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苏交科 - 300284.SZ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2-01-10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Jsti Group
成立日期
2002-08-29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专业技术服务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苏交科
股票代码
300284.SZ
上市日期
2012-01-10
大股东
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25.0769 %
董秘
潘岭松
董秘电话
025-86576542
所在行业
专业技术服务业
会计师事务所
广东司农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陈皓淳,耿启庆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000741339087U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2002-08-29
法定代表人
李大鹏
董事长
李大鹏
企业电话
025-86576542
企业传真
025-86576666
邮编
210019
企业邮箱
sjkdmb@jsti.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富春江东街8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工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业务。。

经营范围:国内外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总承包;上述项目的地质勘察、工程技术、施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和试验发展等;质检技术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环境与生态监测;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机动车辆、建筑工程专用机械的开发、制造、生产、销售;实业投资与资产管理;贸易经纪与代理,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建材批发,其他批发业;设计、制作印刷品广告;司法鉴定,社会经济咨询,经济信息咨询服务。一般项目:工程造价咨询业务;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司经营范围以公司登记机关最终核准的公司经营范围为准)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交科”)是基础设施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始终致力于提供创新性、引领性解决方案,打造国际化科技企业集团,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2012年1月10日,集团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300284)。

2015年5月,“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2016年,集团战略联合了全球领先的工程设计咨询服务商——EptisaServiciosdeIngenieria,S.L.(简称“Eptisa”)公司。

集团业务涉及公路、市政、水运、铁路、城市轨道、环境、航空和水利、建筑、电力等行业,提供包括投融资、项目投资分析、规划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程检测、安全咨询、数字化智能化、项目管理、运营养护、资产管理、新材料研发的全产业链服务。

目前已拥有120余家子公司,在全球20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60多个国家开展项目,现拥有8000多名正式员工。

2024年,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中,集团位列第67位;在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中,位列第85位。

多年来,集团围绕技术研发,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形成以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核心、30个部省级平台为支撑的平台群,对交通行业需求开展各类研究,多次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重大专项。

集团始终秉承“关注客户、质量第一”质量方针,坚持以卓越绩效管理为导向,持续提供专业规范的工程咨询服务,公司自2018年-2020年,连续3年获得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版最高等级AAA认证,2021年认证标准修订后,获得最高等级AAA+认证;2022年按照分级认证新标准,获得最高等级AAA+认证。

2022年,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省省长质量奖”成为十家荣获省长质量奖的企业之一,系江苏省交通领域第一家获得该荣誉的企业。

未来,苏交科将持续立足本地、放眼全球,以数据底座、正向设计打造业务中台,以管理知识及能力沉淀为管理中台,以数字化、产业化为双助推器,突破能力上限,打造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智库型科技平台,助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商业规划

(一)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1、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场景规模化落地,促进行业变革与重塑截止目前,我国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示范区域已完成超过500公里公路干线通道智慧扩容,各示范区域都在开展基于大模型的路网运行监测预警、大流量路段干线主动管控、一张网出行服务等应用场景,构建多层级精细化交通管控模型。

报告期内,交通运输部、财政部联合发布第二批12个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区域,两批入选区域总里程超过6万公里(公路约5.4万公里、水路7500公里),基本实现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的覆盖。

下一步,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还将重点推动跨区域、跨流域大通道的联通,以及都市圈、城市群重点区域的联网,进一步推动创新应用场景的规模化落地,促进交通运输行业流程再造、系统重塑。

2、无人机技术已正式纳入公路智能化管理的国家战略布局为加快推进低空无人机等技术在公路巡查检查中的应用,提升公路巡查检查和应急勘察效能,报告期内交通运输部下发《关于组织开展低空无人机应用公路巡查检查先行试验项目的函》,围绕桥梁、边坡巡查及应急抢通场景,确定21个全国低空无人机应用公路巡查检查先行试验项目名单。

这种立体化、智能化的交通管理模式,代表了未来公路运营管理的发展方向。

3、科技赋能监测预警技术,助力提升公路防灾抗灾能力为扎实推进公路基础设施监测预警工程,全面提升公路防灾抗灾能力,报告期内交通运输部组织公布了第二批高速公路监测预警应用示范项目清单。

同时,建立高速公路监测预警设施布设动态督导、每周调度机制,要求在2025年汛期前布设完成高速公路较高以上灾害风险路段监测预警设施,开展公路安全韧性提升行动和高速公路监测预警能力专项提升行动。

4、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紧抓当前内河航运发展机遇,报告期内交通运输部等六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全面构建畅通高效、绿色智慧、安全韧性、保障有力的现代化内河航运体系为目标,发布7方面23项重点任务,力争到2030年航道网络化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高等级航道电子航道图覆盖率达到85%。

港口综合运输枢纽作用明显发挥,集疏运体系更加完善。

长三角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基本建成。

内河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比进一步提升。

(二)公司主要业务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程咨询和工程承包两大类,其中,工程咨询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也是报告期内营业收入构成的主要构成部分。

苏交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性、引领性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

业务涉及公路、市政、水运、铁路、城市轨道、环境、航空和水利、建筑、电力等行业,提供包括投融资、项目投资分析、规划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程检测、安全咨询、数字化智能化、项目管理、运营养护、资产管理、新材料研发的全产业链服务。

1、工程咨询业务工程咨询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服务行业,为工程建设从投资决策到建设实施提供全过程、专业化服务的智力密集型行业,包括规划咨询、勘察设计、环境业务、综合检测、项目管理等,业务领域涉及公路、桥梁、港口河海工程、市政公用工程、轨道交通、建筑工程、环境工程、水利工程、水文地质、岩土工程等。

工程咨询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二是为工程的实施提供质量、进度和成本的控制。

2、工程承包业务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用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模式。

工程承包业务主要指受业主委托,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负责。

(三)公司主要产品公司主要业务架构及主要产品情况如下:(四)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工程咨询业务经营模式公司依靠已经建立的各种业务渠道、信息网络和客户关系,广泛收集与自身业务有关的项目信息,并指派专人做好客户关系的维护与跟踪工作。

公司获取工程咨询业务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参与公开招标针对客户公开发布的招标公告信息,由各业务单元实施投标,集团市场管理中心对投标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2)接受客户邀请招标公司在工程咨询行业内具备一定的声誉和优势地位,一些项目的建设单位会向公司发出项目投标邀请,公司通过投标方式承接业务,集团市场管理中心对投标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

(3)客户直接委托客户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等相关规定,直接委托公司开展工程设计咨询业务。

2、工程总承包业务经营模式公司与施工企业组成联合体参与工程总承包项目投标,项目中标后,勘察设计环节的工作由公司自行完成;施工环节中,公司主要负责施工过程管理(包括施工方案设计、关键原料采购、施工过程全程监控等),施工中的劳务则采取分包的方式进行。

(五)公司市场地位苏交科是国内首家工程咨询A股上市公司,在工程咨询领域市值持续领先。

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引进外国智力示范单位,在科技创新、企业资质、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方面,表现突出。

2024年,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和“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榜单中,苏交科分别位列第67位和第85位。

(六)公司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坚定打造从传统设计院向“智库型科技企业”跃迁转型2025年上半年,面对传统勘察设计行业下行压力,公司坚定战略导向,坚持转型发展,以管理、业务双中台为基础,依托AI等新技术,全力打造数字化业务管理能力和算力服务能力,构建五大云平台——新型基建云平台、低空综合巡检云平台、城市安全云平台、绿色低碳云平台及物流云平台,坚定从传统设计院向“智库型科技企业”跃迁转型。

报告期内,公司传统业务有所下滑,但城市生命线、多式联运、低空经济、轻量化检测、绿色低碳、路面材料等新兴业务实现了超过100%的增长。

2、围绕智库型科技企业发展目标,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实现核心业务突破报告期内,公司“新型道路材料国家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升级项目”、“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创新能力升级项目”获批国家发改委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项目。

公司紧抓“十五五”、强国等重大国省要求,“十五五”交通规划取得重大突破。

公司强化智库引领,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推出桥梁健康监测系列著作,助力交通强国战略;桥梁健康监测系统技术成果“智能守护中国桥”登陆央视《探索交通》栏目;赋能南京“无人机+智慧交管”开启AI智能执法新范式,获央视新闻专题报道;打造民航工程首个无人化智慧材料试验室,获央视新闻专题报道;作为国内首份公路领域AI技术专项报告《公路行业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路线图》编制合作单位,提供技术支持。

3、持续深化低空产业生态布局,创新研发低空平台,大力拓展低空业务发展低空经济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力点,近年来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苏交科积极响应国家发展低空经济的战略部署,持续深化低空产业生态布局,专注低空技术服务领域的创新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作为主要参编单位参与的江苏省《低空起降场(点)布设指南》《低空空域划设(提报)指南》两项省级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这是全国首个省级低空基础设施规划布设指南,是江苏省在低空经济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成果,为江苏省低空经济安全健康有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江苏省综合交通运输学会低空经济发展产业研究院先后召开了管委会会议和学术委员会会议,进一步明确了2025年产业研究院科技创新和产业融合的重点工作计划,策划2025年8月举办江苏省无人机应用技术技能竞赛,推进江苏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自主研发了“无人机自主运维与智能管控一体化低空AI综合巡检平台”(以下简称“低空AI综合巡检平台”),并于2025年6月13日在第九届2025世界交通运输大会和首届交通科技与产业创新发展大会上隆重发布。

低空AI综合巡检平台着力于解决现有无人机巡检作业存在的效率瓶颈、数据孤岛、响应滞后、操作门槛等痛点,创新性地构建了“任务管理—航线规划—飞行监控—智能识别—数据归档”全流程智能闭环系统,依托预训练模型的AI识别能力、飞行全流程智能决策与可视化作业管理技术等核心技术,全面满足复杂场景下的无人化巡检作业需求。

目前公司已构建起完整的低空经济产品体系,成功研发包括“空域服务管理平台、低空监管服务平台、低空AI综合巡检平台”在内的三大核心平台,不仅完善了公司在低空领域的技术布局,更形成了覆盖空域管理、运行监管到智能巡检的全链条解决方案。

此外,公司还创新研发了低空经济无人机空地一体化平台,包含交警业务、运营养护等应用场景、AI算法仓三大模型及飞控管理,并在无人机交管领域推广应用。

报告期内,该平台协助南京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针对“无人机+智慧交管”迅速构建体系化无人机空地联动管控整体解决方案,首创全国空地联动管控体系,拓展“巡、查、管、控、处、联”六大应用场景,并打造全国首个无人机非现场执法系统,实现与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的无缝对接。

实践数据显示,该体系应用后,事故平均处置时间缩短至7.9分钟,较传统方式效率提升超10倍,累计现场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000余起,大幅提升警情处置效率与交通管理效能。

4、深化区域市场战略布局,优势领域持续发力,重点领域创新突破,新兴领域全面发力江苏和粤港澳大湾区是公司两大核心基地。

报告期内,中标南京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江南段项目、启扬高速公路扬州西北绕城段扩建工程两个重大项目;中标G30连霍高速墟沟互通至林东枢纽段综合扩容改造项目,突破传统改扩建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三扩容、三改造”的高速公路综合扩容方案;响应江苏省“大件运输一件事”改革工作要求,打造大件运输“智能选线”品牌,助力江苏率先实现大件运输智能选线,实现“秒批”不等待、物流降本增效。

中标历史上最大规模也是近一年广州市场发包体量最大的综合检监测项目——广州市白云区螺涌村、松南村、松北村城中村改造项目第三方检测监测服务;首次中标广东省检项目——2025年全省在役干线公路技术状况检测评价项目;中标广州市城市道路桥梁健康监测项目和广州市国省道道路基础设施风险监测预警系统服务设施采购项目;中标茂名市电白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一期),实现公司在广东承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类项目零的突破。

在国内属地化市场拓展方面,在西北,中标第十师北屯市生态环境导向开发(EOD)项目,实现在新疆建设兵团自主承接设计咨询项目“零”的突破;中标2025年公路建设项目竣工质量检测服务项目,实现在云南省竣工复测项目零的突破;中标公司历史上最大跨径悬索桥施工监控项目(1,575m)——巍山至凤庆高速公路第三方服务项目。

在华南,落地厦金大桥数字底座、福建漳州高新区智慧交通项目、海口市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一期)项目。

国际化战略和全球化布局是公司实现全球领先科技企业发展愿景的必由之路,也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双循环”战略的重要实践。

EPTISA作为苏交科实现国际化战略的核心载体,报告期内在全球市场挑战中逆势增长,充分发挥JSTI+EPTISA的协同效应,显著提升了苏交科的国际影响力和品牌力。

5、汇聚资源,驱动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聚焦科技创新核心战略,公司通过资源整合加速创新能力建设,筑牢持久发展根基。

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授权专利94项,其中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60项,外观设计专利4项。

公司子公司广东惠和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成功获广东省科技厅认定为“广东省节能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报告期内,公司主持参与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项目“盾构隧道服役期结构性能演化机理与协同维护技术”等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公司获得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1项、IRF国际道路奖提名奖1项,省政府颁发的科学技术奖2项。

公司主编的4项江苏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此外,公司致力于成为一个行业领导者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完善ESG策略体系,积极提升ESG治理水平,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公司的经营决策当中。

报告期内,公司《2024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报告)获WindAA评级。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前身为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成立于2002年8月29日。

2008年8月25日,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召开第三十三次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以截至2008年6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247,796,817元为基数,以整体变更的方式共同发起设立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股本总额为180,000,000元,剩余67,796,817元作为资本公积金。

同日,公司发起人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一致同意设立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并审议通过了公司章程、选举了第一届董事会董事和第一届监事会中由股东代表出任的监事。

江苏天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为此出具了天衡验字(2008)71号《验资报告》。

公司中文名称由原“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名称由原“JiangsuTransportationInstitute”变更为“JSTIGROUP”。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凌晨 2025-03-06 200 11.24 元 117600 高管
李大鹏 2025-03-03 -600000 11.59 元 3456600 董事
李大鹏 2025-02-28 -400000 11.8 元 4056600 董事
张海军 2025-02-25 -200000 12.1 元 4155500 高管
凌晨 2025-02-12 -39100 11.2 元 117400 高管
何兴华 2024-12-25 -19000 11.18 元 57200 高管
王军华 2024-12-17 -24100 11.03 元 66093600 董事
王军华 2024-12-16 -1362100 11.32 元 66117700 董事
王军华 2024-12-13 -87900 11.75 元 67479800 董事
王军华 2024-12-12 -1350000 11.85 元 67567700 董事
朱晓宁 2024-12-12 -400000 11.9 元 2952800 董事、高管
张海军 2024-12-05 -200000 11.36 元 4355500 高管
张海军 2024-12-04 -430000 11.39 元 4555500 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