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储能应用领域,提供以锂离子电池和铅电池为核心的系统化产品、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专注于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民用储能等全系列产品和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及环保型资源再生产业一体化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先进电力电子装置销售;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软件开发;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机械设备租赁;蓄电池租赁;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电动自行车销售;电子专用材料销售;有色金属合金销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不含危险废物经营);新材料技术研发;再生资源销售;储能技术服务;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集中式快速充电站;工程管理服务;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风电场相关装备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电池零配件生产;电池零配件销售;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节能管理服务;电子(气)物理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电气设备修理;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化学品经营;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068)长期专注于储能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面向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和民用储能领域,提供以锂电为主、铅电为辅的产品、系统集成及服务,并已打通从锂电池制造、系统集成、运营服务到锂资源回收的全产业链,形成了围绕储能业务的一体化布局,构筑了储能全产业生态体系。
(一)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公司长期专注于储能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面向全球新型电力储能和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民用储能领域客户,为其提供以锂电为主、铅电为辅的产品、系统集成及服务。
公司已打通从锂(铅)电池制造、系统集成、运营服务到锂(铅)资源回收的全产业链,围绕储能业务形成一体化布局,构筑了储能全产业生态体系。
经过多年深耕,公司业务已覆盖全球16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球储能领域的领先者。
1、储能业务领域(1)新型电力储能领域1)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新型电力储能作为能源革命的重要支撑技术,正逐步成为推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力量,2025年新型电力储能行业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
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94.91GW/222GWh,较2024年底增长约29%;市场情报机构RhoMotion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BESS新增装机容量达到86.7GWh,较2024年同期增长54%。
随着各国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和清洁能源转型的推进,储能系统成为能源结构调整的关键支撑。
国内,能源战略转型持续推进,政策密集出台,为储能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电力市场的改革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在国内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电网调峰、频率调节、电网稳定等关键领域对大型储能的需求日益增长,推动了行业的快速发展。
未来,在政策引导、市场需求和技术革新的共同推动下,新型电力储能行业为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和绿色低碳发展贡献出更为重要的力量。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作为储能行业领军企业,公司不仅引领着行业的发展方向,更在推动储能技术进步上发挥着关键作用。
自2011年打造国内首个储能示范项目“东福山岛风光柴储能电站”以来,公司已成功承担了国内外百余个储能示范项目,展现了其在储能领域的深厚实力。
2016年,公司开始储能商用化推广,在全球范围内建设了多个适应不同应用场景的储能电站,彰显了在储能解决方案上的灵活性和创新力。
报告期内,公司储能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多点开花,持续深耕澳洲、欧洲、北美等重点市场,积极开拓东南亚、中东、北欧等多个新市场和新客户。
多年的技术积累使得公司拥有了从方案设计到系统集成,再到运营维护及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全方位技术能力,形成了覆盖电芯产品、系统集成、运维服务至资源回收的储能产业一体化布局。
公司储能产品及系统已荣获460余项UL、IEC、GB、KC等全球领先的安全认证,代表了产品的高标准,体现了公司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在市场拓展方面,公司聚焦于国内市场以及欧洲、北美、澳洲、日韩等海外重点区域的同时,不断开发新兴市场,深化销服一体化布局。
报告期内,相继中标英国、印度等多个储能项目,在手项目和在谈项目丰富。
公司积极与海外主要能源集团、电力公司等建立储能业务合作,并深入推动战略合作。
目前,公司的新型电力储能业务在用户侧、电网侧、发电侧均已实现大规模应用,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2)通信与数据中心领域1)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广泛应用,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伴随着数据中心、智能工厂、自动驾驶等领域对算力的巨大需求,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在保证能源供应稳定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系统与可再生能源的结合更加紧密,特别是在数据中心等高能耗场景中,储能系统与分布式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的融合应用成为主流,项目规模化趋势明显,商业化进程加速。
随着数据中心转向绿电供能,锂电池应用从备电类型向供能类型转变。
GGII预计2027年全球数据中心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突破69GWh,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长至300GWh,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超过80%。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政策的支持,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行业将继续为算力驱动的工业应用场景等提供高效、稳定的能源解决方案,推动经济社会向更可持续的未来迈进。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公司从通讯储能领域起步进入电池行业,历经2G至5G时代的变迁,作为通讯储能电池的核心供应商,30年来伴随着全球通信行业的蓬勃发展而不断壮大,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经验。
在全球范围内,公司的通信后备电源业务遍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国内外知名通信运营商及设备集成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在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
近年来,数据中心市场成为公司重点拓展的领域。
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心后备电源技术、行业级解决方案以及丰富的应用经验,随着智算中心、互联网企业数据中心、金融系统数据中心、第三方数据中心等广泛兴起,公司客户结构日益多元化,业务规模快速增长,逐步取代进口品牌。
在国内市场,公司已与多家头部互联网企业、服务商及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在国际市场,公司成为入选美国前五大数据中心优选供应商的海外品牌,进入美国高端数据中心市场,并在亚太、拉美等地区的大型数据管理中心高端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此外,公司研发的IDC高功率锂电系统产品,已成功与伊顿、三菱、台达、富士等众多大型集成商达成合作,为数据中心业务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报告期内,公司相继中标万国数据海外锂电项目、美国数据中心项目,助力公司海外数据中心业务的拓展;中标中联云港海外数据中心锂电项目,这是中联在海外第一个锂电项目,标志着公司IDC高功率锂电的市场认可度进一步提高。
2、资源再生业务领域(1)行业发展状况及发展趋势随着新能源产业的飞速发展,新能源车辆和储能设备普及使用,退役电池数量增长,使得资源再生成为新能源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电池回收市场进一步扩大,吸引了众多企业关注。
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加大,特别是在“双碳”目标的指导下,政府积极推动退役电池的回收利用,以确保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可持续供应。
同时,环保监管的加强也在推动行业向更绿色、更环保的方向发展。
循环经济模式的推广将成为行业发展的新亮点,通过退役电池的回收再利用,减少对原材料的需求,降低环境污染,为推动可持续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公司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深化回收利用体系的优化工作,积极拓展回收渠道,并着力提升回收技术水平。
伴随着业务增长和产能需求的不断提升,公司已成功构建起稳定可靠的原材料供应体系,实现了对锂电池和铅酸电池全产业链的闭环管理与技术升级,通过工艺、设备等改进,持续提高回收率及产品纯度。
在这一过程中,公司采纳了行业领先的环保回收工艺和设备,确保了回收过程的无害化处理,同时实现了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品回收,经济效益显著,回收效率95%,位居行业前列。
公司在全国范围内搭建了完善的回收与销售网络,并根据市场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经营策略,拓展全新渠道,开发新客户,实现多家主流电池企业落地,与众多国内重点客户建立了稳固而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积累了宝贵的行业资源。
凭借卓越的品牌形象和高度的市场认可,公司行业地位稳定,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公司主要业务公司主要面向储能应用领域,提供以锂离子电池和铅电池为核心的系统化产品、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
专注于新型电力储能、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民用储能等全系列产品和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及环保型资源再生产业一体化。
公司拥有支撑储能应用领域的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一体化关键核心技术优势及可持续研发能力,已形成锂电、铅电的“原材料—产品应用—运营服务—资源再生—原材料”的全产业链闭环的一体化体系。
公司销售遍及全球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球储能领域的领先者。
(三)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主营产品包含锂离子电池及系统、铅蓄电池及系统、氢能关键设备及锂、铅资源再生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
主要服务于新型电力储能、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民用储能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相应的电源及系统集成产品的应用与技术、运维服务;再生资源产品包括锂电池材料及再生铅等,主要提供给国内各大锂离子及铅蓄电池生产企业。
1、锂离子电池及系统:公司锂离子电池产品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系列产品及系统集成产品,主要包括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柜及软件管理系统等,主要应用于包括新型电力储能电力调频、辅助服务及削峰填谷领域,数据中心及通信领域,民用储能领域等。
2、铅蓄电池及系统:公司铅蓄电池产品主要包括高温型节能环保产品、高功率电池、核级阀控式电池、新型铅炭电池产品等。
主要应用于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领域,包括运营商、数据中心、金融、轨道交通、核电等领域。
3、氢能关键装备:公司成立子公司重点开发氢储能及其下游应用项目,公司在研产品主要包括柔性水电解制氢系统、站内水电解制氢系统、便携式水电解制氢系统、电解槽集群控制系统等制氢端产品,以及氢燃料动力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固定发电系统、电耦合氢氨醇综合能源系统等氢能应用端产品。
4、资源再生产品:主要以废旧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等为原材料进行处理,通过加工形成碳酸锂、镍钴锰混合盐、粗铅、成品铅及合金铅等系列产品,为锂电、铅电生产提供原材料。
同时,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如铜、锡、锑、银等具备高附加值的其他有色金属类附加产品亦可对外出售,用于电池及其他行业领域。
(四)公司主要的经营模式公司始终以产品作为利润实现的载体,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丰富产品线、改善产品结构、提高渠道议价能力,增加下游客户的接受度,使公司产品更大限度覆盖客户需求。
公司日常经营中,产品的供应在各部门紧密配合下进行。
销售部门采取直接销售与代理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方式,负责市场的开拓及维护;采购部门根据年度经营计划对主要原材料和物品实行集中采购、分批供货的采购模式;运营管理中心确定统筹销售与生产,采取“以销定产”的方式编制生产计划;技术中心为产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质量管理部负责生产质量的监督等。
在传统技术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的经营模式之外,公司还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设计-电池产品及系统核心部件的开发-关键电池产品的生产-系统集成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获取盈利。
(五)报告期内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公司作为储能行业领先者,多年来在新型电力储能、通信与数据中心领域等领域积累了品牌、渠道、技术、销服等优势,形成了从电芯产品、系统集成、运维服务至资源回收的储能产业一体化能力。
报告期内,全球储能市场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
公司持续深耕全球重点国家储能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和新客户,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完善全球销服一体化的布局,深化与国内外主要大型能源开发商及设备集成商战略合作,得到行业及客户一致认可。
同时,数据中心市场作为公司重点拓展领域,公司凭借自主研发的数据中心后备电源技术、行业级解决方案以及丰富的应用经验,促使客户结构日益多元化,业务规模快速增长,与多家头部互联网企业、服务商及金融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公司。
报告期内,公司相继中标万国数据海外锂电项目、美国数据中心项目等重大项目,助力业绩增长。
概述2025年,公司持续“三化一融合”(产业一体化、销服一体化、全球一体化,产业生态融合)战略指引,推动公司新型电力储能、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民品业务落地。
充分发挥产业一体化优势,深耕各细分领域,推动各项业务齐头并进。
报告期内,公司具体经营情况如下:(一)持续市场开拓,多点突破公司继续坚持全球一体化战略,加大海外市场开拓力度,逐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强化销服一体化,以良好的服务体验促进口碑传播与二次销售;依托产业一体化的核心竞争力,与需求匹配的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效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售业绩。
持续开发澳洲、欧洲、北美等重点市场,积极开拓亚太、中东等多个新市场和新客户。
公司相继中标万国数据1.2GW高压锂电数据中心框采项目、美国数据中心5.2亿元高压锂电项目、粤港澳大湾区2.8GWh半固态独立储能项目、印度1.4GWh储能项目、英国230MWh储能项目、希腊130MWh独立储能项目、玉门400MWh独立共享储能电站项目等重大项目,在手项目和在谈项目丰富。
同时,公司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不断整合行业资源,利用公司现有的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市场拓展。
品牌建设方面,公司加大投入,积极参与国内外重要展会和论坛活动,推出创新产品,持续提升品牌的全球知名度。
南都电源多次荣获BNEFTier1全球一级储能厂商的称号,反映了全球市场对南都电源综合实力的广泛认可。
(二)优化产能配置,多效并举降本增效公司现有锂电电芯产能10GWh,新型电力储能集成产能10GWh。
报告期内,公司华拓二期4GWh锂电池电芯产能建设、扬州10GWh集成产线建设有序推进。
随着上述项目的稳步建设和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在储能领域的产品供应和系统集成交付能力将显著增强,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回收板块,公司主动对再生铅板块业务减产,同时加大磷铁资源化研发,多效并举降本增效;同时进一步提高工艺水平、进一步开展资源综合回收利用,调整产品结构,增强综合回收能力及盈利能力。
(三)持续技术革新,成果与产业化深度融合技术创新始终是公司的核心生产力。
在以“技术牵引市场”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公司研发注重与市场的对接,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
报告期内,公司紧跟储能行业发展大趋势,开展783Ah、587Ah单体超大容量铁锂储能电芯开发以及新一代液冷储能系统开发;完成搭载314Ah半固态电芯的长电箱5MWh液冷储能系统开发并量产应用。
2025年上半年,公司发布交直流一体20尺6.25MWh储能系统及可搭载自研超大容量固态电池的标准20尺8.338MWh储能系统CenterLMax。
储能三级架构1500V主动均衡BMS项目凭借扎实技术实力顺利取得国内国外双认证,PCS自研项目持续开展,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领域,针对数据中心对后备电源的高能量密度、高安全的痛点需求,开发设计了第三代高压锂电产品,该产品采用浸没式液冷方式,可实现锂电池在数据中心高密度备电应用场景下100%不起火,不爆炸。
针对算力激增推高数据中心能耗,提供“储能+备电”解决方案,破解数据中心用能困局、推动绿色算力建设。
民用动力领域,两轮车3C针对新执行的电动两轮车电池新国标GB43854,我司为首批测评通过企业,并且获得赛西颁发的首张CCC证书,增加用户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巩固公司在民用锂电行业的领先地位;三轮车电池系列产品均实现量产,覆盖三轮车锂电池主流产品型号。
材料与再生方面,进一步提升了锂电材料优先提锂、双极膜法制备电池级锂盐等核心技术,持续提升关键元素回收率并大幅降低了提锂成本;开发了正负极材料短流程修复再生产业化技术并已量产导入;持续加大磷铁资源化研发,不断降低再生磷酸铁的加工成本、提升磷酸铁锂的压实密度。
固态电池技术方面,开发柔性两相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攻克氧化物硬脆开裂难题;开发多层异质固态电解质和原位成膜技术,实现快导锂、高强度和低界面阻抗,改善界面接触和稳定性。
20Ah、30Ah全固态电池使用超高镍三元正极与限域生长硅碳负极体系,能量密度可达350Wh/kg,成功通过挤压、短路等多项安全性测试,确保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具备宽温域工作能力,覆盖极端工况需求,完全充放电500次,容量保持率达92%以上;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通过“氧化物固液混合技术”和“高熔点聚合物隔膜”两项关键创新,实现安全与性能的重大跃升,已实现量产;60Ah半固态民用锂电池容量提升5%,续航里程提升5%,电池循环100周容量无衰减,骑行半年续航里程无缩水。
钠离子电池技术方面,面向轻型动力和储能市场开发20~30Ah和210~240Ah层氧体系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140Wh/kg,循环寿命3000次,支持空电存储、低温和5C充放电;开发15Ah和170Ah聚阴离子体系钠电池,2000周容量保持率95.6%,预估循环寿命超万次,并支持80度高温循环,450周容量保持率达94%。
自主研发之外,公司积极开展同国际、国内高层次企业、院校的技术合作,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均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实现科研资源共享,保证公司持续走在行业技术领域前沿,进一步强化公司核心技术优势。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原浙江南都电源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都电源工业公司),南都电源工业公司系由浙江南都通讯有限责任公司和杭州江南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于1997年12月8日在余杭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
公司股票已于2010年4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 高秀炳 | 2024-07-30 | 97000 | 8.23 元 | 658800 | 董事、高管 | 
| 相佳媛 | 2024-07-30 | 95600 | 8.34 元 | 125600 | 高管 | 
| 朱保义 | 2024-07-30 | 2883700 | 8.33 元 | 56197000 | 董事、高管 | 
| 曲艺 | 2024-07-30 | 96200 | 8.26 元 | 116200 | 董秘、高管 | 
| 朱保义 | 2024-06-19 | 655000 | 9.19 元 | 53313300 | 董事、高管 | 
| 朱保义 | 2024-06-11 | 100 | 9.21 元 | 52658300 | 董事、高管 | 
| 刘成浩 | 2024-06-06 | 52000 | 9.31 元 | 102000 | 高管 | 
| 高秀炳 | 2024-04-30 | 19800 | 10.37 元 | 561800 | 董事、高管 | 
| 相佳媛 | 2024-04-30 | 20000 | 10.37 元 | 30000 | 高管 | 
| 曲艺 | 2024-04-30 | 20000 | 10.38 元 | 20000 | 董秘、高管 | 
| 刘成浩 | 2024-04-29 | 50000 | 10.45 元 | 50000 | 高管 | 
| 王岳能 | 2024-02-01 | 110000 | 9.92 元 | 1649300 | 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