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电线电缆及电缆附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其服务。
经营范围:电线电缆及电缆附件开发、制造、销售及相关的生产技术开发,网络传输系统、超导系统开发与应用,光电源器件设计、装配、中试、测试,光纤、电讯、电力传输线及相关的技术开发、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技术转让和技术咨询,输变电工程所需设备的成套供应,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线缆盘具、木质包装箱及托架加工、制造、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检验检测服务;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勘察(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塑料制品制造;塑料制品销售;橡胶制品制造;橡胶制品销售;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光缆制造;光缆销售;水下系统和作业装备制造;水下系统和作业装备销售;海洋工程关键配套系统开发;软件开发;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海洋工程平台装备制造;海上风电相关装备销售;海上风电相关系统研发;通信设备制造;光通信设备制造;光通信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销售;通信设备销售;终端测试设备制造;终端测试设备销售;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制造;导航、测绘、气象及海洋专用仪器销售;海洋环境监测与探测装备制造;海洋环境监测与探测装备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地质勘查技术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网络技术服务;海洋工程设计和模块设计制造服务;工程管理服务;专业设计服务;承接总公司工程建设业务;对外承包工程;基础地质勘查;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宝胜股份”;股票代码:600973.SH)始创于1985年,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旗下上市公司,于2004年8月在上交所A股上市,是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唯一的大型国有企业。
产品涵盖电线电缆及系统、电工新材料、航空与防务、电工电气、新能源、智能技术、物流/服务等七个业务领域,并先后在山东、广东、上海、四川、宁夏、贵州、辽宁和江苏常州、扬州等地实施产业布局,拥有子企业24家。
作为中国电线电缆行业大型国有控股企业,宝胜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高压电力电缆工程中心等“一室、两站、六中心”创新平台,致力于航空航天、核电、海工、轨道交通、数字通信、新能源和超导等领域用高端装备电缆及系统研发与工程化服务。
公司参与起草国家、行业标准107项,拥有行业领先生产装备数百台(套),专利技术562项;取得350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其中110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35项产品被评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4项;可专业生产1000个品种、10万多个型号,近百万个规格的全系列电线电缆及导体、高分子材料产品,电压等级涵盖低、中、高和超高压,覆盖电线电缆应用的各个领域。
近年来,为更好服务市场,宝胜股份构建了以8个营销大区、6个项目部加国贸公司、电线销售公司相互协同的“8+8”立体式营销体系。
企业产品遍布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和港澳台地区,出口东南亚、中东、欧洲、澳洲、南美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并相继应用于北京冬奥、奥运鸟巢、上海世博、杭州G20、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岭澳核电站、田湾核电站及中建、中铁、中能等重大工程与项目,以及航空航天、核电、海洋工程、新能源、智能装备、高铁机车等一大批各类高端装备领域,为我国重点发展领域用特种电缆及材料打破国外垄断,实现国产化作出了贡献。
企业也先后荣获全球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中国线缆产业最具竞争力企业10强、中国企业500强等多项荣誉称号。
展望未来,宝胜股份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坚定航空报国初心,笃行航空强国使命,全面推进新时代宝胜股份“11366”发展规划,推进企业“市场化经营、精准化管理、高端化发力、数智化赋能、绿色化转型、国际化共赢”发展理念,不断锻造企业核心竞争力,走出一条具有宝胜特色的发展道路,加快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行业一流、世界一流”企业。
2025年上半年,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积极承接新时代航空工业发展战略,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聚焦主责,做精主业,继续实施开源节流、强身健体、提质增效等工作,全面推进宝胜“11366”发展规划,企业生产经营质态稳中有进,公司稳居线缆行业头部企业阵营,核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
(一)市场开拓工作上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愈发内卷的市场环境,公司着力加快推进营销转型,成功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基本稳住市场基本面。
一是进一步夯实电力能源市场,上半年在国网区域联采中,宝胜股份中标11.07亿元,中标28个包件,涵盖所有区域,综合排名第四;中标南网4.04亿元。
二是聚焦高端化发力,持续取得业绩新突破,核电项目履行订单1.24亿元,高速平行线缆形成批量交付,中标中国商飞集谈集采航空绕包线及电磁干扰屏蔽套管等,并在电气装备、工业机器人、舰船等多个装备领域取得新的业绩。
三是加大国际业务开拓,上半年直接出口共完成8.27亿元,同期增长27.4%;同时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深化渠道合作,中标中建安装泰国、中国机械赞比亚、中铝物资几内亚等多个重点地区的重点项目,间接出口约1.4亿元。
(二)技术研发方面上半年,公司核心关键技术攻关能力持续提升。
围绕高端装备线缆、海洋工程系统线缆、新能源系统线缆、新基建系统线缆方面等八类领域开展持续攻关,在机器人移动线缆、直流脉冲线缆等产品完成核心关键技术突破,大尺寸高强度抗拉线缆、聚丙烯线缆、水密特种线缆等产品完成委外检测,公司上半年承担省部级重点科技项目2项,超高速低真空管道磁浮交通系统牵引动力电缆、“国和一号”核电站用严酷环境下1E级橡胶电缆产品入选江苏省重点推广应用的新技术新产品目录,轨道交通用高安全低释热无卤低烟B1级阻燃(耐火)电缆入选长三角区域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案例名单。
先后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工程学院等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围绕重大前沿性、开创性、创新性技术开展研究。
同时,公司自主开展数字化、信息化改造,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从而实现工装设备对核心技术攻关、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的支撑与拓展。
(三)生产管理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推进精益生产推进工作。
在报告期内,完成了6S标准化手册的版本更新,并对工作场所全面整理整顿,合理规划物料、工具摆放区并明确标识,员工素养与安全意识显著提升;对组织架构进行优化,减少管理层级,明确各部门职责,跨部门协作更为顺畅;建立健全制度流程,去除繁琐低效环节,保障生产工作效率进一步得到提升。
公司深度聚焦“低成本运营能力建设”,以采购管理、质量管控、仓储管理、生产过程管控、设备改进、工艺革新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公司降本增效工作。
在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关键设备配置及技术改造超百项,推动全工序生产设备升级,提高关键工序生产效率;优化供应商的筛选与管理,规范新供应商准入及供应商考核,强化核心材料质量管控;加强生产源头把控,构建材料耗用全流程监管机制,降低生产环节的物料损耗;组建工艺革新专项团队,攻克关键工序的技术难题,达成降本目标。
(四)质量管理方面公司以“质量就是政治、质量就是生命”为核心,全面推进五大攻坚战和五大行动,开展月度质量主题及季度质量安全监督评价活动、严格落实“三级责任”、统筹实施宝胜质量能力提升专项工作,以此为工作重点,全力推进“1231”循进质量管理法,通过持续的PDCA循环,检查问题、解决问题,强化三道防线建设,夯实质量管理基础,恪守质量标准。
按照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V3.1的评价标准要求,持续推进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制定并发布航空体系及IRIS轨道交通体系管理手册。
1-6月份,产品一次交检合格率达到99.92%,同比上升0.09个百分点。
内部质量问题同比下降51.3%,外部质量投诉同比下降32.4%。
(五)财务管理方面上半年,财务部门协同供应、结算等部门全面推动供应链金融等支付方式的替代工作,通过使用信用证、保函等方式,优化支付结算手段,在一定程度降低了公司的财务费用。
公司已开立并流转供应链金融,开立“建信融通、工银e信”等流通性最大的平台,根据同期的利率测算,财务费用下降约4,000万元。
同时公司持续优化贷款结构,严控新增贷款规模,压降存量贷款利率,公司平均财务成本较同期明显下降。
公司全力推动财务数智化转型升级,建立健全财务共享、资金管理、全面预算、大数据分析、移动应用五大平台,将数智化赋能公司财务管理,以目标为导向,推动公司财务从传统向全面信息化转型。
公司信息化、数智化转型取得积极成果。
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是2000年6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苏政复(2000)148号“关于同意设立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由宝胜集团有限公司、宏大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北京世纪创业物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现更名为北京润华鑫通投资有限公司)、上海科华传输技术公司发起设立。
公司于2004年8月2日在该所挂牌上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