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1997-12-08
  • 组织形式: 外资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725238534Q
  • 法定代表人: 朱保义
  • 董事长: 朱保义
  • 电话: 0571-56975697
  • 传真: 0571-56975910
  • 企业官网: www.naradapower.com
  • 企业邮箱: nddy@naradapower.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西路822号
  • 邮编: 310030
  • 主营业务: 储能应用领域,提供以锂离子电池和铅电池为核心的系统化产品、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专注于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民用储能等全系列产品和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及环保型资源再生产业一体化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电池制造;电池销售;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先进电力电子装置销售;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软件开发;生产性废旧金属回收;机械设备租赁;蓄电池租赁;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电动自行车销售;电子专用材料销售;有色金属合金销售;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及梯次利用(不含危险废物经营);新材料技术研发;再生资源销售;储能技术服务;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集中式快速充电站;工程管理服务;风电场相关系统研发;风电场相关装备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光伏发电设备租赁;电池零配件生产;电池零配件销售;发电技术服务;风力发电技术服务;节能管理服务;电子(气)物理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电气设备修理;新兴能源技术研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危险化学品经营;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068)长期专注于储能技术、产品的开发与应用,面向新型电力储能、工业储能和民用储能领域,提供以锂电为主、铅电为辅的产品、系统集成及服务,并已打通从锂电池制造、系统集成、运营服务到锂资源回收的全产业链,形成了围绕储能业务的一体化布局,构筑了储能全产业生态体系。
  • 发展进程: 浙江南都电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前身系原浙江南都电源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都电源工业公司),南都电源工业公司系由浙江南都通讯有限责任公司和杭州江南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于1997年12月8日在余杭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公司股票已于2010年4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要业务公司主要面向储能应用领域,提供以锂离子电池和铅电池为核心的系统化产品、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专注于新型电力储能、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民用储能等全系列产品和系统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及环保型资源再生产业一体化。公司拥有支撑储能应用领域的电池材料、电池系统、电池回收等产业一体化关键核心技术优势及可持续研发能力,已形成锂电、铅电的“原材料—产品应用—运营服务—资源再生—原材料”的全产业链闭环的一体化体系。公司销售遍及全球160余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全球储能领域的领先者。(二)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主营产品包含锂离子电池及系统、铅蓄电池及系统、氢能关键设备及锂、铅资源再生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主要服务于新型电力储能、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民用储能等领域的客户,提供相应的电源及系统集成产品的应用与技术、运维服务;再生资源产品包括锂电池材料及再生铅等,主要提供给国内各大锂离子及铅蓄电池生产企业。1、锂离子电池及系统:公司锂离子电池产品主要为磷酸铁锂电池系列产品及系统集成产品,主要包括电芯、模组、电池包、电池柜及软件管理系统等,主要应用于包括新型电力储能电力调频、辅助服务及削峰填谷领域,数据中心及通信领域,民用储能领域等。2、铅蓄电池及系统:公司铅蓄电池产品主要包括高温型节能环保产品、高功率电池、核级阀控式电池、新型铅炭电池产品等。主要应用于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领域,包括运营商、数据中心、金融、轨道交通、核电等领域。3、氢能关键装备:公司成立子公司重点开发氢储能及其下游应用项目,公司在研产品主要包括柔性水电解制氢系统、站内水电解制氢系统、便携式水电解制氢系统、电解槽集群控制系统等制氢端产品,以及氢燃料动力电池系统、氢燃料电池固定发电系统、电耦合氢氨醇综合能源系统等氢能应用端产品。4、资源再生产品:主要以废旧锂离子电池、铅蓄电池等为原材料进行处理,通过加工形成碳酸锂、镍钴锰混合盐、粗铅、成品铅及合金铅等系列产品,为锂电、铅电生产提供原材料。同时,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如铜、锡、锑、银等具备高附加值的其他有色金属类附加产品亦可对外出售,用于电池及其他行业领域。(三)公司主要的经营模式公司始终以产品作为利润实现的载体,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丰富产品线、改善产品结构、提高渠道议价能力,增加下游客户的接受度,使公司产品更大限度覆盖客户需求。公司日常经营中,产品的供应在各部门紧密配合下进行。销售部门采取直接销售与代理销售相结合的销售方式,负责市场的开拓及维护;采购部门根据年度经营计划对主要原材料和物品实行集中采购、分批供货的采购模式;运营管理中心确定统筹销售与生产,采取“以销定产”的方式编制生产计划;技术中心为产品生产提供技术支持;质量管理部负责生产质量的监督等。在传统技术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的经营模式之外,公司还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的设计-电池产品及系统核心部件的开发-关键电池产品的生产-系统集成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服务获取盈利。(四)报告期内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公司作为储能行业领先者,多年来在新型电力储能、数据中心及通信等领域积累了品牌、渠道、技术、销服等优势,形成了从电芯产品、系统集成、运维服务至资源回收的储能产业一体化能力。2024年,全球储能市场继续保持稳健发展态势,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公司持续深耕全球重点国家储能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和新客户,进一步优化客户结构,完善全球销服一体化的布局,深化与国内外主要大型能源开发商及设备集成商战略合作,得到行业及客户一致认可。报告期内,公司坚持长期主义,以“三化一融合”(产业一体化、销服一体化、全球一体化,产业生态融合)为战略指引,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业务、产品及产能结构持续优化,但由于锂电产品行业竞争加剧,同时受原材料价格大幅下降影响,锂电产品销售单价快速下降,导致锂电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大幅下降。铅回收业务方面,受供需关系及地方奖补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公司进行减产,营业收入大幅下降。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798,375.10万元。公司正积极调整策略,以应对市场挑战,寻求业绩的恢复与增长。1、概述2024年,公司坚持长期主义,以“三化一融合”(产业一体化、销服一体化、全球一体化,产业生态融合)为战略指引,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具体经营情况如下:(一)持续市场拓展,多点开花公司积极推动出海战略,依托产业一体化的核心竞争力,与需求匹配的客户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效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产品销售业绩。报告期间,公司重点投资于全球关键市场的销售与服务一体化中心建设,强化本土化运营策略,深入洞察当地市场需求,以满足客户多样化需求,提高公司的整体服务水平。公司在澳洲、欧洲、北美等重点市场持续增长,新增印度、希腊、瑞典、芬兰等多个新市场和新客户,在手项目和在谈项目丰富。同时,公司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深度合作,不断整合行业资源,利用公司现有的资源优势,进一步促进市场拓展。品牌建设方面,公司加大投入,积极参与国内外重要展会和论坛活动,推出创新产品,持续提升品牌的全球知名度。2024年度,南都电源连续四个季度荣获BNEFTier1全球一级储能厂商的称号,这一成就不仅反映了全球市场对南都电源综合实力的广泛认可,也标志着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提升。这一系列战略举措为公司未来的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合理产能布局,助力产业一体化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完成酒泉南都4GWh新能源锂电池电芯产能建设工作,华拓二期4GWh锂电池电芯产能建设、扬州10GWh集成产线建设也在有序推进。随着上述项目的稳步建设和产能的逐步释放,公司在储能领域的产品供应和系统集成交付能力将显著增强,也是公司在实现产业链闭环方面的重要进展,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回收板块受供需关系影响铅回收原材料采购比持续上升及地方政策扶持资金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公司选择再生铅板块业务减产来减少亏损。(三)持续技术创新,加快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技术创新始终是公司的核心生产力。在以“技术牵引市场”的战略思想指导下,公司研发注重与市场的对接,加快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报告期内,公司紧跟储能行业发展大趋势,完成340Ah单体大容量铁锂电芯开发以及新一代液冷储能系统开发。储能专用电池从280Ah升级到340Ah+,容量提升了21%,在保持12000次循环寿命和20年电池寿命优势的同时,单体能量超过1000Wh,体积能量密度超过425Wh/L;完成了全新一代搭载280-1P/314Ah/320Ah/340Ah电芯的20尺5MWh+液冷储能系统开发并量产应用,系统安全可靠性、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进一步提升。2024年4月,公司发布了690Ah+超大容量固液混合储能专用电池,拥有20年超长寿命,循环寿命高达15000次,搭载该款电池的20尺储能系统容量可达6.25MWh,且系统五年“零”衰减。在工商业储能领域,公司推出了分布式液冷一体机和液冷能量柜,以标准化方案满足客户的差异化需求。大储三级架构1500V主动均衡BMS项目凭借扎实技术实力顺利取得国内国外双认证,具备国内国外供货资质,获得了UL发放的全球首张针对BMS功能安全的IEC/UL60730证书,进一步彰显了公司对产品安全与性能的不懈追求。大储BMS的研发成功,实现了储能系统关键环节的自研自造,补齐了公司短板,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领域,迭代开发完成8C/6C/5C/2C/1C高压锂电全系列产品,满足数据中心等高端电源场景需求,同时,推出了第二代智能锂电全系列产品,进一步丰富了通信后备+储能场景的产品/系统解决方案。民用动力领域,两轮车3C针对新执行的电动两轮车电池新国标GB43854,我司为首批测评通过企业,并且获得赛西颁发的首张CCC证书。CCC证书的获得进一步提升了公司品牌形象,增加了用户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将为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提供合规背书,巩固公司在民用锂电行业的领先地位。材料与再生方面,进一步提升了锂电材料优先提锂、双极膜法制备电池级锂盐等核心技术,不断优化工艺改进,持续提升关键元素回收率和降低提锂成本;开发了正负极材料短流程修复再生产业化技术,具备量产能力;持续加大磷铁资源化研发,不断降低再生磷酸铁的加工成本、提升磷酸铁锂的压实密度,具备百公斤级再生磷酸铁和再生磷酸铁锂的制造能力。固态电池技术方面,开发柔性两相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攻克氧化物硬脆开裂难题;开发多层异质固态电解质和原位成膜技术,实现快导锂、高强度和低界面阻抗,改善界面接触和稳定性,应用于690Ah大容量储能电池,通过极限过充、高温短路、热针刺、200度热箱等极限安全测试。公司研制的20Ah全固态电池基于超高镍三元正极和限域生长的硅碳负极体系,能量密度可达350Wh/kg,循环寿命2000次,各项测试数据达到国标要求。钠离子电池技术方面,面向轻型动力和储能市场开发20~30Ah和210~240Ah层氧体系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140Wh/kg,循环寿命3000次,支持空电存储、低温和5C充放电;开发长寿命聚阴离子体系钠电池,1500周容量保持率96%,预估循环寿命超万次。自主研发之外,公司积极开展同国际、国内高层次企业、院校的技术合作,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等均建立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实现科研资源共享,保证公司持续走在行业技术领域前沿,进一步强化公司核心技术优势。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