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纳思达
- 企业英文名: Ninestar Corporation
- 实际控制人: 曾阳云,汪东颖,李东飞
- 上市代码: 002180.SZ
- 注册资本: 142298.933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7-11-13
- 大股东: 珠海赛纳科技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8.82%
- 董秘: 武安阳
- 董秘电话: 0756-3265238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廖慕桃、蒋洁纯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金杜(广州)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珠海市香洲区珠海大道3883号7楼B区
- 概念板块: 计算机设备 广东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养老金 MSCI中国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深成500 基金重仓 HS300_ 人形机器人 信创 汽车芯片 半导体概念 国产芯片 网络安全 智能电网 物联网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1991-11-2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4001926372834
- 法定代表人: 汪东颖
- 董事长: 汪东颖
- 电话: 0756-3265238,0756-6258880
- 传真: 0756-3265238
- 企业官网: www.ninestargroup.com
- 企业邮箱: sec@ggimage.com
- 办公地址: 珠海市香洲区珠海大道3883号01栋7楼B区
- 邮编: 519060
- 主营业务: 研究、开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各种类集成电路产品及组件、计算机外设及其部件、相关软件产品;提供信息及网络产品硬件、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研发、生产、加工和销售激光打印机、多功能(传真)一体机、复印机及激光硒鼓、碳粉,墨盒、墨水、墨盒外壳,色带、带框、电脑外设等打印机耗材及上述产品的配件产品,回收喷墨盒、回收激光打印机碳粉盒的灌装加工和销售,以及上述产品的配件产品的加工和销售;项目投资;项目管理;互联网销售电子产品及其配件组件;科技中介服务;计算机和辅助设备修理等;经国家密码管理机构批准的商用密码产品开发、生产;增值电信业务;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业务(仅限经营类电子商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维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软件销售;网络技术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办公设备耗材制造;办公设备耗材销售;复印和胶印设备制造;复印和胶印设备销售;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再生资源销售;再生资源加工;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科技中介服务;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机械设备租赁;商用密码产品销售;增材制造装备销售;金属工具制造;金属工具销售;五金产品批发;五金产品制造;五金产品研发;五金产品零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检验检测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纳思达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2000年,从打印通用耗材生产起步,一直专注打印显像行业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目前已成为全球第四的激光打印机厂商,行业领先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企业和全球通用耗材行业领导型企业。2014年,公司在深交所上市(股票代码:002180),连续6年上榜中国上市公司500强。公司主营激光打印机、集成电路芯片、通用耗材及核心部件三大业务板块,已实现打印全产业链覆盖,业务遍及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包括“极海(Geehy)”艾派克(APEXMIC)”“格之格(G&G)”“StaticControl”“Lexmark”“奔图(PANTUM)”等多个行业内的知名品牌。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专利建设。公司产品技术涵盖激光打印机及配套耗材、集成电路芯片、打印机核心零部件、通用耗材等领域,拥有自主研发专利5,862项,其中发明专利3,500项,获得“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称号。纳思达在全球建立了9大研发中心、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行业内第一个精细化工家重点实验室(珠海研发中心)、行业内第一个CNAS认可实验室,同时拥有国家级、省级、市级创新平台17个,产学研合作平台、自主创新平台等30个。经过十多年技术探索和创新研究,奔图激光打印机独立掌握了打印机各级源代码和完整的软固件核心技术,拥有自主可控的SOC、LSU、打印机引擎等关键零部件,构建了国内领先的打印行业知识产权分析平台。集成电路方面,公司拥有丰富的集成电路设计经验和强大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能力,可为客户提供核心可靠的芯片产品,实现准确感应、安全传输和实时控制。公司拥有激光打印机、集成电路芯片、通用打印耗材及核心部件三大业务板块。2016年,公司并购原美国IBM打印机事业部“利盟国际”,完成了激光打印机从从低端到高端产品全系列、从产品销售到打印服务管理解决方案的全产业链业务布局。“利盟”+“奔图”双打印机品牌,覆盖了高中低全线的用户需求,并打造了定制化服务的核心能力。利盟是打印成像解决方案、高端打印硬件等领域公认的领先企业,拥有全球知名的高端品牌,其核心优势是强大的技术能力,是行业领先的打印解决方案商,客户覆盖了全球跨国企业,包括金融行业、物流行业和医疗保健行业等大型用户。“奔图”是国内掌握自主核心技术的打印机品牌,目前奔图激光打印机已涵盖了单功能、多功能、高速双面、网络、WIFI等各种产品线,能满足80%以上用户的打印需求,为具备特种需求的行业应用提供了量身定制的选择。公司拥有20年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经验,芯片设计及研发、加解密及多核异构SoC芯片设计能力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能够提供从上游设计到下游制造的全套系统服务。2019年,创立极海半导体,开始迈入物联网类芯片新领域,并逐步在汽车、工控、新能源、个人消费等领域取得突破,2022年正式更名为极海微电子有限公司,并启动极海微电子业务分拆上市,以更好地聚焦集成电路业务发展,致力于推动国产芯片产业化发展。作为公司的成熟业务,经过二十几年的持续发展,现已成为行业的领导企业。产品涵盖激光耗材、喷墨耗材、针式耗材及墨水、耗材集成电路芯片、辊类等核心耗材零配件。拥有行业首屈一指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专利技术能力及自动化制造水平得到行业的广泛认可。销售网络遍布全球,在美国、荷兰、日本等地均设有分公司和完备的供应链体系。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继续追随“成为打印行业领先的科技服务型企业,打造全球知名品牌”的愿景,围绕通用耗材、激光打印机和集成电路三大业务板块,坚持国际化布局,推动产品高价值化,加大集成电路领域投入,树立品牌形象,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为全球用户提供优质的打印体验!
- 商业规划: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产品及用途分别如下:1.打印机全产业链业务打印机行业技术和市场高度集中,且行业专利壁垒森严,目前全球能够掌握自主核心技术且具备制造能力的厂商数量不超过十家,主要为中美日企业。同时,打印机在信息安全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计算机外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印机能够直接接触和处理计算机系统的数字信息资料,对于核心信息数据的输入和输出至关重要。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打印机出货市场,未来打印机国产化仍然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作为国内打印机领域的龙头企业,公司将深度受益打印机国产替代趋势,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实现业绩持续稳健增长。经过多年的技术探索、创新研发以及十多年的技术积累,公司建立了庞大的基础专利技术平台,并完全掌握了打印机各级源代码和完整的软固件核心技术,且拥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打印机引擎。未来,公司有能力在打印领域解决国外“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难题,快速推进中国打印机产业化发展,积极打造世界先进制造业布局和国际一流的制造业发展环境高地。目前,公司业务已覆盖了打印机全产业链,包括激光打印机整机、激光打印机原装耗材、打印机主控SoC芯片、耗材芯片、打印机通用耗材、打印管理服务业务。鉴于打印行业的高壁垒知识产权属性,公司的打印机全产业链布局可使得芯片、耗材、打印机业务在上下游形成复合保护壁垒,打造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新模式,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2.集成电路行业公司所处的是集成电路产业链中的集成电路设计行业,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不仅需要芯片在面积、功耗、可靠性、安全性和抗干扰能力方面满足市场需求,还需要相应的软硬件协同开发能力。公司设计、销售的产品主要为打印影像芯片、工控安全芯片、消费级产品芯片、新能源芯片及汽车电子芯片,产品阵列广泛应用于打印影像、工业实时信号处理、通信设施、智慧家居、高端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智慧能源等领域。其中,公司的打印影像芯片主要为专用SoC芯片,可实现认证、识别、控制和记录打印耗材信息等功能。公司的工控安全芯片、消费级产品芯片、汽车电子芯片及新能源芯片主要为通用MCU和专用SoC,可实现数据采集、数据运算、操作多种传感器和执行各类控制任务等功能。1、概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4.15亿元,同比增长9.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49亿元,同比增长112.11%。具体经营情况如下:(一)打印机业务(1)奔图电子(PANTUM)2024年,奔图实现营业收入46.58亿元,同比增长19.87%,其中,第四季度营收14.82亿元,环比增长38.03%;净利润6.15亿元,同比增长10.87%;得益于耗材销量的增长,奔图综合毛利率已连续三年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奔图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2%,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9%。报告期内,奔图打印机销量同比增长11.21%,其中,第四季度打印机销量环比增长15.28%;A3打印机销量同比增长131.44%,其中,第四季度环比增长401.41%。信创市场方面,随着行业信创的不断推进,奔图在金融等重点行业不断取得突破,市场占有率始终处于领先地位。报告期内,奔图信创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50%,产品出货结构得到明显改善,预计2025年将继续实现增长。海外市场方面,2024年奔图海外打印机销量同比增长6%。报告期内,奔图积极拓展“上合组织”“东盟”“一带一路”“金砖国家”等海外市场,加速布局欧洲市场,在保证核心市场稳定的情况下,在海外其他市场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不断为用户提供安全、高质量的打印解决方案,精准满足用户需求,并取得较好进展。目前奔图已销往海外110余个国家和地区,占奔图总出货量的比例接近50%。国内市场方面,奔图始终重视用户的产品体验,率先推出“智能网络共享”“试卷翻新”“AI语音打印”“远程打印”等功能,努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产品竞争力。此外,奔图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电子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努力打造新质生产力,为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报告期内,奔图国内商用市场销量逆势同比增长5%,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高。(2)利盟国际(LEXMARK)2024年,利盟国际营业收入22.43亿美元,同比增长7.98%,打印机销量同比增长31.13%,根据利盟管理层报表数据显示,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2.83亿美元,同比增长69.30%。(二)集成电路业务2024年,极海微营业收入14.00亿元,同比下降1.52%;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109.97%;扣非净利润1.30亿元,同比增长14.52%。芯片销量6.15亿颗,同比增长26.01%,其中非打印耗材芯片销量同比增长42%。报告期内,极海微研发投入金额超过营业收入的30%,与去年同期相比略有下降。报告期内,极海微持续在汽车电子、工业等领域进行全面布局:在汽车电子领域,极海微已推出包括国内首颗顺利量产的超声波传感和信号处理器GURC01、G32A1445系列汽车通用MCU以及针对智能车灯照明系统设计的首款芯片GALT61120汽车前灯LED矩阵控制芯片等产品。公司汽车芯片产品在国内外主流车厂均实现了项目定点,开始进入批量出货上车。近年来,国产智驾渗透率逐年提升,自动驾驶技术从辅助驾驶向高度自动驾驶甚至完全自动驾驶迈进,这对汽车芯片的性能、算力、功耗等方面的要求也在不断攀升,而超声波雷达作为智驾的关键核心器件,未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极海微超声波传感和信号处理器(倒车雷达)已通过AEC-Q100Grade2车规可靠性认证,可应用于自动泊车辅助系统、超声波驻车辅助系统、ADAS高级驾驶辅助系统等。相关产品在技术层面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成功填补国内空白。此外,公司汽车芯片产品在控制器,传感器,电源&模拟&驱动等3个赛道长线布局,相关产品在国内外主流车厂均实现了项目定点,开始进入批量出货上车,标志着公司在研发技术、产品品牌、产品质量等方面得到市场认可,有利于极海微汽车芯片业务的拓展和持续发展。在工业电子领域,极海微推出了全球首款基于Arm®Cortex®-M52处理器的双核架构和Helium边缘AI技术的G32R5系列高性能实时控制DSP芯片,用于高性能实时控制和边缘AI融合应用,并在多个行业头部客户实现导入。全新推出GHD3440、GHD3440R等多款电机驱动芯片,并与多款MCU、DSP主控芯片形成面向工业应用的丰富产品矩阵。同时,针对人形机器人应用进行了全面的芯片布局,包括关节控制器和灵巧手实时控制DSP芯片、智能编码器芯片、小脑计算芯片、电池管理主控芯片、视觉雷达传感器芯片和力矩传感器芯片等,目前部分已实现批量出货。(三)打印机通用耗材业务2024年,通用耗材业务营业收入61.72亿元,同比增长10.45%;净利润0.74亿元,同比下降44.17%。报告期内,通用耗材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均价下滑,综合毛利率下降3%,但公司凭借优秀的产品质量、较高的成本优势以及领先的专利技术,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2024年,通用耗材业务积极打造网络销售、回收耗材及A3复印机耗材等新的业务增长点,国内市场在高价值产品和高端渠道取得了突破,行业客户的增长实现翻番。海外市场在南美、欧洲、澳洲、亚太等多个市场成功开拓规模较大的新客户,特别是欧洲的新店面客户带来了高价值增量。上述布局虽短期增加了经营成本,但为未来市场占有率及利润的良性增长打下坚实基础。(四)计提资产减值准备根据公司聘请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公司对相关子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主要为商誉减值)总计9.03亿元,减少2024年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8.93亿元。报告期内,剔除长期资产减值影响,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49亿元。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