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海融合防务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2001-10-29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72942385X3
  • 法定代表人: 占金锋
  • 董事长: 何旭东
  • 电话: 021-60859800,021-60859745,021-60859800-9374,021-60859800-9837
  • 传真: 021-61678123
  • 企业官网: www.bestwaysh.com
  • 企业邮箱: public@bestwaysh.com
  • 办公地址: 上海市松江区莘砖公路518号10幢
  • 邮编: 201612
  • 主营业务: 船海工程、防务装备、新能源三大业务领域,主要业务涵盖船海工程研发设计、船海和港口机械工程技术咨询和监理、船舶和海洋工程总装制造、船舶和船用设备进出口、军辅船和军贸船设计建造、特种防务装备及军工配套产品研制、新能源应用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天然气车船加注站点建设和运营、天然气工业用户供应、合同能源管理、能源贸易等业务
  • 经营范围: 从事防务装备、船舶产品、新能源科技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船舶工程设计,港口与海洋工程、机电安装工程承包,船舶、机电工程监理领域内的咨询服务,船舶产品的开发研制及四技服务,商务信息咨询,企业形象策划,机电设备的批发与零售,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自有设备租赁,合同能源管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天海融合防务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始创于2001年,2009年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是国内首家船舶综合科技类上市企业,上海民营百强企业。公司秉承“技术引领、水陆并举、军民融合、智能绿色”的发展战略,坚持“以信立企、科技报国、以人为本、臻于至善”的愿景,致力创新发展,以诚信与实力,构建企业的发展之道。
  • 发展进程: 本公司前身为上海佳豪船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29日,经佳豪有限2008年1月31日股东会决议决定,由佳豪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金海运注册于江苏省泰州市,是一家从事多领域防务装备科研、生产的军工企业,公司收购金海运是为了响应国家军民融合政策,实现战略转型,将传统服务业务和海洋装备技术相结合,实现向多领域防务装备的转型发展。修改公司名称及经营范围能够更好地反映公司现在及未来从事业务的领域和经营特征。截至2016年4月1日,金海运已完成相关工商变更并取得营业执照,其所有资产已经转入公司名下。经公司申请,并经深圳证券交易所核准,自2016年5月25日起,公司证券简称由“上海佳豪”变更为“天海防务”;英文简称由“SHANGHAIBESTWAY”变更为“BESTWAY”。
  • 商业规划: 公司是行业内独具特色的集船舶设计与建造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特种船艇及防务装备的研发与制造供应商、新能源综合服务运营商。现有主营业务涉及船海工程、防务装备、新能源三大业务领域,主要涵盖以下业务:(1)船海工程研发设计、船舶建造及技术咨询和监理业务,具体包括海洋施工平台、起重船等海工船舶,多用途船、灵便型散货船、小型集装箱船等运输船,以及养殖工船等特种船等各类船舶的设计、建造业务,及国内外各类船舶的监理业务;(2)特种防务船艇、海上应急救援、水域安防监测及船舶智能化设备的研制与销售;(3)新能源应用技术研发和系统集成、天然气车船加注站点运营、能源贸易、新能源“船港航和水上文旅”业务开发等业务;(4)船舶租赁及船舶EPC运营业务。公司的营业收入为394,532.18万元,同比增长9.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854.55万元,同比增长36.40%。(一)船海工程业务1、主营业务船海工程业务涵盖船舶与海洋工程研发设计、建造、工程咨询和工程监理,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业务体系,各板块既独立经营,开发各自的市场和客户,又相互促进,发挥协同效应。2024年,船海工程业务运营稳健,增长势头良好,其中,船海工程业务板块主营收入主要来源于海洋工程船舶及运输船的设计、建造订单。具体包括海洋施工平台、大型起重船、打桩船、风电运维船、铺缆船、灵便型散货船、多用途货船、甲板运输船、养殖工船、集装箱船、化学品船、成品油轮、客船、公务船等项目的设计及建造订单。2024年,公司船海工程板块共计4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其中“海洋油污警报信号接收联网呼叫系统”与金海运共同获得授权)、29件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另有总计24项各类专利完成申报。此外,2024年有2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获得国家版权局审核通过并授予证书。公司还与中国船级社、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中船集团第七一六研究所上海分部、武汉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及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所高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2、主要产品按照用途可分为运输船舶、海工船舶和其他特种船舶。按动力源划分可分为新能源船舶和传统能源船舶,具体如下:3、报告期内新接订单情况汇总注:本期末在手订单按大类梳理后进行了重新分类。截至2024年12月31日,船海工程设计业务在手订单金额为13,917万元;监理业务在手订单金额3,413万元;建造业务在手订单总额约为1,395,743万元,其中,已生效人民币合同金额174,743万元,美元合同金额80,488万元,欧元合同金额27,012万元,以2024年12月31日汇率计算,已生效合同折合人民币约为956,607万元,已签订尚待生效合同折合人民币439,136万元。4、报告期内完成订单情况5、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船海工程相关业务的采购主要包括:1、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业务过程中所需的外购计算分析软件、绘图软件、三维建模软件、办公软件、技术服务外协;2、建造业务中所需的设备、物资材料、劳务、工程分包,以及维持正常业务所需的固定资产,如办公用计算机和服务器、科研开发所需的工具和设备等。公司招标采购工作遵循公开、公平、公正、择优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划分招标限额,采取限额以上的由总部牵头,子公司参与,限额以下的由子公司自行组织招标两种方式开展招标活动,贯彻竞争和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现降本增效目的。同时,公司建立了设备、工程承包、材料供应及服务“厂商表”,采用邀请招标方式采购时,列入“厂商表”中的潜在投标人不需再进行资格审查即有资格参与竞争。未列入“厂商表”中的潜在投标人需根据项目的商务和技术方面的要求,对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公司每年对“厂商表”进行修订。2)经营模式公司拥有优秀的技术研发团队,为客户提供技术研究、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等方面的服务。公司的设计团队专业配备完整,技术手段齐备,为客户提供项目方案设计、工程造价估算、基本设计、详细设计、施工设计、工程技术指导等服务,覆盖船舶与海洋工程全部设计过程,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特定的专业服务。公司船舶建造团队具备丰富的造船经验,成功向国内外船东交付了各类海工船、运输船及特种船舶等多艘船舶。依托于技术开发、工程设计、三维数字化设计以及工程项目管理等方面的丰富经验,依托于全资子公司大津重工、大津泰州及南通相关造船基地,开展船海工程EPC建造业务。通过设计引领,开发满足客户需要的船舶产品,提升船厂综合接单实力;通过技术优化,控制造船成本,提升造船品质,为公司和客户持续创造价值。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专业工程监理技术队伍,是中国设备监理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具有甲级工程设备监理资质,为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和监理服务。3)销售模式公司船海工程业务的客户对象主要为国内外的各类船东和船厂,公司部分项目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取订单,部分项目与客户直接签订销售合同,还有部分项目通过船舶中介与客户接洽协商后签约。历经20余年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了丰富的客户网络、建立了广泛的业务渠道、积累了大量合作伙伴,并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公司的营销团队和技术团队定期走访客户和业务伙伴,及时了解客户需求,介绍新产品,并积极引导客户需求。同时,密切跟踪市场动态和客户需求,一旦发现经营信息,营销和技术团队立即与客户沟通,准确了解客户意图,为客户提供技术方案、设备选型、市场分析、投资估算等服务和帮助,将客户意图转换成订单。在营销过程中,强化公司设计、建造一体化业务模式的优势,以点带面,积极争取销售规模的最大化。公司签订的研究项目和设计项目的合同中明确约定工作范围、付款方式、知识产权等;合同付款一般分阶段执行,即根据约定的阶段节点,确认相应的工作完成,完成相应节点付款;合同还约定设计图纸版权的权属。公司签订的总承包项目或建造合同中明确工程总价款、付款方式、交付条件等;付款方式按照工程进度节点分阶段执行。公司签订的监理项目的合同中明确约定服务范围、服务周期、付款方式、延时服务收费标准等,合同付款一般分阶段执行,即根据约定的阶段节点,确认相应的工作完成,完成相应节点后付款。(二)防务装备业务1、业务概述、主要产品及用途当前,公司已形成军辅船和军贸船设计、总装、配套能力;完成特种智能船艇、海上应急救援、水域安防监测等细分领域业务架构,具备产品研制、销售能力,为防务装备业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基础和广阔空间。公司防务装备业务运营主体为子公司金海运、天海智船、金海隆、金海蓝盾等。2024年,主要防务装备业务及新签订单为防险救生装备、特种船艇、水下安防及智能船舶配套等领域产品,具体包括空投救生艇、船载工作艇、巡检无人艇、船用分油机、试验加载装置、水下监视系统、打捞方舱、蛙人潜水器材、船用救生器材、船舶智能水炮等。2024年,金海运被列入泰州市创新积分头部企业。金海运参与的军民融合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示范项目《面向恶劣海况的高机动无人自主智能搜救平台研发及产业化》、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项目《空投应急救援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及装备研制》已完成项目验收,智能搜救无人艇产品获江苏省军工学会科学技术奖(环球杯)三等奖。2024年,金海运获发明专利4项,其中与天海防务共同获得发明专利1项(海洋油污警报信号接收联网呼叫系统),实用新型专利1项。完成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完成2024年泰州市专利金奖、优秀奖申报。2、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防务装备板块子公司的采购内容主要包括科研及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外协件,以及相关固定资产,如生产和检验设备、办公用计算机、科研生产所需的量具工具等。采购材料的分类:根据产品研制生产过程中所用材料的特性、作用和要求,将采购材料分为:A类,即产品的主要部分或关键部分,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安全性能,可能导致客户严重投诉的物资;B类,即产品的非关键部位的批量物资,它一般不影响最终产品品质或即使略有影响,但可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的物资;C类,即非直接用于产品本身的起辅助作用的物资。合格供方的选择:提供材料及部件的供应商必须已列入合格供方目录中,合格供方目录的编制由采购部、技术部、质量部评价确认,经客户会签后通过。合格供方的评价:金海运定期对列入合格供方名单中的供方及新开发的进行评价,以优化供方目录。由采购部、技术部、质量部等有关部门人员成立评价组,对A、B类产品的供方进行评价;C类产品供方可由采购部依据产品合格证明和使用或供货质量进行评价选择。采购部将评价确定后选择的合格供方编入合格供方目录,作为采购的依据。合格供方目录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并经客户会签后生效。个别合同中顾客会要求特定的采购产品,对于此类采购,金海运会邀请客户代表参加对此类供方的评价和选择。2)生产模式生产项目流程分为生产策划阶段、生产制造阶段、使用服务阶段等。生产策划阶段:由生产部组织销售、技术、采购、质量等部门进行生产策划安排;生产制造阶段:原料采购、外协,加工生产,装配,检验,客户验收;使用服务阶段:产品交付并进行技术培训和售后技术服务。3)销售模式防务装备板块各公司为客户提供设计方案、装备研制、售后服务等全方位服务。产品分为民品和军品两大类,民品和部分军品的获取订单方式为公开招标、邀请招标、竞争性谈判。防务装备板块各公司采用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直销模式。通过与潜在用户进行密切的联系和沟通,积极参与客户的需求立项和采购立项,由公司防务特装事业部及各公司销售部负责项目或产品合同的签订及订货,并负责项目或产品的售后服务。(三)能源业务1、业务概述、主要产品及用途公司能源业务主要包括天然气运营、能源大宗贸易、新能源船舶技术服务及系统集成、新能源“船港航和水上文旅”业务开发等。沃金天然气是天海防务的全资子公司,具有上海市天然气经营许可资质,业务主要包括:车用天然气加注业务、船用天然气及新能源燃料加注业务、天然气贸易和能源类大宗物资贸易业务。公司开展与能源产业链相关的大宗物资贸易业务,从焦炭、喷吹煤等产品切入市场,了解产业链上下游客户及供应商,提升能源板块经营能力及市场开拓能力。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向上下游拓展,开展能源类大宗贸易及船用特种设备及材料等船舶供应链业务,为公司船海制造业务提供增值服务。公司新能源船舶技术服务及系统集成业务,以公司船舶设计能力为依托,开展新能源船舶技术服务及系统集成等相关业务,注重绿色智能船艇在内河、湖泊的发展和使用,致力于开拓新能源游船、公务船等EPC业务。2、主要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目前,沃金天然气开展的主要业务为天然气销售、大宗物资贸易及船舶加注服务,原材料为压缩天然气、液化天然气及能源类大宗物资。大宗物资贸易在全国范围开展业务,主要向各供应商结合供货周期、仓储条件等因素,按照比价比质的方式进行采购。沃金天然气根据所属加气站每年的用气需求及发展预期,与上游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确定全年用气指标和月度用气计划。沃金天然气的日常运营是根据各加气站及工业用户的用气需求,提前24小时向供应商报送日用气计划,确定次日的采购数量。全年采购总量都在与供应商签订的全年采购合同中约定的用气指标范围内。2)运营模式加气站的运营模式:沃金天然气调度部门根据每天统计汇总各加气站CNG、LNG天然气的销售情况制定次日采购计划,提前24小时报送上游供应商,然后将日计划通知专业运输公司安排运输车队将压缩天然气或液化天然气从接气站或母站将天然气运送至各个加气站。交接和结算以流量计或码单结算,每月进行汇总、确认及付款。大宗物资贸易运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与供应商签订定量采购合同或年度合作协议,预付货款采购货物,运往不同港口仓库储存并管理,开拓下游客户渠道进行销售;二是与下游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或年度合作协议,收取一定比例的履约保证金后根据客户需求向供应商采购货物取得货权,客户在约定时间内付款提货。通过资源整合、产业研判、期现结合、物流服务、金融衍生工具管理等多样化手段,构建整合大宗商品产业链上下游资源的经营业务模式。船舶加注的运营模式:沃金天然气通过与客户(船厂或船东方)达成的船舶燃气(LNG、甲醇等)加注协议,按约定的时间将加注设备和加注的燃料运至加注点,组织专业加注人员进行加注。加注作业完成后,按约定进行结算、确认和付款。3)销售模式加气站的销售模式:CNG加气站主要服务于出租车。区域内多家出租车公司均与沃金天然气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约定由沃金天然气为出租车公司所属车辆提供天然气加注服务,并根据实际加注量获取相应加气费用;LNG加气站主要服务于物流企业的大型集卡车,一部分物流企业与公司签订了长协,其余都是社会车辆,加气站根据市场价格进行销售。大宗贸易的销售模式:公司主要销售对象为生产型企业及中大型贸易商。销售模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为预先采购模式,根据对市场行情的研判,结合库存总量管理,在商品价格处于相对低位时采购,在价格上涨时销售;二是为同步销售和采购模式,结合公司对产品的专业化判断及综合服务能力,同时与供应商及下游客户签订采购及销售合同,确保合同价差获得利润。船舶加注的销售模式:船舶加注主要服务于船厂,通过与客户(船厂或船东方)达成的船舶燃气(LNG、甲醇等)销售和加注服务协议,通过对客户船舶的燃气销售和加注服务获取燃气销售款和加注技术服务费。(四)船舶运营业务公司通过开展船舶租赁及运营业务,深入主要市场和应用场景终端,进一步构建和加强公司船舶与海洋工程全产业链领先核心优势,实现向船舶租赁及运营领域布局和发展的长期战略。长海船务拥有两艘8000匹马力的海洋工程作业船。船舶于2016年交付,动力充足并配有二级动力定位系统,具备供应、守护、拖带、救助、消防、起抛锚等作业能力,可承担多区域海洋勘探工程主流作业任务。同时,船舶功能拓展性强,未来可以承担海上风电和光伏建设、运维等服务。目前,公司将此两艘海工船舶光租给中石化海洋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具备稳定的经营收益。1、概述2024年新造船市场依然保持较高景气度,公司围绕总体战略和全年生产任务目标,紧抓行业机遇、积极开拓市场、聚焦核心主业、优化管理流程、提升运营效率,公司全年总体营收规模再上新台阶,订单量、交付船舶数再创历史新高。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为394,532.18万元,同比增长9.4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3,854.55万元,同比增长36.40%。2024年6月,相关部门对其与金海运在2015年至2019年期间订立的七份防务装备产品采购合同进行了价格复核,核减金额为2,797.44万元,并要求金海运退还此款项。公司根据会计准则相关规定冲减了本报告期的收入,净利润相应减少。如剔除上述因素的影响,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397,329.62万元,同比增长10.17%;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为16,651.99万元,同比增长63.94%。由于上述采购合同的报价行为发生在公司收购金海运之前,公司将通过法律手段向金海运原股东追偿。以下为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具体情况(下表数据已剔除退款的影响):注:公司防务装备及产品业务2024年度营业收入审定数为15,436.50万元,与上表金额差异原因为上述退款事项所致。为真实反映防务装备及产品业务2024年的经营情况,特在上表中剔除冲减数额的影响,还原后对数据进行了分析。(1)船海工程设计建造总承包业务:2024年度,公司船海工程设计建造总承包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33%,毛利率同比增加5.50%。全球新造船市场延续良好发展势头,公司手持订单结构持续优化,绿色型散货船、多用途船等系列船占比稳步提升,海洋工程施工平台、大型起重船等特种船订单同样保持稳定。本报告期内,船舶交付数量增加,系列船交付比例提高,海工船交付情况良好,包括两艘大型深远海风电安装平台、多艘大型起重船及新型打桩船等一系列高技术的海工船舶。这些船舶融合了智能、绿色等设计理念,彰显了公司在高端装备设计及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为确保全年生产任务顺利达成,公司充分整合多个基地资源,强化统筹协调机制及生产管控力度,通过优化生产主流程、合理规划场地布局、实施供应链集中管理、推进能耗优化升级等一系列精细化管理举措,有效提升了整体生产效率。(2)船海工程设计技术服务业务:2024年度,公司船海工程设计技术服务业务新接订单保持平稳增长。手持订单涵盖了大型起重船、打桩船、多用途干散货船、油船、新能源船舶等多种船型,订单储备较为充足。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设计业务完成了传统产品灵便型(Handymax)、超灵便型(Ultramax)、卡尔萨姆型(Kamsarmax)等主流干散货船更新换代,实现了迷你海岬型(Minicape)散货船的市场突破,完成了甲醇混合动力集装箱船以及面向西北欧市场的多用途货船等新船型的设计工作。实现了大兆瓦风电安装平台、超高程打桩船、大型起重船以及新型深潜水工作母船等高价值海工产品设计交付。公司船舶监理业务持续稳定发展。报告期内,完成14000立方LNG加注运输船、消防/渔政公务执法船、75米水深海上自升式勘测试验平台及“极地号”科考船等项目监理工作。本报告期内该板块收入整体增加,但由于服务于公司内部业务比例增加,合并抵消后对外的营业收入同比有所下降。毛利率同比下降主要因人力成本增加所致。(3)防务装备及产品业务2024年度,公司防务装备及产品业务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170.64%,毛利率较上年略有增幅(剔除退款影响因素)。公司紧密贴合国家海洋防务装备市场需求,不断深化军民两用产品的技术升级和科技创新工作,持续加大对特种无人船艇和水下安防装备的产品研发,部分研发成果已转化为有效的产品订单,已陆续形成销售收入。本报告期内,公司交付了多艘无人船艇及特种船艇,顺利完成省级自然灾害应急工程防灾项目和水下探测作业机器人项目等产品交付工作。同时公司加大对智能船舶系统产品的研发投入,并在本报告期实现销售,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线。(4)能源板块业务2024年度,公司能源业务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0.73%,综合毛利率略有下降。营收增长主要因为新能源船舶试航加注、海上风电及油气相关的综合海事服务等业务取得一定突破。本年度已完成多项液氮预冷、LNG预冷加注等项目,以及为客户提供船舶技术配套服务及解决方案。在传统业务方面,公司建立以上海为中心、辐射长三角地区的LNG加气站业务,重点服务于集卡等货运物流企业;在工业用户供应和合同能源管理等方面,公司为太太乐、德福伦等工业企业提供优质的能源管理服务,业务整体保持稳定。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