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对公及对私存款、贷款、支付结算、资金业务、并提供资产管理及其他金融业务
经营范围:吸收公众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国内结算;办理票据贴现;发行金融债券;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从事银行卡业务;提供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业务;办理地方财政信用周转使用资金的委托贷款业务;外汇存款、贷款、汇款;外币兑换;国际结算,结汇、售汇;同业外汇拆借;外币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担保;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机关批准的其他业务。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区域性上市银行,是全国20家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
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苏州、无锡、温州等地设有16家分行,开设永赢基金、永赢金租、宁银理财、宁银消金4家子公司。
在英国《银行家》杂志“2025年度全球银行1000强”最新榜单中,宁波银行排名第72位,百强位次稳步向前。
宁波银行坚持“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风险理念,不断完善全面、全员、全流程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能力持续增强。
近年来,宁波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经受住了市场考验,在主要经营区域持续消化过剩产能、经济结构大幅调整的情况下,2025年上半年不良率为0.76%,连续18年不良率低于1%,在银行同业中继续保持较低水平。
近年来,宁波银行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发展前景得到了监管和业界的广泛认可。
国际知名评级机构穆迪最新给予宁波银行长期存款评级为Baa2,基础信用评估为ba1,这一评级与国内比较优秀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是一样的。
在银监会对商业银行的综合评级中,宁波银行屡次获得城商行最高评级。
英国《银行家》杂志按照一级资本发布的2025年全球1000强银行排行榜中,宁波银行排名位列全球72位,较上一年度上升8位。
英国品牌咨询公司BrandFinance发布“2024年全球银行品牌500强排行榜”,宁波银行位居全球银行第93位,品牌价值33.21亿美元,品牌评级“A+”。
中国《银行家》杂志、新浪财经等专业机构举办的银行业评选中,宁波银行多次获得“中国最佳城市商业银行”称号。
作为上市银行,宁波银行有一套完备的经营信息披露机制,能够确保公众充分、及时、准确地了解银行经营状况。
一是宁波银行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各项经营信息,确保股东和公众能及时了解银行经营状况。
二是一旦业务有重大变化、业绩稍有波动或者涉及较大金额诉讼,宁波银行均在第一时间披露,透明度很高。
三是宁波银行聘请国际知名的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对对外披露的年度报告进行严格审计,确保信息披露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近年来,宁波银行信息披露准确、及时,社会公信力高,公众口碑良好,先后被权威机构评为“最具社会责任金融机构”、“最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和“最具成长潜力上市公司”。
宁波银行的高级管理团队专业敬业、年富力强、稳定团结。
宁波银行管理团队成员长期从事金融和银行管理工作,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十多年来配合默契,非常稳定,在同业中是最稳定的团队之一,有利于推动银行长远发展战略的实施。
尽管宁波银行高管成员平均年龄只有40多岁,但均长期从事银行业的经营管理工作,加上与新加坡华侨银行等优秀的外资银行学习交流较多,业务扎实,视野宽广,有助于宁波银行更好地迎接利率市场化的挑战。
近年来,宁波银行紧跟中国经济发展浪潮,高管团队勤勉敬业,不断推动银行向前发展,使得宁波银行成为中国银行业盈利能力强、资本充足率高、不良贷款率低的银行之一。
宁波银行牢固树立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持续加大科技系统建设投入力度,已在同类银行中建立起一定的比较优势。
宁波银行聚焦iSMART+智慧银行愿景,从“系统化、数字化、智能化”入手,深化科技系统建设,持续赋能金融产品、服务渠道、营销经营、营运风控四大领域,打造业务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研发平台、运维平台五大平台,为银行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宁波银行以“了解的市场,熟悉的客户”为准入原则,坚持“门当户对”的经营策略,以为客户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为目标,在银行板块已形成了公司银行、零售公司、财富业务、消费信贷、信用卡、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票据业务、金融市场等9个利润中心,子公司方面,形成了永赢基金、永赢金租、宁银理财、宁银消金4个利润中心。
当前,银行业经营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科技化、市场化、国际化趋势明显。
下阶段,宁波银行将持续加强党的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的监管下,坚守主业、回归本源,持之以恒积累差异化比较优势,力争早日成为一家令人尊敬、具有良好口碑和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商业银行。
2025年上半年,面对行业息差收窄、盈利承压的挑战,公司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根据董事会制定的发展战略,坚持实施“大银行做不好,小银行做不了”的经营策略,秉承“真心对客户好”的理念,努力用专业为客户创造价值,持续提升服务质效,深入推进数字化建设,完善风险管理体系,经营业绩稳健向好,高质量发展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
服务实体质效提升,资产规模稳健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落实国家各项政策精神,持续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等工作,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深深扎根经营区域,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资产规模实现稳健增长。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资产总额34,703.32亿元,比年初增长11.04%;存款总额20,764.14亿元,比年初增长13.07%;贷款及垫款总额16,732.13亿元,比年初增长13.36%。
商业模式持续升级,经营业绩稳步提升。
公司持续提升专业化服务能力,为客户创造价值,商业模式不断升级,盈利实现稳步提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71.60亿元,同比增长7.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7.72亿元,同比增长8.23%;实现非利息收入114.34亿元,在营业收入中占比为30.77%。
风险管控扎实有效,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公司坚持“经营银行就是经营风险”的理念,持续实施统一的授信政策、独立的授信审批,不断升级风险监测体系,强化全流程的风险管理,资产质量保持平稳。
同时,公司持续推动资本精细化管理,构建完善的资本管理体系,保持资本合理充足,优化公司资源配置,有效提升风险抵御能力。
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不良贷款余额126.88亿元,不良贷款率0.76%,拨备覆盖率374.16%;资本充足率15.21%,一级资本充足率10.7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5%。
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系根据国务院《关于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通知》(国发[1995]25号)精神,经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宁波市开展城市合作银行组建工作的复函》(银函[1996]167号)批准设立的股份制商业银行,1997年4月10日取得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号为25410602-4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本行原名宁波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6月2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浙江省分行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宁波市分行下发文件《关于同意宁波城市合作银行更名为宁波市商业银行的批复》(甬银复字(1998)第99号),更名为宁波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6月5日取得宁波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变更后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07年4月13日,经银监会批准,本行更名为"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17年12月末,本行注册资本为5,069,732,305元。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李浩 | 2025-01-27 | -10000 | 26.44 元 | 150000 | 独立董事 |
李浩 | 2024-11-07 | -5000 | 26.6 元 | 160000 | 独立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