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1998-10-2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500703719732P
  • 法定代表人: 袁永刚
  • 董事长: 袁永刚
  • 电话: 0512-80190019
  • 传真: 0512-80190029
  • 企业官网: www.dsbj.com
  • 企业邮箱: dsbj@dsbj.com
  • 办公地址: 苏州市吴中区太湖东路99号运河小镇总部产业园12号楼
  • 邮编: 215128
  • 主营业务: 电子电路产品、精密组件、触控显示模组、LED显示器件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精密钣金加工、五金件、烘漆、微波通信系统设备制造;电子产品生产、销售;电子工业技术研究、咨询服务;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应用产品系统工程的安装、调试、维修;生产和销售液晶显示器件、LED照明产品、LED背光源及LED显示屏、LED驱动电源及控制系统、LED芯片封装及销售、LED技术开发与服务,合同能源管理;销售新型触控显示屏电子元器件产品,照明工程、城市亮化、景观工程的设计、安装及维护;太阳能产品系统的生产、安装、销售;太阳能工业技术研究、咨询服务;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科研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租赁业务;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生产;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生产(Ⅱ类医疗器械);用于传染病防治的消毒产品生产;医用口罩生产;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生产(Ⅰ类医疗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销售;医护人员防护用品零售;医护人员防护用品批发;医用口罩零售;医用口罩批发;消毒剂销售;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苏州东山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成立于80年代苏州东山镇的一家小型钣金和冲压工厂。2010年4月公司成功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代码为002384,拥有全资、控股企业达70余家。立业数十载,公司以创建更互联互通的新世界为使命,以打造千亿级先进智能制造平台为愿景,秉承开放、包容、务实、进取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技术创新,用心服务客户,与国内外大批顶级客户建立了深度而广泛的合作。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规范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内生外购深耕拓展、优化主业,逐步形成了电子电路、光电显示和精密制造三大板块。其中在电子电路领域,公司是全球第二的柔性线路板企业,全球第三的印刷电路板企业。近年来,公司依托在消费电子、通信设备行业积累的技术优势,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行业全新赛道,构建起以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格局。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印刷电路板、新能源汽车金属结构件、LED背光、LCM模组、触控产品等。2024年,公司跻身中国民营企业500强NO.399,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NO.270。
  • 发展进程: 1998年9月,袁富根、包文杰等7名自然人共同出资组建吴县市东山钣金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10月28日,东山钣金在吴县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2007年9月29日,东山钣金股东会决议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24日,本公司在江苏省苏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变更登记手续,并领取了注册号为3205002116680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在本报告期内无重大变化。公司致力于为智能互联、互通的世界研发、制造技术领先的核心器件,为全球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智能互联解决方案。主要从事电子电路产品、精密组件、触控显示模组、LED显示器件等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通信设备、工业设备、AI、医疗器械等行业。(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利用完整的业务链体系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行业领先的综合服务,从而不断加深与客户的合作深度和粘性,实现与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通信设备行业内全球领先的优质客户的长期稳定合作。公司主要产品生产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行“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以客户订单为基础,通过分析客户订单的产品需求量,结合自身产能、原材料情况制定生产计划进行量产,并最终实现交付。(1)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情况如下:(2)公司产品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情况如下图所示:(3)公司所处行业的情况:在电子电路领域,根据Prismark的研究报告数据,以收入规模计算,公司连续多年柔性线路板(FPC)排名全球第二,PCB排名全球第三。公司在电子电路行业具有较强的技术研发、质量控制、智能工厂管理等能力,能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公司电子电路客户主要为全球知名消费电子和新能源汽车企业,客户资源较好,竞争实力突出。在精密组件领域,公司是综合规模较大的专业精密组件供应商之一,产品涵盖新能源汽车和通信设备等领域相关结构件产品,主要服务全球知名新能源汽车、通信设备厂商,行业竞争力较强。在触控显示模组、LED显示器件领域,公司是国内触控显示模组和LED显示器件领域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随着公司完成对苏州晶端的收购整合,进一步拓展车载显示模组业务,触控显示模组业务整体实力进一步增强。随着第二赛道(新能源)的开辟,公司迅速成为上游供应商中为数不多的能为新能源汽车客户提供PCB(含FPC)、车载显示屏、功能性结构件等多种产品及综合解决方案的厂商。目前公司新能源业务在产品策略、技术积累、客户拓展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成效。未来多产业链、一体化的优势将进一步加深公司与客户的黏性。1、概述报告期内,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公司稳扎稳打,积极审慎,努力应对外部挑战。聚焦坚持消费电子和新能源“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电子电路业务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积极从新能源等新兴业务中寻找新的增长机会。着重聚焦自身能力的成长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保持在研产销方面的持续投入。2024年度,公司非公开发行工作稳步推进,体系治理和数据治理工作成效显著,环境、社会及治理工作表现出色。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677,037.43万元,同比增长9.27%。公司2024年度实现净利润108,564.18万元,同比下降44.74%。主要是基于谨慎性原则,公司对LED业务优化运营管理,对部分低效设备进行整合和优化,产生1.64亿资产处置损失,并对LED业务相关资产计提了5.95亿资产减值损失。剔除该部分因素的影响,2024年度净利润同比下降约5%左右。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如下:一、持续的产业投入,夯实未来发展的根基公司努力把握时代机遇,在新一轮科学技术加速迭代的大背景下,依托消费电子和新能源领域的深厚积累,加大对研发创新以及新产能新产品的投资力度,特别是面向未来的前瞻性的产品和技术,保证了公司营业收入的逆势上升。公司积极拥抱AI,强化数据治理,构建数字基础设施和系统集成,深度挖掘AI技术在智能制造和研发创新场景下的新型应用。同时,公司加强产学联盟,促进创新升级,携手科研院校积极布局创新技术,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通过持续地投入,夯实企业未来发展的根基。二、新能源业务成长优势凸显,与核心业务形成较强协同公司紧跟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趋势,通过新设、收购兼并等方式,快速进入新赛道。目前公司新能源业务在产品策略、技术积累、客户拓展等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经营成效。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业务实现整体收入86.5亿元,同比增长36.98%,占公司营收比重达到23.52%。其中车载FPC、液冷板、电池壳体、车载显示等产品已在行业中建立起优势地位,获得客户们的广泛认可。目前新能源业务已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强劲引擎,与公司各业务板块在产品、客户、产能等方面形成较强协同效应,呈现了良好的韧性和竞争力,助力公司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三、以人为本的组织变革,构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和市场需求,年度内公司下大力气进行了工厂的搬迁整合和组织的持续优化,极大地提升了组织的运营效率。同时,公司强化人才投入,引育并举,一方面启动“长青计划”,大力引进优秀应届毕业生,并加大了中高端专业人才的引进力度;同时,积极深化内部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围绕工程师能力提升和工程师文化打造开展了一系列课程和活动,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同时,通过文化宣导和配套的体系建设,强化“开放、包容、务实、进取”的核心价值观落地,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团队的凝聚力。四、实施稳健的财务策略,支持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实施积极稳健的财务策略,紧密跟踪外部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持续优化,不断完善财务管控流程,进一步提升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支持公司业务发展和战略目标的实现。我们坚持现金为王的策略,持续优化资本结构、流动性规划及预决算体系,采取多种稳健的财务措施保障公司业务发展的资金需求,保障流动性安全。通过建立起一整套外汇和大宗商品管理制度、流程、操作指导等管理机制,坚持风险中性原则,通过有效的套保工具对冲市场波动风险。开启业财融合,促进业务与财务的协同,强化提质增效,有效实现从战略到执行的闭环。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