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0-06-0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101723773883M
  • 法定代表人: 徐金富
  • 董事长: 徐金富
  • 电话: 020-66608666
  • 传真: 020-82058669
  • 企业官网: www.tinci.com
  • 企业邮箱: ir@tinci.com
  • 办公地址: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云埔工业区东诚片康达路8号
  • 邮编: 510760
  • 主营业务: 精细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等许可类化学品的制造);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电池制造;日用化学产品制造;电池零配件生产;生态环境材料制造;橡胶制品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化妆品批发;化妆品零售;水资源管理;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企业总部管理;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技术咨询服务;非食用植物油加工;染料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化妆品生产;进出口代理;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
  • 企业简介: 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赐材料)成立于2000年6月,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两大业务板块。2014年天赐材料(证券代码:002709)在深圳中小板上市,2021年2月合并主板上市;一体化布局引领市占率快速提升。天赐材料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销售量自2015年以来全球领先,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稳固,市占率由2021年的28.8%提升到2023年的36.4%①,2023年产量超39万吨。2021年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产品荣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天赐材料深耕锂电池电解液业务十余载,基于强大的基础化学能力和工艺积累,紧抓锂电池产业链业务机会,先后通过自主研发布局液体六氟磷酸锂、LiFSI、VC、DTD、二氟磷酸锂等核心电解液原材料及添加剂,形成了以电解液原材料为主的一体化布局战略。沿着一体化布局的战略思路,同时布局了正极与前驱体材料、正负极粘结剂、锂电池用胶类产品及电池材料再生业务,各业务板块间形成了强大的平台研发、循环经济等协同效应,取得了显著的成本控制效果。此外公司的电池材料再生业务目前聚焦于磷酸铁锂电池回收,已基本实现磷酸铁锂电池锂、铁、磷、氟、镍、钴、锰的全元素回收。公司生产的日化材料主要有表面活性剂、硅油、水溶性聚合物、阳离子调理剂、有机硅及橡胶助剂材料等系列产品。产品应用于各类个人护理品、日常家居用品中,为领域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卡波姆位居行业第二②目前拥有产能5000吨,公司也是亚洲第一大两性表面活性剂生产商②。天赐日化多年服务全球知名大客户,配合进行关键原材料的开发和供应,持续扩大在欧莱雅、宝洁、联合利华等国际MNC的市场份额。天赐材料现国内布局15处生产工厂,江西省九江天赐是天赐材料最大的生产基地,也是全球最大的液体六氟磷酸锂制造基地。国内生产基地沿长江布局,辐射全国。2020年天赐材料国际启动化,已在美国、德国、摩洛哥、新加坡设立子公司,韩国设立实验室,加速全球化布局。天赐材料以研发和科技为先导,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拥有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广东省精细化工材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广东省企业技术中心、江西省企业技术中心、广东省动力锂电池电解质材料工程实验室,电化学储能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形成了研究-技术-应用的产品一体化评价体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精细化学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总体能力。截至2024年7月末,集团内专利超过502项专利获得授权。天赐材料秉持着质量至上,精益求精的质量理念,以提高产品质量为核心,不断提升服务品牌知名度和客户满意度,坚持质量行为准则,精益求精,不断超越,以优质产业链助力客户。凭借过硬的质量管理能力、稳打稳扎的运营管理水平,在2022年度荣获广州市政府设立的最高质量荣誉--广州市市长质量奖。2022年天赐材料广州分析检测中心荣获实验室CNAS认可证书。天赐材料专业的分析检测平台,在产品测试领域具备了国家及国际认可的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技术检测能力。天赐材料立足于构建先进的“绿色化学、循环经济、智能制造”制造和技术中心,确保在产品品质和运营水平上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在技术上以创新为龙头引领业务,以高品位的质量赢得客户,以细致可靠的服务取得市场信赖,一直坚持践行“绿色化学成就低碳美丽生活”的使命。
  • 发展进程: 公司是由广州市天赐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赐有限”)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公司。2000年6月6日,天赐有限在广州市工商局登记注册;2007年11月23日,经广州市工商局核准,天赐有限整体变更为广州天赐高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4401012048423。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主营业务为精细化工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属于精细化工行业,主要产品为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和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1、锂离子电池材料业务公司生产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主要为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磷酸铁锂,均为锂离子电池关键原材料。同时,围绕主要产品,公司还配套布局电解液和磷酸铁锂关键原料的生产能力,包括六氟磷酸锂、新型电解质、添加剂、磷酸铁、碳酸锂加工以及锂辉石精矿等。电解液和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在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和储能领域均有广泛应用。近几年来公司战略布局了锂离子电池材料循环再生业务,旨在通过开展电池回收、电池材料循环业务,增加低碳、低能耗、低成本原材料的供给,同时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增强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2024年,公司资源循环生产基地实现锂电池回收及锂材料深加工项目规模化量产,通过持续工艺优化与制造降本,包括工业级碳酸锂提纯能力提升以及冶炼、电池回收工艺的研发,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构建。同时,公司特种化学品产品正负极粘结剂及锂电池用胶类产品业务正在快速起量中,截至报告期末,电池用胶类产品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此外,对于新技术方向公司也同步做了拓展和新技术及产品开发,包括钠离子电池材料、固态电池电解质及材料等。2、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业务公司生产的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主要有表面活性剂、硅油、水溶性聚合物、阳离子调理剂、有机硅及橡胶助剂材料等系列产品,其中,日化材料下游产品应用为个人护理品,包括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洗手液、消毒杀菌产品、护肤品等;同时,日化材料还广泛应用于日常家居、衣物的清洁及护理上,下游产品应用包括卫浴、厨房等硬表面用清洁剂、皮革护理蜡和洗衣液等;特种化学品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公司的产品及应用技术为造纸、建筑、农药、油田、有机硅制品、橡塑和印染等领域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二)经营模式及业绩驱动因素1、经营模式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和解决方案服务的,集中多元化经营的精细化工企业。公司目前主营业务销售模式主要为直销并提供产品技术服务及解决方案。在生产上,公司通过以销定产的方式进行。采购方式上,公司以及下属控股子公司所需的原料、设备均通过公司集中采购。2、主要业绩驱动因素锂电池材料下游应用领域为锂离子电池产品,市场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产品(智能手机、照相机、笔记本电脑、家用工具等)、动力领域(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等)和储能领域等,其中,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是锂离子电池及其上游锂离子电池材料行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储能领域随着光伏、风电、电网储能及家庭储能的发展,增长速度加快也对锂电池材料行业有强大推动作用。公司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业务下游市场包括日用化学品市场和特定工业领域市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国民可支配收入水平的增长,追求美好及高品质生活的愿望推动个人护理品及日化品的消费持续增长。在特定工业领域的产品及技术应用,主要为工业领域内创新产品性能的突破、成本和环保等因素的提升提供专用化学品和解决方案,具有较好的增长空间。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锂离子电池材料2024年上半年同比下降32.84%,下半年同比下降9.5%,主要原因为2024年原料市场降价所致。日化材料2024年上半年同比上涨2.37%,下半年同比上涨1.61%,主要原因为原料市场涨价所致。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主要能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不适用主要产品生产技术情况主要产品的产能情况主要化工园区的产品种类情况报告期内正在申请或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情况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出现非正常停产情形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从事石油加工、石油贸易行业从事化肥行业从事农药行业从事氯碱、纯碱行业1、概述(一)2024年总体经营情况报告期内,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突破50%,锂电池材料行业需求进入平稳时期,电解液市场整体增速放缓,整个锂电池上下游产业链以消化库存和减缓资本开支为主,行业竞争仍然激烈。2024年新能源市场整体呈现“政策驱动+技术迭代+消费心智转变”的增长逻辑,插混与纯电双线并行,出口短期承压但长期潜力仍存。在此背景下,公司继续坚定不移地推进“一体化”与“国际化”战略布局,在产能建设方面成果显著。一方面,核心原材料产能不断扩充,整体竞争力仍然保持较好态势;另一方面,海外产能建设正在稳步推进,报告期内,公司核心产品电解液销量增长势头强劲,全年销售超过50万吨,较去年同比增长约26%。但由于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竞争加剧等多方面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电解液产品价格及单位盈利有所下降。整体而言,公司凭借完善的产业链一体化及横向协同的业务布局,克服了主要产品下跌等困难,竞争优势仍然明显。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18,297,342.63元,同比下降18.7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3,929,654.43元,同比下降74.40%;其中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为381,602,705.47元,同比下降79.08%。(二)主营业务开展情况1、锂离子电池材料锂离子电池材料方面,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持续的技术创新,公司实现了业务的稳健增长与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通过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成功与部分国际客户深化合作。此外,公司通过直接销售六氟磷酸锂、LiFSI等电解液核心原材料,开拓市场头部客户,进一步提升了产能利用率和市场份额。报告期内,公司重点推进含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的电解液配方产品及解决方案的策略取得明显效果,部分核心磷酸铁锂电池客户已批量引入使用并持续上量,预计随着高压快充电池的普及,LiFSI的使用量将进一步上升,为公司带来明显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正极材料业务方面,2024年磷酸铁锂行业面临产能扩张加速、动力储能需求端分化、海外市场逐步放量、价格竞争白热化的供需格局;产品技术迭代向高压实密度≥2.6g/cm³、补锂技术应用提高首效至96%、以及锰铁锂渗透等方面发展,公司成功开拓国内行业头部客户需求对接,持续推进批量导入工作,以及协同客户开发定制化产品;此外,磷酸铁锂前驱体磷酸铁行业今年维持供过于求格局,随着公司宜昌基地二期项目投产,交付能力持续上升,2024年公司全年磷酸铁交付9.5万余吨,较2023年增加109%,处于行业第一梯队。资源循环业务方面,公司持续推进全球锂辉石资源战略纵深布局,重点强化非洲区域资源整合能力。依托专业化属地运营团队,在尼日利亚、津巴布韦等核心资源国系统开展锂矿勘探、战略采购及渠道体系构建,同步通过矿山项目联合开发模式锁定高潜力资源标的,并已形成覆盖勘探、开采、选矿的全链条能力体系,为上游资源自主可控奠定坚实基础。此外,为对冲锂产品价格周期性波动风险,2024年公司系统性开展碳酸锂期货套期保值业务,有效平抑市场价格下行对产业链盈利水平的冲击,保障业务的经营稳定性。磷酸铁锂电池回收方面,公司完成渠道网络规模化拓展,深化与公交集团、出行平台等战略伙伴及头部拆解企业的协同合作,实现废料处理量成倍提高。同时通过拆解、破碎及冶炼工艺的技术迭代与产能扩容,单吨处理成本显著优化,形成兼具规模经济性与成本竞争力的行业优势,助力公司构建锂电材料全生命周期闭环生态。2、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日化材料方面,报告期内通过技术突围、生态协同与精准营销,公司实现了规模与质量的双重突破。日化材料业务2024年销量突破11万吨,同比去年增长6%,整体营收同比增长9%。随着公司实施深度绑定国内外大客户的营销策略,主推产品甲牛系列表活批量供应MNC客户。特种化学品方面,公司从“横向丰富产品线,纵向打通产业链”两个维度深入布局,粘结剂产品方案成功导入多家大客户,负极边涂胶性能通过动力头部客户实验验证并进入中试验证。同时推动正极非氟粘结剂项目在电子消费类和动力类客户应用验证导入,PU胶和有机硅胶粘剂增量明显,预计随着新产品的投放,公司的产品质量及交付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