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沪农商行
  • 企业英文名: Shanghai Rural Commercial Bank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 上市代码: 601825.SH
  • 注册资本: 964444.4445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8-19
  • 大股东: 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9.29%
  • 董秘: 姚晓岗
  • 董秘电话: 021-61899333
  • 所属行业: 货币金融服务
  • 会计师事务所: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李莹、张晨晨
  • 律师事务所: 君合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
  • 注册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70号
  • 概念板块: 银行 上海板块 破净股 MSCI中国 沪股通 上证380 融资融券 互联金融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上海
  • 成立日期: 2005-08-23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100007793473149
  • 法定代表人: 徐力
  • 董事长: 徐力
  • 电话: 021-60110556,021-61899333
  • 传真: 021-50105180
  • 企业官网: www.shrcb.com
  • 企业邮箱: ir@shrcb.com
  • 办公地址: 上海市黄浦区中山东二路70号A座6楼
  • 邮编: 200002
  • 主营业务: 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
  • 经营范围: 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外结算;办理票据承兑与贴现;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服务;外汇存款,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国际结算,同业外汇拆借,资信调查、咨询和见证业务;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的其他业务,结汇、售汇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农商银行”)成立于2005年8月25日,是由国资控股、总部设在上海的法人银行,是全国首家在农信基础上改制成立的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围绕上海新三大任务、“五个中心”以及“四大品牌”建设,上海农商银行以“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为使命,践行“诚信、责任、创新、共赢”的核心价值观,推进“坚持客户中心、坚守普惠金融、坚定数字转型”核心战略,努力打造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型银行,建设具有最佳体验和卓越品牌的区域综合金融服务集团。在英国《银行家》公布的“2021年全球银行1000强”榜单中,上海农商银行位居全球银行业第149位,比2020年上升4位;位列2020年中国银行业100强榜单第24位,在全国农商银行中排名第二;在英国品牌评估机构BrandFinance发布的2021年度“全球银行品牌价值500强排行榜”中位列第187位,比2020年上升6位;标普信用评级(中国)主体信用等级“AAspc-”,展望稳定。诞生于1949年的上海农信事业,亲历了共和国旗帜下城市发展的宏伟诗篇,上海农商银行传承上海农信七十余载历史,扎根大都会、携手千百业、贴近老百姓,坚持金融向善、金融向实、金融向阳,以金融诚善守护生活本真,以专业进取回应市场期待,实现银行商业价值和社会功能的有机统一。
  • 发展进程: 本行系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上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经中国银监会和上海市政府批准,由原上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14家区(县)联社、219家基层信用社共234家上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法人机构改制而来。2005年8月17日,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筹备工作小组向中国银监会提交了《关于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开业的请示》(沪农商行筹发〔2005〕12号),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的筹建工作已全部完成,申请开业。2005年8月19日,中国银监会出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开业的批复》(银监复〔2005〕217号),同意本行开业,并核准《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本行开业的同时,上海市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及所辖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与农村信用合作社自行终止,其债权债务转为本行的债权债务;同意各董事任职资格,核准董事长、副董事长、行长及副行长的任职资格。2005年8月22日,上海市政府出具《关于同意设立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沪府发改审〔2005〕第005号),同意设立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8月23日,原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3100001007291),注册资本为人民币3,000,294,306.00元。 本次增资旨在补充本行资本,优化股权结构,同时引进外资银行,有利提高本行品牌和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引入战略合作者,导入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推进本行建设现代化商业银行步伐。同时,本次增资也是适应金融开放的需要,进一步熟悉国际银行的规则和操作,接受金融开放带来的挑战。2006年7月21日,本行召开了第一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授权经营班子开展我行与澳新银行战略合作前期工作的议案》。在上海市政府、上海银监局领导和支持下,经过尽职调查和多轮商务谈判,本行拟定了增资扩股暨引进澳新银行为外国战略投资者的方案,形成了《入股协议》《技术支持协议》和《业务合作协议》三份法律文件。2006年11月20日,本行召开了第一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批准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方案暨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议案》,并批准了《入股协议》《技术支持协议》和《业务合作协议》项下的交易。2006年11月21日,本行与澳新银行签署入股协议,澳新银行将以每股2.66元的价格认购本行股份745,391,470股,交割完成后占本行总股本的19.90%。2006年12月14日,本行召开了2006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关于批准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方案暨引进外国战略投资者的议案》。2007年3月30日,上海万隆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关于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整体资产咨询评估报告书》(沪万隆评咨字(2007)第13号)。评估基准日为2005年12月31日,评估结论为本行的整体企业净资产评估价值为人民币557,725万元,折合每股1.86元。2019年6月10日,上海财瑞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整体资产咨询评估报告>(沪万隆评咨字(2007)第13号)之复核报告》(沪财瑞业字(2019)第5050号)。经复核,未发现重大影响最终评估结果的事项。2007年8月20日,中国银监会出具《中国银监会关于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吸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银行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入股的批复》(银监复〔2007〕356号),同意本行以增资扩股方式吸收澳新银行入股,入股后持有总股本的19.90%,本次增资价格为每股2.66元,高于每股1.86元的补充资产评估价格。2007年9月17日,万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了验资报告(万会业字(2007)第1149号),验资结果为:(1)截至2007年9月17日,本行已收到澳新银行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745,391,470.00元,为货币资金出资;(2)未查见不符合《中国银监会合作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2006年第3号令)中有关新入股法人股东投资资格规定的事项。2019年5月20日,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复核报告》(德师报(核)字(19)第E00126号),对万隆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万会业字(2007)第1149号验资报告进行了复核。经审验,截至2007年9月17日,本行新增注册资本实收情况与上述验资报告中表述的内容一致。2007年9月21日和2007年10月15日,本行分别召开2007年第一次临时董事会和200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议案》和《关于修订〈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议案》。2007年10月30日,中国银监会出具《中国银监会关于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银监复〔2007〕474号),同意本行注册资本由人民币3,000,294,306.00元增加到人民币3,745,685,776.00元。2007年11月13日,上海银监局出具《关于核准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批复》(沪银监复〔2007〕673号),核准本行章程修改。2008年1月,本行在原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并于2008年2月14日取得相应的营业执照。2017年5月4日和2017年5月24日,本行分别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次会议和2016年度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本行2016年度资本公积转增股本预案的议案。2016年末,本行资本公积为8,111,058,187.72元,以总股本50亿元为基数,按照每10股转增6股的比例,将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共转增30亿股,合计转增30亿元,转增后总股本为80亿股,转增后资本公积为5,111,058,187.72元。2017年6月16日,上海银监局出具《上海银监局关于同意上海农商银行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的批复》(沪银监复〔2017〕254号),同意本行将资本公积转增注册资本人民币30亿元,注册资本由人民币50亿元变更为人民币80亿元。2017年6月29日,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验资报告》(德师报(验)字(17)第00310号)。验资结果为截至2017年6月29日,本行已将资本公积人民币30亿元转增股本,转增时已调整财务报表并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2017年7月,本行在原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并于2017年7月19日取得相应的营业执照。本次增资,旨在提升本行资本充足率以持续满足审慎监管要求,有效支撑本行发展战略实施。2019年6月10日,上海财瑞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因股东非同比例增资所涉及其的股东全部权益价值评估报告》(沪财瑞评报字(2019)第1088号),追溯评估基准日为2017年9月30日,本行于评估基准日的股东全部权益评估价值为5,572,700.00万元,折合每股6.97元。2018年7-9月,本行分别与沪杭甬高速、国盛资产、上海山鑫置业有限公司、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伟龙企业有限公司、上海顺脉贸易有限公司、上海社会福利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申迪(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轻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等9名投资者签署了股份认购协议。2018年7月17日,本行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定向募股的具体方案。2018年9月14日,本行召开了第三届董事会第十五次会议,就定向募股方案进行了调整,并审议通过了最终方案,由沪杭甬高速、国盛资产、上海山鑫置业有限公司、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伟龙企业有限公司、上海顺脉贸易有限公司、上海社会福利发展有限公司、上海申迪(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轻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有限公司按照每股6.97元的价格分别认购7,350万股、11,637万股、1,980万股、1,800万股、900万股、790万股、600万股、35,770万股和7,173万股。2018年11月7日,上海银保监局筹备组出具《上海银保监局筹备组关于同意上海农商银行定向募股方案及核准相关股东资格的批复》(沪银保监(筹)复〔2018〕52号),同意(1)本行定向募股整体方案,定向增发股份6.8亿股,增加股本6.8亿股;(2)国盛资产通过定向募股的方式认购本行116,370,000股股份,投资后合计持有本行474,047,514股股份,占本行总股本的5.46%;(3)沪杭甬高速通过定向募股的方式认购本行73,500,000股股份,投资后合计持有本行465,500,000股股份,占本行总股本的5.36%。2018年12月5日,中国证监会出具《关于核准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发行股票的批复》(证监许可〔2018〕2014号),核准本行定向发行不超过680,000,000股新股。2018年12月27日,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德师报(验)字(18)第00545号)。验资结果为截至2018年12月27日,本行已定向增发股份680,000,000股,股票发行收入总额及实际募集资金净额均为人民币4,739,600,000.00元。其中,计入股本人民币680,000,000.00元,计入资本公积人民币4,059,600,000.00元。2019年2月25日,上海银保监局出具了《关于同意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沪银保监复〔2019〕177号),同意本行将注册资本由人民币80亿元变更为人民币86.8亿元。2019年3月,本行在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了公司变更登记,并于2019年3月20日取得相应的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经营业绩总体稳健。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65.60亿元,同比下降7.4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营业收入65.34亿元,同比上升0.05%。其中:利息净收入47.66亿元,同比下降5.62%;非利息净收入17.94亿元,同比下降11.82%,主要受上年房屋征收一次性影响。非利息净收入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04亿元,同比下降6.26%。本集团实现归母净利润35.64亿元,同比增长0.34%;年化平均总资产回报率为0.96%,较上年同期下降0.07个百分点;年化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1.46%,较上年同期下降0.91个百分点。报告期内,本集团发生业务及管理费16.66亿元,同比下降6.10%;成本收入比为25.43%,较上年同期增加0.38个百分点。规模实力稳步增长。截至报告期末,本集团资产总额15,399.29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1.19亿元,增幅3.50%。贷款和垫款总额7,711.2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9.08亿元,增幅2.11%;吸收存款本金10,815.2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3.80亿元,增幅0.87%。资产质量相对稳定。报告期末,本集团不良贷款余额为74.82亿元,不良贷款率为0.97%,与上年末持平。拨备覆盖率为339.27%,较上年末下降13.08个百分点;贷款拨备率为3.29%,较上年末下降0.11个百分点。资本充足水平保持良好。报告期末,本集团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4.36%、一级资本充足率14.39%、资本充足率16.74%,均符合监管要求。零售金融本公司坚持以客户为中心,聚焦价值创造,纵深推进零售转型“九个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以财富管理为引擎的零售金融服务体系。管理个人金融资产规模稳步提升,存款结构持续优化,客群经营高质量发展。报告期末,本公司零售金融资产(AUM)余额8,163.5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0.33亿元,增幅2.64%;个人客户数(不含信用卡客户)2,502.96万户,较上年末增加29.74万户,增幅1.20%。财富管理方面,持续构建以客户多元化资产配置为核心、以稳健财富管理为特色的服务体系。聚焦财富产品全渠道、全客群经营,不断丰富产品类型、夯实产品支撑底座,打造“安享”财富管理品牌,构建覆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财富管理“投顾”服务。进一步落实差异化定价策略,在扩大存款规模的同时,不断优化期限结构,实现负债成本持续压降。报告期末,本公司储蓄AUM余额5,739.5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37.64亿元,增幅2.46%;非储蓄AUM余额2,423.9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72.68亿元,增幅3.09%。人民币存款付息率较上年末下降21BPs。零贷业务方面,持续推进个人贷款业务结构转型与管理体系优化。房产按揭类贷款方面,坚决贯彻落实个人住房贷款业务相关政策和要求,大力支持居民合理的自住购房需求,按揭贷款投放量较上年同期增长超100%。非房产按揭类贷款方面,积极响应国家促消费的政策导向,持续拓展“新市民”及新能源车贷等消费贷款业务,为激发消费动能贡献金融力量。报告期末,本公司个人贷款余额(不含信用卡)1,923.19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0.89亿元,降幅0.56%。其中,房产按揭类贷款余额1,056.8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0%;非房产按揭类贷款余额866.37亿元,较上年末下降3.19%。渠道建设方面,持续推进渠道协同一体化经营,通过“线上智能化、线下场景化、全渠道协同”的战略路径,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网络。“心家园”公益服务项目系统性构建站点长效运营管理机制,融合“社+银+企+校”服务资源,开展名医进社区、老年大学等多项生活场景服务。报告期末,本公司已建成1,013家“心家园”公益服务站,100余个老年大学教学点,报告期内共开展4,000余场活动。注重客户线上金融旅程,持续推动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线上渠道功能迭代,进一步提升客户线上智能互动体验,丰富企业微信、远程银行等线上渠道服务内容,为客户提供更安全、更智能的线上金融服务。报告期末,本公司个人线上渠道用户数660.37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65%,电子渠道承载了本公司96.23%的理财和99.66%的基金交易。综合金融报告期内,本公司持续深化客户经营、产品创新、功能迭代、渠道升级,全力打造“以交易银行为引擎的综合金融服务体系”。报告期末,本公司对公贷款余额5,040.1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43.24亿元,增幅2.93%,郊区1对公贷款余额占比61.10%,制造业贷款余额987.6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44亿元,增幅1.69%;对公存款余额4,783.5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40.35亿元,降幅0.84%,郊区对公存款余额占比52.71%;公司客户总数34.52万户,其中对公结算活跃客户4.53万户,较上年末保持稳定;公司客户融资总量达6,274亿元,与上年末基本持平。持续推进对公客群精细化管理。进一步聚焦产业龙头、民企龙头、上市公司等优质客群,推进总行级战略客户新增培育;深化渠道客户对接,顺利获取上海市养老机构预收费业务资质,总分联动加强与各级商协会合作对接;在创新实践中求新、求变、求突破,持续加深园区客群营销深度与品牌建设力度;努力加大民营企业精准“滴灌”服务,报告期末,本公司民营企业贷款余额23,501.26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6.39亿元,增幅1.64%;持续推进“百日百镇”系列行动成果和战略协议落实,深化镇村合作黏性,助力本公司服务乡村振兴迈向更高水平。持续升级产品服务与系统功能。稳步推进企业渠道、交易银行、票据业务、对公经营等各项系统群建设与升级,加速多银行财资2.0项目建设,丰富财资系统标准化业务功能模块,启动企业电子渠道OneSHRCB建设;推进企业现金管理、鑫账簿、供应链、票据、信用证、保函等产品及功能优化,提升客户极致体验;开展“心享盈”代客品牌新春营销活动,迭代升级产品系统功能,上线上清所柜台债报价服务,满足客户多元化投资需求。持续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级。推动票、证、函业务提速发展,报告期末,本公司票据直贴规模533.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0.04%;新开非融资性保函1,758笔,较上年同期增长41%,服务开函客户488户,较上年同期新增83户。提高债务融资工具市场竞争力,报告期内,本公司共为14家非金融企业承销发行19只债务融资工具,实现债券承销规模51.61亿元。巩固成熟同业渠道,创新试点引流模式,加强与集团客户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着力提升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强化跨板块跨条线联动,多措并举强化资产托管业务系统支持建设、合规风控及客户服务等全方位能力,报告期内,共与40余家同业合作客户开展托管业务合作,累计引入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各类托管产品100余单,实现平稳运营。普惠金融本公司围绕乡村振兴领域,打造以“三农”金融为本色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报告期末,本公司涉农贷款余额655.93亿元;普惠涉农贷款余额150.70亿元,保持上海“三农”金融服务的主力军和领先者地位;本公司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项下对涉农经营主体累计发放贷款20,425万元,持续位列上海市同业第一。坚守核心战略,坚持“做小做散”经营策略。报告期内,本公司集中资源配置,设置差异化考核激励政策,深化“政会银企”渠道合作,增量扩面不断拓展普惠业务触达范围;优化布局普惠小微客群经营体系,科技赋能完善产品体系和业务流程,提质增效推进普惠业务高质量发展。报告期末,本公司普惠小微贷款余额886.74亿元,较上年末增幅2.39%;普惠小微贷款户数5.30万户,较上年末增加0.1万户;普惠小微贷款不良率2.05%。当年度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利率4%,较上年末下降5BPs。普惠在线贷款余额259.36亿元。其中,商e贷贷款余额236.63亿元,较年初增加8.43亿元。微贷中心贷款余额21.13亿元;贷款户数1,546户,贷款户均136.71万元。聚焦乡村振兴,扩大“三农”金融服务覆盖面。报告期末,本公司持续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覆盖提升行动,进一步夯实农业客群基础。持续深化银村合作,推动乡村振兴网格化金融服务走深走实,助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报告期末,本公司已累计完成282个信用村、10个信用镇(乡)认定。科技金融报告期内,本公司秉持“科创更前、科技更全、科研更先”理念,引导金融资源涌向原创性科技创新领域。报告期末,本公司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202.2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43亿元,增幅4.56%,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939.98亿元,占比78.18%,较上年末增幅3.41%;科技型企业贷款客户数4,484户,较上年末增加206户,增幅4.82%。本公司为上海市247户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300户“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供授信服务,授信余额分别为98.94亿元、460.08亿元。“鑫动能”客户数近1,050户。全面提升科技金融专业服务能力,在上海市重点科创承载区全域布局专营机构,专注差异化的考核激励,打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纵深推进“鑫动能”客户培育计划,积极推进“五专服务+六维赋能”3多维度服务体系,立足个性化的综合赋能,着手构建数字化的服务平台。持续发力科技特色信贷产品创新,聚焦科技前沿产业发展,制定更多创新场景化的信贷方案。持续致力于发掘和培育优质的早中期科技型企业,通过远期共赢利息等差异化产品,不断完善行业研究支撑体系,从行业发展、核心技术和团队优势、估值增长空间等投行角度研判和服务相关企业。大力推动孵化器及投资机构渠道建设,拓展合作深度与广度,做好客户引流与双向赋能,通过提供创新产品,开展综合赋能活动等创新服务模式,切实帮助优质初创科技型企业解决融资难的发展困境,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和发展。报告期内,本公司荣获“2024年度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卓越贡献奖(最高奖项)”“上海市知识产权金融工作开拓创新奖(唯一获奖银行)”以及“2024年度上海科技金融合作银行优秀奖”等奖项。绿色金融本公司持续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重点聚焦绿色农业、绿色能源、节能环保、绿色制造、绿色建筑五大核心板块,围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服务、绿色理财、绿色租赁五大业务方向提供绿色金融服务。报告期末,本公司绿色信贷余额4884.1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84%;表内绿色债券投资余额160.9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79%;表外理财投资绿色债券余额19.01亿元,较上年末下降18.57%;绿色租赁余额5193.99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3.04%。进一步健全管理体系。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一步加大对绿色金融业务的支持力度,强化绿色金融业务政策及行业导向。本公司已将环境风险识别和评估要求纳入授信业务全流程管理,不断扩大投融资及自身运营的碳排放测算覆盖范围,深化碳足迹管理。持续完善业务制度基础。制定本公司未来三年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打造长三角最具绿色发展底色银行”的战略目标;组建绿色金融业务发展工作机制,畅通绿色金融业务推进机制,为后续业务赋能和发展机制奠定基础;把握上海市碳普惠建设契机,制定分布式光伏碳普惠服务方案,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更新绿色融资产品与服务。积极支持民营重点行业企业低碳转型,报告期内,本公司向吉祥航空发放了本公司首笔航空运输业转型金融贷款,本贷款采用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SLL)方式,将贷款利率与转型发展绩效目标(SPT)挂钩,创新运用利率浮动机制,为航空业低碳转型注入金融活水。深入推进数智化转型。绿色金融业务系统二期上线分层审核功能,优化绿色认定流程;启动绿色金融业务系统三期建设,进一步加快数智化转型进程,赋能业务发展。加强绿色业务点对点培训宣贯,培训覆盖所有分支行,进一步提升绿色金融意识。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