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江苏大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大港股份
- 企业英文名: Jiangsu Dagang Co.,Ltd.
- 实际控制人: 镇江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002077.SZ
- 注册资本: 58034.851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6-11-16
- 大股东: 江苏瀚瑞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48.97%
- 董秘: 吴国伟
- 董秘电话: 0511-88901009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李明、刘璐
- 律师事务所: 江苏世纪同仁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江苏省镇江新区港南路401号经开大厦11层
- 概念板块: 半导体 江苏板块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存储芯片 半导体概念 军民融合 国产芯片 央国企改革 长江三角 太阳能 锂电池 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0-04-20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1100720500361C
- 法定代表人: 安明亮
- 董事长: 安明亮
- 电话: 0511-88901888,0511-88901009
- 传真: 0511-88901188
- 企业官网: www.dggf.cn
- 企业邮箱: dggf2077@sina.cn
- 办公地址: 江苏镇江新区港南路401号经开大厦11层
- 邮编: 212132
- 主营业务: 集成电路封装与测试、园区环保服务业务
- 经营范围: 高新技术产品投资、开发,节能环保项目投资、建设,新型建材产品研发、投资,房地产开发,股权投资管理,不动产销售与租赁(探矿权、采矿权及国家禁止限制的项目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江苏大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20日,是由镇江新区大港开发总公司等五家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2006年11月16日,公司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挂牌上市,成为镇江新区第一家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证券代码:SZ.002077)。历经多年创新创业和转型发展,大港股份围绕“战略新兴产业为主的投资控股型公司”定位,逐步形成了集成电路、环保资源服务两大主导产业。现拥有子公司10家、参股子公司8家,主要业务包括集成电路测试、园区运营服务、环保再利用等。其中,集成电路以上海旻艾为基础,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芯片测试业务,致力打造集成电路细分领域优质品牌。园区环保服务利用区域资源优势,紧跟环保需求,强化区内企业合作,提供资源再利用、水处理、危险废弃物的填埋等一体化服务。着眼未来,大港股份将立足产业转型,聚焦主业发展。围绕“强主业、谋转型、重创新、促发展”的思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产业经营,逐步将公司打造成以集成电路和环保资源服务为主导产业的战略新兴产业投资控股型公司。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涵盖集成电路和环保资源服务两个领域。1、集成电路报告期,公司集成电路产业的收入主要来源于测试业务。公司集成电路测试业务主要是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制造企业以及封装企业提供测试程序开发、设计验证、晶圆测试及成品测试,向客户提供测试程序或最终的测试结果;在晶圆及成品测试的基础上提供信息加密、数据录入、精密修调以及可测性设计、测试评估等增值服务。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通过与客户签订框架协议,在实际销售中根据客户的具体订单及自身产能情况安排个性化的测试服务,对测试产能进行总体控制和管理,及时处理测试中的异常问题,保证测试服务的顺利完成,向客户收取测试服务费。由于公司原控股孙公司苏州科阳于2023年3月底通过公开征集方式引进外部投资方完成了增资扩股,由公司的控股孙公司变更为参股公司,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上年同期公司集成电路业务收入中包含了苏州科阳1-3月的封装业务收入,本报告期不再包含封装业务收入。2、环保资源服务公司环保资源服务业务主要包括:(1)为经开区新材料园区内企业提供集码头停泊、装卸、仓储、供水、固废处置等服务;利用公司园区资产进行招引,为招引企业提供厂房租赁及服务。经营模式:利用码头、储罐、水厂、防渗漏填埋库区、园区厂房等资源为区内企业提供相关服务,收取租金和服务费用。(2)为经开区及周边地区的NMP需求方提供废液回收利用服务。经营模式主要为两种:一是代加工模式,为客户提纯废液NMP收取加工费;二是购销模式,向上游供应商采购NMP废液,经加工提纯后出售给下游客户。报告期内,为进一步集中资金、资源发展核心主业,公司停止了化工供应链贸易业务,并于2025年4月启动了对从事相关业务的全资子公司港诚国贸的剥离工作。1、概述2024年,在全球经济复苏动能不足、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的大背景下,公司立足自身发展实际,聚焦双主业战略,持续深化经营管理,优化业务布局,稳步推进各项经营计划落地实施。报告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29.8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11%,营业利润3,171.1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5.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63.03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3.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056.6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9.62%。报告期,公司集成电路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0,488.11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5.42%,集成电路产业毛利率为12.52%,较上年同期下降1.87%,主要是2023年3月底苏州科阳完成增资后,不再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公司上年同期合并营业收入中包含了苏州科阳1-3月的封装业务收入3,576.50万元;同时由于集成电路测试行业竞争激烈,本报告期测试业务收入和毛利率有所下滑。报告期公司集成电路测试业务主体上海旻艾实现营业收入16,162.3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1.57%,净利润1,403.4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6.86%,芯片测试量2.21亿颗,同比减少58.54%,晶圆测试量为7.94万片,同比减少57.10%。报告期上海旻艾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与同行业合作方开展测试机台服务,降低了不利影响。报告期,公司环保资源服务业务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220.8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33%,主要是公司有效收缩了低毛利化工供应链业务,综合毛利率为29.42%,较上年同期增长5.23%。报告期,港龙石化液体化工码头吞吐量为130.25万吨,同比减少6.98%;港源水务供水量为862.23万吨,同比增长9.86%;镇江固废一期、二期危废填埋处置量为3.07万吨,同比增长73.19%,主要是镇江固废二期危废处置项目于2024年5月投入运营,填埋量逐月增长;新纳环保NMP废液回收提纯量30,127.77吨,销售量30,139.11吨,创历史新高。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