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湖南
  • 成立日期: 2004-04-0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306007607108300
  • 法定代表人: 余新
  • 董事长: 余新
  • 电话: 0730-8688891,0731-82203875
  • 传真: 0730-8688895
  • 企业官网: www.cseco.cn
  • 企业邮箱: cseco@vip.sina.com
  • 办公地址: 湖南省岳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岳阳大道中科工业园
  • 邮编: 414000
  • 主营业务: 锂电负极业务、磁电装备业务
  • 经营范围: 电磁、电气、机械设备的设计、制造及销售(不含卫星广播电视地面接收设施及国家监控电子产品);普通机械加工;机电维修;电磁技术咨询服务;新能源发电与节能装备的研制;计算机系统集成、电子产品(不含无线电管制器材和卫星地面接收设施)、通讯产品(国家禁止销售的除外)的设计、制造及销售,安防工程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智能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及维护,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纳米材料以及新型石墨(硅基石墨体系复合材料、硅负极)的研究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生产、加工和销售,自有房屋租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4月,并于2009年12月25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国内电磁行业上市公司,是国内电磁冶金行业品牌企业;是致力于电磁冶金整体解决方案、高能量密度锂电池负极材料解决方案、节能减耗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和创新,集现代制造和现代服务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和软件企业。近年来,公司深耕于以电磁冶金为核心的磁力装备产业外,开放发展,战略布局新能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业领域,现已成长为“磁力装备+锂电负极”双主营的多元化、国际化集团企业。公司实力雄厚,拥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型储能电池关键材料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湖南省冶金电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冶金电磁能量变换技术工程实验室”、“省企业技术中心”、“长沙市动力型锂电池负极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平台,科技成果多次获得省及国家科技奖励。公司磁力装备业务涵盖电磁冶金专用设备、工业磁力设备以及锂电专用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主要产品为中间包通道式感应加热与精炼系统、连铸电磁搅拌(EMS)成套系统、连轧电磁感应加热系统、起重磁力设备、除铁器、磁选机、卷筒、锂电自动化电气控制设备、锂电负极材料磁分离器成套设备、锂电正极材料磁分离器成套设备等,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钢铁、交通运输、造船、机械、矿山、锂电等行业。其中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50%-70%,基本替代了国外产品,累计为国家节约外汇20亿元以上,产品远销各个国家和地区。公司锂电负极业务涵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碳素材料的石墨化加工服务。其中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产品包括消费类锂电负极材料、动力锂电负极材料,储能锂电负极材料等,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储能等领域,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深圳大运会等电动大巴的电池材料供应商;碳素材料的石墨化加工服务可对锂电池负极材料、石墨电极、等静压石墨、模压石墨进行石墨化加工,是国内先进的石墨化加工的专业供应商。未来,公司将继续以振兴民族产业为己任,以磁电应用为领域,电磁冶金技术为核心,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在电磁冶金行业的领先优势,做磁电技术革新的领头羊;同时,立足于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坚持专业化和国际化发展,力争成为新能源关键材料等相关领域的行业领先。
  • 发展进程: 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岳阳中科电气有限公司,由岳阳市中科电磁技术有限公司和禹玉存、邹益南、李爱武、陈辉鳌、陶冶5位自然人共同出资组建,于2004年4月6日取得岳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2008年5月22日经岳阳市工商局核准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要产品和业务1、锂电负极业务公司锂电负极业务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应用于动力类、储能类、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等领域。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四大组成材料之一,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性能、充放电倍率以及低温放电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公司锂电负极业务专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和生产二十余年,是最早布局动力锂电负极材料的企业之一,具有丰富的技术积累和客户渠道资源,同时,具备负极材料全工序、全产线设计、建设、运营的工程化应用能力,在不断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可有效确保产品品质的稳定。此外,公司自行设计建造的新一代全自动智能型石墨化炉,相较于传统石墨化加工产线具备电耗成本低、炉芯耗材费用少、自动化程度高、绿色环保等优势,在国内锂电负极材料石墨化加工技术上具有领先优势。并且公司磁电装备业务在磁力分选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数值模拟分析、工程化应用以及装备制造方面具备较强的技术和人才储备,能为锂电负极业务生产装备的持续优化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公司锂电负极业务拥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2、磁电装备业务公司磁电装备业务涵盖电磁冶金专用设备、工业磁力设备以及锂电专用设备的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主要产品为中间包通道式感应加热与精炼系统、连铸电磁搅拌(EMS)成套系统、连轧电磁感应加热系统、起重磁力设备、除铁器、磁选机、卷筒,以及锂电自动化电气控制设备、锂电材料除磁装备、立式高温反应釜、新一代全自动智能型石墨化炉等锂电装备,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钢铁、交通运输、造船、机械、矿山、锂电等行业。公司磁电装备业务凭借产品线的完整程度、产品技术领先程度、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在行业内优势明显,电磁冶金专用设备的市场占有率居国内前列,稳居国内行业龙头地位,锂电专用设备在配套自身负极业务新增产线建设需求外,积极开拓对外销售市场。长期以来,公司磁电装备业务围绕客户需求进行持续创新,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扩展产品线,延伸业务领域,公司磁电装备业务保持稳定的增长。(二)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管理制度,实行“以产定购、兼顾市场预测适度库存”的采购模式,进行采购过程精细化管理。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全部由采购部门在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的厂家中进行充分比价后择优采购。公司新供应商的开发均需经过技术、品质、采购、生产等相关部门的资格审查,通过评审的才能进入《合格供应商名单》。每个年度,公司从产品质量、供货速度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的表现对供应商进行持续考核评分和分类,并在后续合作中对不同类别的供应商采取差异化的采购策略。2、生产模式公司锂电负极业务根据行业特性以及主要客户群体较为稳定的情况,实行“按订单生产、兼顾市场预测适度库存”的生产模式和精益生产方式,依据与客户签订的合作协议及客户的采购惯例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磁电装备业务因用户对设备配置要求差异较大,规格与技术参数等指标均须按用户实际需要确定,因此主要采取“按订单生产、单套量身定制”的生产模式,同时,部分标准化的工业磁力设备,在以订单为主的前提下,采用少量库存的生产模式,以提高对用户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3、销售模式公司产品采用直销模式,其中锂电负极业务采取大客户紧跟战略,积极响应锂离子电池行业内客户的需求,加快自身技术和产品的升级速度;磁电装备业务经过多年的业务开拓,目前,公司与国内大部分钢铁企业、大型冶金工程承包商均建立了稳定通畅的业务关系。(三)报告期内的主要业绩驱动因素2024年,公司合并财务报表实现营业收入558,104.99万元,同比增长13.7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302.27万元,同比增长626.5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4,532.21万元,同比增长269.37%。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情况概述如下:1、锂电负极业务报告期内,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大、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加之2024年高压快充车型密集上市带来的需求,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出货量继续保持增长趋势。同时,受负极材料行业产能结构性供需矛盾,行业竞争激烈影响,负极材料价格持续下探,盈利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压缩。在此背景下,公司稳步推进负极材料一体化产能建设,优质产能加速释放;抢抓快充类和储能类负极材料增量市场机遇,相关产品出货量显著上升;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着力推动优势产品迭代升级以及前沿产品开发应用;深挖潜力重点客户以及储能电池领域客户,全力拓展国际市场,报告期内,获得海外某国际知名车企旗下电池子公司定点,并成功开发韩国三星SDI等国际客户;加强供应链管理,直接与中国石化炼油销售公司等优质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实现石油焦等关键原材料的源头直采;持续优化管理架构,推进精益管理,提升成本管控和风险识别能力;实施国际化战略,规划首个海外工厂,抢抓海外供应链构建过程中的发展机遇。本报告期,锂电负极板块实现营业收入519,259.52万元,同比增长14.91%;实现负极材料出货量22.57吨,同比增加55.66%;获得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另有138项正在申请并获得受理的专利(其中123项为发明专利,5项为国际专利)。2、磁电装备业务报告期内,钢铁行业在产量调控和产品结构优化等政策推动引导下,绿色化、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在此背景下,公司紧紧抓住钢铁行业提质增效、新旧动能转换带来的市场机遇,加大轧钢应用领域开拓力度,感应加热类产品快速推广;在工业磁力设备方面,深度挖掘港口领域工业磁力设备的市场潜力,出货实现稳健增长。此外,密切配合自身锂电负极产能扩建需求,优化完善锂电自动化电气控制设备、锂电材料除磁装备、立式高温反应釜等锂电专用设备、新一代全自动智能型石墨化炉的品类和产业化应用。本报告期,公司磁电装备板块实现营业收入38,845.47万元,同比保持稳定;获得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9项,外观设计专利1项,另有71项正在申请并获得受理的专利(其中50项为发明专利,2项为国际专利)。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