升整体人才治理效能;深化全员契约化管理与考核激励改革上,实现业绩导向的精准激励全覆盖,充分激发队伍活力;聚焦关键人才队伍建设上,通过专业细分管理、内训体系搭建等举措强化培育支撑;针对研发技术人才,将考核与激励深度融合,激活人才队伍内生动力,为技术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发展进程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是由佛山市国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星公司”)以整体变更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国星公司的前身为佛山市光电器材公司。

2002年9月30日,根据广东正通集团有限公司(本公司转制前的控股公司)“广正通字【2002】73号文”《关于佛山市光电器材公司转制方案的批复》,同意将佛山市光电器材公司改组为国星公司,于2002年12月4日领取佛山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4406001008039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国星公司原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500万元,其中广东正通集团有限公司(国有股)出资45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0%,国星公司工会委员会出资675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5%,王垚浩等9名自然人股东出资共计375万元,占注册资本的25%。

2003年3月20日,国星公司年度股东会通过了《佛山市国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03年增资扩股方案》,决议增资人民币500万元,其中国星公司工会委员会认缴330.50万元,王垚浩等9位自然人股东共认缴169.50万元,本次增资完成后,国星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加至人民币2,000万元,其中国有股权比例变更为22.5%。

2004年9月30日,根据佛山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佛国资【2004】137号文”及佛山市公盈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佛公盈字【2004】259号文”《关于市国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国有股退出方案的批复》的批准,广东正通集团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国星公司22.5%的国有股权转让给国星公司工会委员会及其他自然人股东。

2005年3月30日,国星公司2005年度股东会通过《佛山市国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05年增资扩股方案》,决议增资人民币1,000万元,其中以资本公积金转增400万元,另外由全体股东按原持股比例投入600万元。

本次增资完成后,国星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加至人民币3,000万元。

2006年12月11日,国星公司召开股东会,大会审议通过《公司增资扩股方案》,决定将注册资本增加到人民币4,000万元。

本次增资完成后,国星公司工会委员会持有股权2,619.99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5.50%,广州诚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股权12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王垚浩等其他自然人持有股权1,260.01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1.50%。

2007年3月1日,国星公司200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同意实施《佛山市国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职工持股清理整顿方案》,并授权董事会负责方案的具体实施。

2007年6月股权转让完成后,国星公司的股权结构为:佛山市西格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股权754.19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8.85%;广州诚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持有股权294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35%;佛山市国睿投资有限公司持有股权172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30%;王垚浩等自然人合计持有股权2,779.81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9.50%。

2007年7月9日,佛山市西格玛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广州诚信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佛山市国睿投资有限公司、王垚浩等自然人作为发起人,以发起设立的方式将国星公司整体变更为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7年8月3日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公司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440600000000669;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6,000万元。

2009年11月28日,根据本公司《200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修改后的公司章程(草案)的规定,本公司申请增加注册资本人民币5,500万元,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1,500万元。

2010年6月1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0]751号”文件《关于核准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的核准,新增注册资本全部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为002449。

新增注册资本以公开发行普通股股票5,500万股的方式募集,股票发行后总股本数为21,500万股,实收股本业经立信羊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2010)羊验字第19880号验资报告验证。

根据“2011年年度利润分配预案”和2012年3月26日“第二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2012年4月18日“2011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及修改后的章程,用资本公积以2011年年末股本21,500万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0股,共计21,500万股,本次转增股本实施后,公司总股本由21,500万股增至43,000万股。

本次新增注册资本业经国富浩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验证并出具国浩验字【2012】810A111号验资报告。

根据公司2014年9月28日第三届董事会第七次会议与公司2014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决议,并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5]1084号”《关于核准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批复》批准,2015年6月公司以每股8.98元的价格向广东省广晟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和广发恒定15号国星光电定向增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定向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45,751,669股;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本为475,751,669.00股。

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所涉及的新增股份于2015年7月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