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苏交科
- 企业英文名: Jsti Group
- 实际控制人: 广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300284.SZ
- 注册资本: 126282.7774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2-01-10
- 大股东: 广州珠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3.08%
- 董秘: 潘岭松
- 董秘电话: 025-86576542
- 所属行业: 专业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广东司农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陈皓淳、耿启庆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水西门大街223号
- 概念板块: 工程咨询服务 江苏板块 富时罗素 破净股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房屋检测 低空经济 空间计算 新型城镇化 储能 雄安新区 核污染防治 车联网(车路云) 海绵城市 PPP模式 央国企改革 水利建设 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2-08-29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000741339087U
- 法定代表人: 李大鹏
- 董事长: 李大鹏
- 电话: 025-86576542
- 传真: 025-86576666
- 企业官网: www.jsti.com
- 企业邮箱: sjkdmb@jsti.com
- 办公地址: 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富春江东街8号
- 邮编: 210019
- 主营业务: 工程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业务。
- 经营范围: 国内外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建筑安装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总承包;上述项目的地质勘察、工程技术、施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和试验发展;质检技术服务,科技中介服务,环境与生态监测;建筑材料、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机动车辆、建筑工程专用机械的开发、制造、生产、销售;实业投资与资产管理;贸易经纪与代理,机械设备、五金产品及电子产品批发,建材批发;设计、制作印刷品广告;司法鉴定,社会经济咨询,经济信息咨询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工程造价咨询业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苏交科”)是基础设施领域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始终致力于提供创新性、引领性解决方案,打造国际化科技企业集团,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2012年1月10日,集团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股票代码:300284)。2015年5月,“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2016年,集团战略联合了全球领先的工程设计咨询服务商——EptisaServiciosdeIngenieria,S.L.(简称“Eptisa”)公司。集团业务涉及公路、市政、水运、铁路、城市轨道、环境、航空和水利、建筑、电力等行业,提供包括投融资、项目投资分析、规划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程检测、安全咨询、数字化智能化、项目管理、运营养护、资产管理、新材料研发的全产业链服务。目前已拥有120余家子公司,在全球20多个国家设立分支机构,60多个国家开展项目,现拥有8000多名正式员工。2024年,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中,集团位列第67位;在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中,位列第85位。多年来,集团围绕技术研发,坚持自主创新,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创新型企业”、“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和“国家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形成以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为核心、30个部省级平台为支撑的平台群,对交通行业需求开展各类研究,多次获得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技重大专项。集团始终秉承“关注客户、质量第一”质量方针,坚持以卓越绩效管理为导向,持续提供专业规范的工程咨询服务,公司自2018年-2020年,连续3年获得质量管理体系升级版最高等级AAA认证,2021年认证标准修订后,获得最高等级AAA+认证;2022年按照分级认证新标准,获得最高等级AAA+认证。2022年,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颁发的“江苏省省长质量奖”成为十家荣获省长质量奖的企业之一,系江苏省交通领域第一家获得该荣誉的企业。未来,苏交科将持续立足本地、放眼全球,以数据底座、正向设计打造业务中台,以管理知识及能力沉淀为管理中台,以数字化、产业化为双助推器,突破能力上限,打造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智库型科技平台,助推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要业务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工程咨询和工程承包两大类,其中,工程咨询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也是报告期内营业收入构成的主要构成部分。苏交科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创新性、引领性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业务涉及公路、市政、水运、铁路、城市轨道、环境、航空和水利、建筑、电力等行业,提供包括投融资、项目投资分析、规划咨询、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工程检测、安全咨询、数字化智能化、项目管理、运营养护、资产管理、新材料研发的全产业链服务。1、工程咨询业务工程咨询是以技术为基础的服务行业,为工程建设从投资决策到建设实施提供全过程、专业化服务的智力密集型行业,包括规划咨询、勘察设计、环境业务、综合检测、项目管理等,业务领域涉及公路、桥梁、港口河海工程、市政公用工程、轨道交通、建筑工程、环境工程、水利工程、水文地质、岩土工程等。工程咨询的作用有两个方面,一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二是为工程的实施提供质量、进度和成本的控制。2、工程承包业务工程总承包是国际通用的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模式。工程承包业务主要指受业主委托,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服务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负责。(二)主要产品公司主要业务架构及主要产品情况如下:(三)主要经营模式1、工程咨询业务经营模式公司依靠已经建立的各种业务渠道、信息网络和客户关系,广泛收集与自身业务有关的项目信息,并指派专人做好客户关系的维护与跟踪工作。公司获取工程咨询业务的具体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种:(1)参与公开招标针对客户公开发布的招标公告信息,由各业务单元实施投标,集团市场管理中心对投标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2)接受客户邀请招标公司在工程咨询行业内具备一定的声誉和优势地位,一些项目的建设单位会向公司发出项目投标邀请,公司通过投标方式承接业务,集团市场管理中心对投标过程进行标准化管理。(3)客户直接委托客户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工程建设项目勘察设计招标投标办法》等相关规定,直接委托公司开展工程设计咨询业务。2、工程总承包业务经营模式公司与施工企业组成联合体参与工程总承包项目投标,项目中标后,勘察设计环节的工作由公司自行完成;施工环节中,公司主要负责施工过程管理(包括施工方案设计、关键原料采购、施工过程全程监控等),施工中的劳务则采取分包的方式进行。1、概述2024年,是苏交科坚定使命愿景、加速推进战略落地的奋进之年。面对全球局势的复杂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挑战,公司管理层带领全体员工干字当头、迎难而上,坚持高质量发展,优化经营管理,强化科技创新,稳步前行。1、核心业务稳固发展,行业地位保持稳定报告期内,公司工程咨询业务承接额保持稳定增长,其中海外子公司EPTISA在全球市场挑战中逆势增长,展现强劲韧性。从业务类型来看,以智慧、数字化为主的新型数字业务实现快速增长。从区域来看,公司双总部所在的两个重点区域市场江苏和广东均实现了稳定增长。2024年,在美国《工程新闻记录》(ENR)“全球工程设计公司150强”和“国际工程设计公司225强”榜单中,苏交科分别位列第67位和第85位。2、科技赋能,夯实智库型科技企业根基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智库型科技企业发展目标,不断提升技术品牌影响力,取得多项历史性突破。公司作为智库战略支撑单位,积极承担重点课题研究,深度支持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研讨、低空经济调研、农村公路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等研究工作,推动行业政策制定和实践落地。2024年,公司首次参编广东省及广州市“十五五”系列规划,实现零的突破。3、绿色低碳,深耕双碳产业发展报告期内,公司双碳产业持续突破,助力绿色交通高质量发展。子公司交科能源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其自主研发的飞轮储能高速公路服务区智慧扩容技术入选南京市市级重点应用场景名单。此外,公司联合申请建立的“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中心”成功获批,将在绿色低碳交通领域持续深化研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行业绿色发展。公司致力于成为一个行业领导者和可持续发展的典范,积极响应“双碳”目标及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完善ESG策略体系,积极提升ESG治理水平,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公司的经营决策当中。2024年,公司ESG评级继续获评WindA级,并荣获凤凰卫视ESG年度传播影响力先锋奖、中国证券报第二届国新杯ESG金牛奖碳中和二十强、2024年度上市公司最佳ESG实践奖、第二届易董ESG+8“价值100”等多个ESG奖项。公司《向“绿”而行,勇立潮头“碳”新路》案例入选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低碳品牌100佳。4、数字化转型,推动产业智能升级在数字化、产业化新赛道上,公司深化布局、勇攀高峰。轻量化监测产品荣获交通运输部监测预警应用示范揭榜挂帅第一名,并斩获省级科技一等奖3项。深入公路桥梁监测预警与应急抗灾关键领域,累计实施70余个示范应用工程,覆盖多省百余座风险点桥梁。城市生命线一体化建设持续推进,江苏省内六地市及区县项目频传捷报。在低空经济领域,公司联合企事业单位和科研机构成立了江苏省低空经济发展产业研究院,打造低空飞行监管平台,创新“试飞基地+产业园”模式,积极参与低空产业低空相关规划、课题研究、标准制定,为行业发展提供智慧支持。5、持续构建高能级创新矩阵,以技术突破驱动长效发展科技创新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战略引擎,公司倾斜资源,强化科研平台集群建设,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报告期内,公司获得授权专利180项,其中发明专利72项,实用新型专利99项,外观设计专利9项,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公司承担的江苏省高价值专利培育计划项目通过省知识产权局验收。公司新型道路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连续五年持续承担交通部“国检”(路、桥、隧、交通工程总体组),打造“国检”品牌和发挥“国检”效应,打开相关省份市场,连续获取山东、安徽、湖北、湖南、宁夏、青海、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路桥检监测项目,牵头完成31个省份及5个计划单列市交安设施检测数据处理和交通安全设施风险评估工作。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自主研发的桥梁简易感知报警设备入选“交通部高速公路监测预警应用示范典型案例(第一批)”。主导3000m级超大跨桥梁建设预可行性研究,推动国际桥梁科技创新,助力交通强国建设。报告期内,公司主持参与了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大跨桥梁状态实时诊断的北斗/GNSS多源融合理论及数字孪生方法”等1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公司获得部省级奖项共39项,其中省科技厅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中国公路学会“天工杯”数字交通及智能建造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2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公司获批交通部第一批行业标准验证点建设(共6家),主编的10项江苏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4项科技成果被列入“交通部公路基础设施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技术及案例汇编”。6、卓越管理,夯实高质量发展模式公司经营管理体系持续优化,获得主管部门高度认可。质量升级版认证AAA+评级保持领先,《“双中台双循环”苏交科高质量发展模式》获评苏浙皖赣沪先进质量管理方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