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卓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深圳市卓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卓翼科技
-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Zowee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夏传武
- 上市代码: 002369.SZ
- 注册资本: 56695.62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0-03-16
- 大股东: 夏传武
- 持股比例: 12.76%
- 董秘: 张富涵
- 董秘电话: 0755-26986749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曾双、曾师妮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道马家龙社区大新路198号创新大厦B栋1201
- 概念板块: 消费电子 广东板块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机构重仓 QFII重仓 AI眼镜 机器人概念 C2M概念 WiFi 无线耳机 华为概念 OLED 小米概念 区块链 虚拟现实 智能穿戴 深圳特区 物联网 创投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4-02-2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7586256618
- 法定代表人: 李兴舫
- 董事长: 李兴舫
- 电话: 0755-26986749
- 传真: 0755-26986712
- 企业官网: www.zowee.com.cn
- 企业邮箱: message@zowee.com.cn
- 办公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道大新路198号创新大厦B座12-14楼
- 邮编: 518052
- 主营业务: 提供网络通讯、消费电子以及智能终端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与销售服务
- 经营范围: 计算机周边板卡、消费数码产品、通讯网络产品、音响产品、广播电影电视器材、调制解调器(不含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U盘、MP3、MP4、数字电视系统用户终端接收机、网络交换机、无线网络适配器、无线路由器、VOIP网关、VOIP电话、IP机顶盒的组装生产(在许可有效期内生产);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移动手持终端的生产(由分支机构经营,执照另行申办);技术开发、购销、电子产品的购销及其他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机械设备租赁(不配备操作人员的机械设备租赁,不包括金融租赁活动);汽车租赁(不包括带操作人员的汽车出租);计算机与通讯设备租赁;五金产品研发、五金产品制造。
- 企业简介: 深圳市卓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卓翼科技”)创始于2004年,2008年被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010年3月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证券简称:卓翼科技,证券代码:002369)。卓翼科技专业从事通讯、计算机、消费类电子等3C产品的研发、制造与销售。在网络通讯、消费类电子、智能硬件、储能等产业领域,向全球客户提供设计、开发、生产、技术支持等优质服务。凭借强大的技术优势、开拓进取的专业态度和尽善尽美的服务精神,卓翼科技一直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与全球诸多优秀客户精诚合作,共创未来。卓翼科技在深圳、西安、武汉设有研发中心,在深圳、河源、天津设有高度自动化的生产基地。依托自身研发、制造能力,卓翼科技可提供优秀的产品设计、完善的供应链管理以及专业的柔性智能制造,帮助客户把产品更快地投入市场,提高其成本效率。作为全球领先的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卓翼科技坚持加大前沿技术驱动的创新投入,不断优化产品结构,逐步扩大生产自动化的应用,从规模驱动转变为效率驱动的行业领先企业。卓翼科技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及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卓翼科技相继获得深圳市工业500强、南山区民营领军企业、南山区纳税百强企业、中小企业诚信榜AAA上榜企业等各项荣誉。取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深圳市市级研究开发中心等资质。面对滚滚而来的万物互联浪潮,卓翼科技将一如既往地肩负科技使命,心怀梦想,憧憬未来。努力抓住物联网时代提供的慷慨成长机遇,构筑产品、制造、创业加速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力争成为中国智能制造的标杆和创新创业合作的理想平台,成为一流的科技服务型企业。
- 商业规划: 公司以“拥抱万物互联,引领中国智造,助力全球创新”为战略目标,深耕3C领域二十余年,聚焦网络通讯、消费电子以及智能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一)主要业务、产品及用途1、网络通讯生态2024年国内通信业全力推进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行业量收稳健增长,5G、千兆光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加速优化升级,各项应用普及全面加速,行业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公司作为具备网络通讯终端相对规模、较强制造实力和精益制造技术的厂商,在网络通讯方面构建了较为完整的产品系列:接入设备(光纤接入设备、XPON、CPE、XDSL等)、无线覆盖设备(智能路由器、AC+AP、PLC等)、传输设备(无线通信模块等)产品。上述业务主要客户为世界知名品牌商,业务涉及网络通信、互联网设备及移动通信等,产品从光纤与宽带接入、信息交换到移动终端全方位覆盖。2、消费电子生态通信技术快速迭代,5G网络全面覆盖,为消费电子行业筑牢网络根基。AI技术突破发展,消费电子终端算力需求猛增,消费电子产品交互变革,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泛智能终端借助大数据与云计算,实现爆发式增长。公司始终专注于5G与AIoT技术的融合创新,经过多年的深耕发展,公司在智能终端设备、智能家居、智能车载终端等领域的市场空间得到有效拓展。通过深挖智能终端在医疗健康、文教娱乐、智慧家庭等领域的应用,实现“5G+AIoT”生态链全方位的深度布局。3、其他类公司在发展网络通讯业务、消费电子业务的同时,也积极探索布局和发展创新硬件、储能等新业务模式,开拓新的盈利增长点,提升公司的经济效益和综合实力。(二)主要经营模式公司针对行业特性,构建了以销售为中心环节的经营模式,采购与生产环节紧密围绕销售有序开展。具体而言,公司会依据客户订单和客户的需求预测,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计划,再结合生产计划与适量的安全库存进行原材料采购,确保生产活动顺利进行。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从来料、在制品到完成品等关键节点,分别设立IQC(进料检验)、PQC(过程检验)、FQC(最终检验)等岗位,严格把控产品质量,力求以最优的成本和最高的质量及时完成订单交付,满足客户需求。公司主要以ODM/JDM/EMS等模式为国内外的品牌渠道商提供合约制造服务。其中,ODM模式下,公司为品牌商提供的服务包括从市场研究、产品设计开发、原材料采购一直到产品制造、交付完成;JDM(联合设计制造)模式,通过与品牌客户进行共同研发,增强客户粘性,实现资源共享;EMS模式下,公司为品牌商提供包括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和相关物流配送、售后等服务。(三)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在复杂经营环境和激烈市场竞争下,公司坚定聚焦网络通讯和消费电子主业,以市场开拓、技术创新和管理赋能作为夯实基本面的核心手段。1、聚焦主业,筑牢根基谋突破在夯实传统业务基本盘的基础上,积极拓展第二曲线业务,加大新客户和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增大利润贡献。2024年,公司在产品端积极布局WI-FI7、5G和AIoT等前沿产品研发与市场开拓,力求抢占市场先机。客户服务层面,全力强化服务国内头部客户能力,有效拓展细分龙头和互联网客户市场,同时提升深圳、河源等工厂交付水平,确保产品供应高效稳定。销售渠道上,大胆开拓跨境电商模式,实现经营模式的重大突破。2、强化研发,铸就技术护城河公司以市场为导向持续强化研发创新,进一步聚焦关键技术突破和高品质产品研发,从“精益、标准、数字、自动、智能”五个技术维度,全力推进公司科技创新进程,铸就技术护城河。在研发创新方面,公司聚焦前沿技术,引领公司向5G+AIoT垂直整合模式迈进,承接并开发了多款WI-FI7、5G无线通信产品以及全屋智能产品,并成功将这些产品导入量产环节。在研发体系方面,建立高效流程,涵盖项目立项、需求分析、设计开发、测试验证、产品发布等各个环节,采用并行工程、敏捷开发等先进管理理念,提高研发效率,推动产品持续领先。3、管理赋能,释放发展新效能在做好主营业务夯基固本、提质增效工作的同时,通过战略创新、数字化赋能、流程优化、降本增效等举措,全面提升公司经营质量。战略层面,基于深入的市场洞察,重新审视公司战略定位,灵活调整业务布局,优化资源配置,挖掘新增长点,增强市场竞争力。制造层面,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大星级工厂建设的投入,引入数字化管理系统,严控生产、采购、质控等关键业务流程,持续开展技术改造与工艺优化,提升智能管控水平,深入推进提质降本增效。管理层面,通过优化管理流程、精简机构、合理配置人员和强化团队协作,推进管理、业务及区域协同,全方位实现管理增效,提升公司整体运营效率与竞争力。1、概述(一)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07,430,956.39元,较上年同期上升10.30%,营业成本1,668,595,578.02元,较上年同期上升5.1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858,970.29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6.93%。报告期营业收入上升的主要原因系消费电子类产品收入上升所致;营业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系营业收入上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上升的主要原因系本期通过资源整合、提升产能利用率,强化成本管控等措施实现降本增效,毛利率较上年同期较大幅度提升所致;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减少121,932,667.87元。(二)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48,467,897.49元,占营业收入比重2.84%,较上年同期下降16.98%。(三)报告期内,公司与前五名供应商、客户不存在关联关系,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持股5%以上股东、实际控制人和其他关联方在主要客户、供应商中不直接或间接拥有权益等。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