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融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天融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天融信
- 企业英文名: Topsec Technologies Group Inc.
- 实际控制人: 无
- 上市代码: 002212.SZ
- 注册资本: 117945.387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8-02-01
- 大股东: 郑钟南
- 持股比例: 7.2%
- 董秘: 彭韶敏
- 董秘电话: 0754-87278712
- 所属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付强、张欣华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广州)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汕头市金平区鮀江街道后兰路与鮀中路交界东北角合晨晖照产业园1栋109房
- 概念板块: 软件开发 广东板块 破净股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深股通 MSCI中国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深成500 腾讯云 机构重仓 DeepSeek概念 AI智能体 信创 跨境支付 数字经济 数据安全 鸿蒙概念 VPN 车联网(车路云) 量子科技 网络安全 智慧城市 物联网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1985-08-30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5001929358117
- 法定代表人: 李雪莹
- 董事长: 李雪莹
- 电话: 0754-88887818,010-82776600,0754-87278712
- 传真: 0754-88887818
- 企业官网: www.topsec.com.cn
- 企业邮箱: ir@topsec.com.cn
- 办公地址: 汕头市金平区东厦路1号世纪海岸雅园6、7幢6幢1407号房全套,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10号院西区11号楼东侧
- 邮编: 515000,100193
- 主营业务: 以网络安全为核心、大数据为基础、云服务为交付模式,形成全面感知、智能协同、动态防护、聚力赋能的综合安全保障体系。
- 经营范围: 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计算机系统服务;数据处理服务;软件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电子产品销售;通讯设备销售;软件销售;智能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电气机械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的批发;销售代理;软件外包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教育咨询服务(不得从事与学校文化教育课程相关或与升学、考试相关的补习辅导以及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进出口代理;货物或技术进出口(国家禁止或涉及行政审批的货物和技术进出口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天融信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212)创始于1995年,是国内首家网络安全企业,亲历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的发展历程,如今已从中国第一台自主研发防火墙的缔造者成长为中国领先的网络安全、大数据与云服务提供商。多年来,集团为政府、金融、运营商、能源、卫生、教育、交通、制造等各行业客户提供网络安全产品与服务。未来,天融信将始终以扞卫国家网络空间安全为己任,创新超越,致力于成为民族安全产业的领导者、领先安全技术的创造者和数字时代安全的赋能者。
- 商业规划: 1、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公司提供基础网络、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等业务场景下的网络安全和智算云解决方案,提供全系列产品和覆盖全业务场景。1)网络安全(1)基础网络安全与服务:公司提供全系列基础网络安全产品,涉及边界安全、安全检测、接入安全、端点安全、应用安全、无线安全、安全管理等领域,覆盖所有基础网络安全场景,可为各行业客户提供全面的网络安全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以“人”为本,融合技术、场景、产品能力,通过“事件响应、红蓝对抗、威胁狩猎、情报预警”四轮驱动,为用户提供全方位安全服务。安全服务主要包括云端服务、安全托管/运营服务、安全咨询服务、安全评估服务、网络安全保险服务、订阅服务、安全应急服务、驻场服务、安全培训服务等。(2)数据安全:公司在数据安全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数据安全建设经验,率先提出“以数据为中心的安全建设体系”的建设思路,形成了一套以“数据安全治理为基础、数据安全全生命周期监管、数据安全技术手段防护”的数据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为客户打造具备识别、检测、防护、响应、恢复为一体的纵深数据安全防御体系,并已广泛应用于政府、运营商、金融、能源等行业。(3)AI+安全:公司布局人工智能领域十年,开启网络安全领域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大模型等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应用,陆续发布了融入AI技术的防火墙、天问安全大模型、产品小天、云上小天、大模型安全防护及评估服务等多款创新型产品与服务,应用于威胁检测、安全运营等场景。(4)云安全:公司通过将安全能力原子化,实现业务与安全的深度融合,基于云原生技术,陆续发布了云原生防火墙、云安全资源池、SASE、CWPP、云原生API安全网关、CNAPP、安全云服务平台、云WAF、云抗D等云安全产品和服务。公司持续推进“云计算+安全”、“智算云+安全”,形成覆盖政务云、大型集团云、医疗云、托管云、容器云、公有云等30+业务场景的完整解决方案,满足各行业多样化需求,在政府、运营商、能源、医疗、海关等众多行业广泛落地实践。(5)信创安全:公司始终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自2013年发布首款龙芯防火墙产品以来,基于国产软硬件的“天融信昆仑信创”系列产品平台持续更新迭代、产品种类不断丰富,已累计发布了涵盖边界安全、安全接入、安全检测、安全审计、安全管理、端点安全、数据安全、工控安全、云安全、云计算等方向的74类294款型号,覆盖所有主流网络安全产品类别,为客户提供完善的信创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推动全栈国产化能力建设,与国内生态上下游紧密合作,将国密算法、联动协议、可信计算技术、拟态技术、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打造高安全、高可靠、高性能生态体系,提升信创产品和方案核心竞争力。(6)新质安全:新质安全覆盖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低空经济、卫星互联网等场景,在工业互联网安全方面,推出工业防火墙、工业入侵检测与审计、工业安全监测审计、工业网闸、工业主机卫士等14款专用工业安全产品;在车联网安全方面,推出车载防火墙、车载入侵检测、车联网安全态势感知、车联网数据安全管控平台等系列车联网安全产品;在物联网安全方面,推出物联网安全接入网关、物联网视频上云网关、物联网安全标识管理、物联网安全管理平台、物联网使能平台、视频安全监测与分析等12类物联网安全产品;在低空经济领域,提供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云计算类产品及解决方案,覆盖低空经济涉及的基础设施、基站、飞行器等场景;在车路云一体化安全领域,形成云、管、端、边的一体化安全防护体系,覆盖环境安全、数据安全等场景;在卫星互联网安全领域,推出了卫星应用服务平台、卫星遥感系统等网络安全解决方案。(7)安全运营:公司发布了态势感知、大数据分析、智能内网威胁分析、风险探知等产品,构建基于数据中台的安全运营系统,提升安全运营效率。安全云服务中心依托遍布全国的探测、监测分析引擎集群、安全专家团队7×24小时云端值守,提供互联网暴露面检测、风险监测、攻击防护、威胁分析于一体的订阅式线上安全服务;以“对抗性安全运营”为理念基础,为客户提供安全运营类、咨询保障类、红蓝对抗类、安全集成类、新技术测试类、行业专项类六大类线下安全服务。2)智算云(1)超融合:公司自2015年开始布局云计算业务,依托深厚的技术积累和研究成果,推出超融合产品集网络、计算、存储、安全、智能于一体,提供算力、存储、网络、安全相关的上百种服务项供用户按需选择,同时具备高可用、容灾备份、双活、智能化监控告警等多种能力,在政府、金融、运营商、教育、医疗卫生、企业等多个行业落地实践。(2)桌面云:公司桌面云是基于超融合架构,采用完全自主研发的高性能分布式存储技术,通过远程桌面传输协议TADP,实现清晰的显示效果、高质量音质效果、流畅的视频播放、更低的带宽消耗、以及丰富的外设兼容,具备简易化系统管理、资源共享、权限集中管理、用户数据可靠等特点,并支持EDR、DLP、主机审计等安全模块保障终端安全。(3)智算云平台:公司发布了智算云平台、智算一体机、算力服务器等系列产品,为客户提供高性能、安全可靠的一体化智算中心建设方案。公司自主研发的智算云平台,具有异构算力管理调度、模型数据管理、跨地区跨数据中心的多集群统一管理等功能,智算一体机以“智算云平台+算力硬件”为基座,融合了计算、存储、网络、安全、智能等五大能力,预置DeepSeek大模型,支持天问大模型系统联动,内生云主机安全、云网络安全、运维安全、数据安全、密码安全等安全能力,应用于智算中心系统建设、大模型本地私有化部署、大模型推理与训练、大模型安全防护等场景。3)公司新技术、新产品变化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夯实网络安全业务,推进智算云业务,坚持技术创新,持续迭代新版本,进一步增强产品核心能力与竞争性。(1)网络安全基础网络安全与服务:公司将网络安全产品及服务与行业需求及行业应用场景深度融合,在产品功能架构和防护能力上实现多维突破。报告期内相继发布了防火墙、零信任、APT安全监测、VPN、网闸等新版本,推出告警分析研判、暴露面梳理、威胁情报分析等MSS托管安全服务,公司与亚泰保险经济、国任保险、诚泰保险、太平洋保险和平安保险合作合作,推出网络安全综合保险、数据勒索保险、数据泄露保险、营业中断保险、数据篡改破坏保险、数据资产保险和安全运营服务保险等多个险种,持续升级产品技术及服务,延展场景应用。数据安全:公司积极开展“AI+数据安全”研发,持续提升数据安全产品技术能力,报告期内研发了基于大模型的数据库审计与防护、网络数据防泄漏、数据分类分级等产品,同时将专家知识、AI智能体嵌入到公司全线数据安全产品,提升了数据安全风险预测、威胁溯源能力和数据安全体系的运营效能。AI+安全:公司天问大模型已完成与DeepSeek-R1对接,产品小天上7个安全智能体全面集成DeepSeek能力,进一步推动AI在网络安全领域提质增效,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在大模型安全防护方面,公司融合专项防护与基础安全技术,通过AI防火墙、抗DDoS、API访问控制、数据防泄漏、数据加密、模型安全检测、训练数据审核等技术,构建起纵深防御体系,实现覆盖大模型全生命周期的体系化安全防护,推动AI技术安全、可持续发展。云安全:公司利用云原生技术重新定义云安全服务架构,以云安全资源池平台为核心,融入AI技术,构建“一个安全运营中心+六层安全防护”的全栈云原生安全防护体系,将安全能力原子化、云原生化、服务化和SaaS化,为多云环境提供统一的云内业务安全防护与多样化的安全云服务能力,全面监控和保护云环境,确保数据与业务安全,构建云网安全新防线。信创安全:公司采用国产化硬件平台和操作系统,发布国产化防火墙、超融合、僵木蠕、网络准入、备份一体机等产品新版本,满足客户国产硬件场景需求,提升信创产品和方案的核心竞争力。新质安全:在工业互联网安全方面,推动工业安全智能体、AI安全助手在工业企业的应用实践,工控防火墙新版本增强了工业协议细粒度解析控制能力,工控安全检查工具箱新产品多维度帮助客户快速评估工业控制系统网络安全风险。在车联网安全方面,发布车载防火墙、自动驾驶域控安全、车路云一体化安全合规检测平台等新产品及新版本,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多种类型场景应用落地。在物联网安全方面,发布物联网安全接入网关新版本,增强在物联网移动网络场景下业务访问的安全性。安全运营:公司发布了大数据分析系统、态势感知系统、智能内网威胁分析等产品新版本,通过AI与大数据技术的深度融合,依托大模型生成的各类智能体,构建安全流程,以自然语言交互方式,大幅提升人员支撑效率,使监测更便捷、分析更智能、响应更高效,助力客户有效安全运营。(2)智算云超融合: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超融合国产化与块存储性能双维度升级,在国产化层面,平台通过深度适配飞腾/鲲鹏架构,实现虚拟机密度提升,在相同硬件配置下可支持更多虚拟机流畅运行;同时优化存储引擎算法,使存储性能提升,增强单虚拟机性能,为大规模虚拟化集群提供更稳定的底层支撑。桌面云:公司持续优化桌面云产品通过多维度优化提升用户体验与管理效率,操作层面通过协议优化降低桌面传输带宽占用,结合视频流智能调度技术提升高清播放流畅度,并增强USB/串口等外设兼容性。系统内核引入进程优先级动态调节机制,实现计算资源智能分配与应用性能自动优化。智算云平台:截止目前智算云平台已完成能力升级,可进行异构算力资源池统一管理与调度,支持容器编排,实现应用自动化部署扩展。平台内置模型仓库与数据集管理模块,集成预训练、监督微调、推理评测等全流程任务管理能力,支持智能体开发,同时新增多云接入管理。新版本新增知识库管理和大模型的安全防护能力,同时整合了算力资源调度、容器化部署、模型全生命周期管理及多云监控能力。2、公司经营模式1)盈利模式公司盈利主要来自网络安全与云计算产品与方案销售、服务提供及能力订阅三种模式。产品与方案销售:公司提供全系列网络安全和云计算产品及解决方案。根据客户或合作伙伴需要,设计并提供满足其需求的解决方案,向客户或合作伙伴提供满足其需求的产品,以产品销售模式实现公司营业收入。服务提供:公司基于产品工具化、运营平台化和人员本地化手段,为客户或协助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安全规划与咨询、安全评估与加固、安全业务定制开发、安全运维和安全运营,以提供服务模式实现公司营业收入。能力订阅:公司面向已销售的安全产品提供以月、年计费的安全知识(包括知识库、威胁情报等),面向客户或合作伙伴提供以天、月、年和流量计费的云端检测和防护,以安全能力订阅模式实现公司营业收入。2)研发模式公司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采取预研先行、需求引领、平台支撑、统一规划和分布实施、产学研合作的研发策略。(1)预研先行:公司设有安全技术研究院和多个安全实验室,主要承担前沿技术研究、安全新领域探索、攻防研究、威胁追踪、智能检测、协议分析、红蓝对抗等研究工作,并将安全能力输出给产品开发团队。(2)需求引领:根据行业与客户需求,公司采用标准产品开发与定制项目并行的模式。标准产品支撑项目,同时定制项目中的业务需求不断沉淀、积累,并整合到标准产品中,实现产品和技术创新。(3)平台支撑:公司建立了专门的软件平台、硬件平台、人工智能和威胁情报研究与开发团队,为产品研发团队提供软硬件、大模型和威胁情报知识等基础支撑,有助于产品线聚焦产品核心功能研发和业务创新,有效提升研发效率和公司整体经营效率。(4)统一规划:公司采用研发总部+分中心的研发模式,除北京总部外,在武汉、深圳、成都、西安等地设立研发分中心,对研发项目统一管理,保障研发创新成果快速产品化、产业化。(5)产学研合作:公司深耕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云计算领域,聚焦基础网络、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新场景,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大数据、5G、隐私计算等新技术,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共建联合实验室、承担前沿科研课题等方式,实现关键技术的攻关和创新突破。3)销售模式公司采用直销加分销的销售模式,一方面,公司在全国市场向政府、重要行业、重要客户直接销售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公司与渠道生态合作伙伴合作,利用合作伙伴的渠道进行全区域的分销,使公司产品和服务覆盖更多的区域市场和广泛的企业、商业客户。4)生产模式公司具有独立的硬件设计和软件研发能力,公司独立设计的硬件模块由具备相关能力和资质的供应商代为加工生产;硬件类产品是将自主研发的软硬件功能模块和安全能力,通过与工控机或服务器进行高度匹配和融合后,交付给客户;软件类产品以软件研发为主要生产模式。公司依托自有厂房、设备和人员以自行组织生产为主,部分原材料由供应商代工生产,生产过程有高效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研发管理制度,能够保障硬件和软件的测试、检验、入库、生产、包装、出库等整个环节规范且高效有序地开展;产品产量主要根据市场需求、经销商需求及项目需求实行评估与报备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预生产,有效保证了客户的供货效率,同时也有效提升了原材料的使用率,实现库存高周转率。3、业绩驱动因素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发展、安全威胁加剧、国家政策法规是网络安全行业持续需求来源,报告期内,AI驱动技术创新加速、新兴场景需求扩张、威胁形势复杂化以及国产替代加速、《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政策合规深化带来行业需求增加,但行业整体仍面临高研发投入与盈利压力并存的结构性矛盾。公司积极布局新方向、新产品、新业务,不断创新研发,丰富产品线,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完善解决方案,提高服务能力,扩大市场份额,不断加强管理,提质增效,降低成本和费用,实现公司的盈利和持续发展。1、概述2024年,公司深化人工智能与网络安全的融合创新与项目落地,同时针对大模型应用场景构建智算云平台一体化解决方案。期间,虽然宏观经济波动仍对部分行业市场造成一定影响,但受益于公司长期坚定的创新布局、稳中释放的营销韧性及持续推进的提质增效战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20亿元,同比下降9.73%,但能源行业同比增长22.86%、卫生行业同比增长17.90%。报告期内,公司聚焦运营效率的提升及盈利能力的修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301.32万元,较上年同期-37,139.6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每股收益0.0733元/股,同比增加0.3998元/股。此得益于:一方面持续推进提质增效战略,收入质量提升,毛利率同比增长0.85个百分点;一方面公司控费有效,期间费用总计同比下降10.73%,其中公司在新方向和新技术的前期布局基本完成,研发费用同比下降16.42%,管理费用同比下降40.95%。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