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海大集团
- 企业英文名: Guangdong Haid Group Co.,Limited
- 实际控制人: 薛华
- 上市代码: 002311.SZ
- 注册资本: 166374.99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9-11-27
- 大股东: 广州市海灏投资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4.73%
- 董秘: 黄志健
- 董秘电话: 020-39388960
- 所属行业: 农副食品加工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李旭佳、邱顺通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上海)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万博四路42号2座701
- 概念板块: 农牧饲渔 广东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深证100R MSCI中国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深成500 基金重仓 HS300_ QFII重仓 水产养殖 猪肉概念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4-01-0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0007578948436
- 法定代表人: 薛华
- 董事长: 薛华
- 电话: 020-39388960
- 传真: 020-39388958
- 企业官网: www.haid.com.cn
- 企业邮箱: zqbgs@haid.com.cn
- 办公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龙泰街8号海大科学园1栋
- 邮编: 511434
- 主营业务: 饲料、饲料原料贸易、动保、畜禽和水产养殖及肉食屠宰加工等业务
- 经营范围: 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以上项目由分支机构凭许可证经营)和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畜禽、水产品的养殖、加工和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以上产品及饲料原料、农副产品的批发、佣金代理(拍卖除外)及进出口业务(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专项规定管理的商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粮食收购。
- 企业简介: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以科技为主导的中国农业龙头企业,1998年成立于广东广州,目前业务涵盖饲料、种苗、动保疫苗、智慧养殖、食品加工等现代农牧全产业链,在全球拥有分子公司逾600家、位列2023中国企业500强第238位、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87位。在核心主业饲料领域,海大集团实现饲料销量2440万吨,稳居全球第二,其中水产饲料销量规模全球第一。在水产领域,海大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资源储备和产业化规模,虾苗和鱼苗年销量居全球第一。2009年11月27日,海大集团成功登陆深圳A股市场。农业发展在仰仗和利用资源的同时,也高度依赖相关领域的技术输入。集团通过全面的技术服务体系帮助农民,以产品叠加服务来创造更多的价值,这也为行业带来革命性的发展变化。海大拥有10000余名具备专业能力和服务热忱的团队,为近百万户养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服务解决方案,包括优质苗种、养殖结构设计、养殖技术辅导、环境改良、病害防治、行情信息、管理技术到金融服务等,全面帮助养殖户提升健康养殖管理水平和盈利能力,已带动千万养户通过养殖业致富,实现劳动增值。养殖户的信赖已是海大业务持续发展最坚实的基础。10000+人服务热忱的专业团队近15年来,海大集团累计科研投入超46亿元,成立了专门的科研机构——海大研究院。目前,海大研究院实验室总面积6400多平方米,先进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公司建设有国内外三大研发中心,在广东、湖北、福建、山东、越南等地建有十余个研发中试基地,基地固定投资近3亿元。公司汇聚了超3500人的研发团队;建立了从动物遗传与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医学与生物制药、微生态工程、生物化工、蛋白质工程到健康养殖等七大专业研究体系。广泛布局健康养殖研究,辅之高效的研发机制,海大在水产和畜禽饲料、鱼虾苗种、动保等农业领域的丰硕研发成果,拥有发明专利技术200多件,荣获2014年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6年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2017年荣获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8项省级奖项,其中有2项荣获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荣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荣获广东省专利金奖,其他4项荣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或农业技术推广奖二等奖。以科研助推企业持续快速成长,已经逐步转变为海大独特的竞争力!海大集团怀着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贡献的赤子之心,“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博大胸怀和强有力的使命文化融合了一支年轻热情、理念一致、勤奋敬业、专业精湛的经营管理团队,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以“专业化、服务型、科技型、国际化”企业为目标,以智慧、坚守、激情书写着公司发展的璀璨篇章。农业是关系食品安全的健康产业,也是影响国民生存质量的根基产业,还是探寻人与万物关系的生命产业。海大的未来,将向着成为世界级的科技型农牧企业不断前行。
- 商业规划: 公司以围绕动物养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进行产业链业务布局,主要产品包括饲料、优质动物种苗、动保、生猪、水产品等,业务运营已覆盖各类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服务等全部业务环节。具体而言,公司产品包括鸡、鸭、鹅、猪、鱼、虾蟹、反刍等动物饲料,生猪、虾、鱼等养殖品种,虾苗、鱼苗等种苗品种,畜禽生鲜产品和水产品预制菜,以及畜禽和水产养殖过程中所需的生物制品、兽药、疫苗等动保产品。1、主要业务和产品(1)饲料、种苗和动保三体联动,为养殖户创造价值。饲料、种苗和动保是公司最核心的业务,营业收入占公司80%以上。饲料业务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已积累了广泛的客户资源,通过向客户提供市场稀缺的优质动物种苗、高性价比、强产品力的饲料产品,依托养殖技术服务体系带动疫苗、兽药、生物制品等动保产品发展,通过全套养殖解决方案能较好地帮助客户获得养殖成功,帮助客户在实现健康养殖的同时,能够控制养殖成本,获得终端产品的竞争优势。(2)养殖业务在专业化的基础上,实现轻资产、低风险养殖模式在饲料、种苗、动保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公司在养殖环节上进行模式探索。在畜禽养殖上,公司目前主要是生猪养殖,养殖专业能力持续提升,养殖成本不断优化,风险可控。水产养殖上,公司利用自身优质种苗、饲料和动保产品,聚焦公司已具备整体优势的对虾工厂化养殖。在养殖业务上,公司控制养殖规模,建团队、降成本、完善体系,正在构建核心竞争力。2、主要经营模式(1)饲料、种苗和动保业务经营模式饲料业务为公司核心业务,经营管理主要采用原材料集中采购决策、分点生产布局、销售产品和技术服务紧密结合的经营模式。①对农产品等大宗原材料采用“集团+区域中心”的集中采购模式、结合套期保值等方式能获得较好的采购优势和风险控制;②生产环节以最为贴近市场、物流便利、资源丰富为目标,在养殖区进行多点布局生产,目前工厂主要分布于亚洲、非洲、南美洲的二百多个城市;③公司侧重本地化营销,充分组建经销渠道以高效地解决养殖户的资金和运输需求,同时公司通过在养殖区布局设立技术和服务团队直接深入到养殖户提供养殖技术服务,形成销售和服务、渠道和养户的功能互补与协同;④优质动物种苗、生物制品、兽药、疫苗均成为公司提供养殖技术服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产品和工具,构成了一揽子的整体养殖解决方案。(2)养殖业务经营模式生猪养殖业务基本采用“公司+家庭农场”的模式。“公司+家庭农场”模式即公司为家庭农场主提供种苗、饲料、疫苗等养殖必需产品,商定养殖过程主要技术要求后由家庭农场主完成养殖过程,公司回收成品对外销售。公司水产品养殖和加工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水产品养殖主要品种为对虾,凭借公司优质种苗、饲料、动保和技术优势,进行标准化、工厂化养殖。2024年,公司国内、海外饲料销量均创新高。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可以用全球更广阔的视角去认知和发展全球饲料产业。根据相关统计,目前全球动物饲料产量接近13亿吨,具体来看:中国是全球第一大饲料生产国,年饲料产量超3亿吨,约占全球饲料产量24%。分品种看,猪饲料产量约1.4亿吨;禽饲料约1.3亿吨;水产饲料产量约0.23亿吨,占全球水产饲料40%以上;其他饲料约0.2亿吨。全球产量前十的饲料企业,中国企业占了一半,且前三名均为中国企业,巨大的市场容量和过剩产能导致行业竞争异常激烈。在中国,饲料产业已从饲料产品本身的单维竞争转向了种苗、动保、饲料产品力和企业自身养殖技术服务能力等多维的竞争,缺乏竞争力的企业经营愈发困难,这主要是由于:①近年来下游养殖品销售价格波动与原材料波动存在周期错配,导致饲料行业成本压力转移不畅,对饲料行业经营利润带来冲击,缺乏规模优势、采购优势、原料替代技术储备的饲料企业经营盈利更加艰难;②下游畜禽养殖行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部分欠缺竞争力的个人散养户逐步退出,养殖主力变为适度规模化的家庭农场及养殖公司,其对饲料产品本身的产品力辨别能力增强,缺乏研发积累及体系化优势的企业,难以打造卓越的产品以匹配客户对优质饲料的需求;③生猪养殖产能过剩导致养殖模式多样化、迭代快,重资产企业经营压力增加;另外因模式的迭代,养殖户对饲料产品需求产生差异化,对饲料行业的竞争要求也会更高。亚太地区(不含中国)饲料容量超1.5亿吨,除了中国外,该地区有全球前十大饲料生产国中的几个国家,包括印度、越南和日本。分品种看,肉鸡、蛋鸡、水产饲料贡献了大部分产量。随着东南亚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对肉类、蛋类、奶类等动物蛋白的需求潜力巨大。根据《经合组织-粮农组织2021-2030年农业展望》,2018-2020年,动物蛋白在整个东南亚蛋白供应量中的占比非常低,约为13%;同期中国为35%以上。未来,东南亚动物蛋白供应量将会持续增长,进而扩大饲料市场容量。广阔的市场容量、众多的人口、丰富的养殖资源、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吸引了全球优秀的饲料厂商集中在该区域,既有传统的东南亚跨国饲料厂商,也有欧美知名饲料厂商,其中不乏排名全球前20的企业,且由于当地各国整体经济实力和工业化水平相对较低,原材料供应不稳定,本土小型饲料厂商普遍缺乏竞争力,没有扩大规模的市场空间;所以行业目前主要为跨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仍在围绕饲料产品本身的产品力,依靠产品品质取得竞争优势。北美地区饲料容量超2.5亿吨,主要是肉鸡、猪、肉牛饲料。该区域拥有超6,000家饲料工厂。美国占据了该区域绝大部分产量,产量超2.3亿吨,同时也是全球第二大饲料生产国。欧洲地区饲料容量同样超2.5亿吨,主要是肉鸡、猪、奶牛饲料。其中俄罗斯、西班牙、土耳其位列全球前十大饲料生产国,三个国家饲料产量合计超8,000万吨。南美洲地区饲料容量约2亿吨,其中巴西是全球第三大饲料生产国,饲料产量超8,000万吨。在该地区,肉鸡饲料产量超7,000万吨,仅次于亚太地区;蛋鸡饲料产量超2,500万吨;猪饲料超4,000万吨;水产饲料超700万吨,是罗非鱼、南美白对虾重要的养殖区域。南美洲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丰富的饲料原料为饲料企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供应;水域资源丰富,水产养殖业快速成长;地理位置优越,靠近欧美发达国家,便于肉类蛋白出口。该区域饲料厂商众多,主要为欧美饲料企业及本土企业,充足且相对廉价的原材料保障了该区域动物养殖的成本优势,如能通过饲料升级创新、产品配套服务、养殖模式升级等必能大大提升养殖效率和优势,饲料效率提升空间较大。非洲地区饲料容量超5,000万吨,其中肉鸡和蛋鸡饲料合计占该区域饲料产量的一半。非洲地区是目前全球人口增长率最快,蛋白需求与供应效率矛盾最突出的区域:非洲部分区域由于人口增长的速度过快,每年人均动物蛋白供应量甚至会略降。由于亟需通过饲料提高动物蛋白供应效率,同时广阔的耕地提供了大量饲料原料,饲料行业在该区域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公司经营概述1、饲料销量逆势增长,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公司实现饲料销量2,652万吨(含内部养殖耗用量约210万吨),同比增长约9%,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其中分品种看(含国内和海外),禽料外销量1,265万吨,同比增长约12%;猪料外销量564万吨,同比小幅下滑约3%;水产料外销量585万吨,同比增长约11%;反刍料及其他等外销量28万吨。分地区来看,国内饲料外销量2,206万吨,同比增长约5%。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全国工业饲料总产量同比下降2.1%,公司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①水产饲料外销量同比增长8%,增速远超行业。这得益于公司近年调整集团内部竞争策略、进行重点市场资源投放、并大力扶持优质客户和养殖户,报告期普水料同比大幅增长;虾蟹料同比增长可观,其中南美白对虾料同比增长16%,但小龙虾由于养殖密度过高叠加异常天气影响,导致过早结束养殖,旺季不旺,因此小龙虾料全年下滑;高档膨化鱼料(特水鱼料)因消费需求不足有所承压,前几年养殖量大幅增长的品种产能去化较为明显;②禽饲料外销量同比增长10%:公司积极发挥研发技术储备和专业优势,开展与规模养殖户、一条龙养殖公司、及食品公司的各种方式合作,为产业赋能,轻资产发展模式扩大市场份额;③猪饲料同比下滑3-4%:因生猪养殖的中小散户存栏下降,导致猪料有效市场空间有所萎缩;公司积极顺应养殖趋势的变化,主动调整客户结构,以优质产品、团队转型、专业服务体系为抓手,重点开拓具备养殖优势、生命力较强的生猪家庭农场和规模场,为未来几年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司对于国内养殖业、饲料业面对的困难、挑战和机遇有充分的认知和准备,国内饲料市场占有率将稳步提升。养殖业、饲料业过剩产能与消费需求的矛盾将带来剧烈变化,运营卓越、产品领先、客户导向是饲料企业下一阶段生存发展的唯一路径。运营卓越是基础。饲料行业作为制造业,运营卓越带来的低成本优势是最基本的竞争优势;清晰的流程、高效的人均效率、强大的执行力,较高的产能利用率和较低的四项费用,可以形成产品运营总成本领先优势。公司已筛选出一批运营效率高,成本控制佳的内部工厂,总结梳理优秀经验,打造全范围的基本竞争优势。产品领先是打造差异化优势的关键。国内养殖业的多品种、多区域、多模式都存在着大量的技术创新点和技术挖潜点。公司自成立伊始就以研发立命,目前有近4,000人的庞大研发团队,累计研发投入超50亿元,体系化研发平台已具强大竞争力,将精准关键研发点,挖潜创新空间,以技术和创新打造产品力,建立起差异化优势。客户导向是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最佳范式。在运营卓越、产品领先的基础上,为养殖户提供养殖整体解决方案:优质种苗、优质饲料、优质动保、健康养殖模式、全面养殖管理指导,这是饲料企业最大价值所在,也是为养殖户创造价值的最佳之道。目前公司在南美白对虾的种苗、饲料、动保、养殖模式、养殖指导的结合上已初具成效,有效提高养殖户养殖效率,为养殖户创造超额价值。目前将把客户导向的范式推广到其他水产以及畜禽品种,扩大体系优势,提升国内产能利用率和市场份额。海外地区饲料外销量236万吨,同比增长约40%。其中:①水产料凭借卓越的产品力、强大的养殖技术服务体系迅速获得养殖户青睐,在全球流通消费的两大品种——南美白对虾、罗非鱼上建立起竞争优势,水产料全年增长25-30%;②禽料全年增长50%,禽种苗和饲料的结合带来极大的竞争优势;③猪料由于业务当地消费习惯影响,销售绝对量不大。海外各区域来看:越南是公司进入最早,耕耘最久,目前海外销售绝对量最大的区域,2024年销量增速25-30%。越南海岸线绵长,全年温差小,水域资源丰富,极适合水产养殖,目前是世界水产养殖发展最快国家之一,也是世界前列的水产品出口国。目前,公司在越南水产料销量已位居当地前列;印尼是公司海外饲料销量绝对量第二大的国家,2024年销量增速超40%。当地人口众多,动物蛋白食品主要以鸡肉、鸡蛋和水产品为主。公司2017年进入印尼市场,2019年首家工厂投产,2024年12月第二家工厂试投产,产能利用率正处于快速爬坡期;埃及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禽肉消费量巨大,且为罗非鱼的原产地,市场空间大。依托优质产品和高效服务,自2024年1月埃及海大禽料工厂投产后,禽料销量迎来突破性增长,市场份额跃居区域前列;水产饲料厂也已于2025年初投产;厄瓜多尔的海洋环境得天独厚,是全球南美白对虾重要的养殖区域,对虾养殖和虾料需求市场全球最大。作为厄瓜多尔第一家中国饲料企业,公司凭借高品质对虾饲料以及精细化养殖管理技术指导,为养殖户提供一系列解决方案,2024年在该区域虾料增长超40%。国际化是海大未来的核心战略之一,海外市场空间广阔,为公司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空间布局上,现有已布局区域及其周边国家饲料容量已能够支撑完成海外中期目标(720万吨),公司在为更长远更宽广的市场目标布局。在东南亚地区,公司以越南、印尼为核心,已在积极拓展孟加拉国、柬埔寨、缅甸等市场;在非洲,以埃及作为桥头堡,逐步向东非、中非市场延伸,目前已在积极开拓尼日利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市场;在南美洲地区,公司以厄瓜多尔为根据地,已组建团队准备开拓巴西、智利等周边国家。在市场竞争上,目前海外很多地区仍处于饲料产品自身单一维度的竞争,激烈程度小于国内。公司饲料产品力已在国内激烈市场竞争中磨练出来,在各个环节均已形成强大的专业能力,所以饲料产品力在海外当地市场均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同时,公司对海外市场未来竞争将发生的变化有充分的准备,已投入资源和团队,在海外逐步布局种苗、动保产业,提前匹配客户和市场未来的竞争需要,将国内成熟的竞争范式和核心优势复制到海外市场。2、种苗、动保业务持续研发,积极开拓新品类报告期内,公司种苗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4亿元。在对虾育种方面,公司已有14代系谱,每年保种2000多个家系,构成高遗传多样性的种质资源库,并拥有多个专业化对虾育种中心、扩繁和测试基地,保证公司对虾种苗产品的强大竞争力。公司在鱼苗产业持续坚守和投入,突破传统繁育模式,引进室内工厂化繁育;公司罗非鱼品种在育、繁、养环节都取得较大突破,预计未来几年将快速形成产业优势;在草鱼、鳊鱼、鲫鱼等传统品种上推陈出新,在生鱼、黄颡鱼等品种上率先实现单性苗种的规模化。另外,公司已在越南、印尼等国家投建水产种苗场,开启国际化战略布局。动保业务整体实现营业收入约8亿元。市场对于养殖产品绿色、环保、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养户对养殖产品保健的需求持续增加,公司在动保领域精耕细作,依靠强大研发能力,紧贴市场需求实现产品创新升级,陆续推出功能料、保健料、酶制剂等各类创新产品,将动保产品与饲料合二为一,持续提升为养殖户保驾护航的能力。3、专业能力提升,下游养殖稳健发展生猪养殖业务,全年公司实现肥猪出栏约600万头。公司持续聚焦生猪养殖团队能力建设和轻资产模式创新,团队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进一步提升,综合养殖成本取得明显进步且风险可控。在行业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公司着力摸索并推行“外购仔猪、公司+家庭农场、锁定利润、对冲风险”的运营模式,随着团队专业能力提升以及模式的摸索迭代,轻资产、低风险、稳健的生猪养殖模式越来越清晰,总体养殖风险可控、盈利可观。水产养殖方面,公司目前主要养殖品种是对虾等特种水产品。工厂化对虾养殖通过工厂化科学设计、循环水系统、生物饵料技术及严格生物防控,与传统养殖模式比具有安全可控、质量稳定等优势,能够在上市时间、产品规格上面与传统产品形成错位竞争。通过近年来精细化管理、专业化运作,对虾养殖成本明显下降,未来公司将在打造出团队专业能力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对虾养殖规模。4、未来展望展望未来,公司有着清晰的战略规划——饲料业务作为第一核心业务,追求核心能力建设及规模扩张,短期目标是2025年达到300万吨以上的外销增量,中期目标是2030年达到5,150万吨销售总量,稳步提升国内产能利用率和市场份额,进一步加快海外饲料业务的拓展。种苗、动保业务同样作为核心业务,是所有动物集约化养殖的基础;两者均有非常强的技术属性,公司将持续投入资源和努力,占领技术和产业的制高点。另外正在尝试的轻资产养猪模式和工厂化养虾,这两个养殖业务必须在具有独特竞争力或核心竞争力的前提下扩展规模,将成为公司未来的主营业务之一。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