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以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其他行业终端客户提供科技服务,从事包括咨询规划、设计、开发、运维等软件开发服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信息系统集成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房地产评估;房地产咨询;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市场营销策划;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5G通信技术服务;通信传输设备专业修理;移动通信设备销售;网络设备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上海新致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领先的软件服务提供商。
公司总部坐落于上海,在大连、北京、深圳、重庆、贵州、武汉、成都、广州、杭州、江苏、东京等多地设立了分支机构。
2020年12月,新致软件正式登陆A股科创板,使公司迎来新的发展篇章。
公司主营业务包括向保险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和其他行业终端客户提供科技服务,从事包括咨询规划、设计、开发、运维等软件开发服务,以及向一级软件承包商提供软件项目分包服务。
公司依托20多年服务金融行业的实践经验,基于云机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四大基础实验室的研发能力,为金融客户提供包括渠道、核心、数据、管理等全面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满足金融客户实现智能化、安全合规、业务多样化等需求,连续多年在中国保险业、银行业IT解决方案市场份额中占据领先地位。
同时,公司的相关产品及服务已广泛应用于电信、医疗、汽车等诸多领域。
多年积累的知识与经验,以及高质量的交付体系和一流的服务能力,新致软件已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用基础,赢得众多优质客户。
其中包括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联、中国电信、上海汽车、复星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拓宽。
新致软件承担多项上海市重要科研课题或研发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重点软件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上海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上海软件企业规模百强”、“上海品牌”等称号,并拥有软件企业和软件产品“双软”认证,ISO27001、ISO9001、ISO20000、ISO14001、ISO22301、ISO45001、ITSS三级、TMMI三级、CMMI5和软件服务商一级交付能力评估。
公司还多次获得权威机构评选的行业排行榜及合作伙伴、行业协会颁发的权威奖项,近3年荣膺“2021年上海软件核心竞争力企业(规模型)”、“2022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百强”、“2022中国金融科技竞争力100强”、“2020-2021中国大数据产业领军企业”、“2020-2021年度互联网产业标杆企业”、“2021年软件行业应用领域领军企业”、“2022中国金融数字化转型先锋企业Top50”、“上海数字贸易创新企业100强”、“长三角百家品牌软件企业”、“重点宣传推荐品牌”等。
自成立以来,新致软件以“日新以致远”作为公司的核心理念和品牌承诺,以技术为支撑,以创新为动力,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安全、可靠、持续优化的软件科技服务。
自2024年提出“全面拥抱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来,公司将人工智能技术与公司的核心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推动软件产品的创新和更新,增强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
此外,公司也在积极探索和拓展新的业务版图,尤其注重加强基础算力业务及创新流量业务的发展。
公司相信,通过这些战略举措,公司能够在未来的技术革新和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8.97亿元,同比下降3.40%,基本与去年持平。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35.31万元,同比上升42.84%,主要是由于:(1)处置子公司产生的收益497.72万元;(2)上半年收到的政府补助878.97万元,较去年同期252.53万元增长626.44万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97.11万元,基本与去年保持一致。
其中,授予员工限制性股票在报告期内产生的费用1,528.74万元,计提的可转债利息828.96万元,共计2,357.70万元。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及计提的可转债利息影响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93.01万元,同比上升10.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254.81万元,同比下降8.90%。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行业应用的落地,以“新致新知人工智能平台”、“新知大模型”、“金融行业数字资产”为核心基座,结合行业实际情况,推出各行业应用机器人(Agent)。
在金融领域,我们专注于营销展业、产品解读、产品核验、智能核保、理赔助手和对练培训等关键应用。
而在企业服务领域,上半年上线了新致司法Agent“新知智法”,并将其与新致训推一体机结合,形成“法官助理”产品;此外,在汽车行业积极推进Agent产品“营销智能工牌”及其衍生工具的创新应用。
在用AIGC升级赋能公司各类软件产品的同时,公司积极与外部软硬件厂商、大模型厂商搭建更完善的合作机制,将公司在优势行业的产品能力和合作伙伴的产品进行融合封装,推出新致训推一体机,使行业客户可以利用一体机快速部署训练,不断迭代,构建企业完全的自主知识库,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企业可持续进化的大脑。
公司各业务板块具体情况如下:1、金融行业保持市场竞争优势报告期内,金融行业实现收入5.56亿元,同比下降1.89%。
其中保险行业的收入为3.68亿元,同比上升2.60%,毛利率为31.06%;银行行业的收入为1.88亿元,同比下降9.63%,毛利率为25.36%。
得益于国家数字经济的发展战略,金融行业积极推动数字化转型,利用科技手段提升业务发展能力,发现新需求,降低成本,优化流程,开辟新业务,探索科技赋能金融之路。
与此同时,金融行业同样难逃竞争内卷加剧、利润空间持续承压的困境。
为抢占市场份额,部分企业选择以低价策略入局,这一行为直接拉低了行业整体的利润率水平;而宏观经济放缓使得各大机构业绩普遍面临压力,为了应对经营上的压力,各大机构普遍调整了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规模和进度。
为此,公司在金融行业坚持“全面拥抱人工智能”的发展战略,公司加速推进AIGC技术在客户端的产业化落地。
以新致新知平台为基座,构建多元化产品矩阵与解决方案体系,全面覆盖营销拓客、客服智能应答、智能理赔、智能核保及智能办公等关键场景,并实现客户端全链路部署与迭代优化。
作为典型的知识与技术双密集型领域,金融行业因业务场景的高度复杂性,成为AIGC技术深度赋能的重点赛道。
报告期内,已将上述产品布局中国太保、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大家保险、大地财险等数十家金融机构。
2、企服行业保持稳健发展企服行业实现收入3.07亿元,同比下降6.71%,毛利率29.87%,同期基本持平。
公司企服业务集中在运营商及政务、汽车等优势领域。
在运营商及政务领域,除加深原有渠道管理系统的技术优势外,公司保持与运营商的密切沟通,积极参与电信行业政企业务拓展,从而实现了运营商及政务行业的快速增长。
在汽车领域,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快速发展,公司主要向整车厂及产业链下游参与者提供软件技术服务,包括了后市场信息系统、经营管理系统等细分领域的数字化系统建设。
从产品角度来看,公司推出的汽车人工智能产品“营销智能工牌”已经部署近1000家4S店,并基于“智能工牌”产品向客户不断拓展衍生工具。
从产品角度来看,上半年公司上线了新致司法Agent“新知智法”,并将其与新致训推一体机结合,形成“法官助理”产品。
“法官助理”是新致软件面向法院应用场景打造的智能司法辅助产品,基于“信创算力服务器+新致AI中台+司法行业应用”技术架构,将具备司法知识的AI大模型本地部署至法院,专为法官提供高效、安全的日常办案支持。
3、经营层面盈利能力逐步恢复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28.68%,较上年同期上升0.72个百分点。
报告期内,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35.31万元,同比上升42.84%,主要是由于:(1)处置子公司产生的收益497.72万元;(2)上半年收到的政府补助878.97万元,较去年同期252.53万元,增长626.44万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897.11万元,基本与去年保持一致。
其中,授予员工限制性股票在报告期内产生的费用1,528.74万元,计提的可转债利息828.96万元,共计2,357.70万元。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及计提的可转债利息影响后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93.01万元,同比上升10.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254.81万元,同比下降8.90%。
4、持续加强研发投入,构建行业生态伙伴报告期内,公司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共计9,735.11万元。
公司专利、软件著作权申请及核心技术不断突破,获批发明专利4项、获批软件著作权50项。
目前,公司研发团队分为技术研发部和产品研发部,技术研发部负责基础技术研发,通过构建从基础云到PaaS云平台支撑了所有业务产品的统一技术底座,提供了包括DevOps(开发运维一体化)、微服务平台、弹性计算平台、新致新知人工智能平台等。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新致新知大模型研发,采用MoE(专家混合架构,MixtureofExperts)技术,参数规模达98B级别,融合万亿级Token的大规模行业数据。
模型运用前沿强化学习算法优化,显著提升推理准确性和响应速度。
该模型随着新致新知平台作为项目级技术底座已输出到多家金融机构及大型企业。
公司的产品研发团队在不断推进现有产品线的迭代升级和性能优化的同时,显著增强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技术在各行业应用中的投入。
其次,产品研发团队加大了在信创领域的研发力度,紧密跟随信创政策的最新动态。
在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已经完成了与多家业界领先的软硬件厂商的设备和操作系统的信创产品适配认证,这标志着公司的产品在兼容性和市场适应性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5、持续降本增效战略,以应对经济增长的低潮期通过深化内部管理,公司推行绩效改革和机制强化,以增强自身的自我恢复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公司对各个业务部门实施严格的员工编制和预算管理,将收入、成本、回款目标以及创新业务收入与激励机制紧密结合,实现经营的数字化,确保业绩数据成为管理和决策的基石。
所有决策和行动都旨在提高效率和产出,并通过激励机制的组合来促进目标的实现,推动企业持续地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
1994年6月,自然人郭玮、苏铭佳、富立新、张青以货币资金方式共同设立新致有限。
新致有限成立时的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其中郭玮认缴20.00万元,苏铭佳认缴10.00万元,富立新认缴10.00万元,张青认缴10.00万元。
本次设立出资经上海中创会计师事务所审验,并于1994年5月25日出具“200287号”《验资证明书》及《验资报告》,确认新致有限已收到郭玮等4位股东50.00万元出资额,验证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
1994年6月4日,新致有限在上海市卢湾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并领取了注册号为0300180128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新致有限设立时的法定代表人为郭玮;住所为卢湾区南昌路45号201室。
2014年1月20日,新致有限通过董事会决议,同意将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变更公司名称为“上海新致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同日,全体股东签署《发起人协议》,根据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的“信会师报字[2014]第150036号”《审计报告》,截至2013年9月30日新致有限经审定的净资产额122,247,647.28元,按照1.13192266:1的比例折算为108,000,000元股本,其余14,247,647.28元转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
2014年3月27日,公司取得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出具的“沪商外资批[2014]980号”《市商务委关于同意上海新致软件有限公司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新致有限变更为股份公司。
2014年5月14日,新致软件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本次整体变更议案。
2014年5月28日,新致软件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事项,并领取了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310115400019820的《营业执照》。
2014年8月20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信会师报字[2014]第151216号”《验资报告》。
2019年9月25日,大连睿启邦与新疆东鹏、宁波源阳签订《上海新致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之股份转让协议》,将其持有的公司9,482,400股股份分别转让于新疆东鹏、宁波源阳;其中新疆东鹏以3,000万元的价格受让5,689,440股股份,宁波源阳以2,000万元的价格受让3,792,960股股份。
2019年10月8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对本次股权转让进行了备案,并出具“LJZ201901543号”《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回执》。
2019年8月2日,杭州维思、杭州捷冉与高鲲二号签订《股权转让协议》,高鲲二号以9,197,932.58元的价格受让杭州维思所持有的公司1,224,758股股份,以5,302,060.00元的价格受让杭州捷冉所持有的公司706,000股股份。
2019年9月12日,杭州维思与贵州文旅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贵州文旅以1,500万元的价格受让杭州维思所持有的公司1,997,337股股份。
2019年9月25日,杭州维思与德州仰岳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德州仰岳以24,817,358.25元的价格受让杭州维思所持有的公司3,304,575股股份。
2019年9月25日,点距投资与德州仰岳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德州仰岳以19,304,034.44元的价格受让点距投资所持有的公司2,570,444股股份。
2019年10月8日,常春藤三期、日照常春藤与中件管理签订《关于上海新致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之股权转让协议》,其中常春藤三期以6,759,000.00元的价格受让中件管理所持有的公司900,000股股份,日照常春藤以4,506,000.00元的价格受让中件管理所持有的公司600,000股股份。
2019年12月18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对本次股权转让进行了备案,并出具“LJZ201902000号”《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回执》。
|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 冯国栋 | 2025-02-14 | -5000 | 27.5 元 | 0 | 核心技术人员 | 
| 张喆宾 | 2025-02-12 | -10000 | 24.33 元 | 0 | 核心技术人员 | 
| 张喆宾 | 2025-01-24 | -2000 | 18.05 元 | 10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 张喆宾 | 2025-01-06 | 2000 | 14.35 元 | 12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 施海 | 2024-02-19 | -1100 | 14.02 元 | 0 | 核心技术人员 | 
| 施海 | 2024-02-07 | 1100 | 11.79 元 | 1100 | 核心技术人员 | 
| 施海 | 2024-02-06 | 1000 | 11.06 元 | 1000 | 核心技术人员 | 
| 张喆宾 | 2024-01-31 | 5000 | 15.28 元 | 10000 | 核心技术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