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城市燃气、燃气资源(上游资源)、综合能源、智慧服务。
经营范围:管道燃气业务的经营,包括以管道输送形式向用户供应液化石油气(LPG)、液化天然气(LNG)、天然气、掺混气、人工煤气及其它气体燃料,并提供相关服务;燃气输配管网的投资、建设和经营;深圳市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的开发、建设和经营;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燃气,燃气用具,钢瓶检测;经营性道路危险货物(液化石油气、液化天然气)运输;车船加气;燃气分布式能源及气电一体化、清洁能源综合配套产业;燃气设计咨询;燃气设备研发、制造和销售;承担燃气管道安装工程;智慧能源、智慧燃气技术研发、建设、运营、推广及咨询服务;物联网应用、工业互联网及互联网信息安全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及技术推广;电脑软硬件开发、销售、实施和相关售后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和企业管理咨询,计算机软件及设备的销售和代理;自有物业租赁;燃气综合“保险兼业代理(代理险种:责任保险、人身意外险、家庭财产保险)”;家用电器销售、家用电器安装服务、家用电器零配件销售;家居用品销售;非电力家用器具销售;家具销售;家具零配件销售;家具安装和维修服务;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零售;建筑装饰材料销售;专业设计服务;电池销售;商业、饮食、服务专用设备销售;检验检测服务;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供应用仪器仪表销售;智能仪器仪表销售;风机、风扇销售;电气信号设备装置销售;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销售。特种设备销售、机械设备销售、制冷、空调设备销售、热力生产和供应、电子产品销售、五金产品零售、日用百货销售、针纺织品及原料销售、特种设备检验检测、安防设备销售、室内环境检测;教育教学检测和评价活动、人力资源服务、业务培训、职业技能培训。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城市燃气经营为主体,燃气资源、综合能源、智慧服务等业务协同发展的市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创立于1982年,1995年实现集团化,2004年实现股权多元化,2009年在上交所上市,实现资产证券化,股票代码601139。
目前公司拥有全资子公司、控股及参股公司128家。
迈向新征程,在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双碳”新目标的引领下,深圳燃气将继续抢抓“双区”建设、“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重大历史机遇,推动清洁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上半年,全球天然气需求增长显著放缓,天然气市场供应基本面紧张,国际天然气价格阶段性处于高位,对全球天然气消费造成压力。
同时,国内总需求不足,叠加供暖季气温偏暖、房地产市场疲软、美国关税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城市燃气需求支撑力度不足,工商业用气增长乏力,上半年国内天然气市场整体呈现偏弱运行趋势。
2025年上半年,全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119.7亿立方米,同比下降0.9%。
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有效需求不足、市场拓展压力增大等复杂形势,在公司党委、董事会的带领下,管理层团结全体员工,以昂扬奋进的干事创业热情破局攻坚,实现主要经营指标稳中有进,城市燃气“基本盘”持续夯实,燃气资源“动力源”有效激活,综合能源“能力圈”有所突破,智慧服务“支持力”有所加强,安全服务质效不断增强,管理质量持续提升,创新动能加速释放,产业布局持续优化,为实现全年经营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54.32亿元,同比增长11.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8亿元,同比下降13.61%;基本每股收益0.22元,同比下降15.38%。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4.02%,同比下降0.98个百分点。
天然气供应量38.26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30.76亿立方米增长24.38%;其中天然气销售量33.88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27.36亿立方米增长23.83%,天然气代输气量4.38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3.40亿立方米增长28.82%。
(一)城市燃气业务在大湾区,公司着力推进降本增效和市场挖潜,持续挖掘城中村用气场景,大力推进商业热水、燃气热水器、干衣机等增值产品,努力降低“瓶改管”工作常态化后带来的“阵痛”影响。
在其他地区,开展增值业务全面提升行动,增值业务销售额快速增长,其中弥勒、赣州等地区增速较快。
主动对接属地政府,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超长期特别国债等资金支持,减轻经营压力。
公司持续加强价格管理工作,全力稳住管道天然气价差,上半年综合购销价差保持稳定,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报告期内,管道天然气销售量26.30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24.88亿立方米增长5.71%。
管道天然气按用户类型分,大湾区城市燃气销售量7.63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7.29亿立方米增长4.66%;其他地区城市燃气销售量11.19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10.91亿立方米增长2.57%;电厂销售量7.48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6.68亿立方米增长11.98%。
截止2025年6月底,公司管道气用户862万户,较期初净增21万户,其中大湾区588万户,净增12万户;其他地区274万户,净增9万户。
(二)燃气资源业务报告期内,燃气资源业务实现大幅增长,主要经营指标创历史新高。
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协调优势资源方落实采购量,有效降低综合采购成本。
推进资源“一盘棋”管理,统筹大湾区及其他地区管道气、LNG等气源采购工作,强化资源谈判和议价能力,提升协同效应。
报告期内,天然气批发量7.58亿立方米,较上年同期2.48亿立方米增长205.65%。
(三)综合能源业务在燃气发电方面,公司顺利投产深燃热电第二套9F机组,气电装机规模达1300兆瓦。
成功拓展2个大湾区电厂用户,持续加大气电一体化布局。
积极推进东莞能源市场合作,与汕尾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拓展大湾区城燃、电厂和综合能源的市场。
报告期内深燃热电公司发电量9.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54%;供热量4.25万吨,同比增长8.63%。
在光伏胶膜方面,斯威克公司出货量同比增长41%,全系列产品已经给客户的Topcon、HJT及BC组件大批量供货,部分新产品市场领先。
在综合能源运营方面,公司坚持市场导向,开拓深燃机国内国际市场,累计签约项目13个,合同总金额超4,000万元;顺利参加沙特阿拉伯国家五大行业展,成功签订中东地区首份国家级总代理合约。
公司积极推进售电业务,完善市场化交易体系,交易电量1.6亿千瓦时,主动探索绿电绿证、碳交易、虚拟电厂等新领域,挖掘利润新增长点。
依托海源节能公司技术优势,创新能源托管业务模式,积极拓展医院等建筑节能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综合能源板块收入26.97亿元,同比增加15.89%,其中斯威克公司销售收入19.38亿元,同比增加2.25%。
(四)智慧服务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产品矩阵,持续推动智慧化升级。
优慧家公司推出华为鸿蒙智能物联版燃气热水器,量产上市16L大容量平衡式燃气热水器,燃烧效率更高、性能更优,高效满足一厨两卫多用水点用户需求,获得市场认可。
乐山川天公司推进柔性生产加工线和智能立体仓库改造等智慧化升级,创新推出“即插即用”罐装箱式点供撬,可进行快速部署,满足管网抢修期间应急用气、偏远地区用气等特殊场景需求,已在内外部投入使用。
睿荔科技公司与深圳市计量院合作开展“在线送检”项目,提升送检效率,同时持续优化燃气表具生产管理自动化体系,自动化运营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报告期内,因深圳地区“瓶改管”工程收官,公司燃气设备销售减少,智慧服务板块收入3.19亿元,同比减少68.76%。
(五)安全生产公司持续严禁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深入落实管道保护“四个一”“六个100%”工作机制。
广泛使用PPB级泄漏检测车加强燃气管网巡检,确保管网运行安全。
推进落实隐患奖励举报奖励机制,建立基层安全隐患“吹哨人”机制,持续提升安全管理穿透力。
安全生产月期间,多渠道宣传燃气安全知识,组织安全宣讲活动371次,在地铁、公交、电台持续投放燃气安全宣传内容,每日触达乘客、听众900万人次。
完善“1+12+N”应急指挥体系,压紧压实各方责任,推动“能监测、会预警、快处置”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六)科技创新加快平台载体建设,深圳市重点实验室顺利通过中期验收,院士(专家)工作站被深圳市科协评为优秀,5G+智慧燃气、天然气管道掺氢等国家级示范项目有序落地。
加快科创成果转化,组织开展“揭榜挂帅”课题19个,其中部分项目已在试点运行。
亮相第29届世界燃气大会等国际展会,为“深燃制造”产业搭建对外展示窗口。
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与哈工大(深圳)、华为、百度等6家单位进行创新战略生态合作,共同筹建人工智能开放实验室,进一步扩大深燃科技创新“朋友圈”,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输出。
建设深圳光明人民医院300千瓦SOFC燃气发电项目,该项目是全国首个300千瓦SOFC商业化推广示范项目,也是国家能源局“能源领域重大装备首台套”产品的推广应用。
公司的前身为深圳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2006年7月31日,经燃气集团董事会深燃董[2006]16号决议同意,并经深圳市国资委《关于深圳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深国资委[2006]477号)、深圳市建设局《关于同意深圳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变更为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深建复[2006]28号)、《商务部关于同意深圳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转为股份公司并增加经营范围的批复》(商资批[2006]2533号)和深圳市贸工局《关于同意深圳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转为股份公司并增加经营范围的批复》(深贸工资复[2007]0004号)批准,由深圳市燃气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
燃气集团原六家股东深圳市国资委、中华煤气投资、港华投资、中华煤气(深圳)、联华信托和四川希望投资作为公司的发起人,以2006年7月31日为基准日,将经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计的净资产1,256,673,288.15元中的1,100,000,000元按照1:1的折股比例折合为1,100,000,000股,另118,455,549.92元未分配利润分配给股东,剩余净资产38,217,738.23元转为资本公积。
根据深圳市巨源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深巨验字[2007]004号验资报告,截至2006年7月31日止,公司已将净资产1,256,673,288.15元中的1,100,000,000元转增股本。
增资后,公司股本1,100,000,000元,资本公积38,217,738.23元,未分配利润118,455,549.92元。
2007年1月30日,公司在深圳市工商局完成变更登记手续,换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股粤深总字第110611号),注册资本110,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