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中环海陆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0-01-2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5007185439367
  • 法定代表人: 吴剑
  • 董事长: 吴剑
  • 电话: 0512-56918180
  • 传真: 0512-58511337
  • 企业官网: www.hlduanjian.com
  • 企业邮箱: hl_zqb@hlduanjian.com
  • 办公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锦丰镇合兴华山路
  • 邮编: 215600
  • 主营业务: 工业金属锻件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风力发电、核力发电、轨道交通、海洋工程及机械工程的高端装备零部件研发、生产、加工、销售及售后服务;锻件、通用设备制造、加工、设计;金属材料检验、检测服务;锻压工艺及材料技术开发;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张家港中环海陆高端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锦丰镇,成立于2000年1月,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产品覆盖风电、核电、工程机械、石化等行业。公司于2021年8月3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不断加快环锻件产品与品种开发,环锻件规格不断延伸,单重最大达50吨,最大高度1600mm,环锻件材质、品种逐年向高中端拓展,配置铣床可实现成品交付。公司主导起草《JB/T12138-2015风塔法兰大型环锻件技术条件》、《JB/T14361-20132.5兆以上风电偏航齿圈标准行业标准》2项行业标准已颁布实施。产品广泛销于国内外西门子、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著名企业。公司在国内首创智能化的高端环锻生产线,从连铸锭下料、压坯、碾环、热处理、金加工、探伤与尺寸检验,通过MES系统指令,自动化操作与转序,并实现与公司ERP系统对接,率先实现了大中型环锻件的智能化生产,荣获省级“高端环锻件绿色智能制造车间”、“江苏省五星上云企业”等荣誉称号。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建立了“江苏省级环形锻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企业研究院”、”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基地”等创新平台,加快人才引进与技术快速提升。目前已拥有授权专利95项,其中发明专利52项。公司为加快人才引进与技术快速提升,还先后与武汉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专利优秀奖”、“中国机械联合会技术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省科技创新型企业”、“苏州市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苏州市质量奖”、“苏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等荣誉称号。
  • 发展进程: 发行人前身海陆环锻成立于2000年1月28日,由自然人吴君三、周云鹤、徐军、王为民、盛雪华、崔昱、周勇、郭胜年、卞伟、孙正康、夏旭平、钱建石、胡美新、潘正华、冯惠钟、张志刚、夏亚萍、黄宇平、沈卫军、包建伟以及法人张家港海陆锅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陆锅炉”)等21位出资人共同发起成立,公司设立时注册资本为112万元。2000年1月24日,张家港华景会计师事务出具《验资报告》(张华会验字(2000)第049号),验证截至2000年1月24日止,海陆环锻已收到各股东投入的资本112万元,均以货币出资。2000年1月28日,海陆环锻领取了苏州市张家港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注册号为3205821105011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为吴君三,经营范围为“锻件、钢结构件、通用设备制造、加工、设计”。 2015年2月3日,海陆环锻召开临时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将海陆环锻依法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由张家港海陆环形锻件有限公司变更为张家港中环海陆特锻股份有限公司。根据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与资产评估公司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书》,截至2014年12月31日,海陆环锻经审计的净资产为33,743.89万元,净资产评估值为35,547.29万元。2015年3月19日,海陆环锻召开临时股东会并作出决议,批准了海陆环锻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的折股方案,即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根据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审计报告》(众会字(2015)第1551号)中确定的公司账面净资产337,438,881.71元折合7,500万股股份,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元,作为发起人认购的股份公司的股份,其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2015年6月26日,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验资报告》(众会字(2015)第4522号),验证截至2015年4月4日止,中环海陆已收到全体发起人缴纳的实收资本(股本)为人民币7,500万元,全体发起人均以享有海陆环锻经审计后的净资产按1:0.2223折股投入,净资产余额人民币262,438,881,71元计入股份公司资本公积。2015年6月17日,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准予企业进行整体变更,颁发注册号为320582000006972号的《营业执照》,并同意公司管辖地由张家港工商行政管理局迁移至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管辖。 发行人股票于2015年11月3日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转让方式为协议转让。报告期内,公司股本未发生变化。根据股转公司发布的《关于发布<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股票转让细则>的公告》(股转系统公告[2017]663号),股转公司于2018年1月15日将其股票转让方式切换为集合竞价转让方式,因此,自2018年1月15日起公司股票转让方式变更为集合竞价转让方式。股票转让方式变更为集合竞价转让后,二级市场交易较为活跃,公司股东变化较为频繁。2019年4月14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出具了“股转系统函[2019]1222号”《关于同意张家港中环海陆特锻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终止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的函》,自2019年4月19日起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终止挂牌。
  • 商业规划: 1、行业概况公司主要从事工业金属锻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风电、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核电等多个行业。公司所处行业属于锻造行业,锻造行业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司主要产品广泛应用于风电、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核电等多个行业领域。2、主要业务中环海陆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金属锻件研发、生产和销售,具有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深耕锻造行业多年,在锻造、热处理、机加工和检测等生产环节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制造经验和工艺技术优势,具备了大型、异形、高端、大规模工业金属锻件生产能力。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轴承锻件、法兰锻件、齿圈锻件等工业金属锻件,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基础部件,广泛应用于风电、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核电、船舶、电力、石化等多个行业领域。3、主要产品及应用领域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轴承锻件、法兰锻件、齿圈锻件及其他各类工业金属锻件,属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关键基础部件,广泛应用于风电、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核电等多个行业领域。公司的主要产品类型如下:公司产品在风力发电机的主要应用情况如下:4、主要产品生产工艺流程生产流程中的关键工艺环节情况如下:5、主要经营模式公司拥有完整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和销售体系,独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1)采购模式采购部负责原材料的采购。原材料主要为合金钢、碳素钢和不锈钢等。公司根据内部实际情况、结合行业现状与市场特点,制定了《采购、仓储与供应管理办法》、《供应商管理控制程序》、《产品检验控制程序》等采购制度、程序,规范了原材料采购工作。(2)生产模式公司主要采取“以市场为导向,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合理安排生产,提高公司的营运效率。公司的产品主要为非标产品,根据产品具体应用领域的不同,其材质要求、结构规格等差异较大,因此公司主要按照下游用户要求分批定制生产。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生产部门按照产品标准、工艺文件和质量要求,制定生产计划安排生产。检测中心按照产品质量控制要求进行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监督、检验和检测。为提高生产效率、控制生产成本,充分利用周边企业资源,公司会视订单业务量、交货周期、产品要求等具体情况,适量开展部分委托加工业务,主要包括部分产品的机加工、热处理等。公司建立了委外厂商质量控制制度,对委外厂商的遴选、委托加工情况及其工作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公司向委外厂商采购机加工服务的价格,主要根据加工工作量确定,并综合考虑加工难度、工期要求等因素。(3)销售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采用直销的方式实现销售,即由公司直接与下游客户签订合同,订购产品。公司采取“原材料成本+加工费”的产品定价方式,原材料成本由钢材价格与钢材耗用量决定;加工费由制造费用、人工成本及合理的毛利构成。在此基础上,公司根据客户的合作年限、订单情况、产品要求灵活调整定价策略。6、市场地位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工业金属锻件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风电、工程机械、矿山机械、核电等多个领域,通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已成为国内工业金属锻件的主要生产企业之一,公司于2022年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工业金属锻件市场树立了良好的口碑和形象。7、竞争优势与劣势公司深耕工业金属锻件领域二十余年,积累了优质的客户资源,储备优秀的技术和管理人才,积淀了深厚的技术功底,公司产品应用市场广阔,能够满足多领域的产品需求。目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风电市场,业绩受风电行业发展影响较大,公司也将积极拓展产品种类,规避风电行业周期的风险。8、业绩驱动因素在全球环境日益恶化,化石类能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安全的新能源,受到各国政府和投资机构的重视。与其他新能源技术相比较,风电技术相对成熟,且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和资源有效性,因此在过去的30多年里,风电发展不断超越其预期的发展速度,一直保持着世界增长最快的能源地位。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WEC)发布2023年全球风能报告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新增风电装机77.6GW,较去年同期下降17.1%;全球风电累计装机不断增长,由2017年的540GW,快速增至2022年的906GW,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7%。我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资源十分丰富,在国家政策措施的推动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的风电产业从粗放式的数量扩张,向提高质量、降低成本的方向转变,风电产业进入稳定持续增长的新阶段。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已经由2016年底的163.67GW增长到2023年底的441.34GW,2023年同比增长20.7%。全国人大印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高能源供给保障能力。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大力提升风电、光伏发电规模,加快发展东中部分布式能源,有序发展海上风电”;《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鼓励风电、核电发电的开发和高质量发展。根据2019年5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要求,风电项目分别必须在2020年底和2021年底前完成并网发电才能获得补贴。受此政策影响,“抢装潮”出现,2020年全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大幅增长,2021年海上新增装机容量大幅增长,随着国家补贴的陆续退出,短期内可能导致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下降,但并网发电补贴的退出对行业内企业业绩产生了不利影响。根据华创证券、国海证券、北极星风力发电网、国际能源网、风电头条等机构统计的数据,2020-2024年风电整机中标单位千瓦价格持续下探,陆上风电整机均价从近4,000元/千瓦降至不到1,500元/千瓦,海上风电整机价格则从7,000元/千瓦以上快速降至不到3,000元/千瓦。招标价格的持续走低导致整个供应链面临降价的压力。9、业绩变化综上,风电市场短期内受到“抢装潮”褪去的影响,供需不平衡,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单价下降,导致产能利用率未能达到预期水平,2024年公司受此影响业绩变化符合行业发展现状,但在全球风电装机量持续上涨及政策驱动下,风电行业发展前景广阔,为包括公司在内的上游风电装备及配套锻件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