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1999-02-25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7154612490
  • 法定代表人: 林晓琴
  • 董事长: 林晓琴
  • 电话: 0573-87217777
  • 传真: 0573-87217999
  • 企业官网: www.chinaleather.com
  • 企业邮箱: pgc@chinaleather.com
  • 办公地址: 浙江省海宁市海州西路201号
  • 邮编: 314400
  • 主营业务: 皮革专业市场的开发、租赁和服务。
  • 经营范围: 市场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投资管理,物业管理,房地产开发经营,医疗机构筹建,养老服务,旅游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海宁中国皮革城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成立,2010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旗下拥有26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员工超1500人。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在“红船精神”的指引下,公司始终致力于中国皮革业的服务工作,带领广大皮革终端产品制造商、原辅料供应商、皮革设计师、产品运营商,打造从设计研发到生产销售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和价值共享平台。塑造了海宁皮革这一产业集群典范,成为了世界皮革风尚高地,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专业市场发展模式——“海皮模式”。近年来,公司面向时装产业扩容升级并开展了一系列行动,向晋级中国高端秋冬时装基地进发,建设“时装之都”,开启下一个黄金20年。同时,公司实施多维度布局,稳步启动健康产业第二主业。开业运营海宁皮城康复医院,探索云康复基地,互联网+医疗的新型一体化康复模式。
  •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为海宁浙江皮革服装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1999年2月25日,投资开发公司在海宁市工商局核准登记,注册资本4,244.20万元。2006年11月28日,投资开发公司注册资本增加到4,760.78万元。经海宁市人民政府批准,投资开发公司以2006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实施增资扩股,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公司管理层入股。2007年10月31日,投资开发公司注册资本由4,760.78万元增加至5,808.16万元,名称变更为海宁中国皮革城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11月22日,皮革城有限公司召开股东会,同意公司以截至2007年10月31日经审计后的净资产按1:0.68的比例折合为总股本21,000万股,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2月5日,公司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变更登记,注册资本为21,000万元。
  • 商业规划: 公司主营皮革专业市场的开发、租赁和服务。三十多年来,公司通过不断整合皮革产业价值链的上下游,市场功能逐渐从批零交易单一的皮衣销售,延伸至面辅料供应、时尚创业园、厂房租赁、设计研发、时尚发布、时装批发、总部商务、会展外贸、电商直播、金融服务、健康医疗等,在皮革制品设计、生产、营销和交易等各个环节,为商户提供一站式的全产业链服务。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市场转型升级、优化市场业态,通过加速数智融合、深化行业赋能、推进延伸业务发展、拓展投资渠道等,不断夯实产业基础,丰富公司内涵。深耕皮革主业,稳步推进产业创新转型,实现主业巩固和时装业态培育两手抓,进一步优化业态布局,打造“秋冬高端时尚之都”。深入市场闲置盘活和转型增效工作,立足“全品类拓展”战略,为全品类批零延伸储备资源;深化数智赋能,完成皮城大数据2.0重构,提升市场现代化进程;加速线上融合,深耕基地运营,不断完善主流电商直播平台战略合作边界,开展商家专项化服务,提升电商基地核心竞争力;深入产业培育,扩大品牌影响,开办、参加展会活动,创新对外宣传,全面推进官微、视频号、抖音号等自媒体矩阵建设;持续推进产业推广,组建全国服装客户拓展团队,深挖全国重点市场批发客户,推进“城市产业联盟”、成衣对接会、供应链与设计师交流会,以及批发采购节、现货节等采批活动,进一步探索“展示+订货”商贸模式,实现对接转化。推进公司延伸业务拓展。健康事业稳步提升,康复医院、颐和家园持续强化医疗和护理服务质量,实现稳步增长。金融服务业务稳定发展,担保、融资租赁业务在筑牢风险防线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各项业务平稳发展,为产业上下游提供多样化融资渠道。对外投资稳中求进,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谋划新增长极,扩大多个领域项目调研分析,通过对投资思路梳理为公司未来转型发展打好基础。创新延伸业务的开拓,对公司内在价值和未来业绩的提升将产生积极意义。公司将积极应对现有的行业环境的压力,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质量、研发、品牌、渠道等内在能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新时代可持续发展。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09,631.88万元(主要为主营业务收入102,627.32万元、其他业务收入1,108.43万元),同比下降15.09%。物业租赁及管理方面,公司积极推动市场回暖,赋能产业提质升级,推进盘活闲置物业,物业租赁及管理实现收入65,306.12万元,同比增长3.50%;商铺及配套物业销售方面,实现销售8,036.73万元,同比下降74.26%,主要系子公司成都皮革城二期项目等销售减少;金融服务方面,实现收入21,374.77万元(含利息收入1,907.77万元、已赚担保费443.76万元、手续费及佣金收入3,544.60万元),同比增长11.98%,主要系融资租赁业务拓宽产业新赛道,优化业务模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健康医疗方面,进一步提升综合实力和医疗服务质量,打造优质服务品牌,实现收入6,648.07万元,同比增长22.15%;商品销售及服务方面,实现产业供应链商贸等业务收入5,626.10万元,同比下降24.04%。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总成本98,149.97万元,同比下降10.67%。其中,营业成本同比下降12.01%,主要系商铺及配套物业销售减少,结转成本同比减少56.39%;销售费用同比下降23.82%;财务费用同比增长205.63%,其中利息费用减少24.67%、利息收入减少53.03%;此外,报告期内子公司小镇公司项目投资收益增加,公司其他收益政府补助减少。综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8,452.75万元,同比下降33.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884.00万元,同比下降49.95%。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