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各类中高档新型塑料管道的制造与销售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特种设备制造;施工专业作业;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住宅室内装饰装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特种设备销售;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制造;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制品销售;涂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涂料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建筑防水卷材产品制造;建筑防水卷材产品销售;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制造;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销售;建筑装饰、水暖管道零件及其他建筑用金属制品制造;建筑装饰材料销售;轻质建筑材料销售;建筑材料销售;金属制品销售;五金产品批发;五金产品零售;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批发;卫生洁具销售;卫生陶瓷制品制造;卫生陶瓷制品销售;供应用仪器仪表制造;供应用仪器仪表销售;普通阀门和旋塞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阀门和旋塞销售;泵及真空设备制造;泵及真空设备销售;海水养殖和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装备制造;海水养殖和海洋生物资源利用装备销售;灌溉服务;隔热和隔音材料销售;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船舶设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浙江伟星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伟星新材)创建于1999年,系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伟星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专注于研发、生产、销售高质量、高附加值的新型塑料管道(PP-R管材管件、PE管材管件、PVC管材管件、PB采暖管材管件等系列产品),并积极拓展净水设备和防水事业,是国内PP-R管道的领先企业,于2010年成功上市(伟星新材证券代码:002372),先后荣获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十强企业、浙江省政府质量奖等多项荣誉大奖,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口碑。
伟星新材在浙江、上海、天津、重庆、西安、泰国建有六大现代化生产基地,经过二十多年的耕耘与磨砺,坚持“产品+服务”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公司产品涉及给水、排水、采暖、净水、防水、燃气、油田、船舶、海洋养殖等众多领域,产品曾应用于鸟巢、水立方、港珠澳大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国家超级工程。
伟星新材坚持走品牌化道路,建立全国营销网络,现有伟星管、伟星采暖、伟星厨卫、伟星净水产品品牌;KALE咖乐独立品牌以及“星管家”服务品牌。
公司以国际化视野,升级品牌新形象——“VASEN伟星”,秉承“专注提升人类生活品质”的品牌使命,积极布局国际化,致力成为高科技、服务型、国际化的一流企业。
1、行业发展情况近年来,受宏观环境影响,塑料管道行业的发展面临着较大的压力和挑战,总量整体下滑,盈利水平普遍降低,但目前中国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管道生产国,行业体量仍然可观,行业表现出集中度增强,功能化、系统化、高端化、智能化转型明显,总体保持承压前行的发展态势。
2025年上半年,国家连续出台稳增长、促消费、“好房子”“管网建设”等政策提振市场,但是终端消费信心不足、市场需求持续疲弱,地产深度调整,市政、基建等领域受限于资金压力。
受此影响,塑料管道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洗牌持续深化,这对企业的产品创新、成本控制、渠道建设与品牌运营等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品牌企业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2、公司主要业务情况公司主要从事各类中高档新型塑料管道的制造与销售,产品分为三大系列:一是PPR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建筑内冷热给水;二是PE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市政供水、采暖、燃气、排水排污等领域;三是PVC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排水排污以及电力护套等领域。
同时,公司积极拓展室内防水、全屋净水等同心圆业务,努力将其培育成新的增长引擎。
公司业务分为零售业务和工程业务。
零售业务主要采取经销模式,是公司营业收入和利润的重要来源;工程业务采取经销与直销相结合模式,健康发展。
报告期,公司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3、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公司设立于1999年,是国内PPR管道行业的技术先驱,在塑料管道行业首创“星管家”服务品牌,成为行业服务标杆,引领行业技术研发与服务水平持续提升。
同时,公司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塑料管道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理事长单位,先后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十强企业”“中国轻工业科技百强企业”“中国轻工业塑料行业(塑料管材)十强企业”“中国塑料行业突出贡献单位”“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等多项荣誉,在行业内享有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口碑。
4、公司报告期主要经营工作情况2025年上半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复杂性与严峻性进一步凸显。
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关税冲击、贸易摩擦、地缘冲突等交织叠加,多重变量下不确定性显著增加;国内经济延续了“弱复苏+强支撑”的结构性特征,虽然总体保持了韧性,但投资放缓、出口受阻、终端消费疲弱,经济内生增长动能依然不足。
内外交困之下,塑料管道行业发展明显承压,有效需求不足,行业竞争进一步白热化,企业普遍面临更大的生存和发展挑战。
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报告期,公司继续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高质量发展”为指导思想,坚持“共赢共创”的经营理念,聚焦主业攻坚与模式创新,狠抓战略执行,持续巩固竞争优势,强化高端品牌定位与品牌价值;同时,立足降本增效,紧扣“投入产出”主线,着力精益管理与风险防控,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7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1.33%;利润总额3.2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68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1.06%;虽然受外部环境与行业影响,报告期公司主要几项经营指标同比有所下降,但公司的盈利能力、现金流水平、资产质地及运营质量依然良好。
报告期,公司经营管理工作主要围绕以下几方面重点展开:(1)聚焦核心,精耕零售基本盘。
一是聚焦管道主业,强化通路建设,并积极通过逆势攻坚、组合营销与价值共创,不断夯实零售发展根基;二是坚持“三高定位”,加快产品迭代和服务创新,聚力零售业务价值重塑,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三是加快推进“同心圆”业务拓展与“伟星全屋水生态”落地,防水业务稳健增长,净水业务加速优化,市场渗透率逐步提升。
(2)强化转型提质,推动工程业务高质量发展。
市政工程业务聚焦核心区域和优质客户,深度挖掘业务可持续潜力;同时,加快推进业务结构转型和技术营销模式落地,不断提升经营质量。
建筑工程业务一方面持续推进通路管理,强化优质客户与优质项目的开发;另一方面加快“好房子”和“非房”业务拓展,加速系统解决方案转型落地,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3)优化布局,加快推进国际化战略落地。
一是以“一带一路”核心市场为基础,持续投放新产品,积极寻找新机遇,加快重点区域业务覆盖,加速构建伟星特色的海外业务模式;二是泰国工业园深度整合区域资源,强化战略协同,切实打造国际化制造与人才培育示范基地;新加坡捷流公司聚焦核心业务提质提效,强化运营管控和部门协作,经营质量持续向好,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4)数智赋能,打造强大的制造保障。
一是全面推进质量管理数字化转型,打造新质量绩效体系,持续提升品质保障能力;二是全面梳理生产模块数字化蓝图,通过优化业务流程与资源配置、迭代生产管理系统,进一步提升数智水平,打造智造工厂;三是以“数字化”为抓手,深化精益管理以及成本费用管控,管理效率与效益不断提升。
报告期,公司荣获“浙江省制造业质量标杆”等。
(5)深化研产销服协同体系,打造“硬核”产品力和服务力。
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市场、研发、技术、制造”紧密协同,持续开发和迭代产品,打造卓越产品力;另一方面全面升级服务水平,优化服务成本,提升服务效率和服务体验,不断向系统营销转型,打造专业服务力。
报告期,公司荣获“2024年度质量提升与品牌建设典型案例”“2024年度服务业行业龙头企业”等荣誉。
(6)激活组织动能,筑牢战略保障根基。
一是深化“强将精兵+组织活力”策略,完善人才评价及培养体系,加快赋能提升,打造良将如潮、新人辈出的组织力;二是加快人才梯队与人才结构优化,不断提升人才质量和人均效能;三是文化引领,打造多元文化传播矩阵,全方位、多层次宣贯战略思路及伟星文化,增强团队活力,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公司前身临海建材,系由伟星集团前身浙江伟星集团有限公司和塑材科技前身临海市伟星工艺品厂于1999年10月12日共同出资组建。
2007年12月10日公司全体股东伟星集团、慧星发展、章卡鹏、张三云、谢瑾琨、徐有智共同决议作为发起人,以公司截至2007年10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198,321,712.40元,按照1.0438:1的比例折合190,000,000股(每股面值1元),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
上述变更业经天健所浙天会验[2007]第138号《验资报告》验证,并于2007年12月20日在浙江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进行变更登记,取得注册号为331082000006575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19,000万元。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金红阳 | 2024-01-08 | 1000000 | 13.85 元 | 17563000 | 董事、高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