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飞马国际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深圳市飞马国际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飞马国际
-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Feima International Supply Chain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刘永好
- 上市代码: 002210.SZ
- 注册资本: 266123.2774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8-01-30
- 大股东: 新增鼎(海南)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9.9%
- 董秘: 杜吉辉
- 董秘电话: 0755-33356391
- 所属行业: 商务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四川华信(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王小敏、邱燕、付依林
- 律师事务所: 广东竞德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海珠社区文心五路11号汇通大厦11B
- 概念板块: 环保行业 广东板块 低价股 深股通 融资融券 统一大市场 机构重仓 绿色电力 纾困概念 快递概念 电商概念 物联网 深圳特区 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1998-07-09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7084294519
- 法定代表人: 赵力宾
- 董事长: 赵力宾
- 电话: 0755-33356399,0755-33356808,0755-33356391
- 传真: 0755-33356392
- 企业官网: www.fmscm.com
- 企业邮箱: fmscm@fmscm.com
- 办公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海珠社区文心五路11号汇通大厦11B
- 邮编: 518064
- 主营业务: 供应链管理服务和环保新能源业务
-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国内商业(不含限制项目);物资供销业(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经营进出口及相关配套业务;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金融外包服务(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等规定需要审批的,依法取得相关审批文件后方可经营);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业;供应链管理及相关配套服务;投资兴办实业;计算机软硬件开发。(以上不含法律、政策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禁止的及需前置审批的项目,限制的项目需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电子产品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初级农产品收购;食用农产品初加工;农副产品销售;食用农产品批发;金属材料销售;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金银制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交通运输业、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服务业、仓储业。(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深圳市飞马国际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于2008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简称”飞马国际“,证券代码:002210)。飞马国际秉承“诚信为本,技术引领”的经营理念,实施“供应链服务+环保新能源”双主业战略。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不断强化自身业务运作能力,集团主营业务以供应链服务为基础,逐步拓展到环保新能源领域。业务涵盖煤炭、有色金属、IT电子、大型特种异型设备等供应链服务和秸秆发电、垃圾发电等固废可再生资源处理利用和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与海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大型骨干企业和深圳市重点物流企业,飞马国际曾连续6年上榜财富中国500强。2017年,飞马国际保持快速上升的发展形势,以营业收入521亿元进入财富中国500强第127位。路漫求索,飞马腾飞。公司将以服务实体经济,造福人居环境为使命,发挥人才、技术、资本、品牌等综合优势,立足供应链服务业务,拓展环保新能源产业布局,为客户和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 商业规划: (一)公司主要从事业务领域和发展方向2024年,公司将双主业战略改革升级为“双环战略”,以绿色生态环和数智产业环为核心,搭建以环保新能源循环资源利用园区和产业供应链数智化场景闭环服务平台为辐射轴的产业服务平台,多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地为国家经济的发展不断贡献力量,为企业的长久发展不断积蓄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1、关于绿色生态环,公司立志精研固废处理技术,做创新的循环经济引领者。公司将以“服务实体经济•造福人居环境”为使命,以“大环保”的理念,除拓展夯实主业根基外,更将推进先进固废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围绕环保新能源新质生产力,推动固废处理行业的转型升级,为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的经济发展模式提供有力支撑。利用好现有管理和运营基础,将大同富乔作为“黄埔军校”,实现“技术+管理”双层管控,并进一步输出技术、运营和资本,成为循环经济的引领者,为更多的城市提供高效的城乡固废物综合解决方案,造福人居环境,实现绿色梦想。2、关于数智产业环,公司立志深耕企业服务赛道,做领先的数智产链服务商。公司秉持“诚信为基石、技术为先导、服务求精细”的经营宗旨,打造数智供应链产业服务平台,运用系统化的论述技术和管理的综合集成理论、方法和技术,通过平台化、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等系统能力,联动“四流”即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整合资源给予企业做价值产出服务,为实体企业产业链赋能,并不断丰富完善数智供应链解决方案,助力行业客户实施供应链重塑,持续打造数智供应链生态圈。(二)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情况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环保新能源业务和供应链智慧产业链服务,具体经营业务情况如下:1、环保新能源业务公司以“服务实体经济•造福人居环境”为使命,以“大环保”的理念,通过智慧化科技、数字化管理和综合性运营等手段,致力推进城乡固废物科学治理与综合利用,实现变废为宝、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环境,创新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为更多的城市提供高效的城乡固废物综合解决方案,造福人居环境,实现绿色梦想。公司环保新能源业务,主要与全国各地方政府合作开展循环经济示范产业园、静脉产业园区的投资、建设和运营,园区以垃圾发电等为龙头项目,带动污泥、建筑垃圾等固废可再生资源处理与利用,形成再生资源利用、发电、供热、环保减排、反哺农业为一体的环保新能源产业。报告期内,公司主要通过与地方政府签订长期特许经营协议,以BOT(建设-运营-移交)模式处置生活垃圾、污泥等以及通过垃圾焚烧方式发电、供热,获取处理费和电费等收入。2、供应链智慧产业链服务业务公司秉承“诚信为本、技术引领、精益服务”的经营理念,坚持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不断强化自身业务运作能力,致力打造集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综合供应链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非核心业务的供应链外包服务。公司基于大数据产业链服务平台,综合赋能供应链体系,围绕农业产业链、资源型产业链、城市综合服务产业链、消费品产业链等四大数字化服务平台为基础,打造可复制的数智化产业赋能生态圈闭环链路,让不同产业链供应链在公司产业供应链数智化场景闭环服务平台内上下贯通、紧密联合,真正实现社会不同产业链供应链的集中增值,在共赢发展中实现企业价值。公司供应链智慧产业链服务业务,分为综合物流服务、贸易执行服务等形式。综合物流服务,主要包括国际物流服务、仓储配送服务以及进出口通关服务等。贸易执行服务,是指在国内、国际贸易中,预先匹配上下游客户需求,同时与上下游客户签订业务合同,然后集合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为客户全方位提供高效、安全、低成本的供应链服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为IT电子、快消品、资源能源等细分行业提供通关物流、仓储配送、采购执行、销售执行等的一体化综合供应链服务。1、2024年6月,公司披露了《关于子公司获得项目核准批复的公告》(公告编号:2024-030),公司子公司大同富乔申报的“大同富乔垃圾焚烧发电有限公司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系统扩容及设备更新项目”获得了大同市行政审批服务管理局批复核准,该项目的建设规模及主要建设内容为:扩容建设1*700吨/日垃圾焚烧机械炉排炉,配置1*15MW抽凝汽轮发电机组及相关配套设施;扩容工程建成后对一期项目两台日处理500吨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锅炉进行设备更新。后续,公司将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履行董事会、股东大会(如需)审议程序后进行投资建设,并将及时披露有关项目的实施进展情况。公司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为《证券时报》、《上海证券报》和巨潮资讯网(www.cninfo.com.cn),公司所有信息均以在上述选定的信息披露媒体刊登的信息为准,敬请投资者关注、理性投资,注意风险。2、2024年6月,公司披露了《关于环保新能源项目的建设进展公告》(公告编号:2024-031),公司子公司原平富乔新能源有限公司在建原平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本项目将分两期实施,项目总设计规模为建设2*130吨/时高温高压生物质水冷振动炉排锅炉,配置2*15MW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以及蒸汽供应管网系统等设施。截至目前,本项目处于建设状态尚未形成实际产能,敬请投资者关注、理性投资,注意风险。主要生产经营信息公司售电业务情况相关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涉及到新能源发电业务1、概述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913.58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2.76%,营业成本16,470.40万元,较去年同期下降41.33%,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同比减少主要是子公司大同富乔根据项目建设进度,按照“PPP项目”会计准则确认建造服务收入和成本同比减少所致;综合毛利率为31.12%,较去年同期综合毛利率提升了10.06%,主要是大同富乔二期项目(采用炉排炉工艺)完工运营、生产流程系统性优化以及技术升级改造后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营业成本,以及供应链业务收入同比增加等因素综合影响所致。管理费用3,73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3.37%,主要是人工费用以及办公场所租赁费等支出增加所致。财务费用3,131.8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6.99%,主要是银行借款利息支出较去年同期增加以及利息收入减少综合影响所致。所得税费用1,742.8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247.09%,主要是子公司前期计提的部分递延所得税资产于报告期内转回导致递延所得税费用增加所致。营业外收入3,210.0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加978.93%,主要是公司前期重整为子公司预留偿债资源涉及的担保事项,于本期内部分债权的诉讼时效届满,公司冲回前期计提的预计负债并确认营业外收入1,938.20万元,以及子公司的担保债权于报告期内获得受偿并确认营业外收入1,122.67万元所致。综上,公司2024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50.48万元。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