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海诚 - 002116.SZ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07-02-15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China Haisum Engineering Co.,Ltd.
成立日期
1993-02-17
董事长
赵国昂
注册地
上海
所在行业
土木工程建筑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中国海诚
股票代码
002116.SZ
上市日期
2007-02-15
大股东
中国轻工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46.51 %
董秘
林琳
董秘电话
021-64314018
所在行业
土木工程建筑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田志刚;王瀚峣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10000425011944Y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注册地
上海
成立日期
1993-02-17
法定代表人
李士军
董事长
赵国昂
企业电话
021-64370093,021-64314018
企业传真
021-64334045
邮编
200031
企业邮箱
haisum@haisum.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上海市徐汇区宝庆路21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提供设计、咨询、监理等工程技术服务和工程总承包服务

经营范围:工程管理服务、工程造价咨询业务、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消防技术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建设工程设计、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建设工程监理、工业工程设计服务、专业设计服务、规划设计管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服务、住宅室内装饰装修、平面设计、图文设计制作、设备监理服务、公路工程监理;建设工程施工、建筑劳务分包、施工专业作业、电气安装服务、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建筑物拆除作业(爆破作业除外)、土石方工程施工、承接总公司工程建设业务、建筑工程机械与设备租赁、对外承包工程;体育场地设施工程施工、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园林绿化工程施工、招投标代理服务;建筑材料销售、安防设备销售、特种设备销售、网络设备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泵及真空设备销售、发电机及发电机组销售、太阳能热发电产品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制浆和造纸专用设备销售;国内贸易代理;特种设备设计;机械设备研发、配电开关控制设备研发、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研发、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食品、酒、饮料及茶生产专用设备制造、制浆和造纸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物业管理、办公设备租赁服务、园区管理服务、办公服务;进出口代理、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谷物销售、酒类经营、酒制品生产、互联网数据服务、包装专用设备销售;固体废物治理;节能管理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合同能源管理;环保咨询服务、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发酵过程优化技术研发;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生物质能技术服务;大气污染治理、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数据处理服务;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智能控制系统集成;物联网技术研发;软件开发;物联网技术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物联网设备销售;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116)简称中国海诚,是我国轻工行业工程领域提供全过程服务的大型综合性工程公司之一。

中国海诚是由上世纪五十年代先后成立的原国家轻工业部八家部属设计院,经整体改制后于2002年成立。

公司控股股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保利集团旗下的中国轻工集团有限公司,是保利集团旗下六大上市平台之一。

依托70年的深厚底蕴与发展创新,中国海诚在工程全过程服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技术实力与管理经验。

通过持续延伸全产业链,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从咨询设计、采购研发、到施工安装、开车培训、项目运维等全流程一站式智慧工程服务。

业务范围遍布全国各地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

服务领域涉及制浆造纸、食品发酵、精细化工、烟草、民用公建等传统行业以及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主题乐园、现代物流、绿色建筑等新兴产业。

商业规划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贸环境更趋复杂,叠加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主要市场动能渐弱、全球化进程受阻及全球贸易碎片化趋势加剧等因素,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造成显著冲击。

国内宏观经济延续回升态势,利好政策持续显效,国家经济基本面稳固向好。

大规模设备更新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深入推进,为经济良性循环注入动力。

房地产市场调控精准发力,供需关系逐步改善,助力地方财政稳健增长与经济复苏。

新质生产力加速壮大,虽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强,但旧动能下行压力仍存,数据要素等新增长点的贡献有待进一步释放。

“一揽子化债”与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发力,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坚实支撑,重大宏观政策效应持续释放。

聚焦国内轻工业领域,据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5年前五个月行业营业收入已达9.3万亿元,同比增长4.7%,展现出稳健发展态势。

该联合会明确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世界轻工强国的目标,重点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科技创新突破、绿色制造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四大方向。

当前,随着新质生产力在行业内的渗透拓展,轻工业正加速向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为行业增长注入新动能;同时,国际市场对多样化产品的需求升级,也为轻工行业开辟了增量空间。

不过,国内消费市场仍面临需求不足的压力,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轻工行业的建设投资意愿,成为行业发展需突破的瓶颈。

工程服务行业在低速增长中深化转型,存量升级特征凸显,行业分化持续加剧,细分领域、区域及企业间发展差异进一步拉大。

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模式成为市场主流,推动行业组织建设模式革新。

绿色低碳政策纵深推进,绿色化、双碳目标及生态保护需求,为行业开辟广阔市场空间。

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战略引领下,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驱动行业加速向绿色化、智能化升级。

国际化进程提速,企业聚焦路径与市场选择,着力提升全球服务能力,成为中长期发展的关键方向。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与“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

战略方面,公司认真落实保利集团、保利中轻决策部署,聚焦“向新”主题,并组织开展多轮调研、访谈,确定了“数智双驱、新质生长”的“十五五”发展主题。

市场拓展方面,公司深化市场条线化管理,深化公司级客户经营,持续拓宽行业生态合作,打造高效立体的海外营销体系。

科技创新方面,公司推进技术研发体系完善,推进科技项目立项与管理,推动科技成果固化与动态跟踪,深化数智化建设,推进智慧工程方案落地实施,拓展碳管理平台应用场景。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完成营业收入27.45亿元,同比增长0.67%;实现净利润1.52亿元,同比增长8.52%;新签合同42.09亿元,同比下降8.93%。

收入结构中,工程总承包业务完成营业收入21.43亿元,同比增长11.61%,占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营业总收入的78.07%,是公司的第一大主营业务;工程设计业务完成营业收入3.76亿元,同比下降18.43%,占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营业总收入的13.68%;工程监理业务完成营业收入1.63亿元,同比下降10.00%,占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营业总收入的5.94%;工程咨询业务完成营业收入0.54亿元,同比下降13.55%,占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营业总收入的1.96%。

订单结构中,工程总承包业务新签订单31.71亿元,同比下降12.46%,占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新签订单的75.33%;工程设计业务新签订单6.58亿元,同比增长4.35%,占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新签订单的15.63%;工程监理业务新签订单2.44亿元,同比下降18.91%,占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新签订单的5.79%;咨询业务新签订单1.37亿元,同比增长98.64%,占公司2025年上半年度新签订单的3.25%。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发力合作生态圈的拓展与构建。

一方面,公司深化与企业、院校及大客户的业务交流与对接,同时广泛开展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央企总部、行业组织、窗口公司及科研院所等多元主体的战略合作;在强化与集团品牌融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合作渠道,推动行业资源高效联动,形成“行业生态共建+品牌融合赋能”的良性循环,助力品牌价值与市场影响力的双重提升。

另一方面,公司积极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锚定生物产业、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新兴领域,着力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为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在海外市场布局上,公司以构建高效立体的营销体系为目标,依托优势行业率先突破,重点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上半年,境外新签订单达14.72亿元,同比增长26.02%,项目覆盖东南亚、非洲、欧洲近2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版图持续扩大,国际化发展步伐稳健提速。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为中国轻工业上海设计院,由原轻工业部上海轻工业设计院和轻工业部上海食品工业设计院合并而成。

2002年11月22日经财企[2002]475号《财政部关于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国有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及国经贸企改[2002]877号《关于设立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的批准,由中国海诚国际工程投资总院、上海解放传媒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第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城开(集团)有限公司及杨志海等34位自然人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07年1月25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发的证监发行字[2007]22号文核准公司公开发行不超过2,900万股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