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传化智联
- 企业英文名: Transfar Zhilian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徐传化,徐冠巨,徐观宝
- 上市代码: 002010.SZ
- 注册资本: 278797.050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4-06-29
- 大股东: 传化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4.21%
- 董秘: 朱江英
- 董秘电话: 0571-82872991
- 所属行业: 商务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尉建清、骆圆圆、刘政帮
- 律师事务所: 浙江浙经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杭州市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 概念板块: 物流行业 浙江板块 破净股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深成500 DeepSeek概念 统一大市场 蚂蚁概念 华为概念 工业互联 快递概念 新能源车 区块链 充电桩 长江三角 移动支付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1-07-0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000609301348W
- 法定代表人: 周家海
- 董事长: 周家海
- 电话: 0571-82872991
- 传真: 0571-83782070,0571-82871858
- 企业官网: www.transfarzl.com
- 企业邮箱: zqb@etransfar.com
- 办公地址: 杭州市萧山钱江世纪城民和路945号传化大厦
- 邮编: 311215
- 主营业务: 数字化运输服务,港仓服务,智能公路港服务,金融服务,化学业务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软件开发;软件销售;园区管理服务;企业管理咨询;市场营销策划;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自有资金投资的资产管理服务;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等许可类化学品的制造);染料制造;染料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物业管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建设工程施工;农药批发。(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传化智联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物流服务平台以“物流+科技+金融”的平台模式,聚焦服务中国制造,通过线上传化货运网和线下公路港城市物流中心互相协同的方式,以数字化智能技术助力制造业客户转型升级,聚焦解决企业间、区域间、省际间货物高效流转问题,以平台化与数字化使能物流企业高效服务制造业货主企业。目前已建设形成“传化货运网”、“智能公路港”、“科技金融”三大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体系。辅以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传化智联将持续升级数字化技术与产品,构建高效服务中国实体经济的主平台,为客户、产业、国家、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 商业规划: 传化智联-智能物流服务平台:(1)智能公路港业务公路港是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载体。秉承“产业+物流”的发展原则,结合区域产业特征,开发建设标准化的“集、分、储、运、配”功能中心,为货主企业、物流企业、卡车司机提供一站式综合性的物流基础设施;通过数字技术赋能整合公路港内物流服务资源,为区域制造企业、贸易企业提供涵盖仓储、运输、配送的物流服务,保障城市生产与生活物资的高效流通;为入驻公路港的物流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平台服务与支持,助力物流企业做专做精高质量发展。大力升级应用数字技术,沉淀公路港人、车、货、场数据与标准化运营管理能力,以精益运营增强公路港综合竞争实力,服务区域产业发展。(2)物流服务聚焦区域产业集群特色,以公路港内仓储、运力资源为基础,开展物流服务,与公路港形成资源与业务互动,助力公路港更好服务区域产业集群。重点突破新能源、化工、快消、高端制造等行业,一方面为大型制造与流通企业提供涵盖仓储服务、整车与零担运输服务、金融服务的定制化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聚焦客户的弹性用仓需求,依托公路港丰富的仓储资源,发展标准化的共享仓产品,为客户提供标准化统仓共配解决方案。(3)生态增值服务依托平台内场景与资源,开展网络货运、车后、新能源等增值业务。网络货运业务是通过“无车承运”的形式,为货主企业提供整车运输服务。公司依托互联网技术整合货源信息与运力信息,以承运人身份与托运人(发货方)签订运输合同,并以托运人身份委托实际承运人(社会运力)完成道路货物运输。基于网络货运平台,公司为货主企业提供运力派单、运输管理、路径可视、运费支付、电子回单、票据结算等全链路物流服务的数字化运输服务,帮助货主企业实现企业物流的数字化升级。基于平台内的物流应用场景与资源,开发光充一体业务,为港内企业提供绿色能源服务;挖掘物流企业在车后领域的痛点,以自研与合作方式,面向物流企业与卡车司机销售油品、尿素、润滑油、轮胎、保险、保理等产品,丰富生态。传化智联-化学业务:传化化学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功能化学和新材料科技公司,秉持科技与市场双轮驱动,积极拓展全球业务,并坚持“竹林式”发展模式,聚焦以纺织化学品为代表的功能化学品和以合成橡胶为代表的新材料两大业务体系,加速战略转型和商业模式升级。(1)以纺织化学品为代表的功能化学品业务公司功能化学品包括纺织化学品、纤维化学品、产业用纺织品化学品、功能聚合物、涂料等。纺织化学品业务深化全球布局,依托行业领先的多元化产品矩阵,为海内外客户,提供纺织全产业链的千余种创新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提升产品竞争力与附加值。基于纺织领域的核心技术积淀,实现技术复用与跨界创新,横向拓展至医疗卫生、包装滤材、轨道交通等高增长市场,同步培育汽车轻量化材料等新兴领域增长点,构建多维度产业协同生态。纤维化学品用于纤维生产、加工各环节,赋予纤维各类功能特性,使其满足后道的加工和使用。公司目前生产的纤维化学品包括各类民用/工业前纺油剂、短纤油剂,涤纶/锦纶DTY油剂,织针油剂、高温链条油剂等。功能聚合物通过涂层产品突破,进入皮革箱包、家居、户外等领域,并不断拓宽应用到广告、植绒等场景;尤其是水性聚氨酯产品,在目前“油改水”的大趋势下应用领域持续拓宽,从纺织场景的应用逐步拓展到PVC贴合、鞋材、汽车等领域。涂料产品应用于涂装物体,使物体表面形成涂膜,从而起到功能化、装饰、标志及其他特殊作用(如电绝缘、防污、减阻、隔热、耐辐射等)。(2)以合成橡胶为代表的新材料业务公司新材料业务包括合成橡胶、聚酯树脂等。合成橡胶主要产品是顺丁橡胶,其中包括稀土顺丁橡胶和镍系顺丁橡胶,产品应用于轮胎、胶鞋、胶板、医疗制品、橡胶球、模压件等诸多领域。其中,稀土顺丁橡胶具有高弹性且具备良好耐受动态应力的特性,在极低的温度下也能保持优异性能,是新能源汽车轮胎的理想原料以及高性能轮胎和节能轮胎的优选胶种。公司在国内首创镍系顺丁橡胶和稀土顺丁橡胶柔性连续制备工艺,目前已拥有27万吨稀土及镍系顺丁橡胶灵活切换生产的柔性产线,与全球前25强轮胎企业全部建立合作关系,产品出口30多个国家和地区。聚酯树脂是粉末涂料的主要成膜物质,主要应用于家电、汽车、一般工业和建材等领域。近年来聚酯树脂抓住“漆改粉”大趋势,针对行业痛点不断拓宽产品线;联合行业头部,攻克关键技术,产业化了超耐候、耐高温、低温固化、高韧性和超流平等高性能聚酯产品。1、概述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66.99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2亿元,同比下降74.34%,基本每股收益0.05元/股。报告期内,公司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业绩同比下降主要包括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是受宏观经济和市场环境影响,终止嘉兴海盐传化长三角智慧物流港等项目,产生资产处置损失;二是公司秉持谨慎性原则,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对可能减值的应收款项、存货、股权投资等资产计提减值准备。传化智联-智能物流服务平台:1、智能公路港服务报告期内,公司在经营发展上持续聚焦以公路港为中心,优化资产结构、提升经营效能,实现营业收入12.14亿元,毛利率80.55%,同比提升6.05个百分点。资产经营方面,一是结合外部市场环境变化,审视公路港项目投资建设,终止海盐项目,优化资产结构;二是多措并举提升经营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加强全网商机资源协同,丰富营销渠道,结合市场需求实施功能业态转型;深入洞察产业需求,以城定港,积极探索“产业+物流”新模式推动生态转型;开展公路港精益运营行动,围绕停车、能耗、物业外包以及零星工程管理加强运营标准建设,在全国推广岗亭远程值守模式,实现岗亭少人/无人化,并基于大数据分析,持续优化产品定价。截止报告期,累计实现公路港入驻企业8509家,出租率86.6%,经营面积605.7万平方米,车流量6321.3万车次,实现平台营业额632.5亿元。资源经营方面,围绕公路港“人、车、货、场”生态场景,深化产品打造,推动保险业务全面铺开,覆盖全国67个公路港。深挖卡车后市场需求,与传化化学产业合作开展车后产销联动。把握新能源市场机会,全年新增投入运营5个光伏项目和7个充电桩项目,累计覆盖40个公路港,持续探索绿色低碳园区建设。2、供应链物流服务报告期内,供应链物流服务持续推动以公路港为中心建强产品经营能力,加强与资产经营融合发展。挖掘公路港属地市场机会,联动港内物流企业运力资源与履约能力,积极拓展属地物流服务业务,打造大宗商品现货仓、酒水共享仓、化工共享仓。聚焦重点行业,做精服务,以新能源汽车行业为基础,持续做深动力电池业务,通过宁德时代横向延伸小鹏、理想、长城等品牌汽车零部件业务;深化与传化化学板块联动,建立化工行业服务能力,并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拓展。截止报告期末,供应链物流服务累计运营仓储面积37.8万平方米,累计在运营客户402家,实现业务毛利率6.37%。3、生态增值服务报告期内,网络货运业务以提升业务运营质量为原则,持续提升平台规范经营要求、优化客户分级分类体系,根据市场情况动态调整定价策略,稳定业务规模。同时探索公路港与网络平台的数据和运力资源联动,通过信息共享平台展示城市运力数据,引导司机入港,增强公路港市场吸引力。截止报告期末,网络货运业务实现交易额142.86亿元。4、数字技术赋能运营提效报告期内,公司围绕三条主线推进数字技术赋能行动。一是围绕智能公路港业务,基于业务标准化建设,持续优化资产、物业、停车、能耗、营销、定价7大共性系统功能模块,实现全国资产经营的在线化、透明化,管理运营效率获得有效提升。二是围绕客户体验,推出一站通办,统一服务入口,实现服务在线化,有效改善客户体验;三是基于开源大模型,快速构建了基于物流业务场景的专属大模型,进一步提升了客户体验和业务运营效率。传化智联-化学业务:报告期内,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外部形势,公司化学业务单元在经营突破、科技驱动、卓越运营、绿色发展等方面持续提升,实现稳步发展。1、经营突破:深化结构调整,营业收入再创新高化学业务深化产品、客户、区域等结构调整,全力提升市场占有率,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107.04亿元,同比增长20.7%。纺织化学品业务聚焦创新产品攻坚战,无氟防水剂发货额同比增长超120%,产业用纺织品、羽绒、数码、牛仔等新产品新领域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40%,棉类、尼龙产品销量增速超20%;持续优化大客户拓展,大客户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0%;深化区域结构和渠道结构调整,重点推动华南、闽赣等区域高速增长,实现国内外围区域销售收入增长27.8%。合成橡胶业务持续提升产品结构和销售策略,与全球前25强轮胎企业全部建立合作关系,销量12.5万吨,占全年总销量的56%,同比增长超10%。报告期内,公司完成12万吨稀土顺丁橡胶新建产线的投产,实现顺丁橡胶销售额25.54亿元,其中高毛利的稀土顺丁橡胶实现销售7.26亿元,占比达28.43%,稀土顺丁橡胶国内市占率超60%,同比提升超10%。同时公司积极开展海外市场拓展,截止目前已累计出口超3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额9.84亿元,占比达38.53%。纤维化学品业务围绕头部客户补强技术服务能力,实现前纺油剂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10%;围绕差异化需求挖掘开发,盛虹、恒力等头部客户销量同比增长近30%;开发高端产品打造锦纶业务口碑,实现锦纶福建区域销售同比增长超60%。功能聚合物业务围绕水性聚氨酯产品进行突破,销售收入增长率近20%;聚焦新场景孵化,攻关新场景客户,大客户销售同比增长近30%;设立广州办事处加快华南市场拓展,实现外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约15%。聚酯树脂业务围绕差异化产品开发,战略产品销量同比增长近20%;阿克苏、立邦、老虎等战略客户销量同比增长超100%;聚焦江浙市场,实现区域销售同比增长约25%。2、科技驱动:夯实科技创新体系,链接平台构筑技术壁垒公司聚焦高精尖技术攻坚,实现产品创新突破:在无氟防水领域,通过长链丙烯酸酯改性聚氨酯搭配生物基技术,实现具备优异防水、耐洗、低温交联性等性能且符合Bluesign、ZDHC等绿色低碳环保要求的产品;在尼龙抗紫外领域,通过强共轭大环状结构设计减少了易黄变基团的问题,并强效吸收UVA有害波段,大大提升了产品性能;在尼龙无双酚固色剂领域,通过数字化3D建模开展立体分子构象设计,实现面料色牢度优且无禁限酚;在莱赛尔锁合剂产品上,独创链间锁合技术,实现产品抗原纤化且耐洗超30次;在合成橡胶领域,通过改变链结构,赋予稀土顺丁橡胶易加工性能,用于制备高性能轮胎;在耐高温聚酯领域,通过三嗪环交联网络结构搭配抗氧剂技术,实现耐候耐高温,拓宽涂层工作温度达到300℃。公司基于材料线交叉衍生,增长新动能:以PVC压延胶产品技术为基础,切入汽车涂装、制鞋与劳保手套等高价值业务场景;自主创新攻克耐蚀、低温附着和单组份耐湿热三项关键技术,输出行业领先的技术方案,构建水性汽车漆、鞋材胶黏剂和手套浸渍胶产品体系。公司积极链接高端科技资源,加速推进创新平台建设:联合浙大科创中心,成立功能新材料中心,并签订首批合作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依托高校的科研优势,创新探索合作模式,开展与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落地项目合作。报告期内,化学业务获批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5个,荣获中纺联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省化学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等荣誉,专利申请近60项。3、全球经营:深化外循环布局与突破,提升全球经营能力公司深化海外基地布局,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报告期内,公司推进泰国工厂扩产建设,深化外循环产能布局;加强在欧洲、东亚、东南亚、非洲、中亚、南美等区域的市场调研和客户拜访,强化专业化技术服务配置能力,扩大销售版图;积极与合作伙伴组织并参加在东南亚、中亚等海外展会,不断提升海外品牌影响力。公司构建了以纺织化学品为核心的全球业务一体化规划、运营机制和系统风控体系,推进围绕“OneCompany”理念的文化价值观体系建设,开展“OneJourney”文化系列活动,加强国内外优秀干部、青年员工的轮动学习;创新组织全球销售、研发、供应链等季度会,进一步拉通全球资源的管理和运营;深化全球化矩阵组织设计,拉通技术研发、生产供应链、人力财经等双线管理智能,加强全球战略市场、战略客户管理的协同发展;加强对关键国家组织配置,制定专项政策,构建本土化作战能力,培育国际化人才梯队。4、卓越运营:持续优化全球制造资源配置,构建卓越运营管理体系公司聚焦供应链变革,基于效率与成本平衡,不断优化全球制造资源配置,提升运行效率;加快项目建设和产能投放,合成橡胶12万吨新产能一次性开车成功,华南新生产基地正式开工;持续优化生产管理升级TCPS2.0体系;推进基地智能制造,推广RPA/AI应用场景超百个,平均效率提升近70%;建立基于客户分类的多渠道立体营销体系,通过CRM等数字化系统,业务效率提升15%;搭建财务共享体系,规范流程标准化,强化管控能力,降低运营成本约20%。5、绿色发展:积极开展绿色转型,推动绿色安全环保可持续发展在双碳治理与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公司通过绿色化学技术、绿色材料方案、绿色供应链系统和绿色产业链协同等多维举措,深入推进“双碳”战略,有效降低碳排放。在污染防治方面,严格遵守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环境管理体系,通过ISO14001认证,妥善实施“三废”治理,达标排放,杜绝污染环境。在节约资源方面,通过节约用水、推行包装桶材料回收利用等方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