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江南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江苏江南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江南水务
  • 企业英文名: Jiangsu Jiangnan Water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江阴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
  • 上市代码: 601199.SH
  • 注册资本: 93521.0292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1-03-17
  • 大股东: 江阴公用事业集团有限公司;江阴市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9.18%
  • 董秘: 宋立人
  • 董秘电话: 0510-86276771
  • 所属行业: 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张伟、夏婧婕、赵紫娟
  • 律师事务所: 江苏世纪同仁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江苏省江阴市滨江扬子江路66号
  • 概念板块: 公用事业 沪股通 央国企改革 融资融券 节能环保 智慧城市 水利建设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3-07-15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200750510851E
  • 法定代表人: 华锋
  • 董事长: 华锋
  • 电话: 0510-86276771
  • 传真: 0510-86276730
  • 企业官网: www.jsjnsw.com
  • 企业邮箱: master@jsjnsw.com
  • 办公地址: 江苏省江阴市滨江扬子江路66号
  • 邮编: 214432
  • 主营业务: 自来水制售;自来水排水及相关水处理业务,同时经营工程业务和排水业务
  • 经营范围: 自来水制售,自来水排水及相关水处理业务;建设工程施工及配套服务;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排水管网设施的建设、运营、维护等。
  • 企业简介: 江苏江南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其前身为成立于1966年的江阴市自来水厂,主要经营自来水制售、排水及相关水处理业务、供水工程设计及技术咨询、水质检测、水表计量检测及对公用基础设施行业进行投资等业务,2011年3月17日在上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股票代码:601199。目前业务涉及供水、市政工程、环境产业、基金投资等领域,拥有全资子公司6家,参股公司8家,合伙企业1家。公司拥有三座地面水厂,三座供水加压站,日供水能力110万立方米,平均日实际供水量约80万立方米,管理应急备用水源地两座。上市先后共收购23家乡镇水厂,DN100以上供水管网总长3479公里,水质综合检测能力199项,水费回收率99%左右,产销差率控制在9%左右,水质综合合格率100%,管网压力合格率100%,用户服务满意率100%,均处于同行业的领先水平。拥有两座污水处理厂,污水日处理能力5万立方米,另外委托运营污水厂三座、分布式污水处理设施9套,养护排水管网3280公里,泵站501座。公司始终秉承"党建引领、民生为重、科技领先、兼顾效益"的企业宗旨,大力弘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企业精神,围绕打造中小城市水务企业行业标杆的愿景,做精供水服务,做强工程业务,做优环境产业。
  • 发展进程: 江苏江南水务股份有限公司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复[2003]60号文批复,由江阴市公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江南模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自然人刘荣宜、冯永朝、程颐平、张亚军、杨伊南、张满英、钱苏、陶新如、王建林、傅梦琴、吴振南、孙锦治、徐永兴等共同发起组建的股份有限公司,于2003年7月15日在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2011年3月,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许可[2011]295号文核准,本公司通过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发行人民币普通股5,880万股。
  • 商业规划: 2024年,面对更加错综复杂的外部环境和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打造全国中小城市水务企业行业标杆”发展目标,深入实施“十四五战略检讨年”、“深化合规管理建设年”,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重点,做强做优主业,稳中求进,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跨越。报告期内,公司总资产698,068.81万元,同比增长14.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438,506.65万元,同比增长17.67%;实现营业收入153,306.74万元,同比增长12.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200.44万元,同比增长24.31%;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40,375.02万元,同比增加35.36%。报告期内,供水量为26,139.62万米3,同比下降0.18%;售水量为23,592.94万米3,同比下降0.02%;产销差率9.74%;水质综合合格率100%。自来水业务板块实现主营收入61,510.22万元,同比增长1.58%,其中自来水业务营收60,774.52万元,服务业营收735.69万元,自来水业务营收增长了1.61%,主要原因是非居民用水结构有所改善,导致平均售水单价上升。工程业务板块实现主营收入64,352.75万元,同比增长21.92%,主要影响因素有管道安装及改造工程、房产小区给水工程同比下降,影响比率分别为-15.47%和-27.55%,而农网改造及污水管道工程营收则同比增长,分别贡献增长比率20.15%和46.37%,其他零星工程影响的幅度为-1.58%。排水业务板块实现主营收入24,778.97万元,同比增长17.71%。其中污水处理量为1,108.33万米3,同比增长16.91%;结算量为1,200.39万米3,同比增长16.93%,污水处理业务收入3,078.00万元,同比增长17.49%,南闸污水厂改扩建完成后投入运营,处理量有所上升;排水管网工程业务收入6,126.30万元,同比增长9.50%;排水管网设施运维服务收入15,574.68万元,同比增长21.33%。(一)积极参与环境治理,助力绿色低碳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一是着力推进“零碳水厂”建设,包含碳排放管理体系、持续节能降耗、清洁能源利用、智慧化运营、资源化利用建设。完成肖山水厂二泵房节能技改项目方案及关键设备招标;三家水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始实施,小湾水厂装机容量957kWp的太阳能发电设施的建设工作已于2024年12月投入使用,肖山水厂完成桩基、承台施工,进行桩基结构养护,澄西水厂已完成主体施工,完工验收后并网发电。二是参与编写全市污水厂网整合方案已落地,按照《全市污水厂网一体化运营整合方案实施方案》中“先易后难、先网后厂、近远结合、一镇一策、分步实施”的原则,有序推进全市污水厂网一体运营整合工作,与华士镇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委托运行华士中心污水厂;三是发挥智慧排水平台作用,系统集成市政排水管网“一张电子图”,为管网运维和排口监测提供有力数据支撑;四是顺利中标江阴市各镇街市雨污水管网一体化运维管理项目,积极推进老城区控源截污改造、城市建成区水质清劣提质、主城区环路内污水主管网建设、江阴市主城区控源截污水质消劣提升等工程,持续助力改善城市水环境。(二)启动“十四五战略检讨年”,再塑公司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开展“十四五战略检讨年”,把战略检讨作为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全面落实公司发展战略。报告期内,公司启动了“十四五战略检讨年”方案,并布置实施方案和具体工作内容,细化分解任务;紧紧把牢“发展新质生产力”一个方向,布局“工程建设”、“环境产业”两条赛道,打造“商务外拓”“工程管理”“技术创新”三支队伍;坚持战略引领、聚焦主业,坚定不移朝着中小城市水务企业行业标杆这一目标前进,征求战略检讨小组修改意见和建议,完成《“十四五”战略规划修编报告》。(三)完善内控制度,深化合规管理建设。报告期内,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促进公司规范运作,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管理办法》《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国有企业、上市公司选聘会计师事务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公司修订和制定了《公司章程》和《董事会议事规则》、《会计师事务所选聘制度》、《董事、监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及绩效考核管理制度》等制度;根据新的组织架构,重新梳理了业务流程,修订了《内部控制手册》,保障内控体系与现在的业务和组织架构相匹配;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流程合规把控,针对关联方识别问题,建立了“关联交易控制系统”,并嵌入合同线上审批流程,实现关联方的实时识别;持续加强对参股公司的管理,完善参股公司“三会”治理结构,编制《参股公司“三会”管理办法》、《参股公司风险预警及处置管理办法》,有效应对投资风险;2024年是公司推进“合规建设年”的一年,公司把建设目标确定为“由事后合规转向事前合规、形式合规转向实质合规、被动合规转向主动合规、合规管理转向大风控合规”,将合规风险应对措施落实为合规建设的重点工作,建立“五位一体”风险防控协同机制,制定落实了《2024年度江南水务重点合规风险整改清单》、发布了《江南水务合规手册》,开展各类合规宣贯培训等,持续提升全员合规意识。(四)推进数字化建设,创新动力不断释放。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建设,将自主开发的智慧排水平台与智慧水务平台深度融合,并新增数字孪生、智慧监测等模块,全新打造从供水源头到排水末端全生命周期的江阴“供排水一体化”数字管理平台;采用新系统金蝶云平台,完成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合同管理等业务模块全面上线运行。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产创融合为导向、以实际需求为牵引,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申报的多项实用新型专利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核通过,获得一种公园直饮水装置用换热管放置装置、一种太阳能发电装置、一种二次供水泵房控制柜等12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消火栓1项发明专利;经国家版权局审核通过,获得江南水务水厂生产管理报表系统V1.0、供排水水务数据中台系统V1.0、井盖数据监测系统V1.0等8项软件著作权。(五)调整组织架构,加快人才培养。报告期内,公司采用“战略运行型”管控模式,以大部制为调整方向,调整了组织架构,修订了《薪酬管理办法》和《绩效管理办法》,同时制定了《职业通道管理办法》,打通了员工技术、技能职业发展与薪酬晋升挂钩、薪酬绩效联动,拓宽薪酬增长渠道,确保员工薪酬与其能力、贡献和绩效相匹配。新修订的《薪酬管理办法》、《职业通道管理办法》于2025年1月1日正式实施。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发展和数字化转型,在公司内部构建多级联动、分层分类的人才培养,为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完善知识结构,增强综合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执行能力,组织部分中层前往复旦大学参加了综合能力和前沿技术提升培训;加快人才梯队建设和后备人才培养,开展了“雏鹰培养计划”第二年度创新性培养、污水处理后备人才选拔培训、新进员工入职培训等。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