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银轮股份
- 企业英文名: ZHEJIANG YINLUN MACHINERY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徐小敏
- 上市代码: 002126.SZ
- 注册资本: 83478.2631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7-04-18
- 大股东: 徐小敏
- 持股比例: 6.66%
- 董秘: 陈敏
- 董秘电话: 0576-83938250
- 所属行业: 汽车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凌燕、陈磊、陈雨佳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天台县福溪街道始丰东路8号
- 概念板块: 汽车零部件 浙江板块 标准普尔 养老金 深股通 深成500 融资融券 基金重仓 低空经济 社保重仓 转债标的 小米汽车 液冷概念 空气能热泵 麒麟电池 汽车热管理 储能 华为汽车 尾气治理 氢能源 华为概念 独角兽 工业互联 小米概念 新能源车 无人驾驶 量子科技 充电桩 燃料电池 特斯拉 长江三角 创投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1999-03-10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70471161XA
- 法定代表人: 徐小敏
- 董事长: 徐小敏
- 电话: 0576-83938250
- 传真: 0576-83938806
- 企业官网: www.yinlun.cn
- 企业邮箱: 002126@yinlun.cn
- 办公地址: 浙江省天台县福溪街道始丰东路8号
- 邮编: 317200
- 主营业务: 节能、减排、智能、安全四条产品发展主线,专注于油、水、气、冷媒间的热交换器、汽车空调等热管理产品以及后处理排气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经营范围: 实业投资;汽车零部件、船用配件、机械配件、摩托车配件、电子产品、基础工程设备、化工设备的设计、制造和销售,汽车(不含小轿车)、金属材料的销售;机械技术服务;经营进出口业务等。(具体以省工商局核定的经营范围为准)。
- 企业简介: 浙江银轮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研发、制造和销售各种热管理和尾气后处理产品的民营股份制上市公司,现在全球拥有全资、控股子公司40多家,是我国热交换器行业首家民营上市公司、行业标准的“组长级”起草单位和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换热器产销量连续十几年居国内行业前列。 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行业引领、产业报国”这一目标不动摇,围绕“节能、减排、智能、安全”四条产品发展主线,形成了“商用车与非道路热管理、乘用车和新能源热管理、发动机后处理、工业和民用换热”四大产品平台,同时秉持“文化银轮、技术银轮、品质银轮、体制银轮”的发展思路,成为热管理领域受人尊敬的优秀企业。公司以“人才、管理、工厂、产品”这四个国际化指导公司的全球化发展,在国内分别在湖北、山东、上海、江西、广东、江苏、广西、重庆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在国际打造建立了欧洲、北美战区,形成了亚洲、欧洲、美洲三大总部,客户遍布北美、欧洲、中东等全球40多个国家及地区。
- 商业规划: (一)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1.公司主营业务公司围绕“节能、减排、智能、安全”四条产品发展主线,专注于油、水、气、冷媒间的热交换器、汽车空调等热管理产品以及后处理排气系统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车、燃油车、非道路机械、数据中心、储能、超充、热泵空调等领域。公司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内燃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热交换器行业标准的牵头制订单位,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浙江省重点企业研究院、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和浙江省双创示范基地。2.公司主要产品(1)商用车产品系列(2)乘用车产品系列(3)工程机械产品系列(4)数字与能源产品系列(二)经营模式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研发模式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一直高度重视技术发展的储备和产出工作,持续加强技术创新和新品开发投入,引进高素质人才,完善研发体系和制度,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发公司创新动力,进一步增强了公司产品的竞争力。二次创业阶段,公司实施技术引领战略,制定产品与技术战略规划及实施路径,注重产品、技术研发和工艺改进,构建全球化的研发架构、体系及流程,建立完善研究系统、开发系统及试验验证系统,加强研发基础能力与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研发能力。目前公司在上海、欧洲、北美分别设立了研发中心,部分子公司亦积极开展研发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研发成果。经过十余年的生产和研发的积累,形成了多项在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使公司产品与同行同类产品相比具有技术领先、成本低、品质高等优势。2.生产模式公司建立了以订单驱动的拉动型生产方式,以销定产,重视快速及时反应,根据客户提出的技术、质量、开发周期、成本等要求,为其配套开发产品,并依据订单数量,安排采购及生产计划,公司从接到客户的订单到采购原材料、组织生产至产品交付的周期一般为15-25天左右。在产品制造方面,公司以乘用车和新能源热管理、商用车和非道路热管理、数字能源三大产品平台为核心,以产品线带动事业部和子公司协同作战,根据客户需求进行属地化生产。按照规模经济、比较成本原则和贴近客户原则,在全球范围内合理规划生产布局,以全球化供应能力满足客户的需求,目前公司在浙江、上海、四川、山东、湖北、江苏、广东、广西、江西、陕西、安徽等地建有子公司和生产基地。并在墨西哥、美国、瑞典、波兰、印度、马来西亚等建有研发分中心和生产基地。3.销售模式公司主要采用直销模式,为点对点销售。作为各大整车及发动机生产厂商的一级配套供应商,直接向整车及发动机厂商销售产品。公司建立了从技术、生产、服务一体化的快速反应体系,不断增强全球属地化市场拓展及技术与售后服务能力。公司设立客户经理、项目经理、技术经理组成的“金三角”自营体团队,点线面结合的立体销售网络与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端对端服务。公司实施三个同步(同步开发、同步发展、同步规划)、三个合作(资产合作、属地合作、战略合作),不断提高战略、重点客户市场份额,围绕国内外战略客户,制订了单独的客户战略规划。(三)行业竞争地位经过40余年的发展,公司已发展成为国内汽车热管理行业的龙头企业,拥有国内顶尖的热交换器批量化生产能力和国内顶尖的系统化的汽车热交换器技术储备,已在传统商用车、乘用车、工程机械热管理、新能源乘用车热管理领域建立了较强的竞争优势。现正逐步开拓是数字与能源换热领域。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一批海内外优质的客户资源,是全球众多知名主机厂以及车企的供应商,产品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近几年逐步与各核心客户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和资产合作,形成了可信赖多赢的业务伙伴关系。公司将继续坚持“加快推进国际化发展、实现技术引领、提升综合竞争力”三大战略方向,致力于在汽车热交换领域提供换热解决方案,努力将公司打造成为热管理领域受人尊敬的优秀企业。报告期内整车制造生产经营情况报告期内汽车零部件生产经营情况同比变化30%以上的原因说明零部件销售模式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知名大型整车(整机)生产厂商和一级零部件供应商,销售模式以直销为主。公司开展汽车金融业务公司开展新能源汽车相关业务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生产经营情况1、概述2024年全球汽车行业在电动化、智能化、地缘政治和供应链重构的多重影响下,呈现深度变革态势。公司在“夯实基础、降本增效、改善提质、卓越运营”经营方针指导下,围绕年度目标不懈努力,深化变革,全面推进全球经营体卓越运营,加快效益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战略客户和重大项目均实现了新的突破,海外发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营业收入1,270,206.51万元,同比增长15.2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8,352.51万元;同比增长28%。2024年公司总体经营情况如下:1、坚定全球化发展战略,提升全球卓越运营能力加快国际化发展是公司二次创业的三大战略方向之一。2023年8月召开的战略研讨会正式发布了《海外发展五年规划》,明确了公司加快海外发展的目标、方法和国际化水平的评价标准,公司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海外产能建设,积极运用中国元素建立具有银轮特色的海外市场拓展优势。2024年在管理上优化国际化组织架构,推行事业部全球业务模式,强化技术创新与资源整合。完善YBS系统并全球推广,形成统一管理标准,提升核心竞争力。安徽银轮、西安银轮陆续建成投产使国内属地化配套不断完善;北美、欧洲业务快速发展,国内技术与管理输出助力高质量增长;全球供应链打造上持续发力,尤其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区域的属地供应链建设,增强了应对各种不确定风险的能力。通过精益管理与OPAAC提升运营效率,运营水平不断向卓越迈进。报告期内,2024年度北美经营体实现自营业务收入19,646万美元,同比增长50.47%;实现净利润约604万美元,扭亏为盈,实现了里程碑式跨越。欧洲板块实现营业收入15,749.3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29%。2、坚定“二八战略”,抓住市场机遇,销售收入和新项目定点双增长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公司以"二八战略"为指引,有效应对行业竞争,精准把握全球市场趋势,抢抓欧美市场机遇,实现业务全面突破。在原有客户业务实现大幅增长的同时,三条发展曲线的部分头部客户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销售收入再创新高。柴油发电机超大型冷却模块、储能液冷空调、重卡超充液冷机组、储能液冷板模块、铜IGBT碳化硅冷板、算力中心冷却机组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相继斩获,全年新项目定点再创新高,彰显强劲发展动能。报告期内,累计获得超300个项目。根据客户需求及预测,生命周期内新获项目达产后将为公司新增年销售收入约90.73亿元,按业务划分,数字能源业务9.53亿元,新能源汽车业务68.43亿元,燃油车及非道路业务12.77亿元。3、技术研发创新质,提高核心竞争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公司聚焦热管理核心技术,我们整合全球优势资源,打造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建立从战略规划、基础研究到产品开发、试制验证的完整创新链条,为技术持续突破提供坚实保障。通过与战略客户开展深度协同研发,实现技术需求与市场导向的精准对接。在传统汽车热管理领域,持续优化汽车热管理技术,深挖效能潜力。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加快迭代创新,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在数字能源热管理领域,依托车规级热管理技术,成功拓展至储能系统、超充设备、数据中心等领域,特别是在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实现里程碑式突破,储能超充液冷机组业务呈现强劲增长态势。在具身智能(机器人)领域,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储备底层技术,截止报告期末已获得机器人领域10项专利授权,并在关键零部件开发和市场拓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4、精准引才、系统育才,赋能战略发展2024年通过校招引入人才,同时启动青苗关爱工程、落地高层导师制,助力公司“新动力”更好、更快融入公司和业务,厚植工程师红利底蕴;聚焦头部战略客户和数据中心、储能、液冷技术等领域,倾斜配置并不断优化保障战略客户与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的人力资源;创新人才引进渠道和模式,引进行业高层次人才,助推公司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跨越式提升;着眼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性、运营型人才培育,全面升级全球人才培养中心,设立干部管理、营销管理、精益管理等十大专业分院,滚动开设“全球卓越运营领导力”“新生代接班人”以及精益、质量管理等专班,着力打造高水平干部、员工队伍;在做好国际外派人员服务赋能、做实总部与海外基地联动、做精干部人才管理和做专全球化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不断建章立制成体系,提水平、增能力。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