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3-04-11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19007480352033
  • 法定代表人: 蔡万峰
  • 董事长: 夏军
  • 电话: 0755-27097819
  • 传真: 0755-27099344
  • 企业官网: www.gdcci.com
  • 企业邮箱: ir@szccm.com
  • 办公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黄埔社区南浦路154号2栋
  • 邮编: 518125
  • 主营业务: 数控机床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机械设备的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推广、技术转让、销售及租赁;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机械电子设备、工业机器人及数控机床的设计、开发、技术服务、租赁;光电技术及产品开发、销售、租赁;五金制品、机械零部件、机电设备的技术开发、销售、租赁;国内贸易,货物及技术进出口,计算机软件的技术开发及销售;全自动口罩机的销售、二类医疗器械的销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批准的项目除外);旧货销售。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物业管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机械设备的维修;机器人与自动化设备、机械电子设备、工业机器人及数控机床的生产及维修;光电技术及产品制造、维修;机械及机械零部件的加工及维修;五金制品、机电设备的生产及维修;全自动口罩机的生产;口罩的生产及销售、二类医疗器械的生产。劳务派遣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创世纪;股票代码:300083),于2010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16年转型为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集高端智能装备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拥有近20年行业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优质装备及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国内同类企业中技术宽度最广、产品宽度最全的企业之一。创世纪专注于“高端智能装备”和“智能制造服务”两大核心业务板块,总部位于深圳市,目前在国内已拥有东莞、苏州、宜宾、湖州四个现代化生产基地。经过十多年经营,现已成为拥有台群精机、创世纪、赫勒、华领智能等多品牌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创世纪智能装备产品涵括:钻铣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型材加工中心、数控车床、走心机、精雕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等系列机床设备,广泛应用于3C电子、5G通讯、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精密模具、医疗器械、船舶、工程机械等领域。创世纪深知,只有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关键时候才不会被“卡脖子”。多年来,创世纪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创新,依托“一站一室两中心”(深圳市院士<专家>工作站、智能精密加工关键技术工程实验室、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市企业技术中心)四个研发创新平台,并在深圳、苏州两地设立企业技术中心,积极投入资源、持续研发。经过多年技术攻关,现已累积拥有700多项机床核心专利,自主研发出的主轴、刀库等机床核心部件,已经过了数万台的市场验证。创世纪旗下台群精机品牌,多年秉承“高精度高速度高效率高性价比”的定位,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生产,提供高性价比的机床设备,目前已向全球3C领域累计提供了逾90000台钻铣加工中心。随着近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台群立式加工中心也开始爆发,2021全年销量突破了10000台大关,开创了行业里程碑。为了响应高端市场的需求,创世纪2021年顺势推出了“赫勒”高端品牌,面向高端化、国际化的机加工市场。未来,赫勒品牌将致力于以创新技术推动全球制造业高精尖化升级,给世界工业带来高效、绿色、创新的加工应用和服务体验,努力成为国际一流的机床品牌。世纪梦想,装备全球。未来创世纪将持续弘扬“我们一直用心,努力做到更好”的企业精神,始终坚持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以专注、创新为驱动,以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为基础,持续为全球机加工客户提供高品质、高效率的专业产品和服务。
  • 发展进程: 2008年1月29日,公司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资批[2008]138号”文《商务部关于同意东莞劲胜塑胶制品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准,由东莞劲胜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整体改制设立。股东为(香港)劲辉国际企业有限公司、广东银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东莞市嘉众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0]535号文核准,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股票(A股)2500万股,发行后公司股本总额为10,000万元,2010年5月18日本公司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注号为“441900400063430”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公司股票简称“劲胜股份”,股票交易代码“300083”。 2017年7月13日,公司全称由“东莞劲胜精密组件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广东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名称相应变更为“GuangdongJANUSIntelligentGroupCorporationLimited”,公司证券简称由“劲胜精密”变更为“劲胜智能” 公司于2020年7月20日完成公司名称变更的工商变更登记,并领取了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公司名称由广东劲胜智能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GuangdongJANUSIntelligentGroupCorporationLimited变更为GuangdongCreateCenturyIntelligentEquipmentCorporationLimited,鉴于公司变更全称的工商变更登记已完成,经公司申请,并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公司证券简称自2020年7月22日由“劲胜智能”变更为“创世纪”,英文简称相应变更为“CreateCentury”。公司证券代码不变,仍为“300083”。 公司全称自2020年12月16日起由“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广东创世纪智能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名称相应变更为“GuangdongCreateCenturyIntelligentEquipmentGroupCorporationLimited”。
  • 商业规划: (一)高端智能装备业务概述公司核心主业为高端智能装备业务,定位为“行业领先的高端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服务商”,致力于为广大客户提供高精度、高效率、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优质装备及智能化整体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客户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打造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1、公司高端智能装备业务主要产品公司产品门类齐全,涵盖金属切削机床和非金属切削机床领域,是国内同类型企业中技术宽度最广、产品种类最全的企业之一,产品种类包括五轴联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钻铣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精雕机、走心机以及型材机等产品。公司主要产品及用途介绍如下:(1)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系列五轴高端机床是公司重点培育的种子产品。五轴联动,一次装夹可实现对空间复杂曲面零部件的多面高效、高速、高精度加工,具有节约空间成本、经济实用的特点,相较于普通数控机床其优势在于加工精度更高,适用于更复杂的加工场景,满足更高效更动态的加工需求。其中,车铣复合七轴五联动加工中心,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精密仪器、汽车等行业领域的航空发动机转子、大型发电机转子、大型船舶螺旋桨、曲轴、叶轮、叶片等高端部件精密加工;五轴联动铣车复合加工中心,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半导体、5G通讯、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的精密模具、精密部件等零件加工;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主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航空航天、船舶、精密模具、汽车等领域的精密模具、精密部件加工;高效型五轴联动钻铣加工中心,主要是针对3C领域复杂异型结构件的加工,同时该设备在汽车、机车、仪器仪表、轻工轻纺、电子电器、机械制造、医疗器械等行业的中小型箱体、盖、板、壳、盘等零件加工上也可广泛应用。图3-2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系列产品(2)卧式加工中心系列公司卧式加工中心系列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小零件和中大型零件的加工,特别适合于各种异型零件、高精度箱体类零件的加工。其中,为适应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零部件量产加工需求,公司推出了高性能参数的J、Q、K系列高速产线型卧式加工中心,灵活应对包括前箱体(电机壳)、中间壳体、下油路板、减震塔、电控箱体、控制臂、铝制转向节等在内的汽车零部件加工。图3-3J、Q、K系列高速产线型卧式加工中心(3)钻铣加工中心系列钻铣加工中心是公司的拳头产品,主要应用于3C消费电子、通用机械、人形机器人等相关结构件的精密加工,基本已实现下游3C领域核心用户的全面覆盖,沉淀了良好的品牌口碑,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该产品2022年成功入选国家工信部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在3C领域跻身国产数控机床企业第一梯队。图3-4公司钻铣加工中心系列产品(4)立式加工中心系列立式加工中心产品是公司通用领域的奠基之作。其中,T-V856S线轨型高速高效立式加工中心,采用了高精度的滚柱线轨及滚珠丝杠,让机床具有更好的动态响应性,可以实现高速高刚性切削,在人形机器人、5G通讯、新能源汽车、精密零件、五金、汽配、医疗器械行业得到广泛应用,该系列立式加工中心已成为公司明星产品。图3-5立式加工中心T—V856S(5)龙门加工中心系列公司龙门加工中心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大型精密零件和精密模具的钻、铣、攻、镗、3D弧面加工,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能源、轨道交通、模具等行业中大型复杂零件加工。其中,公司着力打造的高速五轴龙门加工中心G-VU系列机型具备A/C双摆头,五轴联动,可以对复杂的空间曲面、腔体进行高精度、高效率加工,具备大行程、强结构、高效率的特点,适用更大工件的精密加工。图3-6五轴龙门加工中心(6)数控车床系列公司数控车床分为卧式车床、立式车床两个系列,是人形机器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企业青睐的机床产品,也可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通讯等行业的零部件加工。其中,数控卧式车床广泛应用于阀体、汽车零部件、中大型阀体类、轴类零件加工;立式数控车床适用于刹车盘、飞轮、制动毂、减速器等汽车零件、轴承、新能源等行业复杂的盘类、壳类及短轴类零件加工。图3-7数控车床系列产品(7)精雕加工中心系列公司精雕加工中心主要应用于3C行业(手机、平板、PC、可穿戴设备)的玻璃、铝塑复合材料、普通陶瓷等材质零部件加工的产品,也可以用于其他领域各类小型五金件的生产加工。图3-8多头高速精雕加工中心系列产品2、整体解决方案公司除了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优质的数控机床产品,还持续加强“一体化的高端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建设,致力于将产品核心竞争力升级为整体解决方案核心竞争力,提升产品附加值,全方位地满足客户需求。(1)“机床云”平台公司针对机加工行业的管理痛点、难点,推出了创世纪“机床云”平台,通过机床设备联网、数据传输、数据计算分析,帮助下游客户实现以“云平台”为依托的数字化生产过程管控,通过电脑、手机等终端设备,实现设备快速联网、机床状态监控、刀具寿命管理、故障报警监控、生产自动报工、成本绩效管理等功能,助力客户打造“数字车间”,较大程度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创世纪“机床云”已在钻铣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等产品中应用推广,并受到客户的认可和青睐。(2)高端机床数字化解决方案公司针对高端机床推出了以数字化为基础的虚拟机床,与实物机床各项参数配置完全一致。工件的打样工艺流程可以先在虚拟机床上进行和实际机床操作近乎100%相同的仿真加工。虚拟机床可实现验证客户加工需求、检查程序的合理性、规避加工撞机风险、提前预知加工效率等功能,提高设备利用率,大幅降低工件打样成本。(3)新能源汽车行业加工解决方案公司面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推出了三电系统(电池、电机、电控)、制动、转向系统所需的智能装备整体解决方案,根据新能源汽车部件加工需求,灵活推出由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数控车床、卧式加工中心产品组成的组合方案,以满足特定的加工需求。(4)自动化柔性线解决方案公司面向单件散件、小批量多品种以及批量产品的企业推出了自动化柔性生产线,实现无人化生产。自动化柔性线解决方案通过机外装夹,零件刀具自动上下机台,刀具数据库及寿命管理,工件自动纠偏及取数,程序自动传输及执行,生产任务智能化分配执行(线内自动排产)过程监控及生产数据统计,实现产品的快速换产,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品质稳定性。(二)公司的经营模式公司数控机床业务拥有完整的研、产、供、销、服体系,在各价值链环节中采取资源配置与附加值大小相匹配的原则,使内部资源配置达到安全、高效、集约、弹性目标,确保公司业务各关键环节可控,提高价值链整体附加值。在附加值较高的研发设计和产品销售与服务环节,以及对技术及经验积累要求较高的精密制造和检测环节,公司积极投入资源、重点布局;对于生产所需核心部件按照供应保障安全、可控的原则,主要通过“自主设计+委托加工”以及多种形式的采购方式获取,未在零部件环节大规模投入重资产及相关人员,减少重资产依赖,降低业务淡旺季和周期性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1、研发模式公司基于“客户第一、科技创新”的核心理念,形成了用户需求导向特质的技术研发体系,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应用性研发与前瞻性研发并重,致力于产品综合性能及高性价比产品的技术提升。公司研发活动围绕“整机+”展开,即以整机研发为基础,积极布局关键部件研发、数控系统的二次开发等。在整机研发方面,公司基于用户端不断提高的加工需求,持续推动整机加工精度、加工速度、加工效率、稳定性的代际提升。在关键部件研发方面,公司围绕主轴、刀库、B/C轴转台、直角铣头等核心部件进行技术研发,不断推进自主化。同时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数控系统的合作开发和二次开发。公司在确保现有产品技术性能的基础上,独立投入资源,加大五轴等高档数控机床的储备与研发。2、生产模式公司生产采取“长期规划与短期计划”结合的滚动管理模式,管控销售及生产交付;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将特定步骤、工件模块化、标准化,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在精密制造环节,公司依托标准化的制造工艺流程,模块化精益生产,流程化控制,确保制造的效率和质量。在检测环节,公司拥有专门的工程检测实验室、计量中心和精密测量室,配备先进的进口检测仪器,依托完善的品质管控体系和成熟的检测流程,经过十余道严格的检测工序,最终确保产品高标准出库。较高的精密制造及检测环节,保障产品的精密性、稳定性、可靠性。3、采购模式公司通过战略采购、规模化集采、定制化采购、委托加工等多种方式,确保核心部件的稳定供给,实现成本控制、质量保证、交付保障等关键目标。目前,在数控系统、丝杆、线轨、精密轴承等方面,公司主要通过向核心供应商进行战略采购或规模化集采;在主轴、刀库、转台等方面已基本实现自主化;在铸件、钣金等方面,公司通过规模化集采、标准距离配送等方式实现配套供应保障。4、销售模式公司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在客户分散度较高的区域及海外市场结合公司产品定位、区域市场特点、客户群体特点等因地制宜地采取经销模式。(三)市场地位公司聚焦于高端数控机床业务,具有完整的研、产、供、销、服体系,已成为国内数控机床行业领先的上市公司。3C行业是公司产品应用的优势领域,主要面向手机、平板、PC、Watch等3C产品相关金属及非金属结构件的精密加工,市场占有率领跑行业。公司通过持续技术研发突破,营销牵引,规模化制造,不断推动进口替代,并在产品综合性能、技术水平、性价比和本地化服务等方面积累了多重优势,具有较强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通用领域是公司业务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下游广泛覆盖制造业各领域,如人形机器人关节、汽车零部件、自动化设备、机械加工、模具加工、零件加工、轨道交通、医疗器械等领域。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在技术、研发、产能、营销等方面投入,集中资源重点打造立式加工中心系列产品,开拓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通用系列产品市场,公司通用领域业务呈现多点开花态势,抗周期能力增强,为公司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新能源汽车领域是公司大力开拓的市场,尤其当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全面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的进程中,新能源汽车产业将迎来加速发展新阶段。公司面向新能源汽车行业布局了立式加工中心、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型材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多款产品。目前公司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得到客户普遍认可,市占率逐年提高。以五轴产品为代表的高精尖应用市场是公司积极培育的领域。为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加速进口替代实现自主可控,公司持续投入五轴高端数控机床的研发,目前已向市场推出多款五轴高端数控机床,并已实现批量交付。目前,机器人、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经济领域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利好政策频出,产业化进程速度加快。公司密切关注新兴经济领域的发展新动向,积极开拓市场,目前已与机器人领域部分客户及其零部件加工厂商展开合作。(四)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内,公司高度聚焦核心主业经营,敏锐洞察市场动态,积极开拓市场,主营业务“稳中有进”。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如下:1、2024年受益于消费电子行业复苏,公司3C业务领域订单快速增长,报告期内业绩贡献显著。2、公司在通用领域持续发力,立式加工中心在多个市场领域取得新突破,龙门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等其他通用机型销售多点开花,为公司业绩增长提供稳健动能。3、在新兴市场领域,公司以“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双轮驱动,积极响应市场需求,持续技术创新,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积极推出定制化机床设备,相关业务收入快速增长。4、报告期内,高端数控机床研发和销售取得实质性进展,摇篮式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铣车复合中心、高速产线型卧式加工中心等高端数控机床销售大幅增长。5、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推进海外营销网络和生产基地的运营工作,海外市场业务收入增长显著。6、内部管理方面,公司多措并举实施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效果显著。报告期内,公司不断通过加强采购和生产过程管控,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通过技术研发推进机型迭代和成本优化,控制产品成本提高毛利率;强化预算管理,控制各项费用支出,控制费用率;优化业务结构,集中资金、人员、资源发展前景更好、附加值更高业务,提升综合竞争力。(一)概述2024年,机床工具行业整体运行呈前低后高走势,全行业营业收入较上年度有所降低,利润空间持续收窄,但行业间和企业间的运行分化明显。金属加工机床的新增订单和在手订单都恢复增长,市场需求转暖迹象初现。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发布的《2024年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2024年全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5.2%,利润总额同比下降76.6%,利润率为2.6%,同比下降7.8%;然而2024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生产额同比增长5.1%,消费额同比增长1.4%。2024年度,公司继续聚焦主业,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纲,通过“战略引领、创新驱动、客户至上”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实现经营效益与核心竞争力的全面提升。报告期内公司经营稳定向好,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治理体系更加健全。2024年公司业绩实现多点突破,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总收入460,530.74万元,同比增长30.4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728.74万元,同比增长22.00%。2024年主要经营工作总结如下:1、优势业务领跑行业,海外业务快速增长公司核心产品在3C领域应用较为广泛,主要客户广泛覆盖高端消费电子产业链。2024年3C行业复苏明显,以MR为代表的智能穿戴市场高速发展,下游客户固定资产投资意愿有所增加,促进了公司3C业务增长;同时2024年公司海外市场拓展取得积极成效,欧美地区市场获得突破。报告期内,公司3C型钻铣加工中心实现销售收入19.26亿元,同比增长197.43%;海外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42.61%。2、新兴市场布局初显成效,新增长引擎逐步发力2024年国内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新兴经济快速崛起,公司根据市场态势及客户需求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为满足AI硬件、人形机器人关节、低空飞行器等结构件的加工,公司对现有钻铣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产品进行了个性化改制和升级,并推出多款定制化产品,相关产品收入快速增长,为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了新的增长点。3、加大新产品和核心部件的研发投入2024年公司加大高端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五轴复合铣车加工中心、高速/高效卧式加工中心整机、核心功能部件、基础共性技术、数控系统应用二次开发等方面资源投入及创新成果转化。公司不断拓宽产品序列,推出多款全新机型,并持续升级迭代现有产品序列,实现产品横向和纵向(高端化)拓展。其中,高速/高效卧式加工中心J7/Q7/K7、立式五轴加工中心V-800U、立式车铣复合加工中心D-VL800、五轴联动铣车复合加工中心FH-135P-C机型等高端新机型已实现批量交付使用,部分出口海外市场。在核心功能部件研发方面,实现系列化、模块化设计,拓宽了高速、高效卧式五轴加工中心系列产品的通用性;推出了五轴机型系列转台,提升了机型部件的通用性,大大缩短了五轴整机的研发周期;在基础共性技术研究方面,联合国内高校,在振动、热补偿上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实现了对主轴、直线轴的偏差补偿,有效的保证了机床精度的稳定性;在数控系统研发及应用二次开发方面,推出公司特色操作界面及应用,并在部分机型上实现小批量交付使用。目前,公司核心部件的研发取得创新突破,累计已获得主轴相关专利40项、转台相关专利23项、刀库相关专利42项、控制系统开发软件著作权133件,实现电主轴、转台、刀库等关键零部件技术自主可控。4、产业投资助力新发展模式为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扩宽公司业务领域,完善产品线结构,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实力和盈利能力,2024年公司持续加大产业投资力度,在高端数控机床、智能控制系统、汽车精密冲压模具等业务领域投资多家企业,这些企业分别在高端精密五轴技术、3D打印精细加工、数控系统AI应用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公司通过产业投资与被投企业深入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市场、技术等多方面协同效应,构建公司“内生式增长和外延式发展”双轮驱动的新发展模式。5、华东湖州制造总部月产量突破新高,产业布局卓有成效公司目前构建了以深圳为总部,东莞、苏州、湖州、宜宾四个大型自有产业基地的良好生态,其中,湖州基地通过产能重构升级为公司制造总部。2024年湖州制造总部机床产能突破新高,单月产量达到1,500台,实现里程碑式跨越,为规模化生产体系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