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园区环保服务业务
经营范围:高新技术产品投资、开发,节能环保项目投资、建设,新型建材产品研发、投资,房地产开发,股权投资管理,不动产销售与租赁(探矿权、采矿权及国家禁止限制的项目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江苏大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20日,是由镇江新区大港开发总公司等五家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
2006年11月16日,公司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成为镇江新区第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证券代码:SZ.002077)。
历经多年创新创业和转型发展,大港股份围绕“战略新兴产业为主的投资控股型公司”定位,逐步形成了集成电路、环保资源服务两大主导产业。
现拥有子公司10家、参股子公司8家,主要业务包括集成电路测试、园区运营服务、环保再利用等。
其中,集成电路以上海旻艾为基础,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芯片测试业务,致力打造集成电路细分领域优质品牌。
园区环保服务利用区域资源优势,紧跟环保需求,强化区内企业合作,提供资源再利用、水处理、危险废弃物的填埋等一体化服务。
着眼未来,大港股份将立足产业转型,聚焦主业发展。
围绕“强主业、谋转型、重创新、促发展”的思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产业经营,逐步将公司打造成以集成电路和环保资源服务为主导产业的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控股型公司。
(一)从事的主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涵盖集成电路和环保资源服务两个领域。
1、集成电路报告期,公司集成电路产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测试业务及与测试相关的配套服务。
公司集成电路测试业务主要是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制造企业以及封装企业提供测试程序开发、设计验证、晶圆测试及成品测试,向客户提供测试程序或最终的测试结果;在晶圆及成品测试的基础上提供信息加密、数据录入、精密修调以及可测性设计、测试评估等增值服务。
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通过与客户签订框架协议,在实际销售中根据客户的具体订单及自身产能情况安排个性化的测试服务,对测试产能进行总体控制和管理,及时处理测试中的异常问题,保证测试服务的顺利完成,向客户收取测试服务费。
2、环保资源服务公司环保资源服务业务主要包括:(1)为经开区新材料园区内企业提供集码头停泊、装卸、仓储、供水、固废处置等服务;利用公司园区资产进行招引,为招引企业提供厂房租赁及服务。
经营模式:利用码头、储罐、水厂、防渗漏填埋库区、园区厂房等资源为区内企业提供相关服务,收取租金和服务费用。
(2)为经开区及周边地区的NMP需求方提供废液回收利用服务。
经营模式主要为两种:一是代加工模式,为客户提纯废液NMP收取加工费;二是购销模式,向上游供应商采购NMP废液,经加工提纯后出售给下游客户。
报告期内,为进一步聚焦核心主业,剥离低效业务,公司对外转让了主要从事化工供应链贸易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港诚国贸,公司环保资源产业中不再包含相关贸易业务。
(二)经营情况概述及主要产业发展情况2025年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公司立足自身发展实际,围绕双主业,持续深化经营管理,优化资源布局,深耕细分领域,稳步推进各项经营计划落地实施。
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019.5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0.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75.8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9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188.7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7%。
1、集成电路2025年上半年,集成电路行业景气度明显回升,全球终端消费市场回暖叠加AI技术驱动新应用场景渗透率提升,推动行业下游需求稳健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6月,中国集成电路产量2,395亿块,同比增长8.7%,延续了去年的增长趋势。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出口1,677.7亿块,同比增长20.6%,出口额905亿美元,同比增长18.9%;集成电路进口2,818.8亿块,同比增长8.9%,进口金额1,914亿美元,同比增长7.0%。
2025年上半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出口数量与金额均实现增长,出口增长速度高于进口,贸易逆差有所收窄。
2025年上半年集成电路测试市场在行业景气度回升的背景下,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技术进步显著,政策环境优越,但同时也面临高端设备国产化、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等挑战。
国内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市场份额及行业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第三方测试行业在高端测试需求增长的同时,也面临着消费类芯片测试业务量减少和价格竞争加剧的挑战。
报告期,公司集成电路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8,431.2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78%,集成电路产业毛利率为18.86%,较上年同期增长10.63%。
公司集成电路产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从事测试业务的全资子公司上海旻艾,报告期上海旻艾实现营业收入8,014.3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02%,净利润1,103.9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99.56%,毛利率为19.44%,较上年同期增长9.97%。
上海旻艾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长主要得益于半导体行业的复苏,尤其是高端芯片和高可靠性芯片测试需求的增加,车规级芯片的测试量及测试收入占比提高,大幅改善了产品结构与毛利额。
同时,上海旻艾通过合理调配资源,实施精细化管理策略,挖潜增效,有效降低了运营成本,进一步提升了盈利能力。
2、环保资源服务2025年上半年,我国锂电池产业延续增长态势,根据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企业信息和行业协会测算,1-4月全国锂电池总产量超过473GWh,同比增长68%,NMP作为锂电池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溶剂,随着国内锂电池产量的持续增长,NMP的市场需求量也相应增加,但由于供给端产能的持续释放,NMP市场面临产能扩张与成本竞争的双重压力。
2025年2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全国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控制在10%以内。
为实现这一目标,《指导意见》强调逐步降低填埋处置量,强化危险废物填埋处置环境监管,推动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减少对填埋处置的依赖。
一方面,鼓励产废企业提升技术工艺水平,从源头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量;另一方面,鼓励建设“水洗+水泥窑”协同处置焚烧飞灰处理等项目,通过促进危险废物的再生利用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填埋处置量,将导致填埋设施利用率下降,进一步减少对填埋处置的需求。
报告期,公司环保资源服务各项业务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积极面对市场变化,进一步整合业务资源,持续拓展增量业务,确保了各项业务稳定发展。
报告期,公司环保资源服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573.43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98%,综合毛利率为27.62%,较上年同期下降2.50%。
报告期,港龙石化液体化工码头吞吐量为58.00万吨,同比减少4.42%;港源水务供水量为461.55万吨,同比增长6.97%;镇江固废危废填埋处置量为1.47万吨,同比增长35.10%;新纳环保NMP废液回收提纯量22,165.17吨,同比增长120.25%,销售量21,411吨,同比增长123.90%,NMP回收利用二期项目已于2025年6月投入运营。
江苏大港股份有限公司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复[2000]71号文批准,由镇江新区大港开发总公司、镇江市三明集团公司、镇江市大港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镇江新区兴港运输有限公司和镇江市大港开发区房地产物资投资公司等五家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本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2006]95号文核准,于2006年10月30日按1:5.3溢价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6000万股,并于2006年11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
公司股票自2020年4月30日起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大港股份”变更为“*ST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