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湘潭电化
  • 企业英文名: XIANGTAN ELECTROCHEMICAL SCIENTIFIC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湘潭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002125.SZ
  • 注册资本: 62948.1713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7-04-03
  • 大股东: 湘潭电化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9.54%
  • 董秘: 贺娟
  • 董秘电话: 0731-55544161
  • 所属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赵娇、彭亚敏
  •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长沙)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湘潭市雨湖区鹤岭镇
  • 概念板块: 化学原料 湖南板块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钠离子电池 固态电池 小金属概念 央国企改革 锂电池 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湖南
  • 成立日期: 2000-09-30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30300722573708K
  • 法定代表人: 刘干江
  • 董事长: 刘干江
  • 电话: 0731-55544161,0731-55544048
  • 传真: 0731-55544101
  • 企业官网: www.chinaemd.com
  • 企业邮箱: zqb@chinaemd.com
  • 办公地址: 湘潭市岳塘经开区幸福五路
  • 邮编: 411102
  • 主营业务: 电池材料业务和污水处理业务
  • 经营范围: 锰矿石开采与加工;研究、开发、生产、销售二氧化锰、电解金属锰、电池材料及其它能源新材料;蒸汽的生产、销售;利用蒸汽的余热、余压发电;金属材料、润滑油、石油沥青、化工产品、建筑材料、机电产品、法律法规允许经营的矿产品的销售;再生资料回收;经营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 企业简介: 湘潭电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系湘潭市国资委下属控股企业,于2007年4月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主营业务为生产销售电解二氧化锰和新能源电池材料、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业贸易等。其中电解二氧化锰年产12.2万吨。产品分为碳锌电池级、无汞碱锰电池级、一次锂锰电池级、锰酸锂电池级和高性能电池级五大类,是国内生产历史悠久、产品类型齐全、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技术先进的电解二氧化锰专业生产厂商,产品远销东南亚、南亚、南美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是金霸王、永备、南孚、双鹿等世界名牌电池厂商的战略合作伙伴,是新乡中天、青岛乾运、安徽博石等二次电池生产企业的优质供应商。“潭州”牌商标连续16年被评为湖南省著名商标,2008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正大力发展锰酸锂、四氧化三锰等锰系新能源电池材料,正在积极进行产业布局。公司污水年处理量8500万吨。 公司先后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轻工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电池工业协会企业信用评价3A级信用企业”、“省文明标兵单位”等10多项国家、省级荣誉称号。
  • 发展进程: 公司系经湖南省人民政府2000年9月18日湘政函[2000]148号文批准,由湖南湘潭电化集团公司、长沙矿冶研究院、长沙市兆鑫贸易有限公司、湖南华隆进出口光明有限公司、湘潭市光华日用化工厂等五家单位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5月9日经股东大会决议批准并经湖南省地方证券金融领导小组办公室湘金证办字[2004]104号文批准同意,对2003年度的净利润按每10股送红股2股的比例向全体股东进行分配,增加股本840万股。经2006年4月3日召开的200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批准,长沙市兆鑫贸易有限公司、湖南光明贸易有限公司将其所持有的股份各187.20万元转让给北京长运兴安投资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3月19日发行流通股2500万股。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为:电池材料业务和污水处理业务。1、电池材料业务(1)主要产品及其用途(2)经营模式公司电池材料业务均采用“研发-生产-销售”的经营模式。(3)采购模式公司物资采购调度中心负责公司大部分材料的采购。湘潭和靖西基地所需的大宗、通用、重要物资实施集中采购,其中大宗材料主要采取招标方式采购,其他材料主要采取网采方式采购。锂盐的采购由广西立劲根据销售订单计划,结合原材料市场情况、原辅料库存情况及生产计划进行采购。公司参考市场行情及与供应商的合作情况,每年对供应商资质进行评审和更新,并通常选择产品品质较高且与公司建立长期战略合作的供应商最终进行合作。(4)生产模式公司产品生产采取流程性连续生产的模式,主要结合公司存货管理的备货安排、在手的下游客户订单、市场需求等因素制定生产计划并组织生产。公司目前拥有湘潭和靖西两大生产基地,拥有多条专业生产线,依托自身生产能力自主生产。(5)销售模式公司产品销售采用“工厂→工厂”的直接销售模式,由公司营销部门负责销售业务。公司拥有开拓能力和营销能力较强的营销团队,构建了完善的营销网络,与全球各大电池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战略合作关系。(6)产品定价模式公司EMD产品采取市场化为基础的定价策略,产品定价综合考虑市场上同类产品价格、客户对产品质量的不同要求、需求量大小、公司产品成本、客户信用等级和回款周期等因素。公司锰酸锂产品的定价根据原材料碳酸锂价格波动而进行相应调整,主要参考上海有色网的现货价格和客户协商定价。2、污水处理业务公司污水处理业务采用“政府特许、政府采购、企业经营”的经营模式,具有刚性特征,不易受宏观经济影响,具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利润和现金流量。公司污水处理业务通过对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实现出水水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保护区域内水质及生态环境,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全资子公司市污水处理现有污水日处理设计能力为26万立方米(不包括受托运营的九华污水处理厂)。市污水处理凭借多年的污水处理经验,不断强化技术创新、优化工艺流程、提高自动化程度,为区域内水质保护及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了重要力量,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受供需关系等因素影响,硫酸市场价格同比上涨,碳酸锂市场价格同比下降。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主要能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不适用主要产品生产技术情况主要产品的产能情况报告期内正在申请或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情况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出现非正常停产情形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从事石油加工、石油贸易行业从事化肥行业从事农药行业从事氯碱、纯碱行业1、概述2024年,公司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的工作总基调,发挥党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坚定不移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经营管理,推进改革创新,不断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创造能力。公司各业务板块协同攻坚,电解二氧化锰板块发挥优势,通过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也得到了持续提升;锰酸锂板块积极抢抓市场机遇,加强与上下游战略合作和协同研发,推进结构调整和优化;污水处理板块稳定运行,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1,243.79万元,同比下降11.6%,受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下降影响,锰酸锂价格下降,锰酸锂板块虽然销量上升,但收入反而同比下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500.76万元,同比下降10.59%,主要是对联营企业的投资收益同比减少。报告期内公司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如下:1、聚焦核心业务,板块联动创效益报告期内,电解二氧化锰(EMD)业务稳中有升。公司走差异化竞争道路,深化大客户战略,最大程度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市场决策委员会及时决策,精准采购原材料,降低采购成本,生产基地积极推进技改项目,通过升级生产设备、优化工艺流程降低了人工成本、材料损耗和能源消耗。全年EMD产品产销基本平衡,销量同比增长11.63%。无汞碱锰型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同时,锰矿资源布局取得进展,靖西电化取得爱屯锰矿采矿权许可证,正加快推进矿山开采相关流程。公司EMD产品入选湖南省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名录、广西名优工业产品推荐目录,公司荣获双鹿电池“战略合作奖”,亿纬锂能“2024年度卓越质量奖”等荣誉。锰酸锂业务在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承压的情况下破浪前行。全年锰酸锂产品产销基本平衡,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2%,销量同比增长16.54%,其中第四季度月均销量超2,000吨,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列。控股子公司广西立劲加大与下游客户的战略合作与协同研发,与两轮车电池行业标杆企业星恒电源进一步深化合作,成为其供应商;与国内主流车厂以及固态电池头部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开展联合开发项目。此外,广西立劲顺利通过IATF16949汽车质量体系认证,湘潭立劲年产3万吨尖晶石型锰酸锂电池材料项目一期工程2万吨生产线建成并投入试运行,产能结构进一步优化。污水处理业务稳定运营。全年处理污水8,270.25万吨,处置污泥6.21万吨,污水处理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区域内水质保护及生态环境保护贡献了重要力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坚持技术引领,创新驱动促发展公司高度重视研发创新,研发与生产和战略紧密结合,全年研发投入1.0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33%。一是推进产品研发,性能优成本低的EMD2.0改进产品大批量生产;EMD4.0产品完成中试,大试工艺在不断优化中;锰酸锂克容量和循环性能有所改善。二是加强团队建设,一方面,公司依托现有的3个省级创新平台,开展资源共享、知识交流、人才培育,推进产学研合作,以重大研发项目为载体,搭建技术专家导师与项目负责人协同培养平台,遴选出具有发展潜力的技术骨干进行重点培养。另一方面,多渠道引进高学历人才,研发人员中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从7.89%增长到11.81%,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是加强知识产权管理,2024年公司获授专利8项,其中发明专利3项,截至2024年末,公司共取得授权专利68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3、强化内部管理,优化运营提效率报告期内,公司在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年度专项评估中入选成为48家标杆企业之一,是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双百企业。机制革新上,公司持续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构建“员工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收入能增能减”的市场化机制。供应链管理方面,实现1688平台、NC系统和OA系统对接,打造智能化网采体系,公司荣获“2024年新采购峰会数字化供应链创新先锋奖”。质量管理方面,建立全员、全对象、全过程、全方法的质量管理体系,以“质量月”“质量培训”等活动为抓手,不断地持续改进,产品出厂合格率达100%,获评2024年湖南省制造业“质量标杆”企业。组织效能提升方面,全公司推行战略地图与工作地图,分解目标、追踪行动。人才管理同步发力,引进博士和硕士15人,开展850余场培训,覆盖9000多人次。风险防控聚焦工程项目、财务管理、采购等关键领域,发挥“纪检+审计+监督”协同作用,护航企业稳健发展。4、推动低碳数智,融合发展谋长远报告期内,公司践行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碳排放管理体系,实行清洁生产机制,积极推进公司减污降碳工作,并与光伏发电运营企业合作,在厂区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全年共使用光伏发电624.43万度。公司鹤岭生产基地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数智化转型方面,EMD部分生产工序引入新型设备,生产线自控联动不断升级。湘潭立劲锰酸锂生产基地引进先进的数智化设备和软件,生产全流程数据联动贯通,生产环节全流程自动化运转。5、严抓安全环保,坚守底线筑防线公司始终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安全环保理念,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工作策略,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报告期内,公司主要污染物均达标排放,公司获评湖南省“环保绿牌单位”,安全管理方面,不断细化安全主体责任,强化现场监督监管,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以法制化、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式推进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工作。全年未发生安全、环保事故,牢牢守住了安全底线、环保红线。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