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中南红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南文化 - 002445.SZ

中南红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0-07-13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Jiangyin Zhongnan Heavy Industries Co., Ltd.
成立日期
2003-05-28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金属制品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中南文化
股票代码
002445.SZ
上市日期
2010-07-13
大股东
江阴澄邦企业管理发展中心(有限合伙)
持股比例
29.02 %
董秘
蒋荣状
董秘电话
0510-86996882
所在行业
金属制品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任华贵;薛毛毛
律师事务所
北京植德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中南红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200749411127G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2003-05-28
法定代表人
薛健
董事长
薛健
企业电话
0510-86996882
企业传真
0510-86996030
邮编
214437
企业邮箱
znhi@znhi.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江苏省江阴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园中南路3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金属管件、法兰、管系、压力容器的生产和销售。电视剧、电影项目的投资、策划、制作、发行、营销及其衍生品开发业务;文化产业的股权投资。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

经营范围:广播、电影、电视、音乐节目的制作、发行;经营演出及经纪业务;企业形象策划;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手机、计算机软硬件及配套设备、电子产品、通讯产品的技术开发与销售;版权转让、版权代理;销售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设计、制作、代理和发布各类广告;会务礼仪服务;利用自有资金对外投资;股权投资;教育信息咨询(不含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管道配件、钢管、机械配件、伸缩接头、预制及直埋保温管的制造;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者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中南红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10年7月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445),是国内第一家工业金属管件上市公司。

2021年公司重整成功,成为江阴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公司目前主要业务为机械制造、文化传媒和新能源。

公司机械制造板块的主要产品为管件、法兰和压力容器,公司资质齐全并已获得挪威DNV船级社、美国ABS船级社等八家船级社认证。

公司的产品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并大量销售并应用于石油、化工、海洋工程、船舶、建筑、燃气、核电等行业。

公司文化传媒板块主营业务包括电影&网络电影,电视剧&网络剧两大板块,公司与行业内众多知名影视公司和平台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如中影集团、腾讯影业、爱奇艺、芒果传媒、华策影视、酷鲸、江苏卫视、浙江卫视。

公司与多个行业头部公司开展了项目合作,并打造了数个头部项目。

公司参与投资制作的院线电影《我不是药神》《1921》《雄狮少年》《建军大业》《地球最后的夜晚》《绣春刀2》票房过亿,以上影片荣获过百花奖、金鸡奖及国内外各项殊荣。

公司参投的网剧《一闪一闪亮星星》全网总票房将近1亿元,成为全网年度TOP1。

最近一年,公司还参投了《公诉精英》《兵自风中来》《堕落之徒》等版权剧,《新九品芝麻官》《中国青年》《仲肯》等电影。

2022年下半年公司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承担江阴市整县分布光伏开发任务,投资屋顶分布式光伏业务。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1、主要业务机械制造板块主要业务:金属管件、法兰、管系、压力容器的生产和销售。

公司产品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应用于石油、化工、海洋工程、船舶、电力等行业。

文化传媒板块主要业务:电视剧、电影项目的投资、策划、制作、发行、营销及其衍生品开发业务;文化产业的股权投资。

新能源板块主要业务:分布式光伏电站的开发、投资、建设及运营。

2、经营模式机械制造板块经营模式:公司经营模式为以销定产,凭借公司多年积累的技术优势、先进的制造工艺以及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文化传媒板块经营模式:公司在电视剧、电影项目上主要通过投资、制作、发行、销售影视项目来获取收入,影视项目主要由公司独立或与其他投资方共同出资筹备剧组进行拍摄、制作,并按照出资比例或合同约定的方式结算。

新能源板块经营模式: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主要分布于江阴地区,目前的经营模式为“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即利用企事业单位建筑物屋顶架设光伏发电组件,所发电量优先供企事业单位使用,若存在剩余电量则并入当地电网公司系统结算。

3、经营现状面对传统业务增长瓶颈,公司坚持“高端制造+文化传媒+新能源”三轮驱动战略转型,通过“既有业务升级+新兴赛道布局”实现结构性突破。

机械制造板块:公司一方面采取积极的销售策略,持续加强业务拓展力度,不断开拓国内外市场份额和拓宽产品应用领域;另一方面加强了技术人才的引进和院校科研合作,强化了产品研发能力和科学的设计,通过优化内部生产环节体系和生产工艺的改进,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

报告期内新客户开发和老客户维护均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推动了公司销售收入的逆势增长。

文化传媒板块:公司积极寻求与行业优质公司的合作机会,积极参与头部影视项目。

同时积极推动存量项目的处置变现。

新能源板块:公司一方面加快已签约项目的施工,尽快实现并网发电;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市场,探索新型合作模式。

(二)报告期内经营情况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9,129,715.35元,同比增长30.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988,927.19元,同比增长524.4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9,065,962.59元,同比下降40.37%,基本每股收益0.0255元/股。

主要业绩驱动因素:1、机械制造板块(1)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不断强化销售管理在市场拓展方面,板块积极践行“内外并举”的销售策略,持续加大业务拓展力度。

国内市场成功打开电力管道领域,拓宽了产品应用场景;国际市场上,外贸团队主动走访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字头重要客户订单取得新突破,成功入围世界化工巨头巴斯夫供应商名单,并获得业务订单。

同时,通过优化销售激励政策、强化全流程管理及引进专业销售人才,新客户开发与老客户维护均取得显著成效,销售订单稳步增长。

(2)信息化建设推动生产运营效率提升生产运营层面,板块聚焦规模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持续优化内部生产体系与工艺。

公司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已基本完成ERP+MES系统的升级部署。

全力推进数字化转型升级,为生产节点可视化、产品成本精准量化奠定基础。

通过精益管理与智能化改造,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物料成本,生产效率与成本控制能力持续提升。

(3)持续推动工艺技术改进与提升板块在原有品类基础上科学培育新增长点,加大技术研发与新产品开发力度,特殊材质加工技术取得突破。

上半年完成6项发明专利申请及2项国家标准制修订,成功开发海底高压旋转法兰等新产品,突破超级双相钢、铜镍合金等特殊材质加工工艺。

2、文化传媒板块公司与已建立合作关系的公司进一步推进落实既定的合作方案,同时不断拓展新的资源,寻找新的合作机会特别是优质的主投主控项目。

报告期内公司增加了版权剧《长安二十四计》的投资份额,新投资了网络电影《新逃学威龙2》。

预计下半年,公司将会继续参与一些优质的影视剧项目,持续推动公司文化板块收入和利润的增长。

3、新能源板块公司一方面加快已签约项目的施工,尽快实现并网发电;另一方面积极开拓市场,探索新型合作模式,推动了公司屋顶分布式光伏业务的稳定发展。

报告期内,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已并网发电的装机容量约62.187MW。

(三)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的发展情况及行业地位1、所处行业的发展情况(1)机械制造2025年上半年,机械制造板块中金属管件、法兰、管系、压力容器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管件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5200亿元,年均复合增速达7.3%,其中石油天然气领域需求占比将攀升至45%。

法兰行业2023年市场规模约450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60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保持在8%左右,其中石化、电力、海洋工程等领域需求占总量65%以上。

在需求端,石油、化工行业需求稳定,海洋工程、船舶行业因全球航运业复苏和造船业扩张,需求增长明显。

从供给端来看,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趋势显著,部分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张,进一步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2)文化传媒2025年上半年,文化传媒板块呈现“内容提质、技术赋能、资本活跃”的发展态势。

电影市场复苏强劲,全国票房达292.31亿元,同比增长22.9%,国产片占比91.2%,头部效应显著,《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4.46亿元票房刷新全球单一市场纪录;电视剧领域备案数量同比减少但精品化趋势明显,现实题材占比超七成,微短剧在政策支持下加速精品化,市场规模预计达634.3亿元,《家里家外》等作品播放量破10亿。

技术层面,AI深度渗透内容生产全链条,部分微短剧全流程AI生成,制作周期大减。

衍生品爆发,《哪吒》授权衍生品销售额预计超千亿元,涵盖潮玩、手办、主题乐园等多元形态。

股权投资聚焦新兴领域,行业营收稳健,向科技化、国际化转型明确。

(3)新能源板块2025年上半年,分布式光伏电站行业在政策调整与市场波动中呈现“前高后低”的发展态势。

受政策及分布式管理办法实施影响,行业经历了5月31日政策节点前的“抢装潮”,前5个月新增装机近200GW(其中5月单月达92.92GW)。

政策推动下,分布式光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企业需通过配储、绿电直连、虚拟电厂等模式重构收益模型。

技术层面,高效组件(如隆基Hi-MOX10防积灰组件,发电增益超10%)和轻质组件(重量减少30%以上)加速普及,解决了屋顶载荷与发电效率瓶颈;储能配套比例提升,智能微电网方案成为项目标配,增强了电网适应性与经济性。

市场竞争方面,头部企业通过差异化产品抢占高负荷地区(如广东、江苏)市场,中小企业因价格战和亏损压力加速退出,上半年超40家光伏企业退市或重组。

挑战方面,电网消纳压力、电价波动、屋顶资源有限及组件质量问题(如虚标、以次充好)仍制约行业发展,企业需强化电力交易能力与全周期运营服务以应对市场化挑战。

2、行业地位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南重工是国内第一家工业金属管件行业上市公司,也是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金属管件生产企业。

公司秉承“工业血管构筑专家”的企业使命,众志成城,自主创新,先后申请获得“等壁厚成型技术”“船舶单元及化工控制通用柜组模块化生产技术”“不锈钢复合管道工厂化配管技术”“不锈钢复合管道及管件成型技术”“镍基合金复合管道及管件成型技术”“高压集合管热顶拔技术”等50多项专利技术。

发展进程

公司原名为江阴江南管业设备成套有限公司,2007年12月14日,股东江阴市江南高压管件厂更名为江阴中南投资有限公司,2008年1月21日,经本公司董事会决议,并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资批[2008]6号关于“同意江阴江南管业设备成套有限公司转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的核准,本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更名为江阴中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无锡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于2016年5月5日核准通过了公司名称变更事项,并核发了新的营业执照,公司名称已经变更为“中南红文化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2014年开始转型,目前主营业务已由金属制品业转向大文化产业,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向大文化方向发展。

为了突出行业特征,公司证券简称“中南重工”拟变更为“中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