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创投服务与资产管理业务,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业务,传媒业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硬件销售;人工智能通用应用系统;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数控机床制造;金属切削机床制造;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制造;金属成形机床销售;金属切削机床销售;机床功能部件及附件销售;数控机床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计算机系统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汇洲智能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汇洲智能”),成立于2002年11月,于2007年3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122。
公司注册地为浙江省衢州市,下属公司主要位于北京、黑龙江、江苏等地。
公司以构建“科技创新,安全可信”的全面自主可控体系为使命,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和大模型数据服务两大领域,通过对产业资源的有效整合与配置以及集团化高效运营管控与赋能,不断夯实企业在两大领域的领先优势,深耕企业核心竞争力,巩固企业行业地位。
同时,通过创业投资与资产管理业务,深化在聚焦领域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优势,挖掘并助力产业链内优质中小企业及早期项目共同发展,为实现“以科技创新驱动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持续拼搏,并为股东创造长期稳定的回报。
(一)高端装备制造业务2025年上半年,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板块实现营业收入49,110.5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94%。
2025年上半年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板块持续保持增长,盈利能力不断提升,现金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2025年5月末,公司通过公开竞拍方式取得上海航天壹亘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上海壹亘精密机床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壹亘”)控制权,拓展了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板块高端五轴加工中心品类,进一步增强了核心竞争力。
1、公司的主要产品和核心功能部件情况(1)公司的主要产品公司高端装备制造业务板块以数控机床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主,主要产品包括重型立式车床、重型卧式车床、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重型深孔钻镗床、轧辊车床、立式磨床、立式铣齿机床等多个品类,产品广泛应用于交通、能源、冶金、机械、船舶、汽车等行业,部分高端产品出口到欧美、日本和韩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10余项,共有400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自,为国家重点急需项目以及国家发展提供了大量机床设备。
这些设备的研制不但打破了国外对我国的技术封锁,我国的高端产品也已全面打入了国际市场。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产品研发与新兴市场需求相融合,充分彰显高端数控机床研发制造底蕴,紧密围绕国内外高端行业发展做出前瞻性和突破性创新,加快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以高精度、高性能、高可靠性和高效率的数控机床产品服务广大市场客户为奋斗目标。
经过不懈技术创新和产能提升,推出了技术含量高、竞争优势突出的新产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国家重点能源项目、国家绿色发展提供了关键设备支撑,发挥了国家重型数控机床产业基地的保障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以承接国家重大专项为依托,不断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产品转型升级,在北京第十九届中国机床展览会期间,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端新产品DVTG250×25/20B—NC双柱立式车磨加工中心,荣获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自主创新十佳”称号。
该产品是适用于硬密封蝶阀的高精度、高效率加工的创新型产品,能够实现工件一次装卡,完成车、磨等多工序加工,效率提升约600%,开创了蝶阀加工的新工艺,是完全符合当下市场快节奏需求的节能、绿色、环保型产品。
该系列产品已投入多家用户现场使用,反馈良好,均对其高稳定性和高效性给予了肯定。
公司创新研制的HDFVTG800×12/30P-MC双柱定梁立式车磨加工中心主要用于风电核心零件主轴轴承的加工,以及其它行业高精回转环类零件的复合加工,具有高精度、多功能、高稳定性、绿色环保等特点。
(2)核心功能部件情况公司重视核心功能部件的自主研发与制造,经过多年深耕已研制了大量成熟的产品与技术,在机床床身、结构件及附件等基础部分基本实现了完全自主,在部分关键执行部件、控制及驱动等方面亦有较多积累。
公司设有铸造子公司,专门负责机床床身各种类型铸件的设计和生产。
铸造子公司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设有黑龙江省省级技术中心,储备机床、核电、风电、内燃机等相关工艺文件4,000余套,拥有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上述功能部件的自主研发与制造在机床产品降本和提升竞争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动高端数控机床关键核心部件产业链自主可控,创新研制出多种摆角铣头、增力丝杆、刀台等多种急需的高端功能部件,其中刀台属于立车刀架的末端环节,其性能的好坏、刚度的高低和自动化程度都直接影响整机的性能、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电动转位刀台具有传动链短、结构紧凑、夹紧力大、转位精度高等特点,提高了机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
公司开展高精密机床关键部件技术研究,持续实现国内重型数控车床制造技术领跑,推动产业链建设不断发展,做到以创新激发产业链运行新动能,实现高端数控机床核心部件国产化的目标。
2、各子公司的主要情况(1)齐重数控公司情况齐重数控产品定位为以重型立式车床和重型卧式车床为主,同步发展中小型立车、车铣复合、龙门、钻床、镗床等多个机床产品品类。
齐重数控是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齐重数控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是国家一级计量企业,建有国家级技术研发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其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以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内机床行业学科带头人为核心成员的科研开发队伍。
齐重数控先后荣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授予的“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智能制造优秀场景”等四项国家级殊荣。
齐重数控经过75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高端数控机床新产品创新技术研发、生产制造、综合管理体系,成为国内一流的数控重型机床生产制造现代化企业。
齐重数控在齐齐哈尔、江苏常州、江苏泰兴设立的研发制造基地,产能不断提升,生产经营规模持续扩大。
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齐重数控机床产品采取直销和经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拥有完备的销售团队和营销网络,为用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齐重数控在全国主要城市均设有直营办事处,负责开拓新兴市场,了解市场变化及需求,增强与客户沟通和交流;同时,在各地发展经销商,根据经销商的信用状况、规模能力和资质等要素对其进行授权经营,以便更好地贴近当地市场、服务客户。
为加大拓展国际市场工作力度,报告期内,齐重数控在考察开发东南亚、南美等国家高端机床市场的同时,也参加了国际冶金工业机械、设备、技术和产品展等国际展会,积极扩大齐重数控高端数控产品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不断取得新的市场销售业绩。
报告期内,齐重数控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高端产品科技创新步伐,实施系列产品技术升级,不断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创新生产组织方式,保证产品生产周期;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经营运行质量;积极拓展市场,建立市场售后服务新机制,增强市场运转新动能。
在全力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同时,齐重数控以重型高端数控机床产品抢占市场先机,彰显了市场竞争实力,为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打下坚实基础。
报告期内,齐重数控铸造子公司扩产工作推进顺利,预计新增铸件产能2万吨,以满足齐重数控日益增长的铸件需求,预计2025年下半年能够完成各项生产准备,两年左右完全达产。
铸造产能的增加对齐重数控的供应链安全、成本控制、产品交付周期等诸多环节有积极意义,这将进一步提升齐重数控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2)青海青一公司情况青海青一产品定位为卧式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两个主要品类。
其中卧式加工中心市场规模大,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低,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农林机械、减速器等众多行业,目前国内市场中高端产品仍然以外资品牌为主。
报告期内,青海青一坚持优化产品结构,通过精益化组织生产,实现质量的总体提升,持续加强市场拓展和品牌宣传力度,提升了企业综合竞争力。
在产品研发方面,在提升倒T型全系列机型高速、高精、高稳定可靠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正T型全系列卧加机型,以五轴联动铣削加工中心为基础,将旋转工作台换成力矩电机驱动转台,同时具备车削加工功能,用于医疗器械、航空航天等领域,既有回转体特征、又具有棱柱体特征的精密复杂结构件加工,通过一次装夹即可完成铣、车、钻、镗、攻丝等多种加工循环功能,为客户提供了高效率、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加工方案,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及复购。
除整机研发外,青海青一还自主研发并生产立卧转换头、电主轴、转台、齿轮箱等核心功能部件,在掌握核心技术、实现国产替代和自主可控的基础上,进一步助力国产装备制造业繁荣发展,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柔性化、定制化、自主可控的加工设备。
在市场拓展方面,齐重数控利用市场优势,激发青海青一研制潜能,进一步加大了市场拓展力度,在北京第十九届中国机床展览会上,面向汽车、航空航天、3C电子、模具、医疗器械、通用机械制造等多应用领域推介了青海青一创新型技术新产品,特别是在汽车壳体生产线、轿车发动机缸体缸盖、汽车发动机曲轴等汽车零部件加工中有着较好的应用。
同时公司向东南亚、中东、南美等一带一路国际市场推介青海青一的卧式加工产品。
报告期内,青海青一在产品定位、内部管理、供应链整合、市场营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成效显著。
公司有效把握卧式加工中心品类市场规模大、技术门槛较高、国产替代需求迫切的市场机遇,全面实施青海青一新的长远发展战略方针,发挥科技创新与制造潜能,打造公司未来业绩增长新高地。
(3)上海壹亘情况2025年5月末,公司通过公开竞拍方式取得上海壹亘75%的股权,上海壹亘已正式纳入公司战略版图。
上海壹亘产品以高端五轴立式加工中心及其关键功能部件、智能化柔性生产线及智能制造系统平台等产品为核心,包括五轴联动铣车复合加工中心(SMG)、五轴联动立式加工中心(SMU)、五轴联动立卧转换加工中心(SMC)等多种高端数控机床,产品技术壁垒高,市场增速快,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作为国产高端五轴联动机床领域领军企业,上海壹亘智能化柔性产线系统集成技术及五轴联动机床产品,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3C电子、新能源装备及通用机械智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其主导产品五轴立式加工中心为中国兵器、中国航发等多家龙头企业配套。
上海壹亘并入公司后,与公司旗下齐重数控的重型立卧车、青海青一的立卧式加工中心形成差异化产品矩阵,通过数字、智能化加工技术及上游核心功能部件开发、规模化联合采购、客户资源整合等多维度协同,构建更完整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务体系。
3、公司面临的市场格局数控机床是所有工业产品生产制造的基本工具,机床行业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具基础性、战略性的产业,被喻为“工业母机”,是世界工业强国必争之地,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制造业发展水平,更关系到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水平和国家安全问题。
当前,数控机床的先进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我国作为世界第一机床消费大国,市场规模庞大,但国产数控机床仍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国内大部分高端数控机床市场被国外高端产品占据,机床行业的发展有了新的挑战。
随着国家“两新”政策得到深入贯彻和实施,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机床行业将迎来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等促进企业转型发展的新机遇。
同时,国家重型数控机床制造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智能化、高端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展现出较强的产品创新能力。
在打造高端品牌、推进科技创新、扎实精细管理、开辟市场销售和优化售后服务等方面有着竞争优势的企业,将有机会在未来新兴市场需求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
(二)大模型数据服务1、热热数据提供的主要服务热热数据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于数据标注和采集与互联网内容安全审核领域。
2025年上半年,热热数据实现营业收入3,646.37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2.41%,亏损幅度进一步缩窄。
2025年6月,公司武汉基地开业,是以大模型及生态类标注业务为主的L4级别标注基地,年内计划拓展到数百人规模。
武汉基地的布局极大提升了公司服务高质量大模型数据标注客户的交付能力,为公司业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热热数据业务覆盖图像数据标注、文字数据标注、语音数据标注、视频数据标注、大模型数据标注、地图数据标注、道路数据采集等业务场景,公司自主研发的EnableAI智能标注平台结合人工智能的强大分析能力与高质量数据标注人员的独到洞察,以数据为中心,通过智能标注算法,重塑标注行业的生产模式,帮助客户大幅提升数据质量和标注效率。
智能数据标注平台EnableAI自2024年发布以来,累计完成了上亿的数据标准,不断更新、优化,推出新品套件,发布解决方案,与大模型厂商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并在相关行业展会多次亮相,在升级硬实力、强化自身竞争力、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同时,在多渠道展示和拓展影响力。
热热数据服务的客户累计已有200家以上,自建的数据标注基地覆盖近千人的高质量标注团队,累计产生数据数量超过600PB。
主要应用场景涵盖互联网、大模型、自动驾驶等领域及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等。
2、面临的市场格局数据标注作为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近年来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而迅速崛起。
综合来看,数据标注产业在我国发展历程较短,根基尚不稳固,行业内缺乏统一且完善的标准体系,参与该行业的公司较多,竞争格局较为分散,因此整体行业目前处于高速发展且格局未定的状态。
整体发展趋势是,行业正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型,自动化工具、一站式解决方案、垂直领域深耕和国际化布局成为竞争关键。
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壁垒和规模化服务巩固优势,而中小企业需在细分领域建立差异化能力。
未来,行业将呈现效率提升、合规强化、场景拓展三大主线,同时面临数据安全、人才供给和技术迭代的多重挑战。
随着AI技术的持续突破,数据标注作为AI燃料的战略价值将进一步凸显,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之一。
(三)创业投资与资产管理1、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公司致力于成为行业内优秀的创投服务与资产管理机构,为此建立了严谨规范的投资管理体系、风险控制体系和投后管理体系,确立了科学的投资理念和经营模式,拥有独立专业的投资团队,投资了部分成长性好、科技含量高、有一定行业地位的企业。
公司创投服务与资产管理业务主要专注于高端装备制造、半导体、信息技术应用创新、新能源等领域。
创投服务与资产管理业务拥有不同于一般实体企业和其他类型金融企业的商业模式。
公司的商业模式可以总结为“募、投、管、退”四个主要阶段,即募资、投资、投后管理、退出四个阶段。
公司通过以自有资金出资,及向第三人募集资金设立创投基金,将自有及募集的资金投资于企业,通过企业自身成长及为创投企业提供经验、管理、融资咨询等方面的服务,带来被投资企业价值提升,最终通过股权增值为创投基金带来投资收益。
2、公司面临的市场格局2025年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市场呈现回暖迹象。
据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新募集基金数量达2172只,较去年同期上升12.1%;募集金额为7283.30亿元,同比上升12.0%,显示募资市场有所复苏,其中险资、AIC、国资发起设立了多只大额基金。
投资方面,上半年投资案例数共计5612起,同比上升21.9%,披露金额3389.24亿元,同比上升1.6%,硬科技领域成为投资热点,IT、半导体及电子设备、生物技术/医药健康、机械制造、清洁技术等领域获得投资数量同比显著增长,AI、GPU、创新药、智能制造等细分领域备受机构重点关注。
退出方面,上半年共发生935笔退出案例,同比下降43.3%,其中被投企业IPO案例数为583笔,占比62.4%。
总体而言,上半年私募股权市场在募资、投资等方面出现积极变化,硬科技投资热度持续,但风险与不确定性仍未明显改善。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公司开展投资活动时仍保持谨慎和战略聚焦,深化在聚焦领域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优势,挖掘并助力产业链内优质中小企业及早期项目共同发展,继续践行“以科技创新驱动中国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自主可控”的投资理念,并为股东创造长期稳定的回报。
与此同时,公司结合市场动态与自身资源条件,也在积极优化战略布局,与产业方、地方政府及同业伙伴开展深度合作,在长期合作中不断塑造和巩固自身的竞争优势。
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投资的项目中,麒麟软件有限公司进行了新一轮的融资,浙江海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思朗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埃科思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退出,且实现了一定的投资收益。
(四)传媒业务公司传媒业务由控股子公司中科华世负责开展。
中科华世的主营业务为图书发行和内容研发,其主要面对国内中小学生及学前幼儿师生的教育市场,研发策划中外名著、国学、历史、幼儿绘本等图书,通过民营渠道、网络渠道、直销渠道等方式进行营销活动,并提供针对项目配套的培训及售后服务。
图书出版行业市场化程度较高,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国有出版集团和民营公司。
总体来看,国有出版集团凭借规模和资源优势占据主导地位,民营图书公司体量相对较小。
特别是最近两三年内国家推出多项强力教育改革政策以来,国有出版集团优势日渐明显,其市场渗透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在图书市场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民营企业占比逐渐下降。
数据显示,我国出版行业集团度仍然较低,实体店、平台电商以及垂直及其他电商依然呈现负增长,以线下发行为主的中科华世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
面对行业的持续走弱以及各市场主体间愈发严重的内卷,公司在传媒业务板块的各项资源投入持续减少,中科华世的业务规模随之缩小。
传媒业务的收入和资产占比逐步缩小,公司正在考虑逐步剥离传媒业务,以进一步聚焦高端装备制造业务和大模型数据服务业务。
公司系经浙江省人民政府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浙上市[2002]73号文批准,由天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和沈高伟、马伟良、沈有高、吴惠仙、马全法、陈建冬、罗观华、施议场等8位自然人发起设立。
现有注册资本136,000,000.00元,股份总数136,000,000.00股(每股面值1元),其中:有限售条件的流通A股102,000,000.00股,无限售条件的流通A股34,000,000.00股。
公司股票已于2007年3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自2023年5月31日起,公司名称由“天马轴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汇洲智能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名称由“TianmaBearingGroupCo.,Ltd.”变更为“HuiZhouIntelligenceTechnologyGroupCo.,Ltd”,公司英文简称由“TMB”变更为“HuiZhouITGCo.,Ltd.”,自2023年6月5日起,公司证券简称由“天马股份”变更为“汇洲智能”,公司证券代码“002122”保持不变。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武宁 | 2025-05-13 | 79000 | 3.91 元 | 577600 | 董秘 |
孙伟 | 2025-05-13 | 77000 | 3.9 元 | 953800 | 董事、高管 |
王俊峰 | 2025-05-09 | 80000 | 3.84 元 | 1146800 | 高管 |
姜学谦 | 2025-05-09 | 78000 | 3.85 元 | 2076000 | 董事、高管 |
苏丽 | 2025-05-08 | 73700 | 4.08 元 | 73700 | 董事 |
孙斌 | 2025-05-08 | 74000 | 4.07 元 | 74000 | 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