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ST中利
- 企业英文名: Jiangsu Zhongli Group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厦门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002309.SZ
- 注册资本: 300766.5385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9-11-27
- 大股东: 常熟光晟新能源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0%
- 董秘: 廖嘉琦
- 董秘电话: 0512-52578888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徐长俄、许三春
- 律师事务所: 北京观韬中茂(上海)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江苏省常熟市东南经济开发区
- 概念板块: 光伏设备 江苏板块 低价股 破净股 标准普尔 预亏预减 机构重仓 ST股 TOPCon电池 钙钛矿电池 储能 光伏建筑一体化 HIT电池 华为概念 新能源车 5G概念 一带一路 风能 长江三角 太阳能 智能电网 锂电池 新能源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88-09-05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5007317618904
- 法定代表人: 许加纳
- 董事长: 许加纳
- 电话: 0512-52578888,0512-52571188
- 传真: 0512-52572288
- 企业官网: www.zhongli.com
- 企业邮箱: zhonglidm@zhongli.com
- 办公地址: 江苏省常熟市东南经济开发区
- 邮编: 215542
- 主营业务: 光伏新能源业务板块和特种线缆业务板块
- 经营范围: 生产、销售:电线、电缆、光缆及附件、PVC电力电缆料、电源插头、电子接插件、电工机械设备、有色金属拉丝、通信终端设备、移动通信终端设备;销售:光纤及光纤预制棒;相关产品的服务。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研制开发环保新材料、通信网络系统及器材、车辆安保产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金属矿石销售;煤炭及制品销售;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江苏中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江苏常熟,成立于1988年。通过30多年的不断科技创新,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集团企业,国内A股上市公司,中国企业500强、中国自主创新十强企业、中国民营企业品牌最具竞争潜力100家、全国质量服务信誉AAA级示范单位、江苏省民营企业纳税大户。中利在江苏、辽宁、青海、宁夏等省市已发展拥有九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已形成产业板块包括:电缆及高分子新材料产业板块、光纤预制棒及光缆产业板块、光伏全产业链板块等。同时,不断创新光伏产业链延伸发展,中利集团已累计投资建成光伏电站已达10GW以上,是创新推出“智能光伏+科技农业”和“贫困村光伏农场”的行业领跑企业。中利集团不断加大高科技领域投入发展,目前拥有国家级实验室,国家级高分子材料研发基地,博士后工作站,光电缆研发中心,新能源光伏研发中心。先后研制开发20多项高新技术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独家和联合起草了10多项国家和部级行业标准,中利集团已成为中国民营企业科技创新的标杆企业。同时,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热潮的兴起,近年来在新加坡、德国、美国、瑞士、意大利、英国、日本、香港、泰国等国家和地区投资建立了研发生产基地和光伏电站。中利集团产品重点销往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全球通信行业、设备制造行业、轨道交通行业、电力行业、工矿行业、船舶及海洋工程行业、太阳能新能源行业等提供了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并与全球客户建立了良好和稳定的战略合作。中利集团将以高质量发展为理念,继续秉承“诚信、敬业、团结、创新”的企业精神,为全球市场持续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以及高效优质的服务,以满足客户的需要和期望,将中利集团发展成为国际领先的科技型企业。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仍然保持“一体两翼”业务体系架构:光伏业务和线缆业务。公司在本报告期末对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标志着公司重整圆满结束。1.光伏业务光伏制造业务方面,公司致力于单晶高效光伏电池和大尺寸光伏组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光伏组件产品类型主要包括P型组件(单面、双面、轻质)、全系N型TOPCon组件(182mm、210mm)包括全黑组件、对BC、HJT等路线有专利技术储备;产品规格主要包括48片、54片、60片、66片、72片、78片等;产品功率在350W-715W之间,能够满足光伏市场各应用场景主流需求。光伏电站业务方面,公司制定了“产品+光储系统+服务”一体化发展战略。依托自身光伏制造业务的优势,长期致力于工商业分布式电站、户用分布式电站、集中式地面电站的开发与建设,熟悉国内外客户对光伏电站的需求,能为客户提供光伏发电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和光储一体化解决方案,并提供光伏电站的运营维护服务。2.线缆业务公司主要线缆产品包括阻燃耐火软电缆,舰船用电缆、高铁用电缆、铁路信号线缆、光伏线缆、风机线缆、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线缆、液冷电缆、电力储能系统用电池连接电缆、UL电子线缆、数据通信线缆、矿用电缆、海洋工程平台用电缆、服务器用电缆、光纤预制棒及光纤等专业化、高品质产品,可以满足不同特定场景对线缆功能的要求。公司聚焦线缆业务销售区域和应用领域的双扩张,目前公司线缆业务版图已覆盖国内全区域以及澳洲、美洲、东南亚等部分地区,产品应用领域随着客户与市场的需求也在不断拓宽。(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的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1.光伏业务(1)光伏电池片及组件产品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公司拥有自己的销售团队,通过已建成的全球营销服务网络,直接向客户销售高品质、高可靠性的“腾晖”品牌光伏产品。公司通过与目标市场的优秀新能源企业达成战略合作意向,在资源整合、技术支持、产品互补、市场营销和品牌推广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合作,进一步实现市场的拓展。(2)公司拥有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旗下拥有新能源专业乙级设计公司,具有专业能力承接各类型光伏电站的EPC总包工程,并承担电站运营维护管理。2.线缆业务公司线缆业务采用以销定产的方式制定生产计划,并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重整期间在经营团队的努力之下,保持着“中利”和“海豹”品牌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在维护核心优质客户的同时积极开发新客户群体。(三)公司经营情况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58亿元,同比下降41.8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74亿元,同比减少亏损3.23亿元;总资产55.24亿元,归属于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14.20亿元。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如下:1.公司处于破产重整阶段,受资金紧张、债务缠身等因素影响,销售订单承接大幅受限,线缆、光伏市场环境愈加严峻,报告期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1.80%,经营业绩同比下滑。2.公司因执行重整计划,实现债务重组收益17.26亿元;报告期末,公司对产能落后的低效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同比增加8.01亿元;支付重整相关费用,同比增加3.02亿元;因未决诉讼等或有事项新增预计负债约2.88亿元。报告期内,在各方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公司顺利完成重整工作,妥善化解了债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以及历史遗留问题,优化了资产负债结构,引入实力雄厚且有资源背景的重整投资人注入增量资金并获得综合赋能。公司的基本面得以根本性改善,生产经营将逐步回归正常轨道并得以持续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