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IT支持与维护服务、IT外包服务、IT专业服务、IT软件服务、软硬件销售、自有产品销售
经营范围:计算机软硬件开发、销售、维修,系统集成,通讯设备的销售及维修,提供相关的技术咨询、服务,自有设备租赁,从事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10月,2011年上市(股票代码:300245)。
是领先的IT服务、基础架构国产化和智慧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
公司总部设立在上海,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已在北京、杭州、南京、武汉、成都、沈阳、广州等地开设了20多家分公司和服务办事处,并拥有数百人的研发技术中心。
1、IT支持与维护服务IT支持与维护服务:指在用户购买IT产品后,帮助用户正确使用,排除IT产品故障,保障其功效按照用户的要求正常发挥的服务,包括承诺的产品保修期内的厂商服务和保修期后的延展收费服务,主要涉及的产品包括计算机硬件、计算机软件和网络设备。
此外,天玑科技还提供以一次性故障解决为目的的单次收费服务,作为补充形式向未签订维护合约的用户提供服务。
IT支持与维护服务的主要服务内容有主动性服务项目和支持响应服务项目,主要包括:定期的系统环境检查、定期的设备健康性检查、技术支持响应、故障解决、部件更换等标准支持服务,以及根据用户需求定制的各类增强性支持服务。
IT支持与维护服务重点关注系统的可用性,其主要用途是在维护服务期间,提供无故障时的定期预防性维护服务和故障时的紧急响应支持服务,使用户IT系统基础设施的整体可用性得到有效提升。
2、IT外包服务IT外包服务:指利用IT系统来帮助用户完成某项流程或任务,支持其自身目标实现的服务集合,这是一种面向用户任务的承揽式服务,其具体形式有面向商业任务的业务流程外包和面向IT任务的IT外包。
IT外包服务的服务形式有专人驻场服务、远程运维服务和系统托管运维服务。
IT外包服务重点关注系统的运维管理能力,其主要用途是向用户提供专业的IT系统运维外包服务,使用户自身资源更专注于其核心业务,提升自身的业务竞争力。
3、IT专业服务IT专业服务:包括针对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以及行业用户对于IT业务应用系统的专业咨询和技术实施服务,涉及为服务对象提供系统咨询、系统设计、系统评估等服务,以及系统开发、系统调优、设备配置、系统集成、系统升级、系统搬迁等实施服务。
IT专业服务重点关注系统的业务价值以及稳定性、安全性和运行效率,其主要用途是通过专业咨询、实施服务项目,不断利用数智化新技术优化用户IT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和性能,使用户IT环境的整体稳定性、安全性和性能得到有效提升,并不断有创新业务价值得以体现,特别是面向智慧政务业务、智慧港口升级领域方向,可提供从咨询设计到方案集成交付的专业IT服务。
4、IT软件服务主要是为用户软件开发需求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具体指按客户实际需求,进行软件开发或对基本软件模块进行二次开发,并为客户提供安装、调试、测试、培训等服务,包括:软件开发人员外包服务、定制软件开发服务。
5、软硬件销售天玑科技软硬件销售业务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第三方软硬件设备的代理销售业务,指针对现有企业客户的需求,结合多年积累的原厂商合作关系,帮助客户采购各类第三方软硬件设备;另一类是备品备件销售,是公司IT支持与维护服务的延伸,针对客户在维保服务之外的替换维修需求提供销售业务。
软硬件销售业务重点满足客户需求,有选择地提供第三方软硬件产品,力求能在公司现行的服务体系内,为这些软硬件产品提供支持与维护,乃至其他的增值服务,以体现公司的一站式IT服务能力。
6、自有产品销售(1)为满足结构化数据和虚拟化、云计算的存储需求,在综合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后,公司研发了PBData数据库一体机。
PBData是由天玑科技自主研发的全新一代数据库一体机,采用标准通用服务器,配备高速InfiniBand或RoCE技术与基于NVMe闪存的智能缓存的分布式存储,提供针对数据库业务的高性能、高可用的一站式云平台,协助企业最小化TCO并简化IT运维。
(2)一体化私有云-PriData、大数据存储-PhegDataPriData是天玑科技自主研发的超融合一体机,采用超融合基础架构,通过软件定义将计算和存储整合部署于扩展型集群的单个X86服务器中,并结合虚拟化技术极大程度消除了架构复杂度,简化IT运维。
PhegData是天玑科技自主研发的分布式存储平台,采用标准通用服务器结合分布式存储引擎,结合智能缓存技术实现大规模扩展(Scale-out)能力与强劲性能,针对数据中心提供统一的海量资源池管理,满足企业极速增长的系统规模与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PhegData可基于国产化服务器芯片和操作系统实现产品化交付,满足国产自主、信息技术应用创新的要求。
(一)行业特征2024年以来,我国人工智能蓬勃发展,技术自主创新与应用落地双轮驱动特征显著,引领产业变革浪潮。
大模型领域实现多模态能力突破,国产通用大模型在多个垂直场景加速渗透;算力基础设施依托“东数西算”战略实现跨区域协同,智能算力规模大幅增长;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趋势明显,工业互联网平台接入设备总量逐年提升;政策层面强化数据要素与算法治理,首批行业大模型安全标准落地,AI技术正从单点突破向全产业链赋能演进。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企业对技术的依赖度不断增加,IT服务行业近年来呈现出强劲增长的态势。
根据全球知名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的最新报告,2024年全球IT服务市场规模预计达到1.2万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约8-10%。
其中,云计算服务和数字化转型服务作为主要增长引擎,其市场增长率显著高于IT服务行业的其他细分领域。
从地区来看,亚太地区(尤其是中国、印度、日本、韩国等国家)将突破3500亿美元,继续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尤其是在云计算、AI和大数据服务领域。
根据IDC发布的《中国IT服务市场(2024上半年)跟踪报告》,2024年上半年,中国IT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了226.2亿美元,同比增长4.1%。
这种增长主要得益于新兴技术与业务场景的升级,特别是AI、大模型、智算等创新应用催生的市场需求爆发。
从细分市场结构来看,根据IDC的分析,IT服务市场三大具体细分领域中,项目类服务市场基于具体的行业解决方案的应用,呈现出平稳增长态势;管理类服务市场正通过引入AI技术打开增量市场;支持类服务市场在AI基础设施等硬件需求下规模持续扩张。
1、云服务与系统集成运维的需求不断提升随着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和IT架构的不断演化,云服务和系统集成运维的融合升级日益成为现代企业IT战略的核心组成部分。
根据Statista的研究,2024年全球云计算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000亿美元,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500亿美元,涵盖云基础设施、平台即服务(PaaS)、软件即服务(SaaS)等多个领域。
在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的背景下,2024年制造业、金融、教育、医疗等领域的云服务需求持续增加。
与此同时,伴随企业IT系统规模不断扩大、架构复杂度提升,IT运维难度不断增加,对运维厂商综合性、全局视角的服务能力要求与日俱增。
相较于原厂运维服务商,第三方运维服务商具备综合性、系统级运维能力与全局视角,能从整体保障系统安全、可靠、稳定,同时实现本地化及时响应。
在国产替代的行业趋势下,第三方IT运维厂商的竞争优势有望迎来进一步的巩固和提升。
2、数字经济成为助推产业变革的新引擎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引擎。
2024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中国信通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4年)》显示,2023年,美国、中国、德国、日本、韩国等5个国家数字经济总量超3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超8%。
2024年我国数字产业完成业务收入35万亿元,同比增长5.5%,实现利润总额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直接从业人员达到2060万人,数字产业呈现积极发展态势。
展望未来,2024年至2025年全球数字产业收入增速预计将进一步回升。
2024年,中国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相关设施得以全面推广并深化应用。
云计算等算力基础设施已广泛支撑企业资产、产业链及产业集群上云,为各类产业提供了强大的协同基础。
随着技术的发展,区块链等新型数据基础设施在部分发达城市的建设加速,有效提升了信息透明度与安全性。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AI)相关的应用基础设施也在快速建设中,尤其是在交通、健康、环保等领域,AI产业应用场景逐步清晰,并在这些领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
这些发展为中国数字经济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各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支撑。
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应用力度也大幅提升,AI在数据分析、智能化决策、行业优化等方面的应用不断扩展,带动了数字技术产业的持续发展并释放了巨大的增长潜力。
AI技术不仅提升了生产力,还促进了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助力制造业、金融、零售等行业实现更高效的运营和创新。
3、政策技术双轮驱动,智慧港口建设进入“快车道”近年来,我国港口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智慧港口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
环渤海、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世界级港口群逐步成型,港口基础设施规模长期保持全球领先。
2024年,港口吞吐量持续增长,外贸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均实现较大幅度的增长,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截至目前,全国已建成50多座自动化码头,数量和规模均居全球之首,港口作业效率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稳步提升。
2023年,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智慧港口和智慧航道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27年,全国港口和航道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将全面提升,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
智慧港口通过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生产、管理、物流等各环节的效率,为产业链整合和企业转型提供强大支持。
港口系统具备自主学习能力,可以帮助决策层做出精准战略分析,进一步推动港口智能化和绿色发展。
从技术应用来看,技术创新是港口行业发展的关键驱动力。
5G、人工智能、北斗导航等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提高了港口的自动化程度,还推动了行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了港口的综合服务能力。
随着智慧港口建设不断推进,我们预计我国港口将在智能化、绿色化和高效化方面继续领跑全球,推动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持续巩固我国在国际港口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4、政策与需求共振,信创产业前景可期随着全球科技巨头战略博弈加剧,信息技术创新与产业链安全愈发成为关注焦点。
信创产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实现我国IT产业链升级及可持续发展的国之大计。
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对行业进行引导和扶持。
信创产业在2024年迎来了快速发展,一方面,随着政府采购标准、测评政策等配套政策的推行,信创产业逐步进入关键的三年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千亿信创专项补贴"的发布让业界对市场充满期待。
(二)所处行业地位第三方IT服务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市场集中度正逐步提升。
根据赛迪顾问调研数据,公司在2024年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市场排名第七,与上一年度基本持平,其中,华东区域市场份额排名第二。
数据表明,公司在数据中心IT基础设施第三方服务市场中处于市场领导地位。
与此同时,公司依托服务基础,着力推进面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战略布局,积极拓展相关市场。
开拓智慧行业解决方案需要强大的软件开发能力和系统集成能力——公司经过长期的实践和不断学习,积累了深厚的软件开发、系统集成能力和宝贵经验,获得软件能力成熟度(CSMM)四级证书等领域的高级认证资质。
在企业资信等级、诚信经营、质量服务等十个方面被认证为AAA级信用企业。
并在2024ITS智能服务创新论坛中荣获“2024信创运维企业TOP10”、“2024智能运维企业TOP100”奖,是天玑科技连续5年荣获ITS智能运维100强。
在产业生态领域,公司成功加入中国信通院EDCC-政企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促进中心成为联合共建单位成员企业,并与中国泰尔实验室合作,完成自研产品代码自主率检测认证。
另外,公司也达成与广东省信创工委会的合作,参加《信息技术应用创新-超融合系统测试规范》团体标准参编,该团标已正式发布。
公司系由上海天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6月17日,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召开公司创立大会,一致同意将上海天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截至2009年3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人民币59,695,433.81元,扣除向股东分配的利润人民币8,939,086.76元(用于缴纳因折股产生的个人所得税),扣除因折股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50,756,347.05元为基础,按照1:0.985098的比例折为股份公司股份5,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其余计入资本公积;公司股份由全体发起人(即原有限公司全体股东)以各自持有的上海天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所对应的经审计的净资产(扣除因折股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后的余额)认购。
2009年6月24日,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公司的变更登记,上海天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上海天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取得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310229000614545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 杜力耘 | 2024-01-03 | -503100 | 8.1 元 | 1509600 | 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