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晶光电 - 002273.SZ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08-09-19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叶仙玉
企业英文名
Zhejiang Crystal-Optech Co., Ltd.
成立日期
2002-08-02
董事长
李夏云
注册地
浙江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水晶光电
股票代码
002273.SZ
上市日期
2008-09-19
大股东
星星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8.9 %
董秘
韩莉
董秘电话
0576-89811901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陈志维;沈飞英
律师事务所
上海锦天城(杭州)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000742004828D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浙江
成立日期
2002-08-02
法定代表人
李夏云
董事长
李夏云
企业电话
0576-89811901
企业传真
0576-89811906
邮编
318014
企业邮箱
sjzqb@crystal-optech.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三甲街道开发大道东段2198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以精密光学薄膜元器件产品为主,逐步延伸到薄膜光学面板产品、半导体光学产品、汽车电子(AR+)产品和反光材料产品

经营范围:电子元器件制造;光电子器件制造;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虚拟现实设备制造;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智能机器人的研发;智能机器人销售;工业机器人制造;工业机器人销售;汽车零配件批发;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零部件研发;机械零件、零部件加工;机械零件、零部件销售;光学玻璃制造;光学玻璃销售;功能玻璃和新型光学材料销售;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专用设备销售;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机械设备研发;机械设备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进出口;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机械设备租赁;软件开发;软件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模具制造;模具销售;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物业管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卓越的一站式光学解决方案专家”,提供从元器件到模组及解决方案的一站式专业服务。

在“全球化、技术型、开放合作”三大战略方针的指导下,水晶光电与国内外终端客户建立了全面、深入且稳固的合作关系,在薄膜光学、半导体光学、精密制造等领域拥有强大的综合竞争优势。

展望未来,水晶光电将始终深耕光学赛道,以薄膜光学、光学冷加工、半导体光学、光学系统设计等核心技术为轴,布局消费电子、车载光电、元宇宙光学三大行业,构建成长第二、第三曲线。

商业规划

1、公司主要产品及其用途报告期内,公司专注于成像光学零组件、汽车电子(AR+)、反光材料等领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覆盖光学元器件、模组及解决方案,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相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金融支付、安防监控、车载光电、AR/VR等领域。

(1)消费电子(2)汽车电子AR+①车载光学(3)反光材料反光材料业务由公司旗下控股子公司夜视丽开展。

2、经营模式公司拥有独立的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

研发方面,公司设立中央研究院,承担了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探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驱动产品开发,依托IPD项目管理方式构建结构化的研发流程,实现跨部门团队的产品协同开发;采购方面,公司对采购进行集中管理,战略寻源、成本管理、采购执行三权分立架构,战略寻源和成本管理由集团直接管理,采购执行由集团和事业部共同管理;生产方面,公司针对高频率半成品、通用型产品、定制化产品分别采用预先库存模式、专业化流水式生产模式、工艺专业化装配型生产模式组织生产;销售方面,公司主要采用直接销售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3、公司所处行业情况(1)消费电子行业2025年上半年,中国市场补贴政策有效刺激本土消费,拉美、亚太及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因5G升级带来的强劲换机需求抵消了欧美疲软,美国厂商应对关税威胁实施提前备货策略,叠加产品高端化趋势推动市场的营收增长,以上因素共同构成支撑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实现增长的核心动力。

据IDC数据显示,2025年一、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均保持1%~2%的同比增速。

与此同时,端侧模型的精简优化与次旗舰芯片的强大支持,助力AI手机快速发展,并加速从高端机型向中端机型的渗透。

Canalys预测,2025年AI手机渗透率将达到34%,这一显著趋势有望进一步激发消费者的换机热情。

此外,Canalys及IDC均预测,2025—2029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继续保持温和增长态势。

在硬件层面,摄像头仍是智能手机的创新核心,潜望式长焦的应用、手机主摄CMOS感光元件尺寸不断变大等光学升级持续推进,相关光学企业将直接受益于这一趋势。

作为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深度融合的产物,AIoT正加速推动智能家居、工业4.0、智慧城市等领域的智能化转型。

其中,光学技术扮演着“眼睛”与“感知”的关键角色,摄像头负责获取2D平面信息,而3D光学传感技术则可捕捉空间3D信息,二者共同构成AIoT实现“感知-传输-决策”闭环的关键要素。

展望未来,“光学+AIoT”将深度渗透工业、城市、医疗等场景,为光学行业开辟广阔的市场空间。

多年来公司深耕消费电子产业,已成为众多国际巨头企业的核心合作伙伴,具备光学设计、精密加工及消费级量产制造方面的专业经验和领先优势。

未来公司将持续加深与产业龙头企业的业务合作,不断开发创新光学产品,助力客户成功实现光学创新升级方案的落地。

(2)车载光学行业2025年上半年,国内汽车市场在“以旧换新”政策的持续带动下,继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汽协)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汽车产量与销量同比分别增长12.5%和11.4%。

在全球市场格局中,中国市场表现尤为突出,上半年全球市场份额达到36%,成为推动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主要引擎,充分彰显了国内汽车产业的强劲韧性。

在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行业竞争方向也迎来了关键性的调整。

5月31日,中汽协发布了《关于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倡议》,随后多家主流汽车厂商集体跟进响应,共同推动行业转向“卷技术、卷服务”的新竞争观。

在智能座舱领域,HUD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尤其AR-HUD的市场规模及渗透率更呈现出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从市场发展导向来看,HUD作为智能汽车交互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有望成为主流智能汽车的标配,行业整体正朝着技术标准化、产品模块化的方向加速迈进。

从AR-HUD的技术发展来看,其竞争焦点已从单纯的成本竞争逐步转变为对用户体验的优化升级,那些具备更高亮度、更清晰显示效果、更大显示画幅的HUD产品,已逐渐成为行业头部厂商的首选。

目前,行业头部AR-HUDTier1供应商已开始积极布局Lcos、斜投影、光波导等创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

在智能驾驶领域,随着车载市场对驾驶安全的要求日益提升,激光雷达行业迎来关键发展期。

据高工智能汽车研究院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激光雷达前装交付量同比大幅增长76.35%,持续保持高增速,充分反映出市场对激光雷达的旺盛需求。

除了车载市场这一核心应用场景外,机器人领域对环境感知精度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激光雷达的潜在需求进一步打开,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增长动力。

公司车载光学业务以HUD及激光雷达视窗片产品为核心,市场份额始终保持前列,展现出强劲的市场竞争力。

展望未来,公司将持续开拓优质客户,不断优化客户结构,稳步提升盈利水平。

(3)AR/VR行业2025年以来,全球AI/AR眼镜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小米、雷鸟创新、Rokid、Meta、Google、阿里巴巴等众多知名品牌相继发布或展示其新款AI/AR眼镜产品,多个全球头部玩家加速入局,推动产业落地。

在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突破的强劲驱动下,智能眼镜市场需求快速释放,AR眼镜凭借其沉浸式交互特性,有望成为下一代人机交互的核心载体,进而重塑大众的工作模式与社交场景。

从产业价值链来看,光学部件,尤其是作为显示组件核心的光波导片,是AR眼镜硬件成本占比颇高的关键环节,其技术成熟度与成本控制能力,是推动AR眼镜从“小众科技产品”向“大众消费品”渗透的核心因素之一。

随着供应链成本下降与生态内容爆发,AR眼镜的光学组件市场正蓄势待发,有望成为消费电子领域的新增长极,开辟出一片充满潜力的市场蓝海。

公司多年来专注AR、VR领域的技术研发布局,现已形成显示系统(波导片)、3D模组、核心光学元器件、衍射晶圆及反射方片以及其他智能头戴设备需要采用的2D、3D相关光学产品的业务布局。

公司将携手行业领头羊,着力为客户解决AR/VR领域的光学难题,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4、公司“十五五”发展战略“十五五”期间,水晶光电将继续秉持“全球化、技术型、开放合作”的战略方针,依托公司在光学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与优质的客户资源,聚焦核心业务板块,以创新驱动关键技术突破、深化场景化应用协同、提升全球化运营效率。

在持续夯实消费电子、车载光电、AR/VR三大成长曲线的同时,积极布局泛机器人、医疗光学等新兴领域,致力于成为集元器件、模组及整体解决方案于一体的一站式光学专家。

公司始终坚持成长性思维,注重高质量发展,持续完善风险管控体系,筑牢全球化运营的稳健根基。

基于行业发展趋势与公司核心能力,“十五五”战略重点聚焦以下三大目标:第一,构建具备抗风险、抗冲击能力的双循环运营体系,实现内销与出口比例处于安全均衡区间,推动海内外管理与运营规模的基本平衡;第二,成为全球AR光学显示解决方案的龙头企业,打造涵盖光波导、核心光学元器件和3D视觉的多元化产品矩阵,构建以全球科技巨头企业为主的客户结构,实现从元器件解决方案商向显示光学模块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突破;第三,成为大客户光学元器件及模块解决方案的核心战略伙伴,持续优化包括滤光片、微棱镜、薄膜光学面板等的丰富产品矩阵,实现组织能力、团队配置与客户需求的高效协同。

为保障“十五五”战略全面落地,公司将积极推动组织、人才、市场、技术与制造体系的系统性升级,全面进入“水晶光电2.0”发展新阶段。

过去十年,水晶光电深耕消费电子光学领域,已成为行业细分市场的领军者;面向未来,我们将坚定战略方向,全面推动目标落实,力争进入全球光学产业第一梯队。

全体水晶人将以坚定的信念开启新征程,不忘初心,坚毅前行!

5、主营业务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锚定消费电子、车载光学、AR/VR三大核心业务方向不动摇,以“坚持二缩三降,落地现场主义,建设双循环,乘势再成长”为经营方针,通过高效整合资源布局,深化内部管理升级,持续夯实内生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从消费电子向车载光学、AR/VR领域稳步转型;同时精准聚焦核心战略项目,稳健推进业务发展和战略有效落地,为后续发展筑牢根基。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20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3.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1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7.35%。

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情况如下:消费电子业务:2025年上半年,全球消费电子行业复苏态势持续深化,在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的双重驱动下,行业景气度稳步攀升,行业呈现出技术革新、结构优化和模式升级的高质量复苏特征,正加速从周期性调整期迈向以AI技术为代表的创新驱动型新增长阶段。

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电子业务稳健增长,为公司全年目标达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光学元器件业务,持续加大新品研发投入,深化与核心大客户的战略绑定,在深耕传统业务的基础上精准捕捉优势产品的市场机遇,并通过阿米巴经营体系迭代优化管理效能,实现产品结构与盈利模型的双重升级。

报告期内,稳步推进与北美、韩系大客户的业务合作。

越南生产基地完成二期产能扩建,新增高端滤光片生产线,打造辐射东南亚市场的核心制造枢纽;积极优化产品结构,着力提升高价值产品的占比与核心竞争力。

涂布滤光片产品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应用场景拓宽至无人机、运动相机、车载等领域,行业地位进一步凸显。

北美大客户涂布滤光片项目,攻克多项技术难关,突破行业技术壁垒,成功实现量产。

微棱镜产品则凭借核心竞争力积极争夺市场份额,持续巩固客户端核心供应商地位;公司传统单反相机业务,依然保持较高市占率,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薄膜光学面板业务,秉持优化业务结构及深化全球化布局的经营思路,进一步深化阿米巴经营模式,激发团队效能,同时结合全流程降本增效举措夯实管理根基,持续强化成本控制与良率优势,实现销售与利润的双增长,成为驱动公司业绩提升的核心引擎。

在业务层面,不断深化与北美大客户的战略合作,稳步提升手机端产品市场份额,同时完成消费电子终端品类全覆盖,稳步巩固细分市场龙头地位。

在非手机领域,车载光学面板、无人机光学视窗、运动相机保护镜片等产品规模同比增长,市场拓展成效显著;在战略层面,加速推进海外布局,越南生产线完成产能爬坡并实现量产,已具备对东南亚客户快速响应与交付能力,海外营收占比逐步提升;在内部管理层面,通过精细化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同时深化数字化系统建设,构建覆盖全业务流程的智能管理体系,为智能制造转型筑牢稳固根基。

半导体光学业务,持续拓展窄带新应用,在芯片镀膜等主力产品领域稳固市场高份额优势,同步构建新技术能力,规划具有战略意义的未来产品,锁定新业务方向;3D模组业务,公司聚焦业务结构优化与技术架构升级,深化协同机制,落实精益管理,实现经营业绩同比显著增长。

在市场拓展方面,不断扩大3D业务代工规模提升设备稼动率,优化产品结构增强盈利能力。

在技术创新方面,持续深耕技术打造3D视觉全栈方案,突破机器人市场技术壁垒,抢占头部客户份额。

车载光学业务:公司AR-HUD产品在国内新能源旗舰车型的市场渗透率显著提升,新产品的核心技术指标取得突破性进展,领先优势进一步凸显。

上半年,在市场拓展方面,与国内战略大客户深度协同,成功拿下LCOS技术路线AR-HUD项目定点,并斩获国内一流主机厂及知名合资品牌多个新项目订单,市场覆盖度持续扩大;在技术研发方面,全新研发的斜投影样机较现有AR-HUD,在AR融合效果、指向精准度等核心指标上实现质的飞跃,得到多家头部车企的高度认可;在内部管理方面,通过推进自动化改造与深化降本增效等举措,实现单位成本同比下降,叠加数字化追溯系统的全面应用,为后续提质增效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AR/VR业务:公司深度把握AR/VR行业智能化、轻量化发展机遇,与国内外头部企业展开战略协同,在反射光波导、衍射光波导及光机技术领域实现多项关键突破。

报告期内,作为战略项目的反射光波导技术,通过核心工艺攻关与NPI产线建设,成功打通量产路径并与头部企业达成深度合作;衍射光波导领域深化与Digilens的技术协同,升级体全息产线并实现小批量商业级应用落地;光机零组件业务同步启动战略布局,推动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光学元件技术向AR/VR智能眼镜场景迁移,进一步夯实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AI驱动的沉浸式交互体验与元宇宙生态构建浪潮中,以技术领先性与量产能力为基石,加速抢占智能眼镜光学解决方案市场先机,成为AR/VR产业链中兼具创新力与产业化能力的核心参与者。

反光材料业务:公司聚焦“人、车、路”三大反光业务领域,积极拓展国内外市场,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与服务,持续巩固市场竞争优势,稳步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

报告期内,着力整合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打破部门间的协同壁垒,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高效利用;组建专业研发团队改良传统工艺,有效提升了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全方位完善内部品质管控与技术体系,制定严格质量检测标准与流程,加强生产过程实时监控与检验,确保每件产品都符合高品质要求。

发展进程

本公司前身星星集团浙江水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星星集团有限公司与浙江水晶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于2002年8月2日在浙江省台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登记,注册号为3310021015099,注册资本1,201万元,法定代表人叶仙玉,注册地址为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星星塑料工业园区9号厂房。

2006年11月30日星星集团浙江水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浙江水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06年12月21日在浙江省台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登记,注册登记号为3310001002571,注册资本5,000万元,法定代表人林敏,注册地址为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星星电子产业区A5号(洪家后高桥村)。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王保新 2025-01-22 -246000 22.17 元 738100 高管
林敏 2025-01-22 -2500000 22.16 元 23391600 董事
李夏云 2025-01-22 -1000000 22.2 元 7956000 董事、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