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公司主要向用户提供有线数字业务(包括基本收视、增值业务)、互联网宽带接入服务、视频购物服务和政企项目服务,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于数字电视收视维护费、数字电视增值服务费、互联网接入费、政企项目服务费以及视频购物的零售业务。
经营范围:一般经营项目:经营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不含专营、专控、专卖项目);各类信息咨询(凡国家专项规定的项目除外);进出口业务(具体按深贸管审证字第659号文办理);信息系统集成;互联网数据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软件开发;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运行维护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数字文化内容服务;数字体育内容服务;安全系统监控服务;会议展览展示策划;从事广告业务;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不含金融租赁);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批发;通讯设备批发;广播影视设备批发;家用视听设备零售;物业管理、自有物业租赁;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互联网安全服务;品牌管理;会议及展览服务;娱乐性展览;工程管理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及其他通讯网络规划建设及技术服务;广播电视信号传输服务;音视频和数据信息内容服务;因特网信息服务(网页制作、网络游戏、文学欣赏、网上商务);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因特网数据中心业务;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通信设备制造;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消费设备制造;机动车停放服务;建筑劳务分包;建设工程施工;基础电信业务;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有线电视网络行业的第一家股份制企业,是深圳文化产业第一股,负责深圳地区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经营和维护,提供有线电视收视服务、电视增值业务以及互联网接入服务等,逐步形成了以传输视频信息和开展网上多功能服务为主、向产业链的上下游渗透、多业务并举的文化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出一条广电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的新路。
2006年,国家广电总局在全国有线电视数字化推进工作现场会上,授予了深圳市“全国有线数字电视示范城市”称号,对天威视讯的发展模式进行了高度评价,对天威视讯观念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与服务创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天威视讯的发展也获得了社会的认可,近年来荣获多项荣誉:2008年,荣获中宣部等国家四部委联合颁发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优秀企业”称号,是深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文化企业;2009年,荣获国家商务部颁发的“中国最佳营业厅”称号,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广电运营商;2011年,荣获国家广电总局“全国广播电视技术维护先进台站(传输类)”一等奖;2012年,再次荣获中宣部等国家四部委联合颁发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单位”称号;2013年3月,被深圳市文体旅游局评为“深圳市文化创意产业基地”;2014年12月,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此外,天威视讯多次荣获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创新奖”、共青团省级“青年文明号”和“深圳市文明示范窗口”等荣誉称号。
凭借科学的经营管理,创新的技术应用,良好的业务结构和优质的服务水平,2014年,天威视讯经营业绩再上新台阶。
公司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未来,天威视讯将秉承“学习、激情、创新、协作、责任”的核心价值观,坚持市场化经营的理念,从区域性的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发展成为有全国性影响力的网络视音频娱乐和综合信息服务运营商,为客户提供高端前沿的视频产品和丰富多彩的融合业务。
(一)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根据广电总局发布2025年一季度广播电视服务业统计数据,一季度全国广播电视服务业总收入3281.93亿元,同比增长6.52%。
广播电视机构总收入1428.37亿元,网络视听服务机构总收入1853.56亿元。
全国广播节目播出时间385.45万小时,电视节目播出时间445.44万小时。
截至2025年3月末,全国有线电视实际用户2.07亿户,广电5G用户3370.43万户。
面对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传播格局深刻变革的新形势,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广播电视媒体也即将迎来新一轮系统性变革。
2025年初在北京召开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对2025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提出具体工作部署。
会议指出2025年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二三四”工作定位,锚定“巩固提升广播电视、创新发展网络视听、整合聚合形成合力”三大工作方向。
以“深化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建设新型广电网络,促进广电视听融合发展”为主线,聚焦“核心技术打造、新质业务提升、全面优质服务”,守正创新,系统变革,为推动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促进文化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建设贡献广电网络力量。
为积极顺应移动互联网及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传播格局快速变革的大趋势,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将2025年定为“超高清发展年”,全面开展超高清工作部署,并作出了强化科技支撑、推动超高清端到端发展、巩固提升“双治理”工作、加快推进新型广电网络建设和深化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与管理五个方面的部署,协同产业链上下游加速超高清技术端到端贯通。
广电总局将联合多部门出台《加快超高清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政策,进一步推动超高清行业的发展。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五部门印发《深圳市关于推动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推动产业能级跃升、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完善产业生态布局等3个方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进深圳市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深圳地区紧跟政策步伐逐步推动超高清频道落地。
深圳卫视4K超高清频道于今年6月28日正式开播。
标志着深圳在“4K先行、8K储备”上完成部署,实现全国首批地方卫视全链路4K超高清制播的升级突破,在加快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又迈出关键一步。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1、公众业务公司牢固树立“用户在饭碗在”的理念,在产品提质、渠道拓展、宣传推广等方面持续发力,始终以产品和服务为核心,布局全渠道体系建设,聚焦产品创新和场景应用,构建良好发展生态。
固网业务方面,以稳存量拓新增为目标,确保用户企稳。
报告期内用户流失态势得到控制,降幅较去年同期收窄,呈良性发展势头。
移网业务方面,公司坚持“质量并重”为导向拓展广电5G192用户,移网用户活跃度和用户粘性良好,用户规模保持增长发展,为公司带来收入增量。
截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实现5G192用户41.10万户。
(1)加强产品创新和场景应用,紧抓全渠道建设管理,提升业务拓展效能。
一是以业务融合提升用户粘性,聚焦丰富产品内容和提升用户体验,以固移融合套餐及光纤业务为核心健全产品体系;重点提升大带宽产品用户占比,持续提升融合产品、增值产品的用户比例,稳定用户整体ARPU值。
二是积极探索智家产品业务场景应用拓展,加强产品服务组合,以多样化权益体系、智能终端设备以及内容资源等增值产品形成市场特色。
上半年聚焦安防综治方向,以监测类设备+网络业务套餐的策略,重点面向花园小区、城中村、临街商铺进行业务拓展,累计发展智慧家庭产品约6000台。
三是加强AI技术融合,上线电视大屏AI数智人助手、电视语音助手等应用,强化“用电视”的交互体验升级。
四是打造市场攻坚“铁军”,构建广覆盖、准触达的用户拓展路径。
发展代理人和代办点,市场网格体系已初步成型,深化运营抖音本地生活线上渠道,促进了5G号卡券的销售。
(2)以“用户连接”为核心,构建全方位用户服务体系,为用户打造智能化、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体验。
一是全面落实工信部、广东省通信管理局及国网关于行风纠风工作部署,制定2025年行风建设暨纠风工作方案,形成“推进有节点、责任有归属”的闭环处理机制,确保行风建设和纠风工作扎实落地。
二是持续抓实电信反诈工作,上线异常通信监控模型,同时联合省网地市公司研究优化高频异常呼叫实时识别技术,缩短风险处置时间,切实保障用户通信安全与合法权益。
三是积极配合搭建“服务质量监督热线”,推动话务与工单流程优化升级,为用户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四是推进企业微信客户服务渠道建设,以专属客户经理模式建立精细化闭环服务机制,切实增强用户粘性与品牌口碑。
五是不断提升智能服务能力,推动呼入、外呼、质检、文本四大智能模块协同发展,有效提升客户服务效率。
(3)严格按照国家广电总局关于“超高清发展年”“双治理”相关工作部署,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一方面扎实做好超高清电视播出和传输覆盖工作,按期完成北京卫视、广东卫视、深圳卫视4K超高清频道传输覆盖,并全力推进标清终端升级置换、同播频道标清信号关停、频道序号优化等相关工作。
另一方面加快机顶盒电视机一体化推进,研究并逐步实现插入式机顶盒、三模通用遥控器集成适配及电视一体机软件集成。
2、政企业务公司紧跟政府公共服务、智慧城市政策发展,以“多点开花、重点突破”的思路开拓垂直行业领域,结合自身资源能力优势及政府项目合作经验,重点在酒店治理、应急广播等公共服务多场景部署,打造项目标杆,实现业务新突破。
深化落实总局酒店电视操作复杂专项整治工作相关要求,开展酒店电视治理效果常态化核查工作,定期对酒店进行全面核查,确保双治理成效不反弹。
“重温经典”频道进驻方面,上半年已实现深圳地区酒店覆盖约900家、接入养老院约40家;同时围绕“重温经典”频道“五进”(残联机构、学校、医院、党校、党性干部学院)工作目标,积极推进频道覆盖落地,不断提升频道影响力和传播力。
应急广播平台建设方面。
按照国家、省、市关于应急广播系统建设的部署要求,全力推进应急广播项目建设。
预计可于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深圳市级平台建设;6月份已成功中标宝安区应急广播项目,并积极推动其他区域平台立项。
3、数据中心业务以拓展市场空间为核心目标,积极应对挑战,主动出击,通过多方渠道挖掘市场机会。
综合利用招标平台、供应商库、行业协会及政企业务等资源,广泛收集项目信息,有效提升市场曝光度,储备了部分潜在客户资源。
其中威视数据中心市场拓展取得重大突破,成功中标某客户算力数据中心项目,实现威视数据中心整体租赁,为公司数据中心业务的未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4、视频购物业务及商业地产业务视频购物业务方面,宜和公司持续以扭亏维稳为主线,坚持开拓创新,激活新商业发展动能。
围绕新融合电商平台升级改造、品牌专场直播培育、开展会员保卫战、构建多元化供应链体系等方面重点发力,不断夯实可持续发展基础,同时积极推动旅游等新业务板块创新发展,努力实现重点突破。
商业地产业务方面,公司继续加大招租力度,租金收益保持基本稳定。
上半年公司运营南山信息传输大厦,出租率较去年底有所提升。
一方面,积极拓展招商渠道,成功引入酒店业态,为商业生态注入新活力;另一方面,挖潜物业服务运营空间,探索以物业租赁服务为基础,结合公司自有能力和产品体系打造“交钥匙”服务、增值产品服务组合销售、商厦一站式服务生态链打造等运营模式。
5、数字文化创意制作公司于2025年6月完成对深圳市天擎数字有限责任公司的收购,为公司“文化+科技”发展战略赋能增效。
天擎数字主要致力于提供虚拟现实交互应用、数字内容创意、视频制作等定制化内容制作服务,以及运用XR/VP数字影棚、VR数字空间等虚拟产品;同时还可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品牌活动营销策划、数字营销等服务。
(三)报告期内公司市场地位、经营情况及经营模式1、公司市场地位公司是深圳地区最主要的有线电视服务提供商,数字电视服务市场占有率处于第一,宽带接入服务居于前列,随着广电5G业务的开通,公司已具有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能力。
2、公司经营情况面对复杂多变市场竞争环境,天威公司积极应对、迎难而上,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指引,在思想上坚定不移,在行动上刻不容缓,在改革上寻求突破。
上半年运营情况保持总体平稳,安全生产、安全播出实现零事故,数字化能力稳步增强,业务拓展有亮点、有成效,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的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终端数为125.86万个,较2024年底减少1.89万个;有线电视超高清(4K)用户终端数为108.28万个,较2024年底增长5.27%;有线宽带缴费用户数为57.70万户,较2024年底增长0.32%。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9,141.08万元,较上年度64,728.79万元减少5,587.71万元,减幅8.63%;实现营业利润-3,422.52万元,较上年度1,185.67万元减少4,608.19万元,减幅388.66%;实现利润总额-3,329.39万元,较上年度1,108.50万元减少4,437.89万元,减幅400.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14.90万元,较上年度1,077.04万元减少3,791.94万元,减幅352.0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31.73万元,较上年度-702.61万元增亏3,429.12万元,亏损增幅488.06%。
营业收入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1、受有线数字电视、宽带用户数量期间波动及组合产品用户ARPU值下降影响,公司基本收视费收入、宽带业务收入、增值业务收入减少;2、受业务形态转型、经营模式优化调整影响,控股子公司深圳宜和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下降;3、公司政企项目受阶段性波动影响收入减少。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1.受市场激烈竞争影响,公司有线电视、宽带、节目传输等基础业务的收入和利润减少;2、受市场环境影响,政企项目、新建楼盘收入和利润同比减少。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减少的主要原因:本期收入减少、项目回款减少、票据到期付款及支付工程款,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减少。
3、公司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物资采购方面,公司制定了明确的内部采购制度,采购主要采用公开招标、竞争性谈判、单一来源采购、询价、预选供应商、跟标采购等方式。
(2)服务及销售模式公司的有线数字电视基础收视及有线宽带业务按终端按月或者包年收费,主要销售渠道包括营业厅销售、社区推广、上门销售、电话销售、代理商销售、集采客户销售。
数字电视增值业务主要以套餐产品组合和单个产品零售的模式向客户销售,单个产品按月收费或套餐产品组合一次性收费,主要销售渠道包括营业厅销售、上门销售、电话销售、线上销售和代理商销售。
政企业务以“服务+集成”的模式强化核心竞争力,打造差异化市场竞争策略,一方面利用新基建和丰富的供应商生态支撑政企业务构建新能力、开辟新赛道,打开业务发展新局面;另一方面聚焦优势细分垂直领域,强化面向智慧城市建设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服务能力。
主要销售渠道:内部销售团队、政企合作伙伴、线上平台、代理商渠道。
视频购物业务的服务与销售模式为在电视频道、数字电视平台及互联网社交平台上通过直销的模式向客户销售。
5G移动通信业务,主要以5G固移融合套餐产品组合、5G单移网产品零售和物联网卡项目集成的模式向客户销售,按单个产品按月收费或套餐产品组合一次性收费,主要销售渠道包括内部销售团队、营业厅销售、上门销售、电话销售、线上销售和代理商销售。
数据中心业务主要涵盖机柜托管、服务器租用、网络资源租用以及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等服务内容。
目前采取的销售模式主要是以直销模式向客户销售。
主要销售渠道包括内部销售团队、政企合作伙伴。
数字文化创意制作业务主要涵盖视频、影视视频以及电影特技特效制作,电视节目制作,动画片、专题片、电视综艺、时政新闻及同类专题、专栏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数字影棚的投资与运营管理,元宇宙和AIGC相关产品、硬件及软件的开发与运营,数字资产的开发及运营管理,增值电信业务,广告传媒服务,会议展览和活动策划执行服务等。
(3)盈利模式有线数字电视业务的盈利模式主要为按终端收取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此外还有网络覆盖工程收入、节目传输费收入、设备安装费用、机顶盒等设备销售和租赁收入等。
有线宽带业务的盈利模式为按户收取互联网接入费用。
政企项目的盈利模式主要为提供定制化项目产品和服务,向客户收取产品定制服务、项目建设服务、产品运营服务、项目运维服务的相关费用。
5G移动通信业务的盈利模式主要为广电5G业务分账和终端销售收入等通讯业务收入。
数据中心业务的盈利模式主要为以基础服务+增值服务为主。
基础服务包括主机托管服务和网络接入服务。
基础服务销售是IDC盈利的核心部分,包括服务器托管、机架/机位出租、带宽出租、VIP机房出租等。
数字文化创意制作业务的盈利模式主要在内容制作和虚拟产品交付两大领域提供定制化、项目制的优质服务,通过公司在VR、XR、虚拟演播技术,AIGC、数字资产等多个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面向客户提供以“文化数字内容创意”和“虚拟现实交互应用”为核心业务的综合性方案。
其他收入有增值业务产品服务分成结算收入、视频购物零售收入、工程项目收入和商业地产租赁收入等。
(4)质量控制模式为保证公司经营风险有效识别和及时管控,有效保障产品服务的生产过程有序开展、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公司引入了ISO9001:2015、ISO14001:2015、ISO45001:2018、ISO/IEC27001:2022以及ISO/IEC20000-1:2018五标管理体系并获得了连续通过认证;2024年度经外部机构审核认证,通过公司ISO20000和ISO27001资质认证范围新增互联网数据中心服务的相关内容。
本公司系经深圳市广播电视局以深广局字[1995]4号《关于市有线广播电视台组建深圳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准,由有线电视台作为主发起人,联合通信投资、工行信托、深大电话、通讯工业及中金实业共同发起设立,于1995年7月18日在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注册号为19235964-X,注册资本为6,000万元。
1997年3月3日,经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向有线电视台、通信投资、深业电讯、深大电话及中金联合定向发行14,000万股,并于1997年12月11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注册资本增加至20,000万元。
2003年3月11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出具了深府函[2003]3号《关于对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确认函》,对本公司的设立进行了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