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捷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融捷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融捷股份
  • 企业英文名: Young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张长虹,吕向阳
  • 上市代码: 002192.SZ
  • 注册资本: 25965.520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7-12-05
  • 大股东: 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3.82%
  • 董秘: 陈新华
  • 董秘电话: 020-38289069
  • 所属行业: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王瑞金、肖国强
  • 律师事务所: 广东连越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珠江西路5号4504房、4505房
  • 概念板块: 能源金属 广东板块 标准普尔 深股通 MSCI中国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锂矿概念 深成500 储能 锂电池 光伏建筑一体化 稀缺资源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1998-08-21
  • 组织形式: 民营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1017083874153
  • 法定代表人: 吕向阳
  • 董事长: 吕向阳
  • 电话: 020-38289770,020-38289069
  • 传真: 020-38289867
  • 企业官网: www.younergy.cn
  • 企业邮箱: IR@younergy.cn
  • 办公地址: 广州市天河区珠江西路5号广州国际金融中心主塔写字楼第45层04-05单元
  • 邮编: 510623
  • 主营业务: 锂矿采选、锂盐生产及加工、锂电池设备制造
  • 经营范围: 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合同能源管理;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融资咨询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企业管理咨询;金属矿石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电子专用设备制造;工业设计服务;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自然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矿产资源(非煤矿山)开采;证券财务顾问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 企业简介: 融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融捷股份”,股票代码:002192,原名“路翔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2007年12月5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2015年8月24日公司名称由“路翔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融捷股份有限公司”,融捷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控股股东。公司历经股份改制、IPO、战略转型,产业布局于锂资源开发、锂电池材料和锂电池装备产业,主体业务涵盖锂矿采选、锂钴镍资源冶炼、锂电池正极材料合成、锂电池高性能负极材料、锂电池生产设备制造、锂电池梯次利用与再生。公司拥有全资子公司6家、控股子公司2家、参股子公司4家,分布于广东、安徽、四川、甘肃四省并形成产业基地。公司秉承“致力以清洁、绿色、高效之能源造福于人类!”的企业使命,坚持“创新、进取、卓越、自信”的企业理念,致力于“将公司打造成为新能源产业的领军企业”的战略目标。
  • 发展进程: 公司的前身为成立于1998年8月21日的广州利德嘉发展有限公司;2000年8月14日,更名为广州利德嘉公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2000年12月18日,经广州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穗改股字[2000]24号文《关于同意设立广州利德嘉公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批准,广州利德嘉公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依法变更为广州利德嘉公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人民政府以穗府函[2001]43号文《关于确认广州利德嘉公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予以确认。广州利德嘉公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的原股东柯荣卿、宗健、梁清源、郑国华、王永、黄培荣、路金彪、杨真、张涛、浣石等10位自然人股东是股份公司的发起人。2001年12月22日,公司依法更名为广州路翔股份有限公司。于2009年9月1日起,公司名称变更为:路翔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名称变更为:LUXIANGCO.,LTD. 路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2015年6月29日召开了201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拟变更公司名称的议案》和《关于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同意公司注册名称由“路翔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融捷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全称由“LUXIANGCo.,Ltd.”变更为“YOUNGYCo.,Ltd.”;公司中文简称由“路翔股份”变更为“融捷股份”;公司英文简称由“LXGF”变更为“YOUNGY” 公司股票交易自2016年2月5日开市起撤销退市风险警示。股票简称由“*ST融捷”变更为“融捷股份”;股票代码不变,仍为002192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公司产业主要布局在新能源锂电池材料产业链的中上游,包括锂矿采选、锂盐生产及加工、锂电池设备制造及锂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等,形成了从资源采选到正负极材料的锂电池材料产业链布局。公司主要业务为锂矿采选、锂盐生产及加工、锂电池设备制造,主要产品为锂精矿、锂盐和锂电池设备,其中锂矿采选业务以自有矿山的锂辉石为原料,经过采矿、选矿生产出锂精矿,用于生产电池级锂盐,包括电池级碳酸锂和电池级氢氧化锂。作为锂离子电池材料的原材料,电池级锂盐广泛应用于三元材料、磷酸铁锂、钴酸锂、锰酸锂等多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六氟磷酸锂电解液,并最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3C数码等领域。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用途未发生变化,公司锂电池正极和负极材料项目尚处于建设期以及前期规划阶段,尚未有产品产出。1、锂矿采选业务公司拥有康定市甲基卡锂辉石矿134号脉的采矿权,已形成105万吨/年露天开采能力及45万吨/年原矿石处理的选矿能力,是目前国内已进入供应渠道的持续在产锂辉石大型矿山。报告期内,公司锂矿采选业务创新设备检修模式,采取了生产与检修并行的新工作方案,大大缩短了冬休期时间及休后复产工作的流程时间,并创造了公司建矿以来最短恢复生产的记录。围绕“深挖潜能提升产量与指标”的经营目标,公司锂矿采选业务持续提升生产效率,锂精矿产量屡创新高,在保证产量的同时,持续实施选厂改造,截至报告期末已完成破碎系统工程施工及设备安装调试,接下来公司将围绕技改工作科学组织调配、提高产线效率、加强质量管理、提升工艺水平,将现有选厂通过提质改造实现选矿产能、产品品质、工艺指标的实质提升。公司计划建设250万吨/年锂矿精选项目及相关配套项目,在公司持续推动下,250万吨/年锂矿精选项目的落实已取得一定的进展。2024年12月公司与甘孜州康定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原矿外运合作协议》,其中协议约定一是在协议生效后两年内,融达锂业可以将矿山开采的一定数量的原矿石进行委外选矿,二是在矿山原址新增35万吨/年选矿产能。前述协议的签署有利于进一步扩大矿山产出,提高矿山经济效益;有助于实现公司产能与资源的有效匹配,增强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效应,并进一步提高公司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公司仍在配合和协调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推动项目其余产能重新选址论证工作,截至目前选址尚未确定,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2、锂盐生产及加工业务公司锂盐生产及加工业务主要有两部分,合并范围内的锂盐业务是从事粗制碳酸锂和工业级碳酸锂的精加工提纯业务,产品为电池级锂盐,现有产能4,800吨/年;联营企业的锂盐业务是采用锂精矿为主要原材料,经湿法冶炼工艺生产出电池级锂盐,现有产能2万吨/年,自2021年8月20日起由公司受托经营。公司自有锂盐产能与联营企业锂盐产能合计2.48万吨/年。报告期内锂盐产品价格整体处于低位震荡,其中,国内电池级碳酸锂的均价最高在3月中旬约11.3万元/吨,最低于9月中旬跌至约7.3万元/吨,总体市场均价约9万元/吨,同比2023年度均价下滑约65%,产品价格低迷对公司锂盐业务的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公司根据市场趋势变化,适时调整锂盐业务经营策略,一体化协调产业链产供销业务,规避价格波动带来的市场风险,以此最大限度降低风险,并持续做好内控管理、风险管理、降本增效工作,耐心等待市场周期变化。为有效降低产品价格波动给公司带来的经营风险,公司利用广州期货交易所平台开展碳酸锂产品的套期保值业务。报告期内公司有效利用期货工具,锁定预期销售现金流入金额,管控碳酸锂预期销售价格大幅波动引起的价格风险,有效实现了套期保值目的。3、锂电池设备制造业务公司锂电池设备业务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已在技术研发、生产经营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锂电池工厂规划、工艺规划、整线规划设计的能力,可以面向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公司锂电池设备产品主要用于锂电池生产线上偏后端和装配段的设备,其主要产品有移动仓储式烘烤生产线、全自动注液机、全自动化成机等。为应对未来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公司也将持续更新行业新产品电池态势,并加大新设备、新工艺等研发力度。报告期内,锂电池行业投资放缓,客户需求减少,公司锂电池设备制造业务生产量及销售量均大幅减少。但公司重点落实已发货设备的验收工作,通过成立验收专项工作小组,明确责任人与时间节点,加大合同验收进度以及设备验收回款,超额完成原来制定的2024年度设备验收及回款目标,锂电池设备业务现金流有较大的改善。公司锂电池设备制造业务(二)主要产品及用途1、锂精矿公司锂精矿的主要原材料锂辉石原矿由公司自有矿山完全自给,经过采矿和选矿流程后生产出锂精矿。锂精矿产品主要客户为下游锂盐厂,用于生产碳酸锂及氢氧化锂等锂盐产品。2、锂盐产品碳酸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为无色单斜晶系结晶体或白色粉末,由于碳酸锂性质稳定,易于运输,所用沉淀剂易得,产品回收率较高,因此盐湖卤水和锂矿制备的锂盐产品多为碳酸锂,再以碳酸锂为原料加工生产其它下游产品,碳酸锂作为最基础的锂盐,是锂产业下游和生产终端产品的必备原料。其中,电池级碳酸锂主要用于合成钴酸锂、磷酸铁锂、锰酸锂、三元材料等锂电池正极材料和六氟磷酸锂等锂电池电解质材料,下游应用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3C产品、基站储能电源等行业。单水氢氧化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为白色结晶粉末,呈强碱性,电池级氢氧化锂主要用于高镍三元材料(NCA、NCM)方面,下游应用包括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基站储能电源等高能动力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3、锂电池设备公司锂电池设备产品主要用于锂电池生产线上偏后端和装配段的设备,其主要产品如下:(1)移动仓储式烘烤生产线该生产线由东莞德瑞自主研发,全国首创,拥有20多项核心专利,具有多重业内领先优势,比如不需要干燥房,节能35%以上,能够杜绝真空放电等风险,有效提高设备稼动率,夹具和电池加热速度快,温度均匀性好,占地空间小,维护方便等。(2)全自动注液机该设备主要功能包括自动托盘上/下料、注液前扫码、注液前称重、真空注液、真空静置、真空封装、注液后称重、注液后扫码、绝缘测试、不良品自动排出等,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自动真空注液封装的批量生产。(3)全自动化成机主要功能包括弹夹上料、整形扫码、水车上料、热压化成、冷压定型、水车下料、下料定位、弹夹及电池扫码、弹夹下料、扫码/化成不良品排出等。该设备主要用于锂离子电池化成、热冷压生产,不仅兼容客户提供的电池大小范围,还可兼容正反气袋、正反极耳、正反面扫码。(三)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签署了《原矿外运合作协议》,约定融达锂业两年内可以将矿山开采的一定量的原矿石进行委外选矿,除此之外,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四)市场地位报告期内,公司市场地位未发生变化1、有色金属矿采选行业融达锂业作为公司锂矿采选业务平台,其拥有的甲基卡锂辉石矿134号矿脉是国内少有高品质锂矿资源,锂矿资源储量大、开采条件好,也是目前国内已进入供应渠道的持续在产锂辉石大型矿山。目前融达锂业已形成105万吨/年的露天开采产能及45万吨/年矿石处理的选矿生产能力。2024年12月,公司与甘孜州康定市人民政府签署了《原矿外运合作协议》,其中协议约定公司可将矿山开采的一定数量的原矿石进行委外选矿,以及在矿山原址新增35万吨/年选矿产能,若新增选矿产能顺利完成建设后,公司自有选矿生产能力将合计达到80万吨/年。2、有色金属加工及冶炼行业公司合并范围内的锂盐业务以长和华锂为运营主体,目前产能规模较小。联营锂盐企业成都融捷锂业规划产能为4万吨/年,已投产2万吨/年。若成都融捷锂业规划产能全部建成,其生产规模在国内单体锂盐厂中属于较大规模,将有利于公司进一步提高市场综合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目前成都融捷锂业拥有较为成熟且在行业中具备较强竞争力的生产线工艺技术以及环保排放技术,在保障产能的同时,能达到废水、废料零排放的标准。3、专用设备制造行业东莞德瑞经过多年发展已在锂电池设备技术研发、生产经营和客户服务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锂电池工厂规划、工艺规划、整线规划设计的能力,可以面向不同层次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东莞德瑞曾入选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东莞市“倍增计划试点企业”,其客户主要为锂电池行业头部企业,其核心产品之一烘烤线曾被评为东莞市“市级单项冠军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五)业绩驱动因素驱动公司业绩实现和变化的主要因素包括产业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的扶持、行业需求的持续增长、公司在新能源锂电池材料产业链上的全面布局等。1、产业政策对新能源行业的扶持随着全球主要国家碳中和目标相继确立,能源转型已经成为共识,我国在2020年9月的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进一步明确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近年来国内出台多项对新能源行业的扶持政策,支持新能源行业的发展,从而对上游锂材料行业的发展和业绩实现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在新能源行业全国性补贴取消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从政策引导逐渐转向市场自发需求增长。报告期内,国家相关部委密集出台了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和系列措施,是去年7月延续和优化新能源车车辆购置税减免的长期政策以来,中央政府层面对于推动鼓励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再一次有力动作。随着国家层面加速推动汽车大规模以旧换新,各级地方政府积极回应,密集部署汽车“以旧换新”激励政策,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延续增速。2024年,新型储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国家高度重视新型储能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已于2025年1月1日全面实施,将带动和规范新型储能的高质量发展,发挥各类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调节作用。碳酸锂作为电力储能电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储能装机规模的增量有望带动碳酸锂的需求增长。2、新能源行业需求的增长新能源汽车产业以及储能行业的持续发展,加上小动力电池及动力船舶、消费电子等终端领域的需求,带动了国内锂电池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自2021年起锂电池终端应用需求持续增加,带动电池材料上游产业产能释放。结合储能市场、新能源领域、光伏设备市场以及消费电子等的市场规模显著扩展,终端应用需求扩容有望持续拉动“电池—材料(磷铁/三元/钴酸锂/电解液/金属锂)—锂盐(碳酸锂/氢氧化锂)—锂矿(辉石/卤水/云母)”整个链条的放量,推动锂盐及锂矿产品需求持续增长。3、公司在新能源锂电池材料产业链上的全面布局公司与控股股东等关联方均在新能源锂电池材料产业链的不同环节进行布局,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布局,且互为上下游。公司主营业务包括锂矿采选、锂盐生产及加工、锂电池正负极材料为主的锂电池材料环节和锂电池设备制造业务,控股股东在锂盐、正极材料及前驱体、负极材料、锂电池、锂电池回收及梯级利用、新能源汽车等领域进行了布局。完整的产业链布局有助于公司发挥协同效应增强盈利能力,并能有效抵抗市场波动时的经营风险。(六)矿产勘探情况及资源储量情况报告期内,公司矿山未进行矿产资源勘探活动,未发生有关支出。根据甘孜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审查通过的四川省康定市甲基卡锂辉石矿2024年度矿山储量年度报告《矿山储量年度报告审查意见表》,截至2024年10月底,公司采矿权范围内保有矿石量2,557.9万吨,动用矿石资源量41.8万吨。报告期内,公司以践行“行动策略落地之年”的总体方针定位,持续坚守“创新、进取、卓越、自信”的企业精神,围绕新能源材料产业核心业务,拓展夯实资源产业基础的经营策略,做好事业发展规划、事业落地和管理落地。以“全力打造三大竞争力,做价值创造型企业”为出发点,重点是做好延链补链强链、完善信息化系统搭建、持续提升模式创新能力、提高管理水平及效率,以打造公司的产业链、创新和管理三大竞争力,为公司持续发展赋能。报告期内,受锂电池材料行业变动及产品价格同比大幅下跌的影响,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但公司业绩变化总体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61亿元,同比减少53.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减少43.41%。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43.27亿元,相比期初减少了1.5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3.58亿元,相比期初增加了4.27%。报告期内,公司总资产周转率0.1次、流动资产周转率0.3次、应收账款周转率3.5次、存货周转率6.1次,分别比上年度减少0.2次、减少0.2次、减少1.5次、增加1.8次。报告期内,公司营运指标多数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主营业务收入减少,但公司加强存货管理致存货周转率增加。报告期内,公司净资产收益率6.54%、总资产报酬率4.65%、销售净利率35.83%,分别比上年度减少5.05个百分点、减少3.05个百分点、增加7.89个百分点。报告期内,公司盈利指标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锂产品价格下降,导致公司产品利润空间减少,但销售净利率增长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锂精矿销售比重增加。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20.90%,比上年度减少4.01个百分点;流动比率3.6倍、速动比率3.4倍,分别比上年度增加0.3倍、增加0.4倍。报告期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仍保持较低水平,公司具备较强的偿债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74元,比上年度增加0.81元;公司营业现金比率80.29%,比上年度增长60.33个百分点,主要是因为公司支付税费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从而导致营业现金比率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开展的工作及取得的成效如下:(1)数字赋能管理革新,智能筑基提质增效为落实“建设示范性规范矿山”的经营目标,公司矿山自2024年起开始使用尾矿库无人机巡检技术,同时加大力度探索高原智能化矿山建设,如智能穿爆、智能运输等从流程优化到智能决策的新型数字化管理建设,以打造“安全、智能、绿色”矿山。为推动公司矿山安全生产条件向标准化迈进,夯实矿山安全基础,报告期内,融达锂业全面推行使用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系统,在结合自身安全管理实际情况下,利用智能化、网络化的安全管理模式,构建安全管理新平台,实现安全管理信息化、全员化。(2)深挖潜能提升产量,锂精矿产量屡创新高报告期内,公司锂矿采选业务持续提升生产效率,锂精矿产量屡创新高。报告期内,公司锂矿采选业务累计采剥总量135.05万吨;累计生产锂精矿(6%品位)6.75万吨,同比增长4.07%,再创历史新高。(3)持续推进项目建设,正极材料项目全面封顶公司在广州市南沙区投资建设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造及研发基地项目,共建设了六栋单体建筑,分别是磷酸铁锂厂房、立体仓库、动力站中试研究中心、员工宿舍楼、人才公寓及食堂,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和落实项目建设条件,通过科学规划、精细管理、技术创新等手段,有效提高了施工效率,最终在2024年8月底实现了项目全面封顶,该项目从2023年12月下旬正式开工建设到全面封顶仅用了约八个月时间,充分体现了公司的建设速度。2025年,公司将逐步完成项目环境评价、生产线设备招标、安装与调试等工作,并争取2025年底前项目投产,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磷酸铁锂5万吨。未来,公司将充分借助南沙的优势资源,优化管理、提高经营效率,持续完善锂电池材料产业链上下游规划及持续打造链条化的新能源产业格局。(4)重视投资者回报,持续进行现金分红公司充分重视投资者回报,在盈利且具备现金分红的条件下,持续向股东进行现金分红。2022年度,以前年度亏损弥补完毕的首年,公司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9.8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总额254,462,098.94元,现金分红金额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为10.43%。2023年度,公司持续盈利,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00元(含税),共计派发现金总额77,896,560.90元,现金分红金额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为20.48%。2024年度,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66元(含税),预计将派发现金总额43,102,763.70元,拟派发现金分红金额占当期净利润的比例为20.03%。2022年至2024年,公司以现金方式累计分配的利润占该三年公司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的比例达37.11%。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