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3-12-05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500756428744L
  • 法定代表人: 徐洋
  • 董事长: 徐洋
  • 电话: 0512-66167000,0512-69207028,0512-69207200
  • 传真: 0512-69207112
  • 企业官网: www.vicsz.com
  • 企业邮箱: zhengquan@vicsz.com
  • 办公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浒关工业园浒泾路55号
  • 邮编: 215151
  • 主营业务: 消费电子产品业务以及汽车零部件业务。
  • 经营范围: 研发、生产、销售:冲压件、金属结构件、模具、五金配件、低压电器、注塑件、喷涂、触摸屏、减反射镀膜玻璃;研发、销售:玻璃制品、铝合金零部件、液晶显示模组、电子元器件、油墨、涂料、通讯产品、计算机软硬件、计算系统集成产品、数码产品、机电设备及配件、物流设备、电脑及周边产品、(电动、气动和手动)工具、量具;销售:金属材料、塑料材料、电子产品、产品说明书(不含印刷);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除外)。
  • 企业简介: 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胜利精密”)于2003年在苏州高新区成立,是苏州民营科技型企业。胜利精密2010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2426),在中国、波兰、日本等地拥有多家全资、控股和参股子公司,拥有江苏苏州、安徽六安及欧洲波兰等生产基地。胜利精密产品涉及3C消费电子、汽车零部件等行业,主要产品包括笔记本电脑结构件及结构模组、车载中控屏、车载镁合金结构件等。胜利精密先后被授予工信部“智能制造示范项目”,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科技部“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精密模具重点骨干企业”、“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优秀企业”,“江苏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苏省智能制造先进企业”、“江苏省工业互联网示范工程标杆工厂”、“苏州市优秀民营企业”等荣誉。立足现在,展望未来,公司将继续弘扬“主动、沟通、透明、创新”的企业文化和“为客户创造新价值”的价值观,在聚焦主营业务的战略布局下持续发展,全心投入、追求卓越,打造使命与责任共融合、企业与员工共成长、企业与社会共和谐的胜利精密。
  • 发展进程: 2003年11月28日,高玉根、徐家进、沈国泰、陈延良签订了《出资协议书》,以现金方式出资组建胜利有限,注册资本为1,008万元。2003年12月5日,胜利有限(本公司前身)在江苏省苏州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2008年6月23日,根据胜利有限的股东会决议,胜利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由胜利有限的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2008年7月17日,公司在江苏省苏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 商业规划: (一)业务概述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为消费电子产品业务以及汽车零部件业务。1、消费电子产品业务公司现有主要产品包括精密金属结构件及结构模组、塑胶结构件及结构模组等,广泛应用于笔记本电脑、电视、智能手机等3C消费电子产品。公司消费电子产品生产基地近千亩,主要位于江苏苏州和安徽舒城。消费电子行业复苏缓慢且行业竞争激烈,但公司力争稳固市场份额,保持消费电子业务稳步发展,同时持续开拓新产品和新业务。报告期内,消费电子产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3.59亿元,同比下降15.46%;受益于消费电子业务产品结构优化,消费电子产品毛利率14.55%,较上年同期增长6.43%。2、汽车零部件业务汽车零部件业务以光学玻璃盖板、复合材料显示盖板和镁合金结构件为主要产品,主要包括玻璃加工、复合板加工、AG/AR/AF镀膜、干法AG/AR/AFFilm制造及贴膜、3D热弯玻璃、镁合金组件,以及全贴合等业务,为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厂商及其核心供应商提供车载中控屏、仪表盘结构件等产品,可应用于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领域。随着汽车智能化、功能多样化,车内显示屏幕大屏化、多屏化的趋势,对显示器需求量的增加,该业务是公司未来发展重点对象。报告期内,汽车零部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62亿元,同比增长53.97%;汽车零部件产品毛利率32.41%,比上年同期增长6.59%。未来公司将继续聚焦核心主业,在保持笔电等消费电子结构件及模组的稳步发展基础上,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产品业务结构,积极开拓产品的应用领域,扩大车载屏幕尺寸和轻量化镁合金结构件的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实现业务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公司基于未来整体发展规划,为实现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业务发展布局,于2022年9月正式启动复合铜箔项目,复合铜箔和复合铝箔为新型锂电池集流体材料,具有轻量化、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低成本等优势,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子、消费电子、5G通讯等领域。公司正在有序推进复合集流体项目,目前仍处于研发、试产、送样检测阶段。(二)经营业绩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33.23亿元,同比下降3.73%;公司在消费电子业务稳步发展的同时持续开拓新产品和新业务,并重点发展汽车零部件业务,通过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内部管理效率,使得消费电子和汽车零部件业务毛利率和经营质量逐步改善,因整体业绩受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公司2024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38亿元,但较2023年同比减亏。公司本年度总负债由41.32亿降低至40.90亿元。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